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昇腾910B芯片

搜索文档
阿里自研AI芯片现身,部分性能参数比肩英伟达H20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1:48
央视画面披露,阿里旗下平头哥PPU芯片在部分重要参数上比肩英伟达的H20芯片,并超过H800芯片。 H800和H20均基于英伟达H100改版而来,是为了满足美国出口管制而推出的中国大陆市场"特供"版芯 片。 平头哥PPU集成HBM2e(第三代高性能内存),和H800相同,但落后于H20的HBM3(第四代高性能内 存)。但PPU的显存容量与H20相同,均为96G。卡间互联带宽上,PPU为700GB/s,介于A800和H20之 间。PCIe(外围组件快速互连)接口层面,PPU也优于A800,与H20等同。功耗上,PPU与A800一致, 均为400W,落后于H20的550W。 央视《新闻联播》画面。 如果和国产阵营的华为昇腾910B芯片对比,央视画面显示,平头哥PPU在上述所有性能参数指标上均处 于领先。不过,昇腾系列最新款是910C芯片。 市场传闻半个月之久的阿里自研AI芯片,9月16日晚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 有媒体此前8月下旬报道,阿里已开发出一种比其旧款芯片更通用的新款芯片,用于AI推理任务,以填 补英伟达留下的市场空白。 9月11日,硅谷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进一步爆料称,阿里和百度都在 ...
拿到稀土后,美国对华定位变了,3次下重手,逼中国付出更高代价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35
稀土出口数据 - 中国7月稀土磁铁出口量达5577公吨 较6月增长近75% 创1月以来单月最高水平 且为连续第二个月增长 [1] - 稀土元素为高科技产业关键原材料 涉及新能源 电动汽车及军事装备等领域 中国长期主导全球稀土市场 为最大稀土生产和出口国 [4] - 5-7月中国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量分别为46吨 353吨 619吨 部分对越南出口产品经加工后最终流向美国 [4][6] 美国对华政策动向 - 美国驻华使馆公开称中国为"敌对国家" 并无端指责中国向美输出非法电子烟产品及涉及基因工程改造 [6][9] - 美国国会多次提出制裁草案 针对所谓"支持俄罗斯"的中国企业 指控其通过合作助长乌克兰冲突 草案虽处讨论阶段 但将中国定位为地缘政治对手 [24][26] - 美国财政部对两家中国公司实施制裁 理由是其为伊朗石油运输提供便利 旨在通过经济手段打压中国企业全球运营 [26][29] 中国回应与反制措施 - 外交部强烈谴责美方对中国赴美留学生实施超过70小时盘查及滞留的行为 呼吁立即停止侵犯中国公民权益 [20][23] - 明确反对美方未经联合国授权的非法单边制裁 强调与伊朗在国际法框架内合作属正当合理 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及公民权益 [29][31] - 在台湾 香港等核心主权问题上多次对美发出严正警告 任何分裂行为将遭坚决回击 美国须承担后果 [9][31] - 科技企业通过加大研发突破技术壁垒 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逼近英伟达A100 中芯国际28纳米良率追平台积电 [32]
特朗普的“芯片保护费”:黄仁勋的豪赌与科技战新规则
虎嗅· 2025-08-16 22:00
核心观点 -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和AMD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向中国出售特定AI芯片需将销售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 [7][8] - 这项协议颠覆了美国沿用数十年的出口管制体系,开创了"付费通关"的先例 [9][10] - 协议带有浓厚的特朗普个人风格,政策制定过程高度个人化 [11][12][14] - 中国政府对美国放行的芯片采取"冷处理"态度,并加速国产替代 [61][66][72] 交易细节 - 协议要求英伟达和AMD在中国市场销售特定AI芯片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 [7][8] - 涉及的芯片主要是英伟达为中国定制的H20和AMD的MI308 [8] - 根据上一财年数据,英伟达中国区收入约170亿美元,AMD中国区收入62亿美元 [34] - 分析师预测美国政府每季度可能因此获得数亿美元收入 [34] 公司反应 - 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高调访问白宫并与特朗普直接会面,在促成交易中发挥关键作用 [38] - AMD CEO苏姿丰表现更为低调,仅表示正与政府进行"密切对话" [40] - 资本市场对协议反应平淡,英伟达和AMD股价仅微幅上涨或基本持平 [43] - 公司将15%收入分成视为新的"在中国做生意的成本",比彻底失去市场更可接受 [42] 中国市场影响 - 中国政府建议国内企业避免使用美国放行的H20和MI308芯片,出于国家安全考虑 [61][62] - 华为昇腾910B芯片已成为英伟达H20的直接竞争对手,部分性能指标已能匹敌甚至超越 [66]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谴责美国政策,称其破坏了全球供应链互信 [69] - 美国政策加速了中国关键技术"去美国化"进程 [72] 行业影响 - 协议为整个半导体行业注入了新的波动性,开创了临时性谈判和财务征收的先例 [45] - CEO们被迫成为外交官和谈判者,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受到挑战 [85] - 美国政策可能被推广到生物技术、量子计算等其他战略领域 [84] - 世界贸易体系可能走向更加碎片化、由强权而非规则主导的未来 [86]
突发反转!美国批准高端GPU对华出口!
是说芯语· 2025-08-09 09:16
中美AI芯片政策调整 - 美国商务部恢复向中国出口英伟达H20人工智能芯片 这一决定是中美在AI领域竞争与合作交织的体现[1] - 政策调整发生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 特朗普政府试图在"保护技术优势"与"维护企业利益"之间寻求平衡[3] - 此次解禁是中美伦敦经贸会谈的成果之一 美国通过放宽部分限制换取中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3] 英伟达H20芯片技术参数 - H20采用Hopper架构 配备96GB HBM3显存和148 TFLOPS FP16算力 性能为旗舰芯片H100的15%[4] - 芯片显存带宽达4.0 TB/s NVLink互联技术达900GB/s 适合互联网大厂的数据中心部署[4] - 设计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要求 算力参数被严格限定在"非军事用途"阈值以下[6] 中国市场反应与影响 - 字节跳动、腾讯等企业在禁令解除后已重启大规模采购 单台搭载H20的服务器含税售价约97万至120万元人民币[6] - 华为昇腾芯片构成竞争压力 昇腾910B实测性能已追平H20 计划于9月量产的昇腾920将直接对标H100[6] - 中国芯片自给率有望从2024年的34%提升至2027年的82%[7] 英伟达的应对策略 - 公司CEO黄仁勋半年内三度访华 以"失去中国市场将导致就业和税收流失"为筹码施压美国政府[6] - 公司计划推出新一代合规芯片RTX Pro 进一步巩固在华市场地位[7] - 公司连夜澄清H20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或监控软件 强调技术设计符合国际安全标准[6][10] 中美科技博弈趋势 - 美国商务部同步宣布强化对华为昇腾芯片的全球管制 要求使用昇腾芯片的企业必须获得美方许可[7] - 中美在算力芯片、数据治理等领域的规则竞争将持续加剧[8] - 中国强调"自主可控才是应对技术博弈的根本之道" 建议通过算法创新和生态建设降低对外依赖[7]
英伟达H20芯片解禁是一场“阳谋”
36氪· 2025-07-23 11:48
英伟达H20芯片重返中国市场 - 英伟达H20芯片在2025年4月15日被禁止向中国出口后,于7月15日获批出口许可并计划大举进入国内市场 [1] - 公司CEO黄仁勋强调"一直在中国扩张",但H20回归本质是中美科技博弈的缩影而非技术恩赐 [2] - H20芯片在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方面具有性价比优势,成为国产芯片的强劲竞争对手 [2]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态势 - 美国商务部2025年5月14日将华为昇腾系列芯片纳入"通用禁令10",禁止全球企业使用违者面临最高20年监禁 [2] - 美国财长承认解禁H20是因"中国已研发出性能相当芯片",反映技术封锁策略调整 [2] - 从软件到硬件生态,美国持续多维度封堵中国科技企业 [2] 华为昇腾芯片技术突破 - 昇腾910B采用自研达芬奇架构实现IP到指令集全自主研发,通过中芯国际7nm(N+2)工艺实现能效比显著优于H20 [3] - 通过本土供应链合作优化封装设计,实现国产化自主可控并提升性能 [3] - 采用稀疏计算、模型量化等软件算法优化,在较低制程条件下达成高效计算效果 [5] 国产芯片生态建设 - 华为构建异于CUDA的GPGPU新平台,通过兼容CUDA中间件降低用户迁移成本 [2] - 集群计算模式使整体算力媲美顶级GPU,支持盘古大模型训练 [5] - 光量子技术作为下一代算力基础设施有望重构芯片技术架构 [3]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昇腾910B与H20处于性能博弈临界点,国产芯片在性能比和本地化适配优势持续扩大 [5] - H20短期内可缓解部分企业AI算力压力加速大模型训练,但产业自主化趋势不可逆 [5] - 未来美国高性能芯片对华出口政策预计持续收紧,市场将呈现路线分化 [5]
超越DeepSeek?巨头们不敢说的技术暗战
36氪· 2025-04-29 08:15
DeepSeek-R1模型技术突破 - 模型性能指标与OpenAI等领军企业产品相当甚至超越 计算资源需求较同类减少30% [1] - 独创分布式训练框架和动态量化技术使单位算力推理效能提升40% [1] - 多头潜注意力机制(MLA)实现内存占用降低50% 但开发复杂度显著增加 [2] MLA技术创新与挑战 - 键值矩阵存储密度提升18-23倍 4096 tokens上下文窗口内存占用量从96GB降至7.2GB(降幅92.5%) [4][5] - 非英伟达GPU部署需手动实现37%算子级优化 工程周期平均延长2.8周 [5] - RISC-V架构处理器运行MLA时推理延迟激增300% [6] 全球AI算力发展格局 - 全球AI算力支出占比从2016年9%升至2022年18% 预计2025年达25% [9] - 2022年全球智能算力规模451EFlops首次超越基础算力(440EFlops) 同比增速94.4% [10] - GPT-4单次训练消耗超2.5万块A100 GPU 相当于1200个美国家庭年用电量 [10] 算力市场竞争态势 - 美国科技巨头2023年AI算力投入占资本开支超60% 中国2022年AI算力支出增速38% [11] - 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美34% 中33% 欧17%) 竞争转向生态控制 [12] - 中国国产AI芯片良率仅达国际水平60% 先进制程代工依赖构成隐忧 [13] 新一代计算基础设施需求 - 需实现即插即用式替换 开发者仅需最小化修改即可部署各类系统 [15] - 要求自适应实时性能优化 硬件能动态调整资源配置维持峰值利用率 [16] - 必须突破传统架构桎梏 构建多层次算力矩阵应对指数级增长需求 [18] 中国算力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算力总规模突破280EFLOPS 智能算力占比超30% [18]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预计突破千亿EFLOPS 2026年实现两年翻番 [19] - 推理算力年复合增速将达训练算力四倍 推动形成三位一体算力生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