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创意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漫评:共襄盛举,感受世运气象万千新篇章
环球网· 2025-08-08 21:19
赛事经济影响 -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办,主题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预计吸引1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运动员参赛 [2] - 赛事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包括场馆建设、服务配套、文化推广和商业联动,形成"全城悦客"热潮 [2] - 酒店业客流高峰,餐饮业推出特色主题套餐,交通网络优化升级,文创产品涌现,创造就业岗位并拉动消费 [2] - 世运会提升成都国际形象,传统文化和现代风貌通过媒体传播,增强城市软实力,助力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 [2] 民生工程改善 - 世运会筹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基础设施升级兼顾赛事需求和市民长期生活改善 [3] - 新建体育公园、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升市容环境,直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3] - 城市治理细节完善,包括志愿者培训、无障碍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策划和环保理念推广 [3] 对外开放与文旅融合 - 成都通过世运会扩大国际"朋友圈",上半年已举办38项国际及全国性赛事,体育消费总规模预计达410亿元 [3] - 创新"赛事+"生态,打造100个暑期精品消费新场景,融合蜀绣、川剧等传统元素展示城市文化 [3] - 赛事促进文旅产业联动,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向世界展示中国西部发展活力 [3] 城市发展战略 - 成都以世运会为支点,推动经济动能激活、民生福祉提升和对外开放深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4]
十部门:支持各地举办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富有乡情乡韵的“村字号”活动
快讯· 2025-07-27 10:14
政策内容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文体活动促进乡村消费 [1] - 方案支持各地举办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村字号"特色活动 [1] - 计划组织美食品鉴、非遗大集、农事体验等活动展示乡村文化 [1] 文化推广措施 - 将组织非遗促消费活动 支持非遗工坊和旅游景区推出非遗产品及体验 [1] - 实施"文艺赋美乡村"行动 打造绘画村、风筝村、乐器村等特色文化艺术村 [1] - 通过"村艺工坊"等场所推出一批文化创意产品 [1]
共促中欧经贸相向而行
经济日报· 2025-07-26 10:21
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现状 - 中欧双边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7858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从几乎为零增长到2600亿美元 [2]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成为连接亚欧的黄金通道 [2] - 2024年一季度中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万元的贸易往来 [2] 中欧经贸互补性分析 - 欧洲在高端制造、精密仪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医药化工、奢侈品制造等领域拥有深厚积累 [2] - 中国具备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持续升级的消费能力 [2] - 中欧深度融合的产业协作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 [2] 中欧经贸合作新机遇 - 合作领域可进一步拓展至服务贸易、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第三方合作等领域 [2]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平台成为欧洲企业拓展对华业务的"黄金通道" [3] -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后,安吉白茶、金华火腿、法国香槟等优质产品加速进入对方市场 [3] 欧洲企业在华表现 - 宝马、奔驰、大众等德国车企在华销售全球占比均超过30%,在华利润是本土利润的30倍 [3] - 欧洲化工、光学、航空航天等领域产品占中国进口总量保持在30%以上,部分超过50% [3] - 中国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开放,为欧洲企业创造更稳定营商环境 [3] 中欧经贸挑战与建议 - 中欧经贸合作体量大,存在分歧摩擦,但应通过坦诚沟通管控和化解分歧 [4] - 近期欧洲一些国家出台的投资审查、技术限制等措施损害中国企业权益,也增加欧洲企业供应链风险 [4] - 中欧应共同抵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关税霸凌,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 [4]
上海打造“买、验、退”综合体验满意的离境退税标杆城市 中心城区离境退税商店将全覆盖
解放日报· 2025-07-08 09:45
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上海市计划通过《行动方案》将上海打造为离境退税标杆城市,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离境退税商店超3000家、网点超1万个,"即买即退"商店占比超80%,商业集中场所设立集中退付服务点的占比超80% [1] - 离境退税消费规模目标比2024年翻两番,国产品牌退税销售额占比提升至30%以上 [1] - 同一境外旅客同一日在同一退税商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200元可申请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退税限额上调至2万元 [2] 离境退税商店布局优化 - 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港口、酒店、体育场馆等增设退税商店,全面覆盖境外游客集中的购物场所 [1] - 在16个区全覆盖基础上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开展"即买即退"业务,有条件的商店设立"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1] 国产品牌商品供给提升 - 增加老字号产品、智能产品、非遗产品、工艺美术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名优特产、体育用品等优质产品供应 [2] 离境退税便利化措施 - 布设离境退税智能终端设备,拓宽离境退税退付渠道,推出验核便利措施 [2]
★六部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商务部等六部门发布《通知》,从扩商店、增商品、优服务三方面提出八项措施,包括扩大退税商店覆盖面、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至200元、上调现金退税限额至2万元等 [1] - 政策旨在解决退税商店偏少、退税商品选择有限(尤其是国货)、退税便利度不足等问题 [1] - 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中国GDP比重约0.5%,显著低于全球主要国家1%-3%的水平,显示增长潜力巨大 [1] 扩商店措施 - 鼓励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机场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 [1] - 支持有条件地区打造离境退税特色街区,提升商店可及性 [1] - 文旅部将指导商户优化"非遗"商品、文创产品、特色手工艺品等供给,并改进购物动线设计 [2] 增商品措施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降低退税门槛,吸引更多特产店、纪念品店加入 [2] - 政策重点促进国货销售,丰富国货"潮品"供给 [2] 优服务措施 -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支持移动支付、银行卡等多渠道退税 [2] - 商务部将优化涉外支付服务,完善多语种标识和导览设施,解决外国人在华消费痛点 [2] - 民航局将持续推动国际客运增班,配合提升入境消费便利性 [2] 政策目标 - 推动离境退税销售额快速增长,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力 [1] -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和入境消费友好商圈 [2]
用心用情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助推企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郑州日报· 2025-06-27 08:37
产业园区项目发展 - 明品福现代冷链物流园是重点物流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 目前处于规划选址阶段 农产品冷链物流对农业增效和民生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1] - 恩耐基冷链物流产业园、中玻现代食品科技小微企业园、华牧天惠科创港等在建项目需提速增效 严格把控时间节点 以尽快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 [2] - 大运河数字文创产业园是省重点文化产业地标项目 聚焦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数字技术应用 [2] 企业发展方向 - 冷链物流企业被鼓励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竞争优势 增强行业话语权 [2] -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 深化关键技术攻关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2] - 文创企业应深入研究细分市场 深挖本地文化资源 推动地域文化与创意设计、数字科技深度融合 [2] 政府支持措施 - 建立"跟踪督办"机制 采用清单化推进、节点化调度、责任化落实方式解决企业诉求 [1] -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提升服务质效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1] -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为文创园区提升综合影响力提供支持 [2]
成都出台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多维度激发消费潜力
核心观点 - 成都市发布《2025年成都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过六大方面26条重点任务推动消费增长 [1] - 2025年目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服务消费零售额占比超50%,打造100个以上特色消费场景,举办120场以上大型文体活动,通过以旧换新拉动消费400亿元 [1] - 方案涵盖升级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促进增收减负、优化消费环境等多个维度 [1][2][3] 大宗消费升级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拓宽补贴范围,开展二手商品流通试点,规范流通秩序 [1] - 汽车消费领域计划新增限上二手车经销企业10家,实现二手车零售额增长30% [1] - 住房消费方面2025年计划供应商品住房12万套,推进395个老旧小区、63个城中村改造,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 [1] 服务消费扩大 - 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体育等多领域发展,打造天府国际动漫城等文创载体,培育"谷子经济" [2] - 推动大熊猫基地创建5A景区,发展"跟着演展赛剧"游成都模式,全年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120场以上,展会活动1000场以上 [2] - 生活服务领域推进家政服务品牌化,规范发展宠物经济,推广宠物友好场所 [2] - 针对"一老一小"计划增设800台电梯、更新1000台老旧电梯,新增3830个老年教育学位,推动社区普惠托育发展 [2] 新型消费培育 - 培育首发经济,2025年落地800家首店、100场高能级首发活动,打造50个首发地标,培育110个新消费品牌 [3] - 发展低空消费,丰富低空旅游、无人机表演等场景,支持建设航空运动基地和起降设施 [3] - 平台经济方面发展即时零售、无人车配送等模式,2025年网络零售额目标增长5%以上 [3] 消费场景创新 - 提质场景载体、举办高品质活动、促进入境消费升级、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 [3] - 促进增收减负方面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强化教育医疗养老保障 [3] - 优化消费环境方面保障休息休假权益、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与放心消费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乡消费设施 [3]
广州积极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推动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16
城市更新政策与模式创新 - 广州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160个,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161个 [1] - 出台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专项地方性法规,构建"1+N+X"政策体系,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N"政策和"原拆原建"试点政策 [2] -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机制,探索专项债资金利用,拓宽改造资金筹集渠道 [2] 民生改善与基础设施升级 - 完成"三线"整治3126千米,新增社区绿地和公共空间1371个,增设无障碍通道260千米,加装电梯逾1.3万台 [3] - 越秀区三眼井社区改造项目整治路面2.7万平方米,铺装透水砖1.5万平方米,完善消防设施750个 [3] - 荔湾区泮塘五约改造项目通过房屋修缮、绿化提升、人文风貌保留实现老街区复兴 [3] 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动能激发 - 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产业导入,如永庆坊项目实现创客空间、文化创意、民宿等业态复合共生 [5] - 城中村改造采取"留转引"策略:保留传统优势产业,转化低效用地项目,引入优质产业如华为研发中心带动千亿级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5] - 康鹭片区在复建物业中设置综合产业用地,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疏解提质 [5]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 保护修缮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740个,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7] - 黄埔区文冲村保留35处古建筑并建成1万平方米古建筑群落 [7] - 永庆坊、泮塘五约等项目采用"绣花功夫"微改造,凸显岭南文化特色 [7] 创新实践与标杆项目 - 花都区集群街2号完成全省首例业主"自主更新、自筹资金、原拆原建"危旧房改造 [4] - 城中村改造落实"四好"建设要求,同步规划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与安置房建设 [4] - 越秀区旧南海县社区挖掘历史建筑文化底蕴,打造社区壁画历史文化墙 [7]
广西密切与日本经贸往来 深化大健康文旅产业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01:26
广西与日本经贸合作 - 广西与日本经贸往来日益密切 广西的罗汉果 六堡茶 坭兴陶等产品深受日本消费者喜爱 日本环保技术 文化创意等产品源源不断输入广西 [1] - 2024年广西与日本双边贸易额达66 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 8% [1] - 广西贸促会率团赴日拜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大阪本部 日中经济贸易中心等重要商协会机构 就深化贸易合作进行探讨 [1] - 广西国际商会与西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签订合作备忘录 [1]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西活动周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正在举办 广西将通过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西活动周全方位展示推介优势产业 名优产品和合作商机 [1] - 广西将遴选食品 农业 环保 生态 文旅等领域产品进行集中展示推介 配套举办中日企业商贸洽谈对接活动 [2] - 广西生态环境与大健康产业推介会计划邀请日本政商界嘉宾 中日企业代表参会 设置专题推介 项目签约等环节 [2] 广西与日本文化旅游交流 - 广西和日本保持友好文化旅游交流 就互推产品 互送客源 航线开拓及旅行商踩线等事项达成合作 [2] - 今年一季度广西接待日本入境游客同比增长65 01% [2] - 广西将组织"发现广西"文旅推介活动 举办"广西旅游年"中日旅游企业对接会 重点宣传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和入境游便利化服务举措 [2] - 广西推出专为日本游客设计的山水 康养 民族主题入境旅游线路 [2]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起退点下调、现金退税限额提升,激发入境消费
贝壳财经· 2025-04-27 21:48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降低退税购物门槛 [2][6] -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转账退税不设上限 [2][8] - 放宽退税商店备案条件,新增纳税信用M级商店准入 [9] 政策实施背景与现状 - 中国自2015年全面推行离境退税政策,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2024年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同比+96%),入境消费达942亿美元(+77.8%) [5] - 2024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921.5万人次(同比+40.2%) [5] 政策目标与行业影响 - 促进国货销售,吸引特产店、纪念品店等加入退税商店 [6][7] - 丰富退税商品供给,增加老字号、非遗、智能产品等优质商品 [9] - 提升国际形象,传递扩大开放信号,助力产业升级 [10] 经济效应分析 - 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约0.5%,低于国际1%-3%水平 [11] - 政策可带动购物消费增长,并间接拉动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消费 [10] - 离境退税销售额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为消费注入新动力 [11] 服务优化措施 - "即买即退"服务全国推广,境外旅客购物时即可获得退税款 [1][6] - 退税商品范围覆盖绝大部分商品,按含税价11%退税(相当于全额退还增值税) [10] - 除禁止/限制出境物品外,其他商品均适用离境退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