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来零食
搜索文档
万辰集团开启A+H征程:“薄利”难换“多销” 高溢价收购背后的套现迷局
新浪证券· 2025-11-19 16:09
公司转型与业绩表现 - 公司前身为万辰生物,主营业务为鲜品食用菌的研发、工厂化培育与销售,于2021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1] - 2022年公司果断转型量贩零食赛道,通过收购多个区域品牌并整合为“好想来”,线下门店总数突破3800家,市占率跃升至第一 [2] - 营收从2022年的5.49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323.28亿元,净利润由6785.30万元激增至6.11亿元,两项指标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89.0%、108.0% [2] - 2025年1-9月总营收同比增长77.4%,规模已超过2024年全年收入;净利润较2024年同期增长361.5%,约为2024年全年净利润的2.64倍 [4] - 转型后公司毛利率稳定在10%-15%之间,较此前食用菌业务时期20%-30%的毛利率出现“断崖式”减少;净利率始终为个位数,2023年一度低至-1.6%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小幅回升0.6个百分点至11.4%,但净利率仍仅为3.9% [6] 增长趋势与运营指标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24.0%、93.3%、44.2%,连续7个季度呈下行趋势 [5] - 净利润增速同样放缓,2025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461.7%、545.6%、248.6%,远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2881.9%的增幅 [5] - 2022-2024年,公司平均客单价从53.33元降至35.56元,累计降幅达33.3%;2025年上半年客单价同比再降14.4%至32.59元 [8] - 2025年上半年单店日均GMV约为5927.19元,同比减少2.8%,较2024年的8220.72元锐减27.9% [8] - 2025年1-6月公司新增1467家加盟店,远低于2024年上半年新增的2105家门店;期间关闭290家门店,超过前三年闭店数量之和 [11]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2022-2024年量贩零食赛道股权融资总额超30亿元,其中2022年的融资额就达到13亿元 [1] - 量贩零食市场已近乎饱和见顶,预计2024-2029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6.5%,与2019-2024年相比“腰斩” [12] - 行业另一巨头鸣鸣很忙披露其收入同比增速从2022年的140.2%一路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86.5%,净利率勉强突破3% [11] - 鸣鸣很忙加盟商的回本周期普遍延长至29个月,部分下沉市场加盟店甚至需要3-4年才能收回前期投资 [11]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公司为家族企业,创始人王健坤及其家族成员为一致行动人,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约53.69%的股权 [13] - 2025年3月董事长王健坤因涉嫌违法被立案调查,后于同年7月辞任,董事长一职由王丽卿接任,王泽宁担任总经理 [13] - 公司实际控制权转移至二代王泽宁,其合计持股34.63%,并拥有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1.75%的投票权 [13] - 2025年8月公司宣布通过子公司南京万品斥资13.79亿元现金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提升至100% [15] - 该笔收购对南京万优的股权价值评估增值率高达605.46%,公司将动用自有资金和不超过8.28亿元的银行借款完成交易 [16] - 交易完成后公司资产负债率预计将飙升至90%以上,收购资金的财务费用将影响净利润 [16] - 收购交易中的被收购方股东周鹏和杨俊,在获得现金后转而购买公司股份或将其表决权委托给王泽宁,部分资金(约10.60亿元)循环至王泽宁手中 [17] 资本市场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与2023年初相比涨幅高达1350.0%,仅2024年内股价就上涨了117.1% [2] - 2025年10月22日发布亮眼三季报当日,公司股价却大跌近11个百分点,市值单日蒸发逾40亿元 [4] - 万辰集团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28.49倍,远超港股食品饮料公司预测市盈率中位数14.46倍,比蜜雪集团预测市盈率还高19.0% [12]
万辰生物港股闯关,“好想来”加盟商能蹭多少红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0-14 08:07
公司业务转型与市场地位 - 公司从食用菌种植业务成功转型至零食饮料零售,2025年上半年零食业务收入达223.45亿元,占总营收的98.9%,而2022年该比例仅为12.1% [5][6] -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实现爆发式增长,从5.49亿元增至225.83亿元,2023-2024年GMV同比增速高达282% [6] - 旗下“好想来”品牌门店数量从2022年的160家猛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53万家,其中99%以上为加盟店,并成为中国首个门店破万的量贩零食品牌 [6] - “好想来”品牌以2024年零食饮料GMV计位列行业第一,门店网络覆盖中国29个省份,形成“长三角+山河四省”的核心布局,下沉市场渗透率领先 [6][7] - 尽管规模领先,但公司市占率仅为0.91%,前五大品牌合计市占率约3.85%,行业集中度仍处低位 [3][20]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呈现“高营收、低盈利”特征,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速达503.59倍,从2024年同期的93.46万元增至约4.72亿元,但净利率仅为3.85% [8] - 报告期内经调整净利润波动较大,分别为0.39亿元、亏损0.28亿元、8.23亿元和9.22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速为287.39% [8] - 与历史水平(2018年-2021年净利率在5.39%至21.36%之间)相比,公司盈利水平因“薄利多销”模式而大幅下降 [8] 资本结构与负债情况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企,截至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74.6亿元,总负债51.4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8.95% [1][12] - 流动负债规模从2022年末的3.32亿元暴涨至2024年末的51.28亿元,增长15倍,2025年上半年为44.19亿元 [10] - 2025年8月公司计划以13.79亿元现金收购南京万优股权,交易完成后负债总额将从43.29亿元升至65.81亿元,资产负债率将从67.57%升至90.97% [1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约8.85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约2.14亿元,同期现金及等价物余额约33.58亿元 [13] 加盟模式与经营风险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加盟商回本周期显著延长,从2022年的约1年延长至目前的3年甚至更长时间 [9][15] - 公司及主要竞争对手(如鸣鸣很忙集团)纷纷推出“0加盟费、0服务费、0管理费、0配送费”等激进加盟政策以抢占市场 [13] - 开设一家“好想来”门店前期投资约50万元,在三四线城市月固定成本至少2.9万元,月净利润约3.01万元,理论回本周期约17个月,但实际因内卷而延长 [15] 存货管理与运营挑战 - 公司存货规模随业务扩张同步大增,报告期内从6320万元增至16.29亿元(2025年上半年),存货管理失误被列为重大潜在风险 [15][16] 公司治理与领导层变动 - 2025年3月公司董事长王健坤被留置立案调查,导致股价单日暴跌7.74%,市值蒸发超10亿元,公司称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17] - 公司为家族企业,实控人王泽宁(王健坤之子,1993年出生)于2025年7月担任总经理,8月担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战略与运营 [18][19]
万辰集团递表港交所,“增长飞轮”模式显效
凤凰网财经· 2025-09-25 21:35
公司业务与增长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15,365家门店 [1] - 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GMV)达426亿元,同比增长282% [1] - 旗下品牌"好想来"按2024年GMV计位列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市场首位 [1] - 总收入从2022年5.49亿元增长至2024年323.29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225.83亿元 [6]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8.23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9.22亿元(超2024年全年) [6]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采用"良性循环飞轮"商业模式,通过门店扩张建立规模优势 [1][2] - 集中采购实现约95%商品由品牌方直供,减少中间分销环节 [2] - 产品价格平均比超市/便利店低20%-30%,通过效率提升实现高质低价 [2] - 加盟模式占比超99%,2025年上半年加盟店闭店率仅1.9%(远低于行业平均) [3] - 主要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商品而非加盟费,形成利益共同体 [3] 数字化与技术应用 - 自研数字化系统覆盖订单管理(OMS)/运输管理(TMS)/仓库管理(WMS)全流程 [4][5] - AI智能选址系统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提升新店存活率 [5] - 数字化系统每周生成热销商品榜单和补货建议,优化商品结构 [6]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注册会员超1.5亿,活跃会员超1.1亿 [3] - 活跃会员月均消费频次达2.9次,显示强用户黏性 [3] 市场定位与战略发展 - 聚焦长三角高消费力区域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人口大省 [2] - 顺应"硬折扣"零售模式兴起趋势,满足品质好价格合适的消费需求 [1] - 计划搭建"A+H"双平台融资结构,赴港上市募资用于门店扩张/数字化建设/物流基建等 [7] - 战略目标成为中国硬折扣零售革命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7]
万辰集团递表港交所,“增长飞轮”模式显效
凤凰网财经· 2025-09-25 20:46
公司核心动态与市场地位 - 万辰集团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搭建"A+H"双平台融资结构,以进一步对接国际资本市场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15,365家门店,旗下品牌"好想来"按2024年GMV计算已位列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市场首位 [3]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的5.4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3.29亿元,2025年上半年已达225.83亿元,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为8.23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9.22亿元,超去年全年 [12] 增长飞轮商业模式 - 增长飞轮第一步是通过门店扩张建立规模优势,截至2025年6月门店数超过1.5万家,采用聚焦高消费力地区与人口大省的"点面结合"布局策略 [4] - 规模优势带来采购话语权,实现约95%商品由品牌方直供,减少中间环节以建立持续成本优势 [4] - 供应链效率提升实现产品"高质低价",价格平均比超市、便利店等渠道低20%到30%,以此吸引消费者 [4] - 高质低价带来大量活跃用户,截至2025年8月31日有超过1.5亿注册会员,其中前八个月活跃会员超1.1亿,月均消费频次达2.9次 [6] - 超过99%的门店为加盟模式,公司与加盟商形成利益共同体,主要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商品,2025年上半年加盟店闭店率仅为1.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6] 数字化技术赋能 - 公司通过自研数字化系统实现全链路数字化,系统覆盖订单管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等环节,支撑超过1.5万家门店的日常运营 [7] - AI智能选址系统通过分析多维数据为加盟商提供科学选址建议,大幅提升新店存活率,2024年"好想来"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成为行业首个"万店品牌" [9] - 数字化系统直接赋能加盟商,根据区域销售数据生成热销榜单和补货建议,并通过会员数据分析助力精准营销,提升复购率 [9] - 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使总部可实时监控门店运营,2025年上半年加盟店闭店率仅为1.9%的数据体现了其有效性 [10]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疫情后消费者趋于理性,追求"品质好、价格合适"的商品,"硬折扣"零售模式快速兴起,公司是该模式的重要推动者和受益者 [3] - 赴港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扩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种类、加强数字化建设、品牌推广、物流基建以及战略投资,旨在巩固其作为中国硬折扣零售革命领导者的地位 [13]
“好想来”母公司想赴港上市,但拥挤的加盟市场难维持高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00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早期主营业务为食用菌工厂化培育,于202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目前核心业务为零食量贩,拥有“好想来”与“老婆大人”品牌[2]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的93.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3.3亿元,同比增长247.9%,2024年GMV达426亿元,同比增长282%[7]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达8.2亿元[8] - 公司向加盟商销售商品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上半年该部分收入达218亿元,同比增长112.56%,占总营收的96.6%[4] 门店网络与扩张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旗下门店总数超过15000家,其中加盟店占比达99%以上,直营门店仅90家[1][4] - 公司门店规模急速扩张,加盟门店数量从2023年12月的4560家跃升至2024年12月的14098家,增长超3倍[1] - 公司计划将赴港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10] 加盟商运营与盈利状况 - 典型加盟店商品利润率在18%-19%左右,折扣会员日利率约为12%[1][5] - 店内商品利润率范围在13%-30%,其中冰淇淋夏季利润率可达30%,水饮品类普遍盈利[5] - 加盟商初始投资成本上升,河南地区120-150平米门店投资预算为60万元起(不含租金),但实际投资可达100万元,部分因房租(20-30万)和加价翘铺导致[4][5] - 门店加密导致回本周期显著拉长,从过去一年回本延长至三年[1][4] 行业竞争格局与挑战 - 零食量贩赛道已形成公司与鸣鸣很忙两大头部品牌稳定竞争的局势,门店常出现隔街相望的情况[4] - 行业价格战缓和,不再出现去年6折甚至4.5折的激烈折扣[9] - 面临来自商超改革和线上即时零售平台自有品牌零食的分流压力,但此影响尚未在财报中明显体现[7] - 新的竞争方式出现,部分量贩品牌尝试在生意好的竞争对手店内加塞“店中店”[10]
万辰集团递表港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9-25 07:11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1]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计算 公司旗下主品牌"好想来"是中国零食饮料零售排名榜首品牌 [1] - 公司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的量贩零食品牌 [1] 财务表现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8.2亿元 2023年为亏损2810.8万元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人民币225.8亿元 同比增长106.9% [1]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达到9.2亿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 [1] 门店扩张 - 门店数量由2023年底4560家增长至2024年底14098家 [1] - 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进一步增至15355家 [1] - 2024年平均每天新开设26家门店 2025年拓展速度放缓至每天新增7家 [1] 用户规模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公司已积累逾1.5亿注册会员 [1] 募集资金用途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支持门店网络和战略扩张 [2] - 选择性地探索海外市场机遇 [2] - 引入新产品及扩展至其他品类以丰富产品组合 [2] - 提升数字化能力及加强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2]
万辰集团递表港交所谋扩张 日均拓店7家注册会员1.5亿
长江商报· 2025-09-25 03:20
上市计划与资本运作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拟在主板挂牌上市 计划实现"A+H"双重上市[1][3] - 此次赴港上市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 丰富产品组合 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1][3] - 公司通过跨行业并购迅速发展 2022年8月设立南京万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经营"陆小馋"品牌 2022年末与"好想来""来优品"品牌团队合作 2023年4月与"吖嘀吖嘀"品牌团队合作开展量贩零食业务[3]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公司零食业务主要通过"好想来"品牌运营 截至2025年6月末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15365家门店 其中加盟店占比99%以上(15275家) 直营店90家[1][4] - 2024年底门店总数为14098家 2025年上半年日均新增7家门店[1][4] - 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计算 "好想来"品牌位列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品牌[4]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公司已积累逾1.5亿注册会员[2][4] - 公司门店覆盖长三角和"山河四省"等高消费潜力和人口密集市场 形成显著规模优势[4]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89%[2][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暴增50358.8%[2][6] - 2025年上半年零食量贩业务收入223.45亿元 同比增长109.33% 若剔除员工激励股份支付费用 该业务实现净利润9.56亿元[6] - 2024年总收入323.3亿元 同比增长247.9% 净利润2.94亿元 同比增长453.95%[6] - 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营收317.9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超98% GMV达426亿元 同比增长282%[6]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货币资金余额34.36亿元 现金储备充沛[6] 产品与业务结构 - 公司已形成覆盖12大核心品类的产品组合 包括水饮 乳制品 冲调饮品 膨化食品 烘焙糕点 糖果巧克力 果冻 肉类零食 坚果炒货 方便速食 果干蜜饯 素食山珍[5] - 产品组合包括各类国内国际头部品牌以及地方性特色品牌 整体SKU数量超过2000个[5][6] - 公司原主营业务涵盖食用菌菇 拥有福建 南京两大基地 年产食用菌14万吨 产品覆盖全国市场并远销东南亚及欧美[5]
万辰集团报考港股上市:王泽宁接任总经理,参与定增股份即将流通
搜狐财经· 2025-09-24 21:46
公司上市与募资 - 公司于2024年9月23日递交招股书 拟在港交所上市 中金公司及招商证券国际为联席保荐人[1] - 公司2021年4月19日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7.19元/股 募资净额2.29亿元 较原计划6亿元缩减约3.7亿元[3] - 2023年2月公司披露定增预案 拟以11.30元/股向实控人王泽宁发行股票募资2亿元 2024年3月完成发行 总股本由1.55亿股增至1.72亿股[6][11] 业务转型与品牌整合 - 公司原主营食用菌业务 2022年8月通过设立南京万兴进入量贩零食行业 经营品牌"陆小馋"[7] - 2022年末与"好想来"、"来优品"品牌团队合资开展零食业务 2023年4月与"吖嘀吖嘀"品牌团队合作[7] - 2023年将陆小馋、来优品及呀滴呀滴整合为全国性品牌"好想来" 运营主体为南京万兴(注册资本800万元 公司持股52% 王泽宁持股48%)[7][8] 经营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5.49亿元增长至323.29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225.83亿元[13] - 净利润从2022年6785.3万元变为2023年亏损1.76亿元 2024年盈利6.11亿元 2025年上半年盈利8.61亿元[13] - 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2022-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927.8万元、-2.81亿元、8.22亿元和9.22亿元[16] 募投项目变更 - 2021年7月将原募投项目"年产21000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变更为"年产53000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项目"[4] - 2023年9月将"日产60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募集资金投入金额由1.3亿元缩减至8060.29万元 剩余4800万元转投金针菇项目[5][6] - 2023年11月2亿元定增获通过 募资用途变更为品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入1.24亿元)和运营服务支持建设项目(投入7644万元)[10][11] 股权结构与治理 - 实控人王泽宁合计控制公司51.26%股份(直接持股5.08% 通过福建含羞草间接控制26.68% 通过漳州金万辰间接控制19.5%)[6] - 2025年7月创始人王健坤辞任董事长 由王丽卿接任 王泽宁接任总经理 王丽卿为王健坤之姐 王泽宁为王健坤之子[16] - 王泽宁参与定增的1769.91万股股份锁定期为2024年3月21日至2025年9月20日 将于2025年9月25日解禁[11] 行业地位与运营 - 公司旗下"好想来"品牌以GMV计位列2024年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为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的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品牌[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好想来门店网络突破1.5万家 覆盖中国29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12] - 公司约95%产品直接从品牌厂商采购 通过全国51个常温仓库及13个冷链仓库进行配送[12] 财务数据细分 - 零食饮料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2.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98.9% 食用菌业务占比从87.9%降至1.1%[14] - 2025年上半年零食业务毛利率达11.4% 食用菌业务毛利率仅0.0%[14] - 2022年、2024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分别宣派股息3380万元、3600万元和7200万元 2023年未分红[14]
“质价比”之王来了!万辰集团递表港交所,领跑万亿零食赛道
华尔街见闻· 2025-09-24 08:14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主板挂牌上市 [1] - 按2024年GMV计算公司旗下"好想来"是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第一且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品牌 [1] 财务表现 - 集团总收入从2023年93.0亿元增长至2024年323.3亿元同比增长247.9% [3] - 2024年集团GMV达426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82% [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达8.2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收入达225.8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达9.2亿元 [3] 商业模式与增长飞轮 - 增长飞轮由五大要素构成包括门店网络扩张、规模化采购、议价能力提升、高质价比产品和庞大忠实会员群体形成自我强化增长闭环 [5][7] - 飞轮由数字化基础设施、消费者洞察和运营能力三大核心要素赋能实现生态系统协同与高效 [7] 加盟体系优势 - 为加盟商提供0加盟费模式仅收取保证金极大减轻初始资金压力 [9] - 提供数字化工具支持包括智能选址、库存管理和门店运营系统 [9] - 全国仓配网络提供高效物流服务大部分门店享受T+1次日达且无需承担仓储配送费用 [10] - 提供门店设计、装修到开业及持续运营培训的全生命周期支持 [10] - 线上智能巡店与线下督导结合确保全国门店运营质量统一 [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加盟店闭店率仅为1.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2] 规模与效率优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覆盖广泛且核心区域深度渗透 [16]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积累逾1.5亿注册会员形成庞大忠实用户基础 [16] - 约95%产品由品牌厂商直采精简中间流通层级 [16] - 拥有51个常温仓及13个冷链仓构建强大仓储物流网络大部分门店补货周期缩短至T+1 [16] - 产品零售价较传统商超同类产品低约20%-30%实现高质价比 [16] 未来发展规划 - 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16] - 有望将硬折扣模式拓展至更广阔的快消品市场 [16]
多家好想来闭店,“万店神话”能否继续
齐鲁晚报· 2025-09-22 19:51
公司运营动态 - 知名量贩零食品牌“好想来”在济南连续关闭3家门店,包括文化西路店、二七南路店和县东巷店 [2][3] - 公司济南片区负责人表示闭店原因为济南店铺密度过高,部分门店选择搬迁,目的地可能为烟台和济南章丘 [3] - “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闭店数量达到259家,已超去年全年 [3] - 万辰集团开店速度大幅降低,新增门店数从2024年全年的9776家骤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68家 [3] - 公司总部表示近期无统一闭店或开店计划,但为亏损门店加盟商推出搬迁扶持政策,包括提供装修补贴和选址协助 [4] - 公司采取“0加盟费+0管理费+0配送费”的低门槛加盟政策,并提供装修补贴等支持 [8] - 截至报道时,“好想来”已开设1.5万家门店 [8] 行业竞争格局 - 量贩零食店核心竞争力为低价,通过“去中间商”模式简化流通环节至“工厂—仓库—门店”三层,以降低运营成本 [6] - 行业存在同质化内卷问题,因供应链趋同、商品品类部分重合、定价与装修风格相似,且行业门槛低 [6] - 量贩零食的崛起对传统零食品牌巨头造成冲击,倒逼其卷入低价竞争,例如良品铺子2023年起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三只松鼠提出“高端性价比”策略 [6] - 三只松鼠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品牌实现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滑52.22%,陷入“增收不增利”境地 [7] - 行业采用“规模换市场”策略以维持低价优势并提升利润,2025年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已达到4.5万家 [8] 财务与资本动向 - 在成功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后,万辰集团2025年1-5月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可能升至90.97% [9] - 万辰集团计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试图争夺“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称号,业内分析此举意在拓宽融资渠道、快速“输血”,降低对单一A股融资的依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