磁编码器

搜索文档
振华风光:公司已布局传感器后端信号调理电路相关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20:41
公司业务布局 - 智能伺服控制器和磁编码器等系统级封装电路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场景 [1] - 已布局传感器后端信号调理电路相关产品在机器人感知系统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1] - 未来将结合发展战略及市场需求积极拓展新兴技术领域 [1]
振华风光(688439.SH):智能伺服控制器、磁编码器等系统级封装电路可运用于机器人领域
格隆汇· 2025-08-25 15:41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智能伺服控制器、磁编码器等系统级封装电路可运用于机器人领域,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 [1] - 公司已布局传感器后端信号调理电路相关产品,这些产品在机器人感知系统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1] 技术发展策略 - 公司未来将继续结合发展战略及市场需求,积极拓展新兴技术领域 [1]
振华风光: 贵州振华风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4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加强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整合 持续巩固核心竞争力 上半年研发投入7698.37万元(同比增7.98%) 科技成果转化新增60余款新品 [1] - 通过市场化改革和成本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在三新领域实现1.5亿元订单突破 累计节约成本300余万元 [3][4] - 完善公司治理与ESG体系建设 获Wind ESG评级A级 并累计现金分红2.49亿元 [5][6][7] 研发与技术突破 - 研发投入总额7698.37万元 同比增长7.98% 占营业收入比例16.57%(同比增4.89个百分点)[1] - 申请专利36项 突破低温度系数驱动输出等十余项核心技术 金锡熔封工艺良率提升50%[2] - 完成首款运放SPICE模型开发 实现旋变解码器全参数自动化测试[2] 产业链与生态建设 - 梳理RDL/Bumping产品谱系 构建国内领先模拟集成电路协同设计平台[2] - 与成都、广州等多地半导体企业开展汽车电子、电力工业领域合作 形成产业生态链[3] 市场化改革与人才建设 - 推行项目经理人机制 放宽科研项目授权范围 上半年推出60余款新品[3] - 引进博士2名、硕士13名 科技人才中硕博占比提升至65.22%[4] - 将"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延伸至中层干部 修订薪酬与绩效考核方案[3][4] 市场拓展与成本控制 - AE/FAE团队引进新需求75项 新增150余款新品试用 三新领域订单突破1.5亿元[4] - 通过供应链优化和工艺改进 累计节约成本300余万元 压缩存货周转天数[4] 公司治理与ESG建设 - 修订《公司章程》等多项管理制度 取消监事会 构建"七位一体"大风控体系[5][6] - 获Wind ESG评级A级 加强环境合规与能源资源高效利用[6] 投资者回报与沟通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2.49亿元 2024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3元[7] - 举行投资者调研40余场 行业策略会3次 E互动问答33条(回复率100%)[7]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明确股价维稳措施(包括股份回购等)[8] 关键少数责任强化 - 组织董监高培训2次(覆盖7人次) 包括独立董事能力建设等专题[8]
纳芯微(688052)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收入再创新高 汽车+机器人驱动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5-01 08:4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9.60亿元,同比+49.53%,毛利率32.70%,同比-5.89pct,归母净利润-4.0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57亿元 [1] - 2025Q1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97.82%,环比+20.66%,毛利率34.37%,同比+2.37pct,环比+2.84pct,归母净利润-0.5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 [1] - 2025Q1收入创单季度历史新高,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改善 [2] 收入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动汽车电子业务增长,2024年收入占比36.88%,同比+5.93pct [2] - 麦歌恩并表贡献7319万元收入 [2] - 2024年信号链/传感器/电源管理收入占比分别为49.14%/13.98%/35.87% [2] - 泛能源领域需求回暖推动2025Q1收入增长 [2]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会 - 中国大陆汽车芯片国产化率较低,公司卡位智能化与电动化趋势,车规MCU+产品累计出货超200万颗,马达驱动类芯片与集成式电机驱动SoC芯片取得多个项目定点 [3] - AI服务器市场发展带动电源管理、信号转换、通信接口需求激增 [3] - 人形机器人作为AI硬件新载体,公司布局磁编码器、霍尔开关等关节核心部件 [3] - 光储市场去库存结束,行业景气度回升,消费电子领域复苏 [3] 研发与产品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5.40亿元,占收入比例27.55% [4] - 通用信号链产品在工业和汽车领域头部客户完成项目导入 [4] - 车规级40/6V DC DC进入量产爬坡 [4] - 推出全国产供应链的车规级SerDes芯片组 [4] - 收购麦歌恩补全磁传感器矩阵 [4] 未来展望 - 2025-2026年收入预测上调至28.86/35.95亿元,新增2027年收入预测44.05亿元 [4] - 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0.78/1.33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3.61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