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7

搜索文档
代理制再迎OTA,融合直售胜算几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10:44
从嵌入"中式"智能的全新奥迪A5L,到冲击电动化转型的奥迪Q6L e-tron,在日前开幕的2025成都车展上,一 汽奥迪以"油电并举"的姿态展现了跨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的变革勇气。 除却产品革新,一汽奥迪更借成都车展发布会详细阐述了其围绕渠道网络、服务体系进行的重量级变革——融合直 售模式。该模式深度集成了经销商体系与直营模式的优势,力求打破当下经销商与消费者的最大痛点,建立一汽奥 迪长远服务用户的硬实力。 三大统一 保障用户购车自主权 今年8月,一汽奥迪宣布开启全新融合直售模式。据官方介绍,所谓"融合直售",旨在消除传统模式下用户因比 价、议价而内耗的痛点,可概括为"三大统一"。该模式为用户提供一步到位的透明定价,摒弃传统高价打折策略, 确保全国价格统一;提供官方统一的选车、下定入口和平台,用户可直接与一汽奥迪签订合同;规定统一的服务标 准,在保险和装潢服务方面,秉持"按需选择"的原则,绝不强制捆绑。此外,一汽奥迪还针对奥迪Q6L etron家族推 出了保价政策。 统一价格、统一平台、统一服务标准,意味着用户的消费自主权得到充分保障。与此同时,一汽奥迪全国经销商服 务网络继续发挥"服务触点"的重要 ...
人均汽车产量世界第一之地,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3 15:18
汽车产业概况 - 斯洛伐克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占工业生产总量约44% 汽车年产量超过100万辆 产业链就业人数约超26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近6% [7] - 2025年1-6月中国汽车进口量同比下降32% 但斯洛伐克逆势增长10% 进口数量超过美国 日本德国美国分别下降17%/43%/48% [3] 产业集群特点 - 产业集中跨国巨头制造工厂 大众1991年建立生产基地 是集团全球唯一能在一个屋顶下生产多个不同品牌汽车的工厂 产品99%以上出口至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 [4] - 零部件制造成为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 斯洛伐克大众马丁工厂专注变速箱和底盘部件 93%以上产品用于出口 装配于大众奥迪斯柯达西亚特保时捷等品牌 [5] - 除大众外 标致起亚捷豹路虎等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均在斯洛伐克扎根 [7] 地理与基础设施优势 - 地处欧洲心脏 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多瑙河平原等四大地理区域交汇点 是连接东西欧的关键纽带 拥有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与铁路网 [9] - 多瑙河提供低成本水路通道 使汽车及零部件能高效运往欧洲各地及港口 从斯洛伐克出发可快速抵达欧洲主要消费市场 [9] - 布拉迪斯拉发首都临近三国交界处 便捷交通为汽车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4] 政策与创新环境 - 提供税收减免优惠和专项财政补贴 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 作为欧盟成员国享受关税同盟贸易便利 [9] - 国家创新力全球排名居前 高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 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 [10] - 2019年启动《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 2023年6月批准更新版 包含3大类16项措施 旨在减少交通运输碳排放 [10] 新能源领域发展 - 舒拉尼工业园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投资 国轩-伊诺巴特电池厂将落户 由国轩高科与斯洛伐克伊诺巴特合资建设 计划今年开工明年生产 [10] - 2024年11月斯洛伐克总理访华 签署多项新能源合作协议 重点合作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和可再生能源 [11] - 2024年吸引外资的28个重要项目中 11个来自电动汽车领域 创造60%新增产能 占投资额90% [11] 充电基础设施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斯洛伐克共有1117个充电点 2818个公共充电桩 总装机容量162兆瓦 [12] - 现有公共充电桩可满足电动汽车数量四到五倍需求 下一步将推动高速公路沿线超快速充电园区建设 [12] 产业地位与目标 - 人均汽车产量超过180辆 长期位居世界首位 被誉为欧洲的底特律 [8] - 目标不仅是稳住人均汽车产量世界第一 还要让人均动力电池产量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11]
BBA大幅降价 豪车格局要重新洗牌
犀牛财经· 2025-07-01 12:03
BBA价格战现状 - 奔驰GLC最高优惠达19.9万元,部分裸车价跌破30万元,并推出买GLC 300 L送A200 L活动 [4] - 奔驰C级最高优惠18万元,入门价降至12万元区间,EQC从62万元降至22万元 [4] - 奥迪A4L终端价下探至20万元区间,Q7入门款限时价低至44万元,首次将进口豪华中大型SUV拉入50万元以下 [4] - 宝马525Li运动版裸车价跌破29万元(66折),i3 35L降至17万元区间,3系优惠14万元 [5] - 保时捷卡宴2025款仅需75万元,Macan跌入40万元区间,帕拉梅拉落地价砍掉30万元 [5] 电动化与智能化冲击 - 理想L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问界M7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驾,无需高精地图 [7][8] - BBA智能化落后:奔驰L2级辅助驾驶仅"够用",车机故障频发,宝马iDrive 8.5触控响应速度低于行业标准,奥迪多数车型仍用物理按键 [8][9] - BBA电动化战略摇摆:奔驰放弃2030全电动化目标,奥迪撤回2033停售燃油车计划,宝马CEO称全面电动化"不现实" [9] - 奔驰EVA平台仅400V,落后于中国800V主流技术,MB OS开发滞后,奥迪Q6L e-tron上市推迟,宝马i系列市场份额不足3% [10] 销量与市场份额变化 - 2024年奔驰/宝马/奥迪在华销量分别下滑7%/13.3%/10.9%至68.36万/71.45万/64.9万辆 [10] - 问界M9累计交付突破20万台,连续15个月蝉联中国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冠军 [10] - BBA经销商转投问界等中国品牌,品牌溢价根基被动摇 [10] BBA转型举措与挑战 - 奔驰计划2025-2027年推出36款新车,宝马将量产新世代车型提升效率20%,奥迪与保时捷合作开发PPE 800V平台 [11] - 2024年奔驰/宝马/奥迪净利润同比下滑28.4%/36.9%/33.1%,电动化投入面临资金压力 [12] - 电池成本占比40%-60%,比亚迪刀片电池成本低30%,吉利星愿电池单度电成本降42%,BBA依赖外部供应商导致利润受压 [12] - BBA加速"中国化":奥迪引入华为智驾,宝马接入鸿蒙生态,奔驰联手Momenta,但核心技术主导权仍在外方 [12] - 奥迪Q4 e-tron首月订单破1万辆(增300%),宝马i3销量环比回升28%,但长期可能削弱品牌灵魂 [13] 行业格局重塑 - 豪华车定义权转移,BBA核心问题为电动化迟缓、智能化落后、成本控制乏力,降价无法根本解决 [13] - 长期降价或导致品牌溢价丧失、老车主信任崩塌、经销商体系崩溃 [13] - BBA重回巅峰的可能性被质疑,行业竞争格局已发生本质变化 [14]
豪车价格大幅下调,保时捷Macan 35万元起售,BBA多款车型降价超10万元
华夏时报· 2025-06-05 21:03
保时捷价格调整 - 保时捷旗下卡宴、帕拉梅拉等热门车型在多地出现大幅降价,部分车型折扣低至6.5折 [1] - 深圳地区2025款卡宴最高优惠达35%,按揭提车价仅75万元(原价115万元),近乎6.5折 [2] - 帕拉梅拉全款优惠15%,按揭可达25%,优惠后落地价可便宜超30万元(原价125万元) [2] - 北京卡宴裸车价最低70余万元(贷款价),帕拉梅拉优惠至90余万元 [2] - 天津卡宴落地价九十万元左右,帕拉梅拉需一百零几万元 [2] - 电动车型Taycan最高优惠30万元,选装后落地价最低80万元(原价110万元),近乎7折 [2] - Macan 2.0T指导价57.80万,经销商裸车报价35.8万元,选装后落地价约51.55万元 [3] 豪华车市场整体表现 - 保时捷在华销量自2021年峰值9.57万辆持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销量9471辆,同比下滑42% [5] - 中国市场从"最大单一市场"跌至全球第三位 [1][5] - 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1][5] - 奔驰GLB现金优惠14万元,需搭配分期贷款等条件 [4][5] - 宝马i3纯电车从35.39万元腰斩至19万元,3系优惠14万元,6系GT直降17万元 [5] - 奥迪A6L狂降18万元,Q7优惠突破18万元 [5] - 奔驰一季度中国市场销量15.28万辆,同比下降10% [6] 消费者反应与行业分析 - 部分消费者认为降价是入手保时捷的"好时机",可实现豪车梦 [3] - 部分消费者担心降价会影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 [3] - 行业分析师指出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价值体系重构,降价并非长久之计 [4][6] - 豪华品牌需加快电动产品布局,补足智能化短板以应对市场竞争 [6] - 传统豪华车品牌面临新能源冲击,价格调整成为市场竞争的无奈之举 [1][6]
漂洋过海50余年 奥迪要在美“安家”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9 09:19
奥迪美国本土化生产计划 -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表示奥迪可能在美国开启本土化生产以规避关税,目前正与美国政府进行建设性会谈 [2] - 奥迪在美国没有生产基地,但大众集团在田纳西州和南卡罗来纳州设有工厂,可能为奥迪提供生产支持 [2][10] - 奥迪首席执行官高德诺称美国是主要增长市场,预计年内对本土化生产做出最终决定,可能利用大众现有工厂或自建工厂 [10] 奥迪在美国的进口现状与挑战 - 奥迪在美国完全依赖进口,畅销车型Q5产自墨西哥工厂,其他车型来自德国、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工厂 [3] - 2024年奥迪墨西哥工厂生产14.4万辆Q5,其中5.8万辆销往美国,占美国一季度总销量的1/3 [4][6] - 墨西哥生产的Q5在美国面临三重关税压力,成本增幅超50%,导致无利可图 [4] 关税政策对奥迪及其他车企的影响 - 奥迪暂停向美国交付新车,4月2日后抵美的车辆滞留港口,现有3.7万辆库存可维持两个月 [6] - 捷豹路虎暂停向美国出口整车1个月,三菱将车辆暂存港口以规避关税 [7] - 奔驰和宝马因在美国有工厂受关税影响较小,奔驰自行承担关税成本,宝马计划扩大本土化生产 [9] 奥迪在美国的市场表现 - 2023年奥迪在美国销量19.6万辆,同比下降14%,Q5销量下滑23%,但Q3销量同比大涨45% [5][6] - 奥迪考虑通过涨价转嫁部分关税成本,目标是在涨价和产量调整间找到平衡点 [6] 行业供应链困境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车企供应链困境,多家车企将车辆滞留港口或转移至保税仓库 [8] - 港口滞留费用高昂,车企观望美国与贸易伙伴能否达成妥协,若关税持续港口将堆满进口车 [8] 奥迪本土化生产的潜在选项 - 奥迪可能利用大众集团在田纳西州(15万辆产能)和南卡罗来纳州(20万辆产能)的工厂 [10] - 自建工厂需3~4年周期,2022年曾考虑在美国建电动汽车工厂但未最终决定 [10]
告别BBA
投资界· 2025-03-16 15:19
行业趋势 - BBA(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显著下滑 2024年奔驰中国交付68万辆同比下滑7% 奥迪交付64 9万辆同比下滑10 9% 宝马交付71 45万辆同比下滑13 4% [7][9] - 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47 6% 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下半年连续5个月突破50% [15] - 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收缩 新能源车崛起导致BBA价格体系崩盘 宝马M4从加价10万到降价20万仅用两年 [12] 市场表现 - BBA采取大幅降价策略 奥迪长期折扣超20% 奔驰E级/GLC终端优惠6万 宝马5系降价幅度约20% [10] - 经销商亏损严重 2024年上半年全国经销商亏损比例达50 8% 宝马全球首家5S店因资金压力停业 [25] - 传统4S店模式受冲击 40家以上BBA经销商门店翻牌为蔚来直营店 部分转为问界等新能源品牌 [26] 竞争格局 - 技术优势转移 电车时代国产车在混合动力 智能驾驶等领域形成统治 BBA机械素质优势过时 [18][19] - 用户需求变化 新生代车主更关注科技配置 蔚来ET5零百加速4秒且标配激光雷达 宝马需加价选装自适应巡航 [21][22] - 销售模式迭代 新势力采用直营模式实现价格透明 BBA仍依赖传统4S店导致高库存风险 [23] 消费者行为 - 豪车用户转向新能源 案例显示AMG S Coupe车主试驾蔚来EC6后立即置换 并带动朋友购买5台蔚来 [32][33] - 决策因素变化 律师客户更关注换电站和智能驾驶辅助而非传统马力参数 [34] - 消费观念升级 高净值用户接受"一油一电"配置 年轻人将电车作为首选 [36][37] 企业财务 - BBA利润大幅下跌 奔驰2024年净利润104 1亿欧元同比降28 4% 宝马奥迪三季度利润分别下滑83 8%和91% [9][25] - 中国市场成最大拖累 奔驰中国区降幅为全球单一市场之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