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锂电正极材料
搜索文档
当升科技(300073.SZ):拟与博苑股份在固态锂电材料领域展开研究与技术开发合作
格隆汇APP· 2025-10-15 17:35
战略合作框架 - 当升科技与博苑股份于2025年10月15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合作领域涵盖固态锂电材料技术合作开发、产品供应、市场推广及股权投资 [1] - 双方旨在建立长期、全面、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1] 技术研发合作 - 合作将依托当升科技成熟的硫化物电解质规模化制备与客户渠道优势 [1] - 合作将结合博苑股份领先的高纯碘化锂工艺与产业化能力 [1] - 双方将共同开发兼具高离子电导率与界面稳定性的新型固态电解质产品 [1] - 通过共享研发平台、共组技术团队推动硫化物—碘化锂体系技术迭代与客户导入 [1] 供应链合作 - 双方同意在固态锂电硫化物电解质产品原材料供应方面建立稳定的配套供应关系 [2] - 共同构建安全、高效且具备成本竞争优势的供应链体系 [2] - 同等市场条件下,当升科技及控股公司优先从博苑股份及控股公司采购碘化锂、硫化锂等相关产品 [2] - 博苑股份作为战略供应商,优先为当升科技提供高纯度、高性能的相关产品 [2] 股权投资与产业协同 - 双方将积极探索在股权投资领域合作的可能,旨在通过资本纽带实现优势资源深度融合与长期绑定 [2] - 深入探讨在碘化锂、硫化锂等上游关键原材料及硫化物电解质材料领域开展资本层面合作 [2] - 为避免同业竞争,锂电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相关业务由当升科技主导,碘化锂等关键原料相关业务由博苑股份主导 [2] - 双方可通过相互参股投资等方式建立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关系,共同开拓海内外市场 [2]
当升科技富锂锰基十吨级出货,超高容量富锂锰基突破关键技术适配全固态锂电池
鑫椤锂电· 2025-10-10 09:20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升科技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产品已实现十吨级出货并进入稳步放量阶段 适配下一代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 [1][2][3][4] 富锂锰基材料技术优势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理论容量高达300mAh/g 是当前唯一能实现500Wh/kg以上能量密度的正极体系 远超磷酸铁锂170mAh/g和三元材料180-200mAh/g的理论上限 [1] - 当升科技产品放电比容量在全固态电池测试中达280-305mAh/g 具备高压实密度 高比容量 长循环寿命及与固态电解质良好兼容性 [2] - 公司通过精准两相含量调控和表界面修饰等技术创新 解决了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的关键技术问题 [1][2] 商业化进展与市场地位 - 公司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 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产品覆盖中韩欧美等全球头部锂电企业和车企 [2][3][4] - 富锂锰基材料以价格低廉且储量丰富的锰为主 正成为全球锂电巨头重点关注的下一代技术 [2] - 当升科技凭借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特性 迅速发展为固态锂电材料领域的技术引领者和产业化开拓者 [2] 产业链配套布局 - 为匹配更高电压富锂锰基材料 公司研制了低成本高电压窗口的卤化物电解质 正处于稳定制备过程中 未来可大规模应用 [2] - 公司在固态电解质方面已成功开发多种电解质体系 并实现规模化供应能力 [4]
中汽新能全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装车一汽示范车型,当升科技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8 14:25
行业核心观点 - 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5年10GWh增长至2030年614.1GWh 但全固态电池短期内面临量产难、成本高、产业链不完整、界面阻抗高等挑战 [1][2] - 国内技术路线多元 半固态布局早且产业链完整 全固态方案未定型 国际厂商如丰田、日产采用高镍正极+硫化物电解质 预计2027年后量产 [1][2] - 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 2026-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 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市场空间 [2] 技术进展 - 中汽新能规划全固态电池2026年装车一汽示范车型 能量密度目标2026年400Wh/kg、2027年420Wh/kg 2030年前推进富锂锰、金属锂及无负极技术 [2] - 当升科技全固态正极材料采用超稳定快离子导体修饰工艺 实现超高容量和长循环寿命 已开始10吨级批量出货 [2] - 清华大学张强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通过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和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 增强界面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 提升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2] 市场表现 - 本周固态电池指数上涨1.3% 2025年累计上涨50.4%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5.6% [3][4] - 细分板块中电池上涨1.6% 铝塑膜上涨1.1% 涨幅前五个股为鹏辉能源(+18.6%)、先导智能(+17.8%)、当升科技(+11.2%)、海顺新材(+9.3%)、天赐材料(+9.2%) [4] 产业链布局 - 推荐关注固态电池板块 包括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正极及电解质材料商(厦钨新能、容百科技等)、设备商(纳科诺尔、先导智能等)以及导电剂、复合膜、负极、集流体、铝塑膜等细分领域标的 [2]
固态电池行业周报(第十六期):中汽新能全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装车一汽示范车型,当升科技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20250928
开源证券· 2025-09-28 11:26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6]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3][25] - 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为固态电池市场空间带来新增长点[3][25] - 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2025年达10GWh,2030年达614.1GWh[3][28] - 中汽新能规划2026年实现400Wh/kg能量密度,2027年提升至420Wh/kg[3][32] - 清华大学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能量密度达604Wh/kg并通过安全测试[3][27] 本周板块回顾 - 固态电池指数本周上涨1.3%,2025年累计上涨50.4%,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5.6%[4][11] - 统计范围内固态电池相关标的平均下跌0.4%,电池板块上涨1.6%,铝塑膜板块上涨1.1%[4][11][13] - 日均交易额941亿元,较上周下降8.6%[12] - 涨幅前五个股:鹏辉能源(+18.6%)、先导智能(+17.8%)、当升科技(+11.2%)、海顺新材(+9.3%)、天赐材料(+9.2%)[4][17] - 跌幅前五个股:中一科技(-10.2%)、天铁科技(-9.7%)、远航精密(-9.5%)、德龙激光(-9.2%)、海辰药业(-8.5%)[4][17] 行业动态 - 清华大学张强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采用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和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提升界面稳定性和离子传导能力[3][27] - 全球全固态电池面临量产难、成本高、产业链不完整、界面阻抗高等挑战[3][28] - 国内半固态电池布局较早且产业链完整,全固态方案尚未定型[3][28] - 国际厂商如丰田、日产采用高镍正极+硫化物电解质路线,预计2027年后量产[3][28] 个股动态 - 中汽新能全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装车一汽示范车型,目标能量密度400Wh/kg[3][32] - 当升科技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产品导入清陶、卫蓝、辉能等客户[3][30] - 锂德能源投资55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固态电池复合金属锂负极材料项目,预计2030年全面达产[29] - 新亚强依托有机硅技术积累开展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德尔股份布局固态电池产业链多元化[31]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当升科技“买入”评级,三元构筑盈利基石,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格隆汇· 2025-09-28 09:50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并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1] - 富锂锰基材料突破关键技术问题 开发出中高容量(220-250mAh/g)和超高容量产品(>280mAh/g) [1] - 固态电解质成功开发多种电解质体系并实现规模化供应能力 [1] 产品出货规划 - 钴酸锂正极25H1倍率型市占率超50% 预计2025-2027年出货0.6/0.85/1万吨 同比增长100%/42%/18% [1] - 2027年全固态NCM有望实现千吨级出货 富锂锰基实现百吨级出货 [1] - 主供客户包括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企业 [1] 业务结构优势 - 三元构筑持续盈利基石 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1] - 综合性能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1] - 因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1]
东吴证券:维持当升科技“买入”评级,三元构筑盈利基石,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9-28 09:40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并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1] - 成功开发多种固态电解质体系并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1] - 全固态NCM材料预计2027年实现千吨级出货[1] 富锂锰基材料技术突破 - 突破富锂锰基材料关键技术问题[1] - 开发中高容量(220-250mAh/g)和超高容量(>280mAh/g)产品[1] - 富锂锰基材料预计2027年实现百吨级出货[1] 钴酸锂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倍率型产品市占率超过50%[1] - 预计2025-2027年出货量分别为0.6/0.85/1万吨[1] - 出货量同比增长100%/42%/18%[1] - 主要供应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客户[1] 盈利预测调整 -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1] - 维持买入评级[1]
当升科技(300073):三元构筑盈利基石,固态材料实现关键卡位
东吴证券· 2025-09-26 09: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三元正极材料构筑持续盈利基石 铁锂业务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8] - 固态锂电材料实现关键卡位 三大五新产品体系实现技术突围 [8]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8.0/10.5/13.7亿元(原预期7.0/8.4/11.4亿元) [8] 业务进展与产能规划 - 三元正极材料:预计2025-2027年出货6/8/11万吨 同比增长50%/33%/38% 国际客户占比60% 主供LG、SK、村田等 [8] - 芬兰基地:首期6万吨NCM预计2026年11月建成 二期LFP/LMFP预计2027年12月建成 [8] - 铁锂正极材料:采用一烧极简工艺 预计2025-2027年出货11/20/30万吨 同比增长90%/100%/50% 主供中航、瑞浦、欣旺达、亿纬等 [8] - 钴酸锂正极材料:2025年上半年倍率型市占率超50% 预计2025-2027年出货0.6/0.85/1万吨 同比增长100%/42%/18% 主供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 [8] 固态电池材料技术突破 - 固态电解质:硫化物体系与比亚迪、吉利、一汽、中航等合作 预计2025年出货50吨 2026年超百吨级出货 与宁德时代有望合作突破 [8] - 开发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10mS/cm 满足<5Mpa压力使用 已实现稳定制备并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8] - 全固态NCM正极:2025年实现十吨级出货 与主流厂商均有合作 2027年有望实现千吨级出货 [8] - 富锂锰基材料:2025年实现吨级出货 与卫蓝、清陶、欣界、辉能、一汽等合作 2027年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 [8] - 开发液态LRM中高容量产品(220-250mAh/g)和固态LRM高容量产品(>280mAh/g) 综合性能行业领先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593百万元 同比下降49.80%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2,293/16,670/19,999百万元 同比增长61.90%/35.61%/19.97% [1][8][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71.83百万元 同比下降75.48%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803.67/1,050.88/1,367.65百万元 同比增长70.33%/30.76%/30.14% [1][8][9] - 2024年每股收益0.87元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48/1.93/2.51元 [1][8][9] - 毛利率从2024年12.38%提升至2027年13.76% 归母净利率从2024年6.21%提升至2027年6.84% [9] - ROE从2024年3.58%提升至2027年8.48% ROIC从2024年2.38%提升至2027年7.16% [9]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63.81元 一年最低价31.80元 一年最高价66.66元 [5] - 当前市盈率73.61倍(2024年)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43.22/33.05/25.39倍 [1][8][9] - 市净率2.25倍 总市值34,731.38百万元 流通市值32,286.03百万元 [5][6]
每日速递|宁德时代与力高新能签署战略投资协议
高工锂电· 2025-09-25 18:20
电池技术进展 -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出货量已达GWh级别,第二代产品能量密度高达330-350Wh/kg,循环寿命超4000圈,并获三一重卡、一汽解放、美国头部eVTOL客户等多领域头部客户认可 [1] - 消费电子企业CE-LINK推出基于聚合物半固态电池技术的新型移动电源,电池能量密度达629Wh/L,循环300次后容量保持率超80%,电解质含量仅约5%且通过穿刺挤压测试 [3][4] - 中汽新能100Ah全固态“金旸电池”能量密度达450Wh/kg,电芯已准备下线,计划于2026年在中国一汽部分车型上示范应用 [5] 产业链合作与布局 - 宁德时代与力高新能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共同深耕烟台储能产业,此为宁德时代首次布局烟台,其在山东已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3家参股企业及21家控股企业落地 [2] - 当升科技在固态电解质方面已开发出高离子电导率的硫化物电解质及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并实现稳定制备与10吨级批量出货,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5]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11月18-20日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举行 [1][6]
调研速递|当升科技接受东吴证券等30家机构调研,锂电材料进展成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9-24 22:07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 - 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 采用超稳定快离子导体修饰工艺 在全固态电池体系中实现超高容量与长循环寿命 [1] - 布局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固态电池材料体系 导入清陶和卫蓝等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1] 富锂锰基材料 - 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材料压实密度等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 [2] - 开启车用化进程 在全固态电池应用上产品综合性能领先 客户覆盖中韩欧美头部锂电企业 [2] 固态电解质 - 成功开发高离子电导率硫化物电解质及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实现稳定制备 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3] - 完成氧化物电解质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及硫化物固态电介质吨级小试线建设 获下游多家重点客户认证及导入 [3] 三元材料业务 - 海外与LGES和SK on等国际巨头建立深度合作 签订超百亿元三年订单 产品配套海外高端车企 [4] - 国内高镍和中镍高电压产品批量导入国内主流动力电池厂商 配套多家新能源车企 [4] 钴酸锂产品 - 高倍率产品在电子烟等领域占据主导 高容量高电压产品性能突破 改善结构稳定性及界面副反应 [5] - 2025年上半年在数码高端产品和头部锂电厂商实现批量供货 对锂威实现百吨级出货 [5] 磷酸(锰)铁锂 - 2025年上半年销量大幅提升 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绑定国内外客户 在多领域实现应用 [6] - 攀枝花首期一阶段4万吨已建成投产 二阶段8万吨产线预计下半年建成 届时总产能达12万吨 [6] - 储能型磷酸(锰)铁锂具有高能效等特点 采用极简工艺降低成本 出货量增长 产线满负荷运行 [6] 国际市场与芬兰基地 - 2025年上半年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产品供应多国全球锂电巨头及车企 [7] - 欧洲芬兰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响应国际大客户本土化需求 巩固国际业务优势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3,249.77万元 同比增长25.17% [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1,115.43万元 同比增长8.47% 经营业绩回暖 重新步入增长周期 [7]
当升科技:公司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
新浪财经· 2025-09-24 21:55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 - 公司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 [1] - 公司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1] 富锂锰基材料 - 公司在富锂锰基材料方面已突破关键技术问题 [1] - 公司开发出中高容量和超高容量富锂锰基产品 [1] 固态电解质 - 公司成功开发出多种固态电解质体系 [1] - 公司固态电解质已实现规模化供应能力 [1] 其他业务进展 - 公司在三元材料、钴酸锂产品、磷酸(锰)铁锂业务方面有进展 [1] - 公司在国际市场开发方面有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