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来超值
搜索文档
万辰集团赴港IPO背后:门店扩张从“激增”到“踩刹车”
凤凰网财经· 2025-10-19 20:48
行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零食量贩行业已初步形成以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为首的"两超多强"格局 [2] - 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单纯依赖门店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市场逐步接近饱和,竞争转向精细化运营 [2] - 鸣鸣很忙于2024年9月宣布全国门店数已超过2万家,粗略计算该品牌2024年以来新开门店至少达到5606家 [6] 公司发展战略与门店扩张 - 万辰集团于2024年9月正式冲刺港股上市,募资重点用途之一为继续扩张门店网络 [2] - 公司收入提升依赖于门店数量的增长,2024年门店数量激增,年内净增长9470家,营收在2024年创下新高,达到323.29亿元 [3] - 加盟店为扩张核心载体,2024年加盟店净增长9538家,核心品牌"好想来"是门店扩张的主力,该年度净增长9340家 [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国内门店达到15,365家,但2024年上半年拓店1,177家,不足上年同期六成 [2][5] 补贴策略与财务影响 - 公司采用补贴策略助推门店扩张,例如"六零政策"和针对门店迁址的一次性12万元装修补贴 [4] - 2024年万辰补贴费用约9.8亿元,占当年收入比重约3.0% [4]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高达14.31亿元和9.81亿元,同期净利率仅为1.87% [4] - 2024年以来公司降低补贴费用,将开店补贴由2024年的12万元减少至3.6万元,补贴方式改为按月发放 [5] 收购行动与财务风险 - 公司拟斥资13.79亿元现金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交易完成后对南京万优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01% [7] - 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最近一期的资产负债率将由67.57%上升至90.97% [7] - 受股权收购借入并购贷款产生的财务费用影响,模拟测算交易完成后公司最近一期净利润将有所下降 [7] 业务转型与未来挑战 - 公司发展重心从补贴扩份额阶段转向组织管理优化、精细化门店管理及供应链效率提升 [8] - 转型全品类、发展自有品牌成为行业下半场竞争的抓手之一,好想来推出"好想来超值"与"好想来甄选"两大自有品牌系列 [8] - 自有品牌推进中面临品牌信任度建立、供应链运营效率提升、产品差异化打造及用户长期忠诚度沉淀等现实挑战 [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06.89%,虽连续三个中期报告保持三位数营收增幅,但这一增速已降至三年来的最低水平 [6]
十倍牛股冲刺港股,还能涨吗
格隆汇· 2025-10-01 17:49
公司股价表现 - 从2023年7月最低点至今,公司股价上涨超10倍 [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 [4]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50358.80%,增长率在沪深A股中排名第一 [4] - 2024年全年营收323.29亿元,同比增长247.86% [12] - 2024年全年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453.95%,实现扭亏为盈 [12] - 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收入317.90亿元,同比增长262.94%,占总营收比重98.33% [13] 业务转型与扩张 - 公司成立于2011年,原主业为食用菌业务 [6] - 2021年A股上市时,食用菌业务营收4.26亿元,且已连续两年下滑 [7][8] - 2022年创立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进入新赛道 [9] - 2023年通过合资和收购整合"来优品"、"好想来"、"吖滴吖滴"、"老婆大人"等品牌,并将部分品牌统一为"好想来" [9] - 2024年新开门店近10000家 [1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门店总数突破15000家,其中加盟店占比超过99%,自营店仅90家 [17][29] 当前面临的挑战 - 2025年上半年新开店仅1467家,闭店259家,扩张速度明显放缓 [16] - 高密度开店导致单店收益下降,集团与加盟商利益冲突 [18] - 品牌多次被举报食品安全问题,加盟商控诉利润微薄 [19] - 公司主要依赖加盟模式扩张,经营业绩取决于门店表现及加盟商维系能力 [16] 财务状况与负债 - 公司扩张资金主要依赖外部举债,2022年以来通过债券和中期票据进行多轮融资 [21][22] - 2024年资产负债率飙升至79.9%,远高于行业40%-60%的健康水平 [22] - 截至2025年6月,负债总额51.44亿元,同比增长39.69% [23] - 2025年8月斥资13.79亿元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交易后资产负债率将升至90.97% [25][26] 行业竞争格局 - 2019年至2024年,中国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市场规模从73亿元增长至12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 [28] - 行业竞争加剧,主要竞争对手鸣鸣很忙门店数于2025年9月突破20000家,2024年营收393.44亿元,净利润8.29亿元,规模优于公司 [29][30][32]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率2.5%,略高于鸣鸣很忙的2.3%,但均低于行业普遍水平,属"高营收、低盈利"模式 [33] - 行业从跑马圈地进入提质3.0时代,各大零售电商巨头如盒马、美团、京东等纷纷布局硬折扣超市,挤压市场空间 [28][38]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及竞争对手均在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和新店型以提升盈利能力 [38] - 公司推出"省钱超市"、"全食优选"等新店型,"好想来"品牌下推出"好想来超值"和"好想来甄选"自有品牌 [38] 公司治理 - 2025年3月,董事长王健坤因涉嫌职务违法被留置调查,同年5月解除留置,7月辞去所有职务 [40][42] - 公司管理层调整为王健坤姐姐王丽卿接任董事长,其子王泽宁担任总经理,形成"姑侄"共治的家族管理模式 [43][44] 港股上市计划与前景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5] - 主要竞争对手鸣鸣很忙也已于2025年4月递交港股招股书 [46] - 成功上市有望缓解公司高负债压力,并为进一步扩张提供资本杠杆 [47][48]
万辰集团递交招股书:“质价比”趋势下,价值零售如何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9-28 10:04
行业背景与趋势 - 量贩零食行业经历规模扩张后竞争加剧 供应链稳定性 模式可持续性和经营效率成为竞争关键因素 [3] - 中国消费者心态变化 从盲目追捧大牌或单纯追求低价转向注重"品质与价格的平衡" "质价比"成为消费关键词 [3] - 硬折扣零售行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024年市场规模约2362亿元 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0138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8% [12] 公司商业模式 - 采用"硬折扣"模式 通过大规模采购 精简商品种类和减少中间环节优化成本结构 [5] - 超过99%门店为加盟模式 实现快速下沉和市场覆盖 截至2024年底覆盖全国约66%的县级区域 [9] - 加盟店闭店率仅1.9%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显示加盟商稳定性强 [9][15] 商品策略 - 提供超过4000种精选商品 单店保持1800-2000个品类 每月推出约250个新品 [6] - 集中采购实现约95%商品由品牌方直供 减少中间分销环节 [6] - 推行双自有品牌战略:"好想来超值"主打基础品类高性价比(如0.6元饮用水) "好想来甄选"注重口味功能微创新(如青提茉莉风味啤酒) [9] 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15365家门店 覆盖全国29个省份 [11] - 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GMV)达426亿元 同比增长282% [11] - 按2024年GMV计算 "好想来"品牌位列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市场首位 [11] 数字化能力 - 自主研发数字化系统覆盖OMS TMS WMS等环节 形成智能化运营闭环 [12] - 系统生成"热销商品榜单"和"补货建议" 帮助门店优化商品结构和减少滞销库存 [15] - 实时监控各门店运营状态 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指导 [15] 会员体系 - 注册会员数突破1.5亿 2025年前八个月活跃会员数超过1.1亿 [15] - 会员贡献约78%的GMV 2025年8月月活跃会员消费频次达2.9次 [17] - 私域会员数达1700万 月活会员消费频次达3.9次 用户忠诚度与消费价值突出 [17] 发展战略 - 计划在零食饮料业务基础上 借助门店网络和供应链体系探索更广义的硬折扣零售路径 [12] - 通过会员权益活动如"8.8会员日折扣"和"疯狂星期三积分抽奖"持续提升用户参与感和活跃度 [17] - 数字化和物流投入为管理更多品类(尤其是短保商品)做准备 [12]
量贩零食龙头品牌“好想来”母公司冲刺“A+H”双重上市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11:28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拟冲刺A+H双重上市 [1]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门店网络扩张升级 产品组合丰富 仓储物流效率提升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 [1] 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营收仅4.26亿元 归母净利润2427.92万元 原主营食用菌业务 [2] - 2022年进入量贩零食行业 整合五大品牌后于2023年9月统一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2] - 总收入从2023年93.0亿元增长至2024年323.3亿元 同比增长247.9% [2] - 2024年GMV达426亿元 同比增长282% 经调整净利润8.2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25.8亿元 同比增长106.9% 经调整净利润9.2亿元 [2] - 零食饮料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2.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98.9% 食用菌业务仅剩1.1% [3] - 2024年零食饮料零售业务收入317.9亿元 2025年上半年223.45亿元 [3] 门店网络与运营模式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全国拥有15365家门店 其中99%为加盟模式 [3] - "好想来"品牌14334家门店 "老婆大人"1031家门店 [3] - 覆盖全国29个省份 在长三角及"山河四省"等高消费潜力市场确立领先地位 [3] - 采用0元加盟费和0元配送费策略 与加盟商形成利益共同体 [3] - 截至8月31日积累逾1.5亿注册会员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2023年至2024年GMV同比增长282% [1] - "好想来"品牌以零食饮料GMV计位列2024年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1] - 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品牌 [1] - 推出"好想来超值"和"好想来甄选"两大自有品牌系列 分别聚焦质价比和高端差异化 [6] 行业发展与市场前景 - 中国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市场规模从2019年73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7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77.9% [4]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6137亿元 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速36.5% [5] - 二线及以下城市人均零食消费支出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5.9% 超过一线及新一线城市4.3%的增速 [5] - 量贩零食业态通过压缩流通环节毛利 实现薄利多销和互利共赢 [4]
万辰赴港角逐量贩零食第一股
北京商报· 2025-09-25 00:37
公司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已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1]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1] - 此次上市是公司创始人辞任董事长,由原总经理接任,并任命新总经理后进行的重要资本运作 [1] 公司业务转型与业绩表现 - 公司最初主营食用菌业务,于2021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后通过合资收购整合多个区域零食品牌,于2023年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1] - 量贩零食业务已成为公司业绩主要驱动力,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归母净利润为4.7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0358.8% [1] - 量贩零食业务收入223.45亿元,同比增长109.33%,占总营收比例约99% [1] - 公司于2025年8月以13.79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以加速整合旗下品牌 [1]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阶段 - 量贩零食行业呈现"两超多强"竞争格局,头部企业以加盟模式快速扩张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门店数量达14196家,竞争对手鸣鸣很忙(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门店为14394家 [2] - 进入2025年,公司门店净增1169家至15365家,而截至2025年9月,鸣鸣很忙门店数量已突破2万家 [2] - 行业竞争加剧,两家巨头相继启动赴港IPO,角逐"量贩零食港股第一股",行业逐渐进入下半场 [2] 行业未来趋势与公司战略布局 - 行业未来将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门店增速放缓,供应链效率与自有品牌占比成为竞争关键 [3] - 公司自去年底起推出新店型如省钱超市、全食优选,并发展"好想来超值"与"好想来甄选"自有品牌 [3] - 竞争对手鸣鸣很忙也于2025年2月推出3.0省钱超市店型,并规划自有品牌系列 [3] - 专家认为公司港股上市可提升品牌知名度与行业地位,获得更多融资渠道以增强综合竞争力 [3] - 将募资用于门店网络升级和供应链效率提升,被视为应对行业趋势转变的提前布局,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 [3]
递表港交所!零食巨头筹划“A+H”上市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4 23:09
上市计划与市场地位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拟在主板挂牌上市 [1] - 按2024年GMV计算,“好想来”品牌是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第一,也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的量贩零食品牌 [1]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1] 财务与运营业绩 - 总收入从2023年的93.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3.3亿元,同比增长247.9% [2] - 2024年GMV达426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82% [2]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为8.2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225.8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9.2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 [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已积累逾1.5亿注册会员 [2]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通过精简中间流通层级,实现约95%的产品由品牌厂商直采 [2] - 通过全国51个常温仓及13个冷链仓构建物流网络,使大部分门店补货周期缩短至“T+1” [2] - 效率提升使产品零售价较传统商超同类产品低约20%—30%,实现“高质价比” [2] 产品策略与创新 - 依托200余人的采购团队及数字化选品系统,形成超4000个SKU的全国产品池,单店精选1800至2200个SKU [3] - 推出“好想来超值”(主打质价比)和“好想来甄选”(主打高端化与差异化)两大自有品牌系列 [3] - 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推出约250个新SKU,约27%的SKU在传统零售渠道并不常见 [3] 品牌定位与门店体验 - “好想来”品牌致力于成为消费者“家门口的零食乐园”,打造集购物、娱乐、社交于一体的线下空间 [4] - 店内陈列根据消费场景(如校园店、社区店)进行差异化布局,并增设IP授权商品、冷藏食品等新品类 [4] 市场表现 - 9月24日公司A股股价上涨2.23%,收报172.18元/股,市值为323.04亿元 [5]
万辰集团递表,角逐量贩零食港股第一股
北京商报· 2025-09-24 20:52
公司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于9月23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拟将募集资金用于门店网络扩张与升级 产品组合丰富化 仓储物流效率提升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 [2] - 上市前公司于7月完成管理层调整 原总经理王丽卿接任董事长 王泽宁被任命为新总经理 并于8月以13.79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南京万优商业管理49%股权以加速零食品牌整合 [2] 业务转型与业绩表现 - 公司原以食用菌业务为主 2021年深交所上市后通过合资收购整合来优品 好想来 吖滴吖滴 老婆大人等区域品牌 2023年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形成量贩零食业务体系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89% 归母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50358.8% 其中量贩零食业务收入223.45亿元 同比增长109.33% 占总营收比例约99% [2]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阶段 - 量贩零食行业呈现"两超多强"竞争格局 头部企业以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 截至2024年底公司门店达14196家 战略合并后的鸣鸣很忙门店达14394家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门店净增1169家至15365家 鸣鸣很忙截至2025年9月门店突破2万家 双方均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角逐"量贩零食港股第一股" [3] - 行业进入下半场精细化运营阶段 门店增速将放缓 供应链效率与自有品牌占比成为竞争关键 公司于8月公开强调该趋势转变 [3] 战略布局与行业专家观点 - 公司自去年底推出省钱超市 全食优选新店型 发展"好想来超值"与"好想来甄选"自有品牌 鸣鸣很忙于今年2月推出3.0店型并划分红标金标自有品牌系列 [4] - 专家认为万店规模下港股上市可提升品牌知名度与行业地位 获得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实力 募资用于门店扩张与供应链优化是应对行业趋势的提前布局 [4] - 加强供应链建设可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自有品牌可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毛利率 提前布局有助于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4]
翻倍牛股,净利猛增500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2:3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4.72亿元,同比增长50,358.8% [1] - 总营收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 [1] - 扣非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14,722.34%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98亿元,同比增长133.37% [2] - 基本每股收益2.62元/股,同比增长45,864.91% [2] 业务转型与增长 - 2022年从食用菌业务转型量贩零食,创立"陆小馋"品牌 [4] - 通过收购整合"来优品""好想来""吖滴吖滴""老婆大人"四大品牌,统一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4] - 量贩零食业务营收占比达99%,上半年收入223.45亿元,同比增长109.33% [4] - 2023年营收同比增1592%至93亿元,2024年再增247.86%至323亿元 [4] 毛利率变化与优化策略 - 毛利率从2022年14.40%降至2023年9.52%,2024年回升至10.86%,2025年上半年达11.49% [5] - 通过集中采购、自有品牌(毛利率高5-8个百分点)、拓展日化/短保烘焙等高毛利品类优化利润 [5] -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供应链效率与自有品牌占比成竞争关键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与鸣鸣很忙形成"双雄格局":万辰2024年营收323亿元,鸣鸣很忙393亿元 [6] - 双方门店数量均超1.5万家(万辰15,365家),重点布局三线以下城市 [6][7] - 区域布局存在交叉:鸣鸣很忙优势在华南,万辰优势在华东,双方相互渗透市场 [7] 资本运作与市场表现 - 万辰集团计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鸣鸣很忙已于2025年4月递交港股申请 [7] - 截至8月29日股价报211.8元/股,年内涨幅超170%,2023-2024年涨幅分别超200%和100% [8] - 总市值达397.4亿元,资产负债率68.95%,负债同比增39.69% [6][8]
上半年净利润大增500倍!万辰集团业绩狂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9:17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4.72亿元 同比增长50358.8% [1][2] - 总营收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89% [1][2] - 扣非净利润4.51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308万元实现扭亏 增幅14722.34%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98亿元 同比增长133.37%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99% 较去年同期提升34.87个百分点 [2] 业务转型与扩张 - 2022年从食用菌业务转型量贩零食 创立"陆小馋"品牌进入赛道 [3] - 通过收购整合来优品、好想来、吖滴吖滴、老婆大人等区域品牌 统一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3] - 量贩零食业务收入223.45亿元 同比增长109.33% 占总营收99% [3] - 门店规模突破1.5万家 达15365家 [4][8] 盈利能力变化 - 毛利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2022年14.4%→2023年9.52%→2024年10.86%→2025年上半年11.49% [4] - 通过集中采购、发展自有品牌(毛利率较外采商品高5-8个百分点)、拓展高利润品类优化利润结构 [5] - 同业对比:鸣鸣很忙2024年末毛利率7.62% 长期维持7%左右水平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与鸣鸣很忙形成双雄格局:万辰2024年营收323亿元 鸣鸣很忙393亿元 [8][9] - 门店数量相当(均超1.5万家)但区域分布差异:万辰聚焦华东 鸣鸣很忙主导华南 [8] - 双方相互渗透区域市场 陷入价格战与加盟补贴竞争 [8] -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门店增速放缓 供应链效率与自有品牌成竞争关键 [5][9] 资本运作进展 - 资产负债率68.95% 负债51.44亿元 同比增39.69% [6] - 启动H股上市计划 与鸣鸣很忙争夺"量贩零食港股第一股"称号 [9] - 股价表现突出:年内涨幅超170% 2023年涨超200% 2024年涨超100% [10]
上半年净利润大增500倍!万辰集团业绩狂飙丨食饮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9:00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50358.8% [1] - 上半年总营收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89% [1] - 量贩零食业务营收223.45亿元 同比增长109.33% 占总营收99% [2] - 2023年营收93亿元 同比增长1592% 2024年营收323亿元 同比增长247.86% [2] - 2023年和2024年股价涨幅分别超200%和100%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170% [7] 业务转型与扩张 - 2022年8月创立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 通过合资收购整合来优品、好想来、吖滴吖滴、老婆大人等区域品牌 [1] - 2023年将四大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1] - 量贩零食门店规模突破1.5万家 达15365家 [2][4] - 从食用菌业务转型量贩零食三年实现业绩狂飙 [2]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2022年14.4%→2023年9.52%→2024年10.86%→2025年上半年11.49% [2] - 通过集中采购、发展自有品牌和高利润品类优化利润结构 [2][3] - 自有品牌毛利率较外采商品高5-8个百分点 [3] - 布局日化、短保烘焙等利润空间更大领域 [3] 行业竞争格局 - 与鸣鸣很忙形成双雄格局:万辰2024年营收323.29亿元 鸣鸣很忙393.44亿元 [4] - 门店数量相当:鸣鸣很忙超15000家 万辰15365家 [4] - 区域分布:鸣鸣很忙主导华南地区 万辰主导华东地区 [5] - 双方相互渗透区域市场 陷入价格战和加盟补贴竞争 [5] 资本运作进展 - 鸣鸣很忙2025年4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6] - 万辰集团8月23日公告计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 [6] - 两家公司争夺量贩零食港股第一股 [6] 财务结构状况 - 上半年负债增至51.44亿元 资产负债率68.95% [3] - 负债同比增速39.69% 慢于资产增速 [3]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门店增速放缓 [3] - 供应链效率与自有品牌占比成为竞争关键 [3] - 头部企业重点开发高毛利日化产品和健康零食 [3] - 鸣鸣很忙毛利率7.62% 低于万辰的11.4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