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器械

搜索文档
春立医疗收盘上涨1.24%,滚动市盈率56.31倍,总市值72.00亿元
金融界· 2025-07-07 19:19
股价与估值 - 7月7日收盘价18.77元,上涨1.24%,总市值72.00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 56.31倍,创273天以来新低 [1] - 市净率2.50倍,静态PE 57.60倍 [2]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 51.42倍,中值37.44倍,公司PE排名第88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50倍,中值2.51倍,行业平均总市值106.60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九安医疗PE最低(10.21倍),山东药玻总市值最高(145.80亿元) [2] 机构持仓 - 13家机构持仓,包括8家基金、4家其他机构、1家券商 [1] - 合计持股3163.07万股,持股市值4.29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植入性骨科医疗器械,产品涵盖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等 [1] - 2024年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人工关节假体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3.60% [1] - 净利润5807.11万元,同比增长5.20%,销售毛利率66.69% [1]
从“未来翼谷”到“光能矩阵”,成都产业园区三大项目同步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7-06 19:45
低空经济发展 - 成都未来科技城低空经济交流服务中心正式投运 面积约1000平方米 集招商引资 交流洽谈 信息发布等多功能于一体 并设有企业服务驿站提供工商财税 法律金融等代办服务 [4][6] - 该中心作为"产销研学"运营服务综合体 将提升低空经济领域资源集聚和要素配置效率 打造全生命周期公共平台 [4] - 成都未来科技城已落地沃飞长空总部基地 凌空天行全国总部等龙头项目 并建成59万平方米的"未来翼谷"专业化科技园区 聚焦eVTOL和无人机科技创新 [6] -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 2035年增至3.5万亿元 [4] 生物医药产业突破 - 普瑞顺祥医疗设备生产基地签约入驻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重点推进高端微创手术器械国产化 项目整合研发创新与精密制造全链条能力 [9][11] - 项目聚焦泌尿外科高值耗材 能量外科等领域 依托四川大学及华西医院资源 突破进口垄断 核心技术包括±2微米模具精度和电子硬镜成像技术 [9] - 通过创伤外科 能量外科等五大平台技术融合 构建专利转化 产品注册 精密制造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其三位一体工艺可解决医用导管壁厚均匀性难题 [11] 绿色能源转型 - 成都未来科技城首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由科技城集团下属能源公司投资建设 系实践"双碳"战略的关键落地场景 [14] - 国际科教园光储充示范项目一期采用屋顶光伏矩阵 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直接接入园区电网 [14]
周末重磅!财政部、商务部同时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6 17:21
政府采购限制措施 - 财政部决定在政府采购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涉及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 [1][2] - 采购进口产品时需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参与,非欧盟企业提供的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50% [2] - 措施不适用于仅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能够满足采购需求的采购项目 [2] - 措施自2025年7月6日起施行,施行前已发布中标结果的采购项目不受影响 [2] 具体品目清单 - 限制措施涉及的具体医疗器械品目包括心理仪器、手术器械、医用电子生理参数检测仪器设备、医用磁共振设备等 [5][6] - 清单涵盖医用光学仪器、医用超声波仪器及设备、医用激光仪器及设备、医用内窥镜等 [5] - 还包括临床检验设备、药房设备及器具、体外循环设备、人工脏器及功能辅助装置等 [5][6] - 其他涉及品目包括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介/植入诊断和治疗用器械、病房护理及医院设备等 [5][6] 对等限制背景 - 商务部表示中方措施是对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的对等回应 [7][8] - 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6月20日出台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 [8] - 中方措施仅针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华欧资企业生产产品不受影响 [8]
鱼跃医疗(002223)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战略投资加速国际化 看好CGM引领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7-04 16:38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5.66亿元同比下降5.09%,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下降24.63%,扣非净利润13.93亿元同比下降24.12%,经营性现金流18.16亿元同比下降14.61% [1] -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5.38亿元同比增长17.51%,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33.60%,扣非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28.01% [1]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4.36亿元同比增长9.17%,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下降5.26%,扣非净利润5.13亿元同比下降6.91%,经营性现金流6.58亿元同比增长2.64% [1] - 2025Q1毛利率为50.30%同比提升0.3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14.90%同比提升2.6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19%同比提升0.19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6.42%同比提升0.84个百分点 [2] 业务分拆 - 呼吸治疗业务2024年收入25.97亿元同比增长22.42%,其中制氧机、高流量呼吸治疗仪等产品同比下降,家用呼吸机、雾化器同比增长 [2] - 血糖管理及POCT业务2024年收入10.30亿元同比增长40.20%,其中CGM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2] - 家用健康监测业务2024年收入15.64亿元同比下降0.41%,电子血压计等产品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临床器械及康复业务2024年收入20.93亿元同比增长0.24%,针灸针、轮椅、手术器械产品增长良好 [2] - 急救业务2024年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34.05%,自研AED产品获证并技术升级 [2] 战略布局 - 2025Q1以2721万美元战略入股美国制氧龙头Inogen持股9.9%,将在欧美市场开展分销合作,并引入其产品至中国及东南亚市场 [3] - 2024年累计分红8.02亿元,分红比例达归母净利润的44.40% [3] - CGM新品AnvtimeCT4和CT5获NMPA注册,产品矩阵覆盖院内外全场景需求 [2] 增长驱动 - CGM技术迭代加速国产替代,成为血糖管理业务核心增长引擎 [2] - 公司渠道优势及精准营销策略助力CGM新品快速放量 [2] - 与Inogen的协同效应有望推动产品出海提速 [3]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132期:微创外科行业专题-20250628
华创证券· 2025-06-28 19: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归创通桥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5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和公募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对其配置均处于低位,考虑宏观环境因素积极恢复和大领域大品种拉动效应,对2025医药行业增长保持乐观,投资机会有望百花齐放 [9]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48%,跑输沪深300指数0.47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4位 [6]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为神州细胞、浩欧博等,跌幅前十名股票为易明医药、福元医药等 [6] 板块观点和投资组合 整体观点和投资主线 - 创新药:看好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建议关注百济、信达等公司 [9] - 医疗器械:设备招投标量回暖、集采推动进口替代等,建议关注迈瑞、联影等公司 [9] - 创新链(CXO + 生命科学服务):海外投融资有望回暖,国内有望触底回升,建议关注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公司 [9] - 医药工业: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有望改善,建议关注同和药业、天宇股份等公司 [9] - 中药:基药、国企改革等带来机会,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康缘药业等公司 [11] - 药房:处方外流和格局优化,建议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等公司 [11] - 医疗服务:反腐和集采净化环境,建议关注固生堂、华厦眼科等公司 [11] - 血制品:采浆空间打开,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 [11] 老龄化和微创渗透率提高推动微创手术量持续增长 - 微创外科手术优势显著,在多个外科临床科室广泛应用 [12] - 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增长、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提高,推动手术量持续上升 [15] - 预计2023 - 2028年间我国微创外科手术量将以11.3%的CAGR增长 [20] 细分赛道渗透率提升和国产替代机会巨大,集采加速进程 - 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耗材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23 - 2028年CAGR达11.5% [28] - 部分细分产品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一次性电凝钳、一次性超声刀等 [33] - 整体市场仍被外企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集采加快渗透率和国产化率提升进程 [36][39] 国内标的 - 康基医疗:国内微创外科耗材龙头,耗材第二增长曲线开启,参股手术机器人公司 [43] - 迈瑞医疗:微创外科成为增长新动力,积极参与集采促进产品放量 [44] 创新药(宜明昂科) - PD - L1/VEGF双抗IMM2510有临床数据和大额合作,IMM0306有望成为B细胞自免疾病新疗法 [46] 高值耗材 - 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国产替代加速,关注春立医疗、爱康医疗等 [47] - 神经外科:迈普医学产品线完善,销售放量在即 [47] IVD - 发光集采加速进口替代,出海逐渐深入,推荐迈瑞医疗、新产业等公司 [48] 医疗器械 - 医疗设备:影像类设备招投标回暖,家用医疗器械受益补贴政策,建议关注迈瑞、联影等公司 [50] - 低值耗材:海外去库存影响出清,新客户订单上量,国内产品迭代升级,推荐维力医疗等 [51] 港股医疗器械(归创通桥) - 神经和外周介入双引擎驱动,受益集采,布局海外,预计25 - 27年净利润增长,给予“推荐”评级 [53] 创新链(CXO + 生命科学服务) - CXO:产业周期或趋势向上,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公司 [61] - 生命科学服务:需求复苏,国产替代是大趋势,并购整合助力发展 [62] 药房 - 处方外流提速,竞争格局优化,看好药房板块投资机会,建议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等公司 [63] 中药 - 关注基药、国企改革等机会,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康缘药业等公司 [66] 医药工业 - 关注重磅品种专利到期新增量和纵向拓展制剂兑现期企业,如天宇股份、华海药业等 [70] 投资组合精选 - 维持推荐维力医疗、迈瑞医疗等多家公司 [71] 行业和个股事件 - 迈威生物与Calico Life Sciences达成许可协议,荣昌生物与Vor Biopharma订立许可协议 [74] -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获批上市,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 [75] - 本周涨幅前五名股票为神州细胞、浩欧博等,跌幅前五名股票为易明医药、福元医药等,并分析原因 [76]
春立医疗收盘上涨2.66%,滚动市盈率49.71倍,总市值63.5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4 21:22
股价表现与估值 - 6月24日收盘价16.57元,上涨2.66%,总市值63.56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49.71倍,静态市盈率PE(静)50.85倍,市净率2.21倍 [1][2] - 行业平均市盈率49.12倍,中值36.07倍,公司排名第88位 [1]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7167户,较上次增加501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植入性骨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运动医学类植入物及手术器械等 [1] - 2024年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人工关节假体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3.60% [1] - 净利润5807.11万元,同比增长5.20%,销售毛利率66.69% [1] 行业对比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4.96亿元,中值49.03亿元 [2] - 行业平均市净率4.49倍,中值2.41倍 [2] - 英科医疗PE(TTM)最低为9.69倍,九安医疗10.14倍 [2]
最新!2款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06-23 16:23
医疗器械创新产品获批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6月20日批准两款创新医疗器械注册,分别为深圳市罗伯医疗的"一次性使用消化道内窥镜组织钳"(国械注准20253011149)和苏州思纳福医疗的"数字PCR分析仪"(国械注准20253221148)[1][2] - 截至2025年6月,我国累计上市创新医疗器械达356项[1] 一次性使用消化道内窥镜组织钳 - 产品由罗伯医疗研发,适用于食管、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通过自然腔道进入人体实现病变组织钳夹与提拉,配合公司此前获批的国内首个消化内镜整合型机器人使用[3] - 配套的消化内镜手术辅助操作系统采用微型连续体柔性机械臂设计,直径仅3mm,实现4自由度精准控制,具有不改变传统内镜结构、兼容多品牌设备、成本优势等特点[4][6]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技术源自瑞士洛桑理工和哈工大,在柔性机械臂、并联机器人设计等领域有技术积累,产品覆盖心血管、消化等多临床领域[7] 数字PCR分析仪 - 思纳福医疗研发的产品由温控、液滴生成、光学等六大模块组成,基于数字PCR技术通过液滴分割实现白血病融合基因绝对定量检测,灵敏度与准确性优于传统qPCR技术[8][9][13] - 数字PCR技术采用泊松分布模型计算核酸拷贝数,在肿瘤筛查、精准治疗等领域加速应用,公司2020年推出首款系统Sniper DQ24,2025年新一代产品获三类证[9][11][14] - 公司成立于2018年,核心团队来自分子诊断领域,通过振动注射、模块化设计等技术构建国产平台型路线,形成仪器-试剂-耗材闭环[12][14] 行业会议动态 - 2025年将举办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和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3-5日)[1][15]
春立医疗收盘下跌2.54%,滚动市盈率49.47倍,总市值63.2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8 19:21
公司股价表现 - 6月18日收盘价16.49元,下跌2.54%,总市值63.25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49.47倍,静态市盈率PE(静)50.61倍,市净率2.20倍 [1][2] 行业估值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49.10倍,中值36.43倍,公司PE排名第88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54倍,中值2.39倍,公司市净率低于行业平均 [2] - 总市值63.25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05.10亿元和中值48.92亿元 [1][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7167户,较上次增加501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植入性骨科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等植入物及手术器械 [1] - 2024年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人工关节假体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3.60% [1] - 净利润5807.11万元,同比增长5.20%,销售毛利率66.69% [1] 同业对比 - 同业可比公司PE(TTM)最低为英科医疗9.56倍,最高为三鑫医疗18.28倍 [2] - 同业总市值最高为九安医疗170.79亿元,最低为康德莱31.75亿元 [2]
签约金额超百亿美元!中非经贸博览会非一般
新华网· 2025-06-15 22:11
中非经贸博览会成果 -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签约项目176个 金额达113 9亿美元 项目数量同比增长45 8% [1] - 主展馆观展人次突破20万 较上届翻倍 现场成交或意向成交额预计达25亿元人民币 [1] 贸易规模与结构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 [2] - 2024年前5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9632 1亿元 同比增长12 4%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博览会覆盖建筑制造 电力能源 交通运输 信息服务 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 [2] 展品与商业对接 - 主展馆展出农食产品 美妆服饰 珠宝玉石等非洲商品及医疗器械 工程机械等中国制造 [2] - 索马里SOMTUNA渔业公司展示金枪鱼罐头 鱼粉 鱼油等多品类食品 瞄准中国食品产业链 [3] - 赞比亚企业代表带来手工饰品 计划打通线上渠道拓展中国市场 [3] 企业合作案例 - 华大万物以多年生稻技术为核心 已在非洲多国建立育种至推广的完整体系 计划进一步拓展市场 [4] - 纳米比亚作为主宾国 重点推进绿色能源 跨境贸易等领域合作 [4] 市场需求与趋势 - 肯尼亚商人采购手术器械 诊断设备等医疗产品 称中国医疗方案在非洲需求旺盛 [3] - 非洲农产品输华准入扩大 推动更多品类进入中国市场 [3]
威高骨科(688161):集采风险出清,基本面边际向好趋势明确
湘财证券· 2025-05-21 11: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3][6][1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修复超预期,集采影响逐渐消化,营收与净利润全面恢复增长 [1] - 核心产品线量价齐升,2025年业绩有望进一步修复 [2] - 多元化研发布局,积极拓展集采外业务,组织修复业务成新业绩增长点 [2] 各部分总结 业务情况速览 - 威高骨科是国内骨科耗材行业龙头之一,2024年营收14.53亿元,位居国产前列 [10] - 业务线全面,覆盖关节、脊柱、创伤、运动医学四大骨科业务,还有其他相关耗材及拓展业务 [11] - 2024年脊柱、创伤、关节产品线销量齐升,公司业绩反转,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增加 [22][25] 市场边际变化 - 采购执行超一年,2025年产品价格边际变化平稳,未来大幅降价风险低,业绩边际变化值得期待 [31][33] - 老龄化趋势下,骨科市场需求量潜力持续,未来2 - 3年骨科手术量或加速提升,带动耗材需求上涨 [35][44] 威高集采中标情况 - 人工关节接续采购量价双升,市场份额维持稳定,业务线风险基本出清,2025年销量确定性高 [45] - 脊柱是威高优势产品,集采份额居首,2025年有望量价齐升,未来价格预期平稳 [62][63][75] - 创伤产品价格趋于稳定,2024年边际上升,未来有望维持市场份额稳定,实现业务自然增长 [81][82] 对内精细化管理,对外积极拓展标外业务 - 费用精细化管理,净利率回升,通过优化营销架构等降低销售费用,推进生产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 [84][88] - 并购实现业务外延拓展,收购新生医疗和量子医疗,拓展组织修复和脊柱微创业务线,业绩增长明显 [92][93][96] - 研发进展良好,围绕多领域布局,2024年获多项产品注册证和专利,有多个重点在研项目 [97][99]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15.75/18.21/21.10亿元,归母净利润2.65/3.17/3.61亿元,对应2025年5月19日收盘价,EPS分别为0.66/0.79/0.90元,PE分别为39.30/32.83/28.79倍,维持“增持”评级 [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