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氟磺酰亚胺锂
icon
搜索文档
六氟磷酸锂涨价“带飞”多氟多,长情牛散高杨坐享资本盛宴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1-05 19:36
公司股价表现 - 多氟多股价于11月5日大涨6.32%,报收29.59元,总市值达352.25亿元,创出近期新高 [1][2] - 公司股价自9月份起加速上涨,年内涨幅高达150.76% [1][2] 核心产品六氟磷酸锂价格变动 - 六氟磷酸锂价格于2025年7月触及低点4.93万元/吨后反转,截至11月4日价格已触及12万元/吨 [1][3] - 2025年10月28日至31日,六氟磷酸锂价格连续4天站上10万元/吨 [1][3] - 该产品价格曾于2022年初达到59万元/吨的历史新高 [3] 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价格上涨受上游碳酸锂领涨推动,10月份现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9月末的7.33万元/吨涨至8.03-8.17万元/吨 [1][3] - 行业头部企业接近满产状态,叠加下游储能需求良好,共同助推价格高企 [1][4] 公司产能与出货规划 - 多氟多目前拥有六氟磷酸锂产能6.5万吨,并有2万吨产能处于建设中 [1][4] - 公司规划2025年六氟磷酸锂出货量约5万吨,2026年预计出货量将达到6至7万吨 [4] 公司业务构成与增长指引 - 新能源材料业务(包括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六氟磷酸钠)是中报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营收15.14亿元,占总营收43.28亿元的35% [4] - 新能源电池业务增长指引较高,预计2025年年底建成22GWh产能,全年出货10GWh左右,2026年年底计划建成50GWh产能,计划出货30GWh [5]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多氟多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67.29亿元,净利润7805.46万元,同比增长407.74% [11] - 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333万元,尚未扭亏 [11]
新宙邦(300037.SZ):暂无"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产品
格隆汇· 2025-11-04 15:35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暂无“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产品 [1] - 公司控股子公司衡阳福邦拥有“双氟磺酰亚胺锂”年产能2400吨 [1] - 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参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已建立全体系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测试及生产平台 [1] 产业化进展与客户合作 - 参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已实现百吨级量产和销售,客户反馈良好 [1] - 公司正积极与下游客户合作推进进一步的产业化应用 [1] - 公司按照客户未来需求对产能进行积极布局,以应对市场挑战和机遇 [1]
海科新源湖北基地产能顺利释放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8:08
公司战略与项目进展 - 公司湖北生产基地的添加剂产能已于2025年顺利释放 生产与销售情况良好 [1] - 湖北基地是公司规模最大的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生产基地 承载着深化产业链布局 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的核心战略 [1] - 湖北基地已建成总计1.27万吨的添加剂产能 [1] - 湖北基地与山东 江苏两大生产基地形成高效协同 构成“三足鼎立”的区域布局 [2] 产品与技术实力 - 湖北基地产品矩阵丰富 精准覆盖市场主流及前沿需求 [1] - 产品组合包括碳酸亚乙烯酯(VC)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 硫酸乙烯酯(DTD)等主流成膜添加剂 [2] - 产品组合涵盖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 二氟草酸硼酸锂(LiODFB) 四氟硼酸锂(LiBF4)等高端新型锂盐类添加剂 [2] - 全面的产品线展现了公司深厚的技术研发实力 能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2]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电解液添加剂是提升锂电池循环寿命 安全性能及能量密度的“芯片级”材料 技术壁垒高 市场价值凸显 [1] - 以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为代表的新型添加剂 因其优异的导电率和热稳定性 正成为驱动下一代高性能电池发展的关键 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1] - 新能源行业产业链的竞争已从单一产品价格战转向包含技术 产能 供应链稳定性和客户响应的综合实力比拼 [2] 竞争优势与市场前景 - “三足鼎立”的区域布局能显著提升供应链整体稳定性与市场快速响应能力 有效降低单一区域运营风险 增强交付保障能力 [2] - 湖北基地的顺利运营是公司综合竞争力的系统性提升 [2] - 湖北基地的成功投产为公司构建了更为稳固的业务根基 未来有望持续贡献增长动能 支撑公司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市场占有率 [3]
关于两家企业的六氟磷酸锂的最新动态
鑫椤锂电· 2025-09-24 16:06
联化科技产能与业务情况 - 六氟磷酸锂产能规划为折固2万吨/年 [2] - 双氟磺酰亚胺锂产能规划为折固1万吨/年 [2] - 受市场行情影响 上述产品产量有限 [2] - 无PVDF-HFP水性粘合剂和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业务 [2] - 与国内外领先厂商战略合作 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服务 [2] 天际股份生产与市场动态 - 三家六氟磷酸锂工厂均保持满负荷生产状态 [4] - 六氟磷酸锂库存处于较低水平 价格出现上涨 [4] - 六氟磷酸锂现有产能为3.7万吨/年 [4] - 预计下半年继续保持满负荷生产可能性较高 [4] 行业会议信息 - 鑫椤资讯主办行业会议 定于2025年11月12-13日在上海举行 [5][6]
联化科技:公司无PVDF-HFP水性粘合剂、硫化物电解质材料
证券日报· 2025-09-22 16:15
产能规划 - 六氟磷酸锂产能规划为折固2万吨/年 [2] - 双氟磺酰亚胺锂产能规划为折固1万吨/年 [2] 生产状况 - 受市场行情影响 六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产量有限 [2] - 无PVDF-HFP水性粘合剂和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产品 [2] 业务合作 - 与国内国际市场领先厂商形成战略合作 [2] - 结合自有的技术特长和生产资源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服务 [2] - 与客户共同成长 开发和提供多种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化学品 [2]
联化科技: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规划为折固2万吨/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9:16
产能规划与产品布局 - 六氟磷酸锂产能规划为折固2万吨/年 [1] - 双氟磺酰亚胺锂产能规划为折固1万吨/年 [1] - 受市场行情影响 上述产品当前产量有限 [1] 产品范围与业务模式 - 公司无PVDF-HFP水性粘合剂及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业务 [1] - 与国内外领先厂商形成战略合作 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服务 [1] - 结合自有技术特长和生产资源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化学品 [1]
国金证券:给予金禾实业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31 10:0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4.44亿元同比下滑3.73%但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35.29% 显示盈利效率提升 [2] - 多个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包括电子级双氧水试生产、湿电子化学品备案推进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装置建设 [3] - 生物合成创新平台加速发展 甜菊糖苷成本显著降低 萜类香料实现产业化并获国际订单 纤维素乙醇中试达标 [4] - 机构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6亿元/11.12亿元/14.13亿元 对应PE 13.45X/12.04X/9.48X 维持买入评级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44亿元同比减少3.73% [2] - 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35.29% [2] 项目进展 - 定远二期年产8万吨电子级双氧水项目完成试车并投入试生产 [3] - 年产7.1万吨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完成备案 正推进审批 [3] - 横向延伸布局电子级氢氧化钠/钾、硫酸、氨水等湿电子化学品 [3] - 年产1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前驱体生产装置建设完成 [3] - 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完成吨级放大验证 正进行中试测试 [3] - 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项目稳步推进 建成后可年产液氨10.18万吨、氢气6.64万kNm³、一氧化碳1.6万kNm³、碳酸氢铵20万吨 [3] 生物合成创新 - 甜菊糖苷合成菌株研发突破 酶改制项目实现1200吨/年产能 成本显著降低 [4] - 萜类香料圆柚酮、瓦伦西亚橘烯实现产业化并形成稳定供应 获国际香精香料公司订单 [4] - 纤维素乙醇千吨级中试项目完成第一阶段目标 实现工艺流程贯通并稳定产出合格产品 [4] 机构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6亿元/11.12亿元/14.13亿元 [5] - 对应EPS分别为1.747元/1.951元/2.478元 [5] - 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3.45X/12.04X/9.48X [5] - 最近90天内7家机构给出评级 其中买入6家 增持1家 目标均价27.5元 [8]
这家锂电企业IPO终止!
搜狐财经· 2025-08-27 09:35
公司IPO终止与财务表现 - 福建德尔科技沪市主板IPO于8月22日终止 由公司和保荐机构申万宏源证券主动撤回申请[1] - 2022-2024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7亿元 符合主板新规2.5亿元门槛[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8618万元 未达主板隐性1亿元净利润门槛[1] - 净利润从2022年2.21亿元骤降至2023年1.19亿元 跌幅近50%[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31亿元 仅为2022年巅峰时期的60%[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营氟化工基础材料、新能源锂电材料、特种气体和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1] - 新能源电池材料核心产品为六氟磷酸锂 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 - 客户包括天赐材料、杉杉股份、新宙邦等头部电池材料企业[1]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收入占比连续下降 从2022年39.73%降至2024年12.28%[3] 产品价格与成本变动 - 六氟磷酸锂销售单价从2022年27.73万元/吨降至2024年4.64万元/吨[3] - 原材料氟化锂采购单价从2022年68.96万元/吨降至2024年13.14万元/吨[3] - 销售单价降幅高于原材料采购单价降幅[3] - 六氟磷酸锂毛利率从2022年44.84%降至2024年7.95%[3] 行业周期与市场格局 - 六氟磷酸锂价格2022年2月达59万元/吨峰值 2024年11月跌至5.4万元/吨历史低位[2] - 截至2025年8月24日价格约5.44万元/吨 处于产能过剩周期[2] - 行业头部供应商开工率较高 中小企业因成本劣势被淘汰[3] - 公司认为新能源材料周期为5-6年 目前处于底部盘整阶段[4] 产能建设与募投调整 - 六氟磷酸锂当前年产能5475吨 在建年产能10000吨[4] - IPO募资规模从30亿元缩水35%至19.45亿元[4] - 募投项目从7项削减至3项 新能源材料项目全部剔除[4] - 保留项目包括电子级三氟化氯生产线、含氟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5]
天赐材料间接控股子公司9616万元项目环评获原则同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4:23
公司项目进展 - 公司间接控股子公司九江天赐新动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获原则同意 总投资额达9616万元 [1] - 该审批信息于2025年7月11日被相关监管机构披露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25.18亿元 较2023年154.05亿元下降18.7%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84亿元 较2023年18.91亿元下降74.4% [3] - 2024年毛利率18.89% 较2023年25.92%下降7.03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4.89亿元 归母净利润1.50亿元 毛利率19.21%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82亿元 较2023年22.74亿元下降61.2% [3] - 2024年末应收账款48.70亿元 较2023年42.95亿元增长13.4% [3]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行业 占营收比例100.0% [2] 公司股权结构 - 机构持股占流通盘比例3.0% 涉及18家机构 [3] - 北向资金持股比例4.89% [3]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品牌价值2.85亿元 在化工行业中排名第123位 [3] - 公司市值为372.34亿元 [3]
锂电行业加速优化产能结构 “不卷价格卷价值”成为共识
证券时报· 2025-08-13 13:51
行业现状与困境 - 锂电行业陷入低价竞争内卷困局 价格持续磨底直逼成本线 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困境 [2] - 行业开工率不足30% 企业陷入接单亏损与不接单现金流吃紧的两难境地 [2] - 104家锂电池上市公司中65家去年净利润下滑 超60家企业毛利率同比下降 [2] - 内卷根源来自前期产能激进扩张 市场增速放缓导致供需格局生变 [2] - 部分地方政府补贴力度曾超过项目投资额 导致扩产计划大于实际需求 [3] 产能过剩与出清 - 多个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倡议 呼吁从价格比拼转向质量和创新比拼 [4] - 建立行业落后产能有序出清机制 优化优质产能布局成为共识 [5] - 企业通过减产限价取得一定成效 但无法根本解决供需矛盾 [6] - 欣旺达终止两个生产基地项目 总投资额达140亿元 [6] - 金浦钛业、中核钛白、普利特等跨界玩家相继叫停锂电项目 普利特终止项目总投资102亿元 [6] - 地方政府产投平台入局趋谨慎 加强前期市场摸排和投入产出测算 [7] 技术创新与价值竞争 - 行业领军企业呼吁回归技术创新本质 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8][9] - 宁德时代不做价格竞争 专注技术带来的长期价值 预计2025年神行和麒麟电池出货占比将从30%-40%提升至60%-70% [9] - 亿纬锂能押注大圆柱路线 46系电池已量产装车超3.13万台 单车最长行驶里程达18.5万公里 [10] - 国轩高科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300Wh/kg 续航里程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 [11] - 材料环节技术持续创新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快充负极、新型电解液等新品受市场追捧 [11] - 半固态及固态电池成为头部厂商必争之地 将决定下一轮行业排位 [11] - 2026年将实施新动力电池安全要求 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