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漫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文旅部:将从供需两端发力 支持优质文旅产品上新等
央视网· 2025-11-27 12:12
二是推动文旅消费场景焕新。制定非遗工坊建设操作指南,引导非遗工坊提质增效,推出一批优质非遗 相关产品和服务。持续举办"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等活动,发布非遗好物,打造非遗市 集,推动非遗进景区、进街区,鼓励非遗产品进入商超、免税店销售,释放非遗消费潜力。举办中国时 尚产业盛典,持续打造时尚文化活动品牌,推动将优秀创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尚设计,培育时 尚消费市场。指导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提质增效,提高运营和服务水平,推动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和露营旅 游健康发展。引导各地进一步丰富城市漫步、乡村旅居、露营休闲等融合消费场景。组织开展文旅新业 态新场景对接行动,积极打造沉浸式体验、线上演播、数字艺术、电竞娱乐等文旅数智化新模式。 三是引导文旅消费活动出新。持续举办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围绕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及旅游 旺季等,支持各地推出赏冰乐雪、避寒避暑、文创市集等应季应景的产品和服务。举办"游购乡村"活 动,以"游"促"购",为城里游客找去处,为乡村产品找出路。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 行""跟着影视去旅行""跟着名著去旅行"等品牌,满足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要。支持举办 区域性 ...
文化和旅游部:将从供需两端发力,支持优质文旅产品上新等
证券时报网· 2025-11-27 10:42
人民财讯11月27日电,11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 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当前国潮文创非遗产品的消 费呈现旺盛需求,活力十足,涌现出众多适配性强、体验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爆款产品。接下来, 文化和旅游部将从供需两端发力,一是支持优质文旅产品上新。将激励动漫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文化创 意产品提升行动,扩大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范围等;二是推动文旅消费场景焕新,制定 非遗工坊建设操作指南,引导非遗工坊提质增效,推出一批优质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等;三是引导文旅 消费活动出行,持续举办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围绕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及旅游旺季等,支持 各地推出赏冰乐雪,避寒避暑、文创市集等应季应景的产品和服务等。同时将落实好离境退税政策,推 广即买即退措施,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华旅游、来华购物。 ...
甘肃金昌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冲刺全年目标
招商引资战略与目标 - 招商引资被视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 金昌市招商局锚定打造五城使命任务 围绕三大方向持续发力 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 为全市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 确保全年省外到位资金增长25%以上 大力引入发展前景好 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1] 上半年招商引资成果 - 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71个 到位资金214.85亿元 同比增长55% [2] - 近两年签约项目资金到位率达到82.5% [2] - 新引进三个500强 制造业500强 上市公司和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 [2] - 新签约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35个 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 [2] 重点产业领域布局 - 紧扣2+4现代化产业体系 精细编制2026年投资机会清单和目标企业清单 动态更新产业链招商图谱 [2] - 在有色金属新材料领域深挖铜材深加工 表面处理等高附加值环节潜力 [2] - 在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领域瞄准零碳园区 新型储能 固态电池等前沿方向 [2] - 在化工循环领域推动现代煤化工 氟化工向精深加工和高端化发展 [2] - 在数字经济领域积极布局智算中心 动漫产业 低空经济等新赛道 [2] - 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主攻磷钛石膏 尾矿等大宗固废循环利用 [2] - 在高品质菜草畜领域延伸绵羊奶 苜蓿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 [2] 招商方式创新 - 创新多元招商路径 推动综合立体式招商取得新突破 [3] - 深化市企协同机制 联合金川集团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和供应链共同谋划招商项目 精准招引配套企业 [3] - 持续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 [3] - 加力拓展驻点招商前哨站作用 强化北京 上海等重点区域驻点招商中心实效 [3] - 探索开展中介招商与场景招商 积极对接商协会 平台企业参与招商工作 [3] - 深入发掘低空经济 新能源矿卡等应用场景优势 [3] - 通过科技 绿电 金融 基金 园区等多渠道联动引入大项目好项目 [3] 工作机制与效能优化 - 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 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加强与细分产业链招商专班 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 [4] - 深化与金川集团的协作联动 充分释放县 区 经开区招商引资主阵地效能 [4] - 常态化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分析研判机制 紧盯洽谈项目转化率 签约项目开工率 开工项目竣工率 竣工项目投产率四率提升 [4] - 强化重点项目跟踪推进 [4] - 持续加强招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作风建设和形象建设 [4]
北京力争到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3:27
北京市消费升级行动计划 总体目标 - 力争2030年北京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 [1] - 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1] - 提升全球消费市场辐射带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 [1] 居民收入提升措施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和灵活就业群体 [2] -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科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 - 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农业劳动力增收 [2] -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重点扶持农业领军企业 拓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2] -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支持林下经济中药材/花卉种植 [2] 服务消费升级 文娱消费 - 活化利用历史文化场所 建设新型文化空间 [3] - 发展线上演出/直播拍卖等新业态 繁荣演艺经济吸引国内外院团 [3] - 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创办网络文学赛事 支持优质网络微短剧创作 [3] - 引进国际电竞赛事 丰富"电竞+"消费场景 [3] 旅游消费 - 推进环球影城二期等重大项目 开发中轴线/大运河/长城主题旅游线路 [3] - 培育20项国际顶级赛事+30项高商业价值赛事+50项本土赛事 建设双奥赛事名城 [3] - 发展冰雪经济 扩大"8·8北京体育消费节"影响力 [3] 健康消费 - 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4] - 打造"未来美城"产业集聚区 聚焦化妆品/医美领域改革 [4] - 吸引国内外重点企业布局 加强"京妆"品牌培育 [4] 商品消费促进 - 开展"京彩四季"主题消费活动 规范发展"谷子经济"打造二次元聚集地 [5] - 支持国潮品牌出海 鼓励开设首店/旗舰店 举办全球首发节 [5] - 培育3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推动"餐饮+"融合场景 [5] - 支持老字号创新 举办北京国际美食荟提升国际影响力 [5] 商业空间优化 - 推动闲置公共资源商业化运营 鼓励"前店后仓"模式创新 [7] - 植入"体育+/亲子+/文化+"等业态改造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 [7] - 提升"双枢纽"消费能级 拓展跨境电商即买即提试点 [7] - 建设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消费枢纽项目 [7]
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北京发布提振消费24条
新京报· 2025-07-10 12:12
北京市消费升级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力争到2030年北京市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1] -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 -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提高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可得性 [2] 消费新业态发展举措 - 规范发展"谷子经济",鼓励创作优质动漫产品,打造二次元和新生代潮玩聚集地 [3] - 积极引进国际电竞赛事,丰富"电竞+"消费场景 [3] - 支持线上演出、在线观展、直播拍卖等新业态发展 [3] - 推进环球影城二期、"两园一河"等重大项目建设 [3] 住房与汽车消费政策 - 研究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带押过户"政策 [5] - 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5] - 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持续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 [5] - 在京津冀范围策划组织新能源汽车系列赛事 [5] 医疗健康与数字消费 - 截至2025年6月全市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达307家,其中互联网医院102家 [8] - 2025年1-6月全市互联网诊疗量111.59万人次,同比增长44.98% [8] - 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深化医疗大数据应用 [8] 商业空间与监管创新 - 2022-2024年北京累计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超450万平方米 [11] - 2025年上半年全市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约75万平方米 [11] - 全市非现场检查量占比提升至42%,扫码检查29.3万次 [12] - 重复检查、低效检查提示阻断成功率达88% [12]
投资策略专题:从“第四消费时代”看未来消费机遇
开源证券· 2025-06-17 20:13
报告核心观点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呈现“总量承压、结构分化”趋势,与日本“第四消费时代”特征相似,以 Delta G 为核心线索分析消费细分品类投资机会 [2]。 日本消费四十年的突围逻辑 “第四消费时代”的核心特征 - 消费观念从“占有型”转向“共享型”“体验型”,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个人认同方式发生深层次变革 [11][12]。 - 社会背景从经济泡沫破裂和长期停滞转为多重危机与不确定性叠加,人口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国民价值观从个体主义转向共享与社会联系,消费取向趋向“无品牌”“朴素”“环保”“本土”,消费主题转向集体性与生活方式导向,消费承担者扩展至所有年龄层 [12]。 - 演进特征沿共享意识崛起、环保与简约取向强化、本土化与地方文化意识觉醒、消费重心从物质向服务转移四条主线展开 [15][16][17]。 消费转型的驱动因素 - 经济长期低迷与系统性社会压力叠加,GDP 增速低位波动、失业率稳定但经济危机期间波动大,促使消费行为理性化与安全性导向转型 [19][20]。 - 人口结构深刻剧变,老龄化和单身化趋势明显,老龄群体消费倾向服务领域,年轻人对共享空间接受度上升,催生新消费场景 [22][23][24]。 - 消费心理结构性转变,从“炫耀性消费”转向关注“意义感”“情绪价值”与“过程体验”,为本土品牌提供差异化生存空间 [26]。 消费转型结果 - 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制造业边缘化,服务型产业扩张,低价定位品牌受益,体现“低价高效”市场逻辑 [28][29]。 - 日本动漫产业逆势扩张,市场规模增长超 2 倍,全球化战略打开海外增长空间,海外市场规模从不足 4000 亿日元增长至超 1.4 万亿日元 [30][31][33]。 - 日本品牌通过“本土化叙事”强化文化软实力,构建差异化认知,文化体验型产业形成文化输出与服务出口结合的商业模式 [32]。 日本消费转型经验的启示 - 中国应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分层运营体系,响应多元化消费偏好 [39]。 - 提前布局“银发经济”与“单身经济”产业链,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39]。 - 企业应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融入环保理念,践行可持续消费 [40]。 - 品牌升级应注重文化,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提升品牌文化张力与用户认同感 [43]。 消费应以 Delta G 为核心线索 市场回顾 今年以来消费股超额收益显著,政策支持方向向消费和科技倾斜,财政对消费维度边际支出持续扩张 [44]。 新消费 VS 传统消费 -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划分相对,界限日益模糊,单纯以新旧划分投资逻辑不合时宜 [45][47]。 - Delta G 重视盈利增速边际变化方向,包括底部反转和业绩再加速两种形态,是筛选消费投资的关键指标 [48]。 三条主线下,消费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 思路一:基于景气预期,个护用品、调味发酵品Ⅱ等行业盈利预测增速边际抬升,景气预期拐头向上,饮料乳品Δg 边际变化最显著 [54]。 - 思路二:盈利预测上调幅度,互联网电商、摩托车及其他等行业盈利预测显著上修,调味发酵品Ⅱ、饮料乳品等行业相对 A 股表现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 [68][69]。 - 思路三:实际财报线索中的 Delta G,乘用车、黑色家电等行业盈利增速持续边际上行,包装印刷、个护用品等行业业绩反转 [7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