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

搜索文档
张家港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跟踪评级获“--”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7-24 14:23
公司评级与信用状况 - 张家港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跟踪评级获"--"评级 [1] - 公司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 [3] - 公司在推进张家港市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公司对张家港市政府的重要性高,并与其维持高度的紧密关系 [1]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初始注册资本1 04亿元 [2] - 截至2020年末,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6 46亿元 [2] - 2022年9月,公司股东变更为张家港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持股100% [2]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16 46亿元 [2] 业务范围与区域地位 - 公司是张家港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运营主体 [2] - 业务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安置房开发、公用事业、物业租赁等多个板块 [2] - 张家港市经济财政实力及增长能力在苏州市下辖区县中领先 [1] - 公司凭借良好的区域环境、重要的平台地位以及业务竞争优势,持续稳定开展业务 [1] 财务与融资能力 - 公司再融资能力保持强劲 [1] - 需关注债务增长、投融资压力以及资产流动性较弱、或有负债对其经营的影响 [1]
北京谷财集团获评四星级ESG评级
北京商报· 2025-06-20 19:11
公司ESG评级 - 谷财集团获得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定的ESG四星级评级,成为平谷区首家获此评级的企业[1] - ESG评级是国际主流的非财务评价标准,评估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表现[1] - 公司ESG评级体系共分五个等级,星级越高代表ESG管理水平越出色[2] 公司业务与ESG管理 - 谷财集团是以投融资业务为主的区属国企,主要产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酒店运营等[1] - 公司在平谷区国资委支持下积极构建ESG管理体系,系统性推进环境、社会与治理工作[1] - 公司ESG管理水平较好,能有效规避ESG风险事件,弥补风险敞口,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 ESG评级带来的益处 - 提高ESG评级能提升集团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1] - 有助于吸引注重长期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投资者,为企业发展注入稳定资金[1] - 助力优化风险管理,增强企业发展韧性,为信用提级提供基础[1]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以ESG评级为契机,持续深化ESG理念在经营管理中的实践应用[2] - 围绕高大尚平谷建设,聚焦主责主业,从多个方面提升ESG管理水平[2] - 计划从安全化债、提高盈利、金融服务、盘活资产、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2]
中国建筑(601668) - 中国建筑2025年1-5月经营情况简报
2025-06-20 17:15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5月新签合同总额18412亿元,同比增1.7%[3] - 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17108亿元,同比增2.2%[3] - 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1304亿元,同比降4.0%[4] 业务细分 - 房屋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11120亿元,同比降4.0%[3] - 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额5939亿元,同比增16.2%[3] 施工与销售 -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7686万平方米,同比降0.3%[3] - 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10801万平方米,同比增3.0%[3] - 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面积455万平方米,同比降6.4%[4] 境内外业务 - 境内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16324亿元,同比增3.5%[3] - 境外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784亿元,同比降19.7%[3]
中国中铁(601390):境外景气度延续,矿产资源业务稳健发展
长江证券· 2025-05-07 22: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营收下滑但地产开发收入增幅明显,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费用率提升致净利率下滑,新签下滑但境外业务和资产经营高增长,现金流净流出增长且负债率提升,矿产资源业务稳健发展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5.64亿元,同比-6.21%;归属净利润60.25亿元,同比-19.46%;扣非净利润55.53亿元,同比-22.54% [2][8] - 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营业收入分别为2167.96、46.7、62.46、66.71亿元,同比变动-7.99%、-2.21%、-5.77%、+59.48% [14] - 2025年公司Q1综合毛利率8.46%,同比下降0.13pct;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毛利率分别为7.13%、22.48%、19.27%、13.10%,同比减少0.49、1.12、1.98、4.64个百分点 [14] - 公司Q1期间费用率4.92%,同比提升0.18pct;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06、-0.16、-0.04、0.32pct至0.57%、2.37%、1.27%和0.71%;公司Q1归属净利率2.42%,同比下降0.40pct,扣非后归属净利率2.23%,同比下降0.47pct [1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5601.0亿元,同比下降9.9%;境内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4944.3亿元,同比下降13.6%;境外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656.7亿元,同比增长33.4% [14] - 设计咨询、工程建造、装备制造、特色地产、资产经营、资源利用、金融物贸、新兴业务新签分别为62.2、4214.30、117.7、69.2、269.6、64.5、82.1、721.4亿元,同比变动-17.10%、-10.40%、-18.70%、+2.80%、+123.70%、+5.20%、-54.50%、-16.70% [14] - 公司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773.99亿元,同比多流出93.34亿元,收现比91.02%,同比下降7.51pct;公司资产负债率同比提升2.66pct至77.3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37.84至95.88天 [14] 矿产资源业务 - 公司目前在境内外全资、控股或参股投资建成5座现代化矿山,生产运营状况良好;生产铜金属288252吨;钴金属5629吨;钼金属14945吨;铅金属9415吨;锌金属25048吨;银金属36吨 [14]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基本指标预测,如2025E营业总收入1190791百万元,2025E每股收益1.13元等 [18]
中国建筑Q1营收、利润微增,境外合同增长1.5倍|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4-28 21:07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在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下,通过基建业务强劲增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现2025年一季度营收与利润稳步增长,业务结构优化,境外业务与新产业成增长亮点 [1] 财务表现 - 营收5553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179.6亿元,同比增长0.6%;归母净利润150.1亿元,同比增长0.6%;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长2.9% [1] - 利润总额229.18亿元,同比增长0.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148.5亿元,同比增长0.8%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8.52亿元,上年同期为-965.95亿元 [3] - 稀释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长2.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18%,较上年减少0.2个百分点;归属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1.33元,同比增长8.73% [5] - 总资产32616.05亿元,同比增长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772.52亿元,同比增长3.3% [5] 业务结构优化 订单结构 - 一季度新签合同额达12702亿元,同比增长6.9% [6] - 基建业务新签合同额4206亿元,同比大增40%,其中能源工程增长96.6%,市政工程增长44.4%,水务及环保增长31.2% [1][6] - 房建业务新签合同额7799亿元,同比微降3.3%,其中工业厂房增长7.5%,保障性住房增长43.8%,教育设施增长27.5% [1][6] 营收毛利 - 房屋建筑业务营收3649亿元,同比下降0.2%,毛利222.3亿元 [8] - 基础设施业务营收1283亿元,同比增长0.5%,毛利104.2亿元 [8] - 勘察设计业务营收23亿元,同比下降11.3%,毛利2亿元 [8] 地产业务表现 - 营收537亿元,同比增长15.5%;毛利90.6亿元,同比增长1.5% [1][6] - 合约销售额665亿元,同比下降14.5%;合约销售面积2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 [6] - 新增土地储备195万平方米,全部位于一二线及省会城市,截至一季度末土地储备总量为7625万平方米 [1][6] 业务新亮点 境外业务 - 新签合同额674亿元,同比增长1.5倍;营收239亿元,同比增长8.5%;毛利11.8亿元,同比增长8.8% [9] - 在中东、东南亚等区域订单快速增长 [9] 战略性新兴产业 - 营收453亿元,同比增长34.2%,已占总营收8.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