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机器人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银河通用投资项目突破融资新纪录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7-09 10:45
近年来,申万宏源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持续 加大"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力度,以长期限股权资金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扎实做好 金融"五篇大文章"。下一步,申万宏源集团将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加大对战略新兴 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投资布局,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效能,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展现国 有投资机构的使命担当。 近日,申万宏源集团投资项目——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通用") 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人民币11亿元,刷新了具身大模型机器人领域单笔和累计融资 额双纪录。本轮融资由宁德时代及溥泉资本领投,汇聚了国内主流的国资投资平台、战略和产业 投资方及国际知名投资机构。自2023年5月成立,银河通用累计融资规模超过24亿元,获得市 场化投资机构、产业资本、科研机构基金以及国资投资平台的高度认可。 银河通用专注于具身多模态大模型通用机器人的研发创新。自2024年申万宏源集团投资以 来,银河通用业务发展迅速,于今年三月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由轮式 双臂机器人Galbot实现药品盘点、补货、取送、打包全流程自动化,支持24小时无人值守 ...
先于「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要借壳上市?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7-09 10:03
核心观点 - 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3] - 交易总价款约21亿元,股份转让和要约收购价格均为7.78元/股[6] - 智元机器人采用"高举高打"发展模式,沿袭华为生态打法,已实现机器人产业链全方位布局[8] - 公司已完成10轮融资,估值超150亿元,与宇树科技并列国内具身智能赛道第一梯队[8] - 智元机器人设立远征、Genie和灵犀三大产品线,但商业化层面尚未取得重大突破[10] 收购交易细节 - 协议转让方式:智元恒越拟受让24.99%股份,致远新创拟受让5.00%股份[6] - 要约收购方式:智元恒越拟增持37.00%股份,其中33.63%股份已有效申报预受要约[6] - 交易完成后智元恒越将持有61.99%股份,致远新创持有5.00%股份,合计持股比例达66.99%[6] 公司背景与发展模式 - 创始团队包括稚晖君、宋海涛、闫维新等,隐性创始团队包括华为原副总裁邓泰华等[8] - 采用"技术驱动+订单拉动+生态共建"核心打法,坚持全栈技术路线[10] - 生态打法分为三类:出资组建合资公司、投资上下游公司、技术和业务合作[10] - 发展模式有利有弊:可催熟产业链但存在重复投入、高额烧钱等风险[11] 行业竞争格局 - 宇树科技估值约120亿元,计划2025年底完成科创板上市[5] - 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并列国内具身智能赛道第一梯队[8] - 行业存在"软件派"与"硬件派"之争,两者皆面临商业化困境[12] 融资情况 - 已完成10轮融资,最新B轮融资投后估值约150亿元[9] - 投资方包括腾讯、京东集团、比亚迪、高瓴创投、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9] - 公司表示"想融随时可以融",但业内对其"烧钱"速度表示担忧[9] 产品与技术 - 设立远征(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Genie(轮式双臂机器人)、灵犀(半尺寸人形机器人)三大产品线[10] - 长线目标瞄准生产能力价值场景,短期采取"沿途下蛋"策略如数据服务[10] - 技术路线坚持全栈开发,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10]
车间来了位“新工友”,广东机器人太全能!|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20:52
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 -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随着技术和应用场景迭代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1] - 广东前5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12.47万套 同比增长33% [2] - 广东省发布首批"机器人+"应用场景 覆盖制造业 农业等11个重点领域 [2] 工业机器人技术进展 - 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具备装配 上下料 焊接等传统技能 还能实现双机自主协作 [1] - AI技术使机器人能在打磨 抛光等高精度场景中自主完成作业 [1] - 具身智能双臂机器人拥有拟人化头部与双臂构造 单臂负载3公斤 适用于工业柔性场景 [1] - "AI+机器人"深度融合可实现一键式调试与布局 赋予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智能 [3] 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 - 库卡机器人已应用于汽车制造 锂电 光伏 一般工业制造 消费品 酒类等行业 [2] - 医疗行业开发了药房机器人 医院智慧物流 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 [2] - 未来工业机器人将进入千行百业 千家万户 [2] 工业机器人产业挑战 - 当前多数工业机器人仍是单机工作 面对简单场景 未来需开发软件系统实现多机协同 [3] - 中小企业多品种 小批量 柔性化生产特点难以完全自动化 [3] - 通用工业机器人和算法识别能力较差 需AI介入解决复杂场景问题 [3] 政策支持方向 - 广东鼓励制造业企业开放非标场景和复杂工艺场景 提高生产服务效能 [2] - 广东将加快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在技术产业化 产品市场化和服务商业化方面突破 [4]
海内外机器人产业加速共振,AI大模型持续演进,持续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长城证券· 2025-06-23 17:08
报告核心观点 - 海内外机器人产业加速共振,AI大模型持续演进,持续看好机器人产业链、通信行业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1][2][20] 行业观点 本周市场表现 - 本周(2025年6月16日 - 2025年6月20日)通信(申万)指数上涨1.58%,沪深300指数下跌0.45%,行业跑赢大盘2.03pct,在TMT各子板块中涨幅居首 [14][15] - 通信板块最新估值(市盈率为历史TTM_整体法,并剔除负值)为21.20,位于TMT各行业第四位 [16] 本周策略观点速览 海内外机器人产业 - 6月17日珞石轮式双臂机器人Helios发布,融合具身智能等技术,适用于仓库、车间移动操作场景;6月11日埃斯顿酷卓科技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展现具身智能领域成果 [1][18][19] - 零次方推出“全模态”具身数据全链路解决方案,打通“数据”到“场景落地”的壁障,机器人最高可选500TOPS算力主机优化推理效果 [19][20] - 随着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加快,建议关注工业化机器人和陪伴型机器人方向,持续看好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20] MWC2025大会 - 6月18日2025 MWC上海开幕,中兴通讯展示多领域创新成果,通过多种创新技术实现网络极致体验与高效覆盖等 [21] - 中国移动推出AI+智算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展示智能眼镜、智能座舱等;中国联通推出云智AI Pad;中国电信量子密话用户规模突破500万 [5][22] - 本次大会显示AI驱动下通信行业持续变革,运营商将加大算力投入,协调产业链关键环节,持续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6][23]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 - 6月20日鸿蒙6发布,在设备协同和自然交互上有具体尝试,上线50多个原生智能体并开放小艺智能体平台 [24]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5,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比肩国际一流,多模态世界模型全国首创,可用于智能驾驶等领域生成训练数据 [24][25] - 本次大会显示头部厂商推进系统和大模型迭代升级,提升能力并优化体验,持续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25] 建议关注组合 - 运营商/国资云、主设备商&服务器、光模块、IDC、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域控制器、操作系统/软件、PCB/载板、掩膜版、AI、数据服务、数据安全、基础软件、量子通信等领域的相关公司 [26] 本周专题解析 海内外机器人产业 - 6月17日珞石发布多款机器人新品,包括轮式双臂机器人Helios、人形机器人Human.X、协作机器人新品xMate CR35系列,各有特点和优势 [30][32][33] - 6月11日埃斯顿酷卓科技发布Codroid 02,其控制系统采用快慢系统协同架构,在工业场景覆盖能力强 [36][39] - 6月19日零次方发布“全模态”具身数据全链路解决方案,解决具身智能模型训练与落地痛点,提升训练范式 [41][43] - 6月13日福建纽顿科技发布福州首款人形机器人纽顿机器人,采用“精益快速研发+数据智能”双引擎模式 [46] - 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加快,建议关注工业化和陪伴型机器人方向,看好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49][51] MWC2025大会 - 中兴通讯在AI+网络、AI应用、AI终端等方面展示创新成果,通过多种方案升级网络能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等 [21][53][55] - 中国移动展示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推出AI+智算中心整体解决方案,5G - A商用成果显著 [58][59][65] - 中国联通以元景大模型为基础展示多层次AI创新,推出云智AI Pad,在全球数字化板块有应用成果 [66][72][74] - 中国电信围绕五大板块展示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息壤”平台构建算力体系,量子密话用户超500万 [76][80][82] - 本次大会显示通信行业变革,运营商加大算力投入,协调产业链环节,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84]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 - 鸿蒙6将重心转向系统级AI能力集成,引入“智能体框架”,在设备协同和自然交互上有尝试,开放开发者支持套餐 [85][88][91]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5,包含五大基础模型,各有特点和优势,如盘古Ultra MoE在多领域榜单居前沿,盘古Pro MoE在智能体任务打榜成绩好等 [94][98][99] - 盘古多模态大模型的世界模型可用于智能驾驶等训练,华为云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 [104] - 本次大会显示头部厂商推进系统和大模型升级,提升能力和优化体验,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113] 本周动态点评 MiniMax发布开源模型M1 - 6月18日MiniMax发布M1,原生支持100万Token上下文窗口,强化训练成本仅53万美元,定价有优势,自有的App和Web端不限量免费使用 [114][116] Meta与Oakley联名推出新款AI眼镜 - 6月20日Meta与Oakley联名推出Oakley Meta HSTN眼镜,面向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具备多种功能 [116][117] 谷歌Gemini全面更新 - 6月18日谷歌发布Gemini 2.5 Pro稳定版等,新推出Gemini 2.5 Flash - Lite并开启预览,各版本有不同定位、性能和价格 [118][119][122] 通信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新闻 - 6月16 - 18日期间,行业内发生多起事件,包括企业发布联盟、服务市场、达成和解、进行采购招标、完成试点验证、举办会议等,涉及金额较大 [123][124]
银河通用再获11亿元新一轮融资:坚定推进具身智能的产业化突破
IPO早知道· 2025-06-23 11:23
两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银河通用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智源学者王鹤博士 日前 强调: "具身智能的当 下核心目标,是坚定不移地实现产业化突破。" 作为具身大模型研究的全球引领者与通用机器人产业 落地的先行者,银河通用正加速推动具身大模型机器人技术向生产力的持续转化。 本文由公众号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C叔↓↓↓ 据 IPO早知道消息, 银河通用 日前 完成由宁德时代及溥泉资本领投的 11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两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本轮融资汇聚了宁德时代上市公司战投、溥泉资本、国家开发银行国开科 创、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纪源资本等顶级投资方。 值得关注的是, 作为产业战略领投方,宁德时代将持续深化产业协同,为银河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 在工业领域的技术落地与规模化应用提供关键支撑 。 事实上, 在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落地方面,银河通用在智慧零售、工业和康养医疗等场景取得了显 著进展。 今年 3 月,银河通用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由轮式双臂机器人 Galbot全天 候在50平米的无人店铺内执行5000种商品种类、6000个货道、1 ...
珞石机器人成长记
经济观察网· 2025-06-21 07:40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10年,从北京127㎡民房起步,业务已拓展至全球40余个国家,产品线从单一控制器研发发展为工业、协作、具身智能机器人全布局 [2] - 2015年成立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跟随阶段,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被国外垄断,国产机器人面临速度慢、精度低、易用性差等问题 [5] - 2016年推出中国首个产品级机器人动力学控制系统xCore,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保障技术独立性 [6] - 2018年构建全产业链布局,从研发向研发、生产、销售全面拓展,产品线覆盖3kg-220kg负载工业及协作机器人,臂展475mm-3201mm [7] - 2016年底从北京搬迁至山东邹城,获得100亩工业用地及税收优惠,建立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 [10] - 目前在北京、上海、东京设研发中心,山东承担产业化,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建成后年产能达5万台,2023年起年产能3万台居山东省第一 [11]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控制器技术突破:xCore系统解决国产机器人速度、精度、易用性问题,奠定工业与协作机器人双线发展基础 [6] - 工业机器人具备0.02mm重复定位精度,协作机器人实现人机协同作业 [4] - 具身智能产品Helios融合高精度力控系统(触觉神经)与先进视觉系统(慧眼),实现环境感知-自主决策-动态执行闭环 [12] - 工业机器人适合大批量生产,具身智能机器人更适配小批量多品种场景,2022年起年销量增长70%-100%,2025年订单预计1.7万台 [14] 市场策略与行业地位 - 聚焦中高端市场避免同质化竞争,通过细分场景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差异化 [7] - 柔性协作机器人市占率40%全国第一,总出货量国内前四 [11] - 服务超1000家客户,覆盖汽车制造、3C电子、新能源等工业领域及餐饮、医疗等商业领域 [9] - 与福田康明斯合作案例:提供30多个解决方案,解放100多名劳动力,良品率提升6%,运营成本降15% [9] 产业生态与合作 - 山东生产基地形成本地化配套体系,非标铸件、钣金、线束实现本地供应,供应链半径缩短 [10] - 与浪潮软件、山东新能船业签署战略协议,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焊接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与市场合作 [12] - 开放技术平台联合合作伙伴打造智能机器人生态,共享行业know-how与工艺数据 [13]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2024年达8634亿元,2025年预计9731亿元,进入快速发展期 [13] - 具身智能形态多样,人形机器人是技术高地但当前应用价值有限,更多体现技术探索意义 [13] - 公司发展轨迹反映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技术跟随到自主创新的转型历程 [3]
比李飞飞提出“空间智能”更早!杭州这家企业正在打通机器人产业化落地最后一公里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1 18:31
人工智能新概念 - 智澄AI创始人胡鲁辉首次提出"物理智能"概念,强调通过实时感知物理世界动态并构建可交互的世界模型,解决传统机器人泛化能力弱等问题,实现跨任务自主决策 [1] - 斯坦福李飞飞团队提出"空间智能"概念,侧重空间关系理解与视觉任务应用,但"物理智能"在覆盖范围和应用深度上更具前瞻性 [1] 行业融资动态 - 2024年中国新增70+具身智能企业,头部企业智元机器人完成超6亿元融资,宇树科技获数亿美元B2轮融资 [2] - 智澄AI成立于2024年3月,专注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目标打造理解物理世界的计算平台 [4] 公司技术实力 - 创始人胡鲁辉拥有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高管经历,持有30余项美国专利,团队来自国际顶尖企业及高校 [6] - 自研TR系列机器人已迭代至第四代,TR4具备生化实验精准滴液能力,TR5双足人形机器人即将发布 [6][7][8] 产品形态策略 - 反对盲目追求双足形态,主张根据场景需求设计机器人结构,如TR2双臂机器人在家务操作中效率媲美人形机器人 [9][10] - 已开发TR2双臂、TR4复合人形等多形态产品,核心聚焦物理世界认知能力而非单一形态 [10] 技术突破方向 - 通过本体材料优化(如TR4稳定结构)、算法融合(强化学习+模仿学习)及数据平台构建,提升机器人泛化能力 [13] - 建立真实场景数据采集体系,支持机器人快速掌握新技能 [13] 商业化优势 - 全栈自研能力+工程化经验使公司能快速实现技术转化,已获客户订单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 [14][17] - 相比学术机构的基础研究,公司更擅长"从1到N"的产业化落地,资金储备保障研发自主性 [17] 行业政策展望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关键年,政策目标包括建立创新体系及批量生产 [18] - 物理智能被视为推动落地的核心要素,需突破空间认知与泛化作业能力 [19]
坐助行机器人上下楼梯 她想再登泰山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07:05
金撵智能科技 - 公司推出CX-I型助行机器人,采用履带与轮毂相结合的底盘设计,实现安全平稳上下楼梯功能 [2][3] - 产品具备自主驾驶系统,可自动识别路面坡度与障碍物,支持语音控制和手机App远程操作 [3] - 该机器人针对传统电动轮椅无法爬楼的痛点,采用前进式爬楼技术,保持车身水平完成攀登动作 [3] 自变量机器人科技 - 公司开发的双臂机器人具备工业级精度,可完成晾衣服等家务动作,传感器实时捕捉布料形变并调整夹爪摩擦力 [4] - 产品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主要应用于服务业场景,本体产品已有实际销售和落地 [4] 兆威机电 - 公司研发的仿生灵巧手拥有17个"关节",可完成捡鸡蛋等精细动作而不损坏物品 [5] - 掌握空心杯电机、微控制器及减速器等核心技术,技术已通过量产验证 [5] 宝安区机器人产业 - 宝安区拥有约14200家机器人企业,占深圳机器人企业总数的23.93%,连续多年居深圳各区之首 [3][4] - 产业政策包括"工业上楼2.0"战略、20亿元人工智能基金支持,中粮(福安)机器人科技园已吸引100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 [4] - 产业链协作成效显著,形成"楼上研发、楼下生产"的紧凑生态,降低企业协作成本和研发周期 [4] 行业技术突破 - 大族激光高端设备定位精度达0.01毫米,兆威机电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 [5] - 海柔创新累计售出箱式仓储机器人超19000台,全球运营超1500个项目,拥有2200多项专利 [6] - 安诺机器人90秒制作拉花咖啡,2025年订单预计翻番 [6] 国际市场拓展 - 深圳市西啡科技2024年外贸出口额达2200多万美元 [6] - 华为联合16家企业构建全链条生态,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欧美高端制造供应链 [6]
机器人行业周报:特斯拉Optimus预计2027年漫步火星,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
国泰海通· 2025-06-03 21: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家加速产品迭代,国内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下游应用落地,建议重点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新闻及公司动态 海外 - 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机器人预计 2027 年漫步火星,SpaceX 计划 2026 年底用“星舰”送其前往火星,若登陆顺利,人类最快 2029 年、更可能 2031 年登陆火星 [5] - Figure 官宣新一代机器人 F.03 已实现双足行走,其前代 F.02 在宝马工厂测试刚完成 20 小时连续作业,F.03 以成本控制和大规模量产为核心 [6] - 2025 年欧洲人形机器人峰会预计 11 月 17 - 18 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将探讨技术、商业、社会伦理及产业生态等内容 [8] 国内 - 5 月 25 日《CMG 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举行,宇树科技 G1 机器人参赛,黑队“AI 策算师”夺冠 [11] - 5 月 25 日优必选发布首款家庭桌面 AI 机器人,依托电信大模型等提升智能化与场景适配能力,填补家庭陪伴机器人市场空白 [14] - 5 月 26 日均普智能发布柔性双臂机器人,适用于工业、医疗、家庭等领域,能提升复杂任务执行能力 [16] - 5 月 28 日荣耀官宣进军机器人产业,展示的机器人跑步速度达 4m/s 破纪录,此前已发布转型战略计划五年投 100 亿美元 [17] - 5 月 29 日 2025 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上海举行,汇聚企业和专家,大赛展示具身智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9] - 5 月 29 日智元机器人远征 A2 成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认证的人形机器人,彰显产品竞争力 [22] - 5 月 29 日傲意科技推出四大创新产品,布局触控感知领域,领跑手型机器人赛道 [22] 投融资动态 - 乐享科技完成约亿元级天使 + 轮融资,资金用于团队搭建和产品平台量产化开发,聚焦家庭通用小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 [26] - 具身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估值达数亿元,资金投入情感驱动引擎研发,计划年底推首款情感交互机器人 [27] - 地瓜机器人获 1 亿美元 A 轮融资,推进具身智能生态布局,为机器人市场提供软硬件通用底座 [27] - 开普勒完成 Pre A + 轮融资,投资方由浦东创投等发起,距上轮融资仅一个月 [27] 投资建议 - 周度(2025/05/25 - 2025/05/30)机器人板块重点公司涨跌不一,东华测试涨幅最高为 4.56%,越疆跌幅最大为 11.18% [29] - 建议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包括执行器和电机、减速器、丝杠类、丝杠设备类、轴承、传感器、整机等相关标的 [3][29]
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前,还有这些难关要过
36氪· 2025-06-02 09:34
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现状 - 当前机器人执行整理桌布、关闭保鲜盒等基础任务仍存在显著技术瓶颈,与人类操作效率差距明显[1][2] -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中多台设备摔倒事件暴露行业智能化技术短板,反映部分企业估值泡沫化风险[3] - 工业场景双臂机器人执行网球装箱任务耗时较长,保鲜盒开合动作重复率高,显示灵巧操作能力不足[2] 核心应用场景分析 - 工业制造和物流仓储是现阶段最成熟领域,美国仓储工人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时薪25美元×2000小时)催生自动化需求[4] - 生物医疗领域面临试管操作精度挑战,药明康德等企业组建人工团队处理实验环节,但自动化纯化流程仍存在对准/连接等细节难点[12] - C端场景中厨房操作标准化程度高,但ARX机器人CEO指出铺桌布等任务需突破柔性物体力反馈技术[16] 技术路径分类 - 遥操作方案通过跨地域人力调度可降本达70%-90%(东南亚操作欧美仓库机器人)[21] - 灵巧手方案如ORCA机械手具备17个自由度和60度手腕弯曲能力,能使用人类工具完成堆叠任务[24] - 自动模型面临数据三重困境:真实数据成本高/开源数据噪声大/仿真数据落地难[25] 商业化发展路径 - 短期以人机协作为主,要求单点任务接近人类水平;长期依赖数据飞轮和强化学习实现自主智能[29] - 物流封装环节存在三大痛点:商品形态多样性(需动态装箱策略)、封装工艺复杂性(多指协同需求)、单臂操作局限性[7] - 生物医疗领域机器人受限于末端执行器自由度,难以模仿人手柔韧性和灵巧性[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