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迪Q3
icon
搜索文档
一天接待十几组客户 车市有望出现“银九金十”
中国经营报· 2025-10-17 13:20
市场整体热度 - 9月汽车消费指数为88.9,环比上升,其中入店分指数达91.7,购买分指数为90.5,预示10月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 [1] - 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24.1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1.0%,创历史新高 [11][12] - 行业预测可能出现“银九金十”的市场格局,10月销量有望环比进一步提升 [1][10] 新车投放与客流 - 9月汽车市场密集发布超40款新车,覆盖新能源、燃油车、经济型到豪华级全品类 [1] - 国庆假期期间,多个品牌4S店、直营店和商场展厅客流量相较平日大幅增加,销售忙碌 [4] - 理想汽车门店销售在国庆期间一天需带6-7组试驾,店内销售接待十几组客户 [1][2] 销售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 传统品牌经销商通过降价、送选装等组合优惠吸引消费者,新势力则通过送充电桩、电卡或选装项目促销 [2] - 销售人员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提车周期提醒”、“工厂产能饱和”等信息进行“逼单”,营造供不应求氛围 [8] - 消费者购车时非常关注车辆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续航里程、安全性能,并在不同品牌车型间进行比较 [4] 价格体系与政策影响 - 在行业“反内卷”共识下,9月车市终端价格体系趋于稳定,降价规模23款,与8月持平 [12] - 9月新能源车新车降价力度算术平均值为1.9万元,降价力度为9.8%,常规燃油车分别为1.1万元和5.9% [12] - 2026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将调整为“减半征收”,最高减免税额不超过1.5万元,部分消费者计划在2025年底前购车以锁定“零购置税”优惠 [9][10] 品牌与产品动态 - 理想i6车型销售火爆,订单排产至明年2月份,10月12日前下单预计13-16周内交付 [1][9] - 不同品牌车型定位存在差异,如理想偏家庭用户,享界S9T则偏年轻个人群体并兼顾家庭 [4] - 新势力直营门店产品价格更为稳定,销售人员主要精力集中于介绍产品智能功能和用户体验 [12]
武汉汽车置换更新政策暂停后又重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0:48
武汉市汽车置换政策调整 - 武汉市商务局于8月17日发布公告称汽车置换更新政策自2025年8月19日24时起暂停实施 但8月18日该公告被撤回 政策执行时间以官方公告为准[1] - 武汉市置换更新政策已延期至8月底 消费者集中赶在政策结束前购车以获取1万元置换补贴[1] - 政策要求个人消费者在湖北省内转让登记名下乘用车并购买新车 按新购车含税销售价格分档给予一次性补贴 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1] 多地补贴政策变化 - 青海 贵州 内蒙古等地于8月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内蒙古同时暂停汽车报废更新政策[2] - 郑州市和洛阳市商务局于今年6月发布暂停2025年汽车置换更新业务受理公告[2] - 陕西咸阳市调整补贴申领方式为先领取资格再申报补贴 补贴名额有限导致办理时间延长至一天[2] 政策对车市影响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显著拉动消费 截至5月31日补贴累计申请量达412万份 5月单月申请量123万辆较4月109万辆增长13%[3] - 约70%私人购车用户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 政策暂停可能导致预算有限消费者推迟购车计划 加剧市场观望情绪[3] - 7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 环比分别下降7.3%和10.7% 车市活跃度明显下降[3] 新消费刺激政策接替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8月12日实施 对5万元以上消费贷款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20万元5年期汽车贷款实际利率下降1% 月供减少约170元 总利息节省超1万元[5] - 重庆市追加安排3亿元预算用于2025年三季度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采取分月投放方式执行[5] - 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 但汽车行业效益改善落后于其他消费品 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已对行业利润改善产生促进作用[5]
文件已找不到,武汉汽车置换补贴暂停又重启?有车主急忙走流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3:57
武汉市汽车置换补贴政策调整 - 武汉市商务局于8月17日发布公告称汽车置换更新政策自2025年8月19日24时起暂停实施 但8月18日疑似撤回该公告 目前官网已无法查询到相关公告 [1] - 武汉市置换更新政策已延期至8月底 消费者担心补贴结束而集中购车 例如奥迪Q3车主为获取1万元置换补贴急于完成置换流程 [1] - 湖北省政策规定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 个人消费者转让名下乘用车并购买新车可按新购车含税价格分档获得一次性补贴 [1] 多地汽车置换补贴政策变化 - 青海省、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多地于8月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内蒙古还同步暂停了汽车报废更新政策 [2] - 郑州市和洛阳市商务局早在6月就发布了暂停2025年汽车置换更新业务受理的公告 [2] - 陕西省咸阳市等地调整申领方式 采用先领取资格再申报补贴的流程 补贴名额有限导致办理时间延长至一天 [2]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及替代措施 - 以旧换新政策对车市拉动作用显著 截至5月31日累计申请量达412万份 5月单月申请123万辆较4月109万辆增长13% 近70%私人购车用户受益于该政策 [3] - 7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9.1万辆和259.3万辆 环比下降7.3%和10.7% 补贴暂停可能导致消费者推迟购车计划 [3]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8月12日实施 对5万元以上消费贷款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例如20万元5年期车贷实际利率降1% 月供减少约170元且总利息节省超1万元 [3] 地方追加补贴及行业影响 - 重庆市追加安排3亿元预算资金用于2025年三季度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并采取分月投放方式执行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 但汽车行业效益改善落后于其他消费品 同时国家"反内卷"工作对行业利润改善已产生促进作用 [4]
武汉汽车置换政策暂停又重启?多地调整补贴申领方式,消费者抢搭“末班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6:55
武汉市汽车置换补贴政策动态 - 武汉市商务局于8月17日发布公告称汽车置换更新政策自2025年8月19日24时起暂停实施 但该公告在8月18日被撤回 官网已无法查找 [1] - 8月19日武汉商务局电话提示音表示置换更新政策可正常申报 政策执行时间以官方公告为准 [1] - 武汉某一汽奥迪4S店销售人员透露武汉市置换更新政策已延期到8月底 [2] - 武汉某长安汽车4S店销售人员表示前来看车的人相比7月有所增加 消费者希望赶在政策结束前购车 [2] 全国多地汽车置换补贴政策调整 - 进入8月份 青海 贵州 内蒙古自治区等多地暂停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多地还暂停实施汽车报废更新政策 [3] - 早在今年6月 郑州市商务局和洛阳市商务局已发布关于暂停2025年汽车置换更新业务受理的公告 [3] - 陕西等地虽未暂停政策 但调整了申领方式 例如咸阳市采取先领取资格再申报补贴的流程 补贴名额数量有限 [3] - 陕西某吉利汽车4S店销售人员表示现在帮客户办理置换流程需要一天 而上半年订车当天就能办好 [3]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及影响 - 以旧换新政策对车市拉动作用显著 截至5月31日补贴累计申请量达412万份 [4] - 5月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123万辆 较4月的109万辆增长13% [4] - 相对6月私人家用乘用车零售规模 近70%的私人购车用户是该政策的受益者 [4] - 政策暂停会使部分预算有限消费者推迟购车计划 加剧观望情绪 影响车市销量表现 [4] - 进入7月以来整体车市活跃度明显下降 7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 环比分别下降7.3%和10.7% [5] 新刺激政策接棒与行业展望 - 个人消费贷款等政策正在接棒以旧换新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7] - 以5年期20万元汽车贷款为例 贴息后实际利率下降1% 月供减少约170元 总利息节省超1万元 [7] - 重庆等地追加汽车置换补贴金额 重庆追加安排3亿元预算资金用于2025年三季度补贴 并采取分月投放方式执行 [7] - 乘联分会认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 随着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 对改善行业利润的促进效果已有所体现 [7]
压缩、回弹阻尼双向可调 浅析双阀减振器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4 16:32
减振器功能与重要性 - 汽车减振器是悬挂系统的核心组件,决定车辆的行驶特性,通过调节阻尼力提升行驶质感[1] - 减振器是安全相关部件,与弹簧共同构成悬架与车身的末端连接,减少弹簧振动,优化轮胎路面接触[1] - 主要功能包括衰减振动保持平顺性、保证车身与车轮弹性连接、确保车轮抓地力及弯道与制动性能[2] 液压减振器类型与工作原理 - 液压筒式减振器应用最广,可按缸筒数量、作用行程、阻尼可调性及节流阀结构进行分类[3] - 双筒式减振器由储油筒和工作缸组成,活塞运动迫使阻尼油液流经阀门产生阻尼力,将动能转化为热能[3] - 压缩行程时,下腔压力高于上腔,流通阀打开,油液向上腔流动,底阀产生阻尼力减缓活塞向下运动[5] - 回弹行程时,上腔压力高于下腔,复原阀打开,油液节流后向下腔流动产生拉伸阻力,减缓活塞向上运动[7] 连续可变阻尼控制技术 - 传统减振器阀门固定,阻尼力不可变,而连续可变阻尼技术通过电子控制阀门开闭程度实现阻尼力可调[8] - 电子控制单元接收车速、转向、刹车等传感器信号,计算最佳阻尼力设置并实时调节阀体位置[10] - 技术优势包括根据路况和驾驶行为实时调整阻尼力,提升适应性、安全性、舒适性及驾驶乐趣[12] 双阀减振系统技术 - 单阀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主要控制回弹阻尼,但无法兼顾回弹与压缩阻尼的双向独立可调[15] - 双阀减振系统采用两个独立比例阀分别控制压缩和回弹阻尼,调校范围更广,响应更快[15] - 以奥迪Q3为例,双阀设计可在坑洼路面增大压缩阀开度以减少阻尼,同时控制回弹速度抑制车身晃动[18]
宝能汽车回应公司清算、解散言论:一切经营正常,还有新车将发布;华为引望智驾新专利可提示驾驶员接管车辆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6-17 18:18
奥迪Q3全球首发 - 全新奥迪Q3于6月17日在德国发布,定位豪华品牌紧凑型SUV,新增插电混动系统 [1] - 新车计划于今年10月正式登陆德国及欧洲市场,起订时间为今年夏季 [1] 宝能汽车经营声明 - 宝能汽车否认公司清算解散传闻,声明一切经营正常,且有新车即将上市 [3] - 部分董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离职不影响公司正常运作和经营 [3] - 公司经营信息以集团官网公布为准 [3] 华为引望智驾专利 - 华为引望智能技术公司公布"智能驾驶车辆的ESC激活方法和装置"专利 [4] - 专利可在ESC激活概率大于预设区间时输出预退出信号和预警信号,提示驾驶员接管车辆 [4] - 该技术能降低驾驶员接管车辆的安全风险 [4] 法拉第未来高管股票购买 - 法拉第未来多位高管签署10b5-1高管股票购买计划,将共计购买价值6万美元的公司普通股 [4] - 参与者包括CFO Koti Meka、FX CEO Max Ma、全球EV研发研究院院长顾镭博士等 [4] - 购买计划已于2025年6月13日启动,设有45或90天冷静期 [4]
漂洋过海50余年 奥迪要在美“安家”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9 09:19
奥迪美国本土化生产计划 -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表示奥迪可能在美国开启本土化生产以规避关税,目前正与美国政府进行建设性会谈 [2] - 奥迪在美国没有生产基地,但大众集团在田纳西州和南卡罗来纳州设有工厂,可能为奥迪提供生产支持 [2][10] - 奥迪首席执行官高德诺称美国是主要增长市场,预计年内对本土化生产做出最终决定,可能利用大众现有工厂或自建工厂 [10] 奥迪在美国的进口现状与挑战 - 奥迪在美国完全依赖进口,畅销车型Q5产自墨西哥工厂,其他车型来自德国、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工厂 [3] - 2024年奥迪墨西哥工厂生产14.4万辆Q5,其中5.8万辆销往美国,占美国一季度总销量的1/3 [4][6] - 墨西哥生产的Q5在美国面临三重关税压力,成本增幅超50%,导致无利可图 [4] 关税政策对奥迪及其他车企的影响 - 奥迪暂停向美国交付新车,4月2日后抵美的车辆滞留港口,现有3.7万辆库存可维持两个月 [6] - 捷豹路虎暂停向美国出口整车1个月,三菱将车辆暂存港口以规避关税 [7] - 奔驰和宝马因在美国有工厂受关税影响较小,奔驰自行承担关税成本,宝马计划扩大本土化生产 [9] 奥迪在美国的市场表现 - 2023年奥迪在美国销量19.6万辆,同比下降14%,Q5销量下滑23%,但Q3销量同比大涨45% [5][6] - 奥迪考虑通过涨价转嫁部分关税成本,目标是在涨价和产量调整间找到平衡点 [6] 行业供应链困境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车企供应链困境,多家车企将车辆滞留港口或转移至保税仓库 [8] - 港口滞留费用高昂,车企观望美国与贸易伙伴能否达成妥协,若关税持续港口将堆满进口车 [8] 奥迪本土化生产的潜在选项 - 奥迪可能利用大众集团在田纳西州(15万辆产能)和南卡罗来纳州(20万辆产能)的工厂 [10] - 自建工厂需3~4年周期,2022年曾考虑在美国建电动汽车工厂但未最终决定 [10]
奥迪德国将裁员7500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9 20:34
奥迪2024年财报表现 - 2024年销售收入为645.32亿欧元 同比下滑8% [6] - 营业利润39.03亿欧元 同比减少38% 利润率6% [6] - 奥迪品牌经营收益26亿欧元 同比下滑54% 销售回报率4.6% [6] - 利润下滑主因重组费用高 包括关闭布鲁塞尔工厂 [6] 销量与电动化进展 - 2024年全球交付167.12万辆 同比下降11.8% [6] - 纯电动车销量16.93万辆 占比9.4% 略高于2023年的9.3% [6] 成本削减与裁员计划 - 计划到2029年裁减7500个非生产部门岗位 分两阶段实施 [8] - 预计每年节省超10亿欧元成本 管理结构将扁平化为三层 [8] - 员工2023年分红人均8840欧元 2024年分红金额预计更低 [8] 德国本土投资与就业调整 - 将在德国投资80亿欧元推进电动化转型 [8] - 英戈尔施塔特工厂将投产Q3车型 通过"内部回收"新增1000个岗位 [8] - 全球员工总数超87000人 其中54000人在德国 [9] 中国市场战略 - 总部要求转型速度对标"中国速度" [11] - 2025年基于PPC+PPE平台推出5款新车 均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 [11] - 一汽奥迪A5L(PPC平台)和Q6L e-tron(首款PPE车型)将于2025年上市 [11] - 上汽奥迪A5L和纯电B级车将于2024年上市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