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博弈

搜索文档
苹果新机乏善可陈,却暗藏供应链巨变?
36氪· 2025-09-10 21:03
印度工厂起步艰难,初期良品率一度低至50%,嘲讽之声不绝于耳。但几年砥砺,其良品率已攀升至85%。虽与富士康郑州工厂98%的水平仍有差距,进 步速度却肉眼可见。产业变迁的数据更为直观:印度曾每年从中国进口高达1.8亿部手机(2014年前后高峰),而这一数字在2022年锐降至不足300万部, 至2025年前4个月,仅余17.1万部,全年预计将不足50万部。 从苹果视角看,库克极具前瞻性。人们常将库克与乔布斯对比,诟病其缺乏产品创新。但公允而言,乔布斯是幸运的:他从上世纪70年代创业至2011年离 世,正值经济全球化鼎盛与中美关系的蜜月期。乔布斯善于"开疆拓土",库克则更精于"守业维艰"。面对今日复杂的全球协调——既要安抚特朗普的情 绪,又需斡旋于北京与新德里之间,平衡各方利益——这份"平衡术",恐非乔布斯所长,库克却应对得宜。 一年一度的苹果发布会如期而至,意料之中,亮点寥寥。然而,这场看似平淡的发布背后,一场重大变革正悄然上演——不在技术或产品本身,而在供应 链的全球版图。从iPhone 17开始,供应美国市场的苹果手机将全部由印度制造,而中国制造则转向供应本土、欧洲及日本等市场。 夹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制裁与反 ...
H20彻底凉了,黄仁勋将对华推出特供新阉割B30,还要涨价挽回库存损失!网友:是舍不得中国市场还是打压中国科技崛起?
新浪财经· 2025-08-29 13:28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 2024年芯片进口量达5492亿颗 总金额为3856亿美元 同比增长14.5% [1] 芯片需求结构 - 汽车芯片需求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传统燃油车每辆需600-700颗芯片 电动车增至1600颗 智能汽车则需3000颗以上 [1] 区域市场销售表现 - 2025年6月全球芯片月度销售额达59.91亿美元 环比增长1.5% [1] - 中国市场当月销售额17.24亿美元 环比增长0.8% 同比增长13.1% [1] - 亚太及其他地区销售额16.28亿美元 环比增长5.8% 同比增长34.2% 增速领先全球 [1] - 三个月移动平均数据显示中国市场销售额从15.36亿美元增长至17.24亿美元 增幅达12.2% [1] 英伟达H20芯片事件 - 2025年4月美国政府禁止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芯片 导致公司承担45-55亿美元库存处理费用 潜在营收损失达150亿美元 [3] - H20芯片基于Hopper架构 但综合算力被大幅削弱至H100的约20% 是为中国市场定制的阉割产品 [1][4] - 2025年7月美国政府允许英伟达恢复销售H20芯片 但要求将在中国销售特定AI芯片所得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 [3] - 获得许可后英伟达迅速向台积电追加30万片H20订单以应对积压需求 [3] 芯片安全问题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出H20芯片可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包括后门 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 [4] - 英伟达否认芯片存在后门 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但业内人士指出芯片设计具有封闭性 外部难以监督 [4] - 美国议员曾提议给出口芯片设置追踪定位功能且得到美国专家确认 [4] 产品战略调整 - 英伟达已指示三星电子和安靠科技等主要供应商暂停H20芯片相关生产工作 [4] - 公司计划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B30A芯片 基于Blackwell架构的中国特供阉割产品 [4][6] - B30A芯片可能舍弃HBM3e显存而采用GDDR7显存 且不会使用台积电的先进封装技术 [4] - 新产品预计将面临核心数量削减 多精度算力降低 功能模块缺失等情况 且可能涨价以挽回H20库存损失 [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美国政策反复无常将科技作为政治博弈手段 破坏全球科技产业链稳定 [6] - 外部压力正加速中国自主研发芯片进程 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发展 [6] - 科技博弈中持续创新和掌握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成为关键出路 [6]
突发反转!美国批准高端GPU对华出口!
是说芯语· 2025-08-09 09:16
中美AI芯片政策调整 - 美国商务部恢复向中国出口英伟达H20人工智能芯片 这一决定是中美在AI领域竞争与合作交织的体现[1] - 政策调整发生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 特朗普政府试图在"保护技术优势"与"维护企业利益"之间寻求平衡[3] - 此次解禁是中美伦敦经贸会谈的成果之一 美国通过放宽部分限制换取中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3] 英伟达H20芯片技术参数 - H20采用Hopper架构 配备96GB HBM3显存和148 TFLOPS FP16算力 性能为旗舰芯片H100的15%[4] - 芯片显存带宽达4.0 TB/s NVLink互联技术达900GB/s 适合互联网大厂的数据中心部署[4] - 设计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要求 算力参数被严格限定在"非军事用途"阈值以下[6] 中国市场反应与影响 - 字节跳动、腾讯等企业在禁令解除后已重启大规模采购 单台搭载H20的服务器含税售价约97万至120万元人民币[6] - 华为昇腾芯片构成竞争压力 昇腾910B实测性能已追平H20 计划于9月量产的昇腾920将直接对标H100[6] - 中国芯片自给率有望从2024年的34%提升至2027年的82%[7] 英伟达的应对策略 - 公司CEO黄仁勋半年内三度访华 以"失去中国市场将导致就业和税收流失"为筹码施压美国政府[6] - 公司计划推出新一代合规芯片RTX Pro 进一步巩固在华市场地位[7] - 公司连夜澄清H20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或监控软件 强调技术设计符合国际安全标准[6][10] 中美科技博弈趋势 - 美国商务部同步宣布强化对华为昇腾芯片的全球管制 要求使用昇腾芯片的企业必须获得美方许可[7] - 中美在算力芯片、数据治理等领域的规则竞争将持续加剧[8] - 中国强调"自主可控才是应对技术博弈的根本之道" 建议通过算法创新和生态建设降低对外依赖[7]
全球50%AI开发者在中国!英伟达黄仁勋:我们输掉了5G,绝不能再让计算产业重蹈覆辙【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7-25 15:04
中美科技竞争格局 - 英伟达CEO黄仁勋指出美国在5G时代全面溃败,技术、政策、战略均落后,通信产业失去领先地位 [2] - 黄仁勋强调6G是扳回局面的机会,因6G将由AI驱动,建议美国推动技术栈成为全球标准而非限制输出 [2] - 全球约50%的AI开发者在中国,美国需确保开发者使用其技术栈以维持AI领导地位 [2]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全球占比达60%,成为最大拥有国 [4] - 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达5784亿元人民币,五年复合增速20.38% [6] - 中国大模型数量全球第二,截至2024年Q1累计发布478个,已建立体系化研发能力 [7] 中国AI产业链代表性企业 - **基础层**:AI芯片(寒武纪、嘉楠科技)、传感器(禾赛科技、奥比中光)、云计算(阿里云、华为云)、大数据(百分点、汇纳科技) [6] - **技术层**:计算机视觉(旷视科技、云从科技)、语音识别(科大讯飞、思必驰)、自然语言处理(来也科技、追一科技) [6] - **应用层**:智能安防(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智能金融(蚂蚁金服、平安科技)、智能医疗(推想科技、联影医疗)、智能家居(阿里、京东) [6] 行业竞争趋势 - 中美科技博弈进入"全要素竞争"阶段,技术领导权取决于生态系统构建能力 [10] - 技术生态需具备包容性、自主性和产业贴近性,以掌握未来全球竞争主动权 [10]
黄仁勋的特供芯片博弈:美国松绑H20背后的战略焦虑与中国芯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7-19 11:06
美国对华芯片政策转向 - 英伟达H20芯片在2025年4月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导致55亿美元订单冻结公司被迫计提库存减值股价单日暴跌6% [3] - 三个月后政策逆转H20获准对华销售A股英伟达概念股应声上涨中际旭创单日涨幅达16.58% [3] - 政策松绑背后是美国对华技术遏制战略的内在矛盾试图维持技术代差又担忧彻底封锁加速中国自主创新 [5] 美国政策转向动因 - 技术层面华为昇腾910B芯片算力达148TFLOPS与H20的160TFLOPS差距不足10%国产GPU已在自动驾驶医疗影像等领域实现替代 [5] - 资本层面禁令导致英伟达市值蒸发1550亿美元ASML光刻机订单骤减30%半导体产业链集体游说白宫 [5] - 政治层面英伟达承诺4年内在美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23个AI数据中心换取H20出口许可 [7] H20芯片技术参数与市场反应 - H20芯片FP16性能仅为H100的28%禁用Transformer引擎采用PCIe替代NVLink互联技术 [8] - 自动驾驶企业测试显示H20集群耗时是H100的4-7倍电费成本甚至超过芯片价格 [8] - 中国医疗教育领域仍抢购H20因CUDA生态统治地位全球90%AI开发者依赖该平台且H20的96GB显存远超国产芯片 [10] 中国芯片产业现状与挑战 - 短期H20解禁缓解DeepSeek等企业算力荒长期存在生态依赖风险 [10] - 华为昇腾系列实现7纳米工艺突破寒武纪MLU370在推理场景表现优异但软件生态建设仍是关键挑战 [10] - 未来需突破CUDA生态垄断加速chiplet技术商业化构建自主半导体设备体系 [11] 中美科技博弈本质 - 中国市场占英伟达20%营收商业利益成为政策松绑重要因素 [11] - 美国可能继续动态管控允许落后1-2代产品出口 [11] - 核心技术自主是打破枷锁唯一路径 [11]
白山头:美国政府解禁英伟达H20,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
新浪财经· 2025-07-16 17:25
英伟达H20芯片在华销售解禁 - 美国已放开英伟达H20芯片在中国的销售 该芯片是H100的"阉割版" 经过多次降级设计而成 [1] - H20解禁可能是中美日内瓦谈判的成果 反映美国对华科技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EDA软件禁售也已解除 [1] - 英伟达自身积极游说推动了H20重新供应 中国市场对该公司不可或缺 [2] 中美科技博弈新动向 - 美国政策核心仍是阻止中国技术超越 但此次放松可能意味着科技交流大门重新打开 [2] - 中国在关键领域掌握不可替代技术资源 美国"小院高墙"策略成本越来越高 [2] - 未来美国可能在GPU、EDA软件及先进制程领域进一步对华开放 [2] 中国市场对H20的需求 - 字节跳动、腾讯等科技巨头对H20需求旺盛 其AI应用如"豆包"、"元宝"需要庞大算力 [2][3] - H20供应紧张曾导致DeepSeek大模型新品推迟发布 解禁将缓解国内AI行业算力短缺 [4] - 尽管国产昇腾系列性能超越H20 但因CUDA生态优势 民企仍倾向采购英伟达产品 [2] 国产芯片发展前景 - H20供应不会动摇国产AI芯片自主化决心 自主研发是唯一出路 [6] - 依赖外部供给将无法触及前沿技术 必须自力更生实现全球领先 [6] - H20本质是美国歧视性政策的产物 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人为扭曲 [6]
H20解禁,中美AI闭环竞赛开启
虎嗅· 2025-07-16 09:51
英伟达H20芯片解禁事件分析 - H20芯片是AI训练千亿大模型的核心动力 被比喻为AI时代的"发动机" [3] - 2024年H20为英伟达带来120-150亿美元收入 占中国区营收85% [7] - 禁售导致英伟达Q1损失25亿美元 预计两季度共亏损135亿美元 [9] 中美科技博弈新阶段 - 美国从全面封锁转向有限放水 形成新的平衡策略 [5][15] - 禁令倒逼中国加速国产替代 华为昇腾910B性能接近H20 [11][33] - 中国AI市场未停滞 反而推动国产芯片生态发展 [14] 中国市场变化 - 字节跳动和腾讯2024年采购23万枚Hopper系列芯片 [8] - 腾讯向字节跳动购买价值20亿元GPU算力资源 [28] - H20服务器价格从100万元涨至140万元 [30] 国产替代进展 - 华为昇腾 寒武纪等国产芯片性能显著提升 [11] - 国家发改委建议优先使用国产芯片 [34] - 华为MindSpore 百度PaddlePaddle等国产框架逐步完善 [35] 英伟达应对策略 - 强调高性能计算和生态兼容性优势 [40] - 尝试与小米等中国头部企业深化合作 [43] - 讨论基于CUDA的本地化AI训练方案 [46] 行业未来趋势 - 可能出现中美两个平行的AI技术世界 [52] - 中国正在构建芯片-框架-大模型-应用的闭环生态 [59] - 华为昇腾+MindSpore+Qwen形成自主技术体系 [60]
中方对稀土一个新动作,特朗普察觉情况不妙,迅速收回一个对华的禁令
搜狐财经· 2025-06-28 14:31
中国稀土管控升级 - 中国要求稀土企业上报技术人员详细信息,包括专业背景、教育经历及个人信息,旨在建立"稀土人才名录",防止关键技术外流 [1] - 中国稀土管控从资源、技术扩展到人才,构筑全方位防线,外媒视此举为管控进一步升级 [1] - 中国此前已将稀土提炼、加工技术列入禁止出口目录,并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管理,建立稀土产品追踪系统 [3] 西方国家技术依赖与人才争夺 - 西方国家长期觊觎中国稀土技术,通过高薪挖角获取技术机密,如美国MP Materials公司招募中国工程师解决精加工难题,澳大利亚Lynas Corporation挖走中国专家后产能提升30% [3] - 中国在稀土磁铁生产和加工设备领域的技术优势全球领先,西方国家难以突破技术壁垒 [3][5] - 即便拥有稀土矿,西方国家因技术落后难以实现独立生产,欧盟计划建立联合稀土储备但短期内仍依赖中国 [5] 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与战略妥协 - 特朗普政府允许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乙烷,但附加"未经许可不得卸货"条件,被视为在稀土供应链问题上的让步 [1][5] - 美国80%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本土产业因环保成本高、技术短板进展缓慢 [5] - 美国的"松绑"是权宜之计,根本目标仍是减少对华依赖,但短期内需维持对华经济联系 [5] 中国稀土战略全产业链布局 - 中国稀土战略从资源管控转向全产业链布局,包括出口许可证、追踪系统、技术禁令和人才名录等系统性手段 [7] - 中国的"组合拳"已为稀土科技战奠定基础,需警惕西方可能的"技术联盟"围堵 [7] - 稀土博弈将持续,中国需平衡资源保护与出口利益,美国则需在"脱钩"与现实需求间找平衡点 [7]
粤开宏观:关于科创板改革的学习理解:三重意义,四大亮点
粤开证券· 2025-06-19 10:38
政策意义 - 延续深化前期政策思路,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构建适配科技金融体制[6] -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科创板开板六年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22家上市后盈利,现存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企业2024年研发支出100.3亿元、研发强度70.6%远超平均水平,19家实现核心产品上市[7] - 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可控“试验空间”,集中管理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8] 改革亮点 - 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容,扩大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9] - 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优化流程、保护商业信息、维护市场稳定[10]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小范围试点,不构成新上市条件[11] - 完善配套机制加强投资者保护,明确进层出层标准、增加标识“U”、提升信息披露质量[11]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520700)涨超4%,信达生物暴涨17%,ASCO会议8项口头报告成果亮眼!
金融界· 2025-06-04 11:05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520700)涨4.00%,盘中换手率超55.40%,成交额超1.52亿,市场交投活跃 [1] - 热门成分股中,信达生物涨超17%,泰格医药涨超9%,再鼎医药涨超8% [1] 信达生物临床研究进展 - 信达生物在2025年ASCO年会上口头报告了IBI363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I期研究数据,这是该药物今年ASCO大会的第三项口头报告 [1] - IBI363在免疫治疗耐药的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野生型肺腺癌中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令人鼓舞的疗效及长期生存获益趋势 [1] - 信达生物肿瘤管线在此次ASCO会议上共有8项口头报告,约占大会口头报告总数的2% [1] 机构观点与市场预测 - 摩根大通上调信达生物IBI363和IBI343的潜在内地销售额预测,并新增两款药物的潜在美国市场销售额预测,预期公司可能将资产授权出海或自行启动全球开发 [2] - 广发证券重申重视港股创新药的配置价值,认为出海并建立全球比较优势的产业大概率对应股市超额收益 [2] - 资本市场关注焦点正从传统地产和政策周期转向更具长期战略意义的中美科技博弈,投资者系统性重估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围潜力 [2] 投资渠道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港股创新药ETF基金(520700)联接基金(A:023481;C:023482)布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