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自主可控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传天数智芯正考虑赴港IPO 募资或达3-4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4:01
公司IPO计划 - 内地芯片制造商天数智芯正考虑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1] - 集资规模可能达3亿至4亿美元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1] - 致力于开发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通用GPU产品 [1] - 探索通用GPU赶超发展道路 [1] - 加快建设自主产业生态 [1] - 为全产业提供算力解决方案 [1] - 打造国内头部算力引擎 [1] 融资历史 - 投资者包括大钲资本、Princeville Capital、上海电气香港、邦盛资本、沄柏资本、粤民投资管、联通资本、金融街资本、厚朴投资、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上海国盛、熙诚致远、新兴资产、鼎祥资本、鼎礼资本、粤港澳产融、上海自贸区股权基金等 [1]
英伟达H20芯片解禁是一场“阳谋”
36氪· 2025-07-23 11:48
英伟达H20芯片重返中国市场 - 英伟达H20芯片在2025年4月15日被禁止向中国出口后,于7月15日获批出口许可并计划大举进入国内市场 [1] - 公司CEO黄仁勋强调"一直在中国扩张",但H20回归本质是中美科技博弈的缩影而非技术恩赐 [2] - H20芯片在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方面具有性价比优势,成为国产芯片的强劲竞争对手 [2]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态势 - 美国商务部2025年5月14日将华为昇腾系列芯片纳入"通用禁令10",禁止全球企业使用违者面临最高20年监禁 [2] - 美国财长承认解禁H20是因"中国已研发出性能相当芯片",反映技术封锁策略调整 [2] - 从软件到硬件生态,美国持续多维度封堵中国科技企业 [2] 华为昇腾芯片技术突破 - 昇腾910B采用自研达芬奇架构实现IP到指令集全自主研发,通过中芯国际7nm(N+2)工艺实现能效比显著优于H20 [3] - 通过本土供应链合作优化封装设计,实现国产化自主可控并提升性能 [3] - 采用稀疏计算、模型量化等软件算法优化,在较低制程条件下达成高效计算效果 [5] 国产芯片生态建设 - 华为构建异于CUDA的GPGPU新平台,通过兼容CUDA中间件降低用户迁移成本 [2] - 集群计算模式使整体算力媲美顶级GPU,支持盘古大模型训练 [5] - 光量子技术作为下一代算力基础设施有望重构芯片技术架构 [3]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昇腾910B与H20处于性能博弈临界点,国产芯片在性能比和本地化适配优势持续扩大 [5] - H20短期内可缓解部分企业AI算力压力加速大模型训练,但产业自主化趋势不可逆 [5] - 未来美国高性能芯片对华出口政策预计持续收紧,市场将呈现路线分化 [5]
新闻周刊丨从零重构硬核突围 中国“芯”迭代升级中
央视网· 2025-05-25 06:11
华为鸿蒙电脑发布 - 华为发布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自研"鸿蒙电脑",实现从硬件芯片到软件操作系统的全链路自主可控 [1][12] - 鸿蒙电脑搭载5纳米工艺麒麟X90芯片,与鸿蒙系统深度协同,首次在性能与生态适配性上形成闭环 [12] - 鸿蒙生态预计2023年底支持超2000个融合应用,虽较主流操作系统数百万量级仍有差距,但已开始改变全球电脑操作系统市场格局 [13] 美国对华芯片管制升级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布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直接点名禁止全球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后迫于压力调整为"风险警告"但本质未变 [1][2] - 美国限制策略从技术获取转向应用层面,试图延缓中国国产芯片市场推广及AI生态构建 [4]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对华出口管制导致其中国市场份额从95%暴跌至50%,并直言政策"失败" [7][9] 中国芯片产业突破 - 华为昇腾910芯片性能可比肩英伟达高端产品,已发展60家硬件合作伙伴并孵化40+原生大模型 [10] - 中国AI服务器外购芯片比例预计从2022年63%降至2023年42%,进口芯片中美国占比仅3% [6][10] - 2016-2023年间国产芯片自给率从不足10%显著提升,实现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的技术蜕变 [10][16] 中国-东盟数字合作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完成谈判,设立数字经济专章并建立AI合作机制,为高科技企业出海创造机遇 [15] - 中国企业深度参与东盟数字化建设,如DeepSeek运营沙特数据中心、联想建设沙特AI设备制造基地 [15] - 广交会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部分企业两天内获超千万元订单,显示技术出口新趋势 [15] 全球产业格局影响 - 美国《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因中国昇腾芯片突破而撤销,标志旧制裁政策失效 [4] - 中国通过"自立自强+合作包容"策略,在芯片领域形成"硬件+软件+生态"的全体系竞争力 [12][16] - 产业专家认为中国芯片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可控而非单纯国产化,需整合全球资源促进技术进步 [12]
稀土:中国面临断供风险?95%依赖进口,未来之路在哪里?
新浪财经· 2025-04-27 19:28
行业现状 - 美国掌握全球大部分芯片储量且技术顶尖,中国95%芯片依赖进口 [3] - 芯片是现代科技基石,涉及手机、电脑、汽车及医疗设备等领域 [3] 潜在风险 - 若美国断供芯片,中国高科技产业将受致命打击,导致相关产品短缺 [3] 应对策略 - 加快自主研发,加大科研投入并培养芯片人才以掌握核心技术 [3] - 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先进技术并拓展市场 [3] - 完善产业链,覆盖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全环节以提升竞争力 [4] 发展目标 - 提升国产芯片质量与性能,实现与进口芯片竞争并逐步替代 [6] - 实现芯片自主可控是战略问题,关乎国家安全与国际竞争地位 [6] 长期规划 - 需全国共同努力,支持国产品牌并学习相关技术以推动行业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