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黑裤
icon
搜索文档
lululemon在北美,正沦为“妈妈品牌”
虎嗅APP· 2025-10-25 00:02
公司当前困境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在北美大本营多项业务指标陷入负增长该区域贡献了公司七成收入仅中国市场表现亮眼[6] - 公司股价相比去年最高点蒸发约70%且持续下跌[6] - 公司正通过密集上新和扩大热汗活动规模等方式自救计划到2026年春新品比例提升12个百分点[4]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偏好变化 - 运动时尚行业审美发生革命宽松飘逸的廓形正重新定义运动时尚取代流行了20年的弹力紧身裤[9] - 2024年FP Movement销售额同比增长34%门店总数达63家其母公司计划在北美开设300家门店[9] - 据Edited监测今年一季度紧身裤在运动下装的货盘占比相比2022年下跌8.2个百分点而宽松裤型走俏[15] - 超半数美国Z世代身兼多职副业收入占总收入57%许多人储蓄不足200美元经济压力导致消费偏好转向舒适和包容[11][13] - 时尚周期与经济环境相关经济上行时权力地位主导审美经济动荡时个人自由表达和舒适成为新美学[13] 市场竞争格局 - FP Movement、Athleta、Jo+Jax等小众品牌以宽松设计和多样款式吸引消费者成为公司强劲对手[9][15] - 公司虽推出Groove喇叭裤等宽松产品但相比FP Movement、Alo等早入局者产品设计显得中规中矩缺乏颠覆性[15][19] - 2024年信用卡数据显示公司客户在Alo的消费额达660美元比在公司的消费额高出60美元[21] 公司竞争力变化 - 公司产品曾被视作不可复制但如今面临Kirkland等直接模仿者挑战后者对明星产品ABC男裤进行一比一复刻[24][28] - Baleaf等结合模仿者通过解决具体痛点如研发可容纳智能手机的瑜伽裤实现年营收10亿元[29][30] - SHEIN旗下Glowmode以简单高级设计和低三分之二的售价满足消费者需求[32] - CRZ YOGA等平替品牌在产品耐用性等方面青出于蓝占据亚马逊女子瑜伽裤畅销榜单TOP10近半席位[34] - 公司核心系列多年不改设计创新有限且近期被迫涨价进一步削弱竞争力[36] 渠道与品牌策略挑战 - 模仿者利用强大线下渠道如Costco北美门店数接近公司2倍或主攻线上渠道通过TikTok等社交平台实现用户覆盖领先[37] - 公司为应对竞争进入奥莱渠道降价销售导致品牌高端光环削弱[40] - 品牌陷入销量下滑库存增长市值崩塌的困境[41]
lululemon在北美,正沦为“妈妈品牌”
虎嗅· 2025-10-23 08:02
lululemon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 - 2025年第二季度,贡献公司七成收入的北美市场多项业务指标陷入负增长,仅中国市场表现亮眼 [7] - 公司股价相比去年最高点蒸发约70% [7] - 公司陷入销量下滑、库存增长、市值崩塌的困境 [62] 运动服饰行业消费趋势转变 - 北美Z世代流行风向转变,宽松喇叭裤等宽松版型服饰取代紧身裤成为新潮流 [10][13][14] - 据Edited监测,2025年第一季度紧身裤在运动下装货盘占比相比2022年下跌8.2个百分点 [24] - 消费趋势转变源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超半数美国Z世代身兼多职,副业收入占总收入57% [17] - 宽松版型服饰弱化了身材变形焦虑,消解了没时间打扮的窘迫,成为高压生活下的"心理按摩" [19] 新兴竞争品牌市场表现 - FP Movement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4%,门店总数达63家,计划在北美开设300家门店 [12] - FP Movement凭借宽松飘逸的廓形设计重新定义运动时尚,获得Hailey Bieber等时尚偶像追捧 [11][13] - 据Earnest Analytics 2024年信用卡数据,lululemon客户在Alo的消费额达660美元,比在lululemon消费额高60美元 [33] - 亚马逊女子瑜伽裤畅销榜单TOP10中,近半席位被CRZ YOGA占据 [51] 竞争对手的产品与策略分析 - Costco旗下Kirkland品牌对lululemon明星产品ABC男裤进行"一比一复刻",连拉链、纽扣、缝线密度都保持相同水准 [42][43] - Baleaf针对消费者痛点研发可容纳智能手机的瑜伽裤,通过2000多次拉扯测试,推动品牌迈上年营收10亿元俱乐部 [44][45] - CRZ YOGA改进lululemon表层磨毛工艺,在保持"黄油般柔软质感"同时提升产品耐穿性 [50] - SHEIN旗下Glowmode以低三分之二的售价提供简单高级的设计和配色,满足都市女孩爱美需求 [47] lululemon自身经营策略问题 - 公司核心Align、Scuba等系列多年不改设计,创新有限如Align No Line仅隐去中间缝线 [55] - 在消费者节衣缩食的当下,公司因新关税政策"被迫"提高部分商品价格 [56] - 为应对竞争压力,公司进入奥莱渠道降价销售,削弱品牌高端形象 [61] - 创始人指出公司过度关注增长而忽视创新和品牌声誉 [64] lululemon的应对措施 - 公司密集上新产品,计划到2026年春季新品比例提升12个百分点 [4] - 扩大热汗活动规模,频繁在体育活动中曝光 [4] - 公司已推出Groove喇叭裤等宽松裤型,如Daydrift、BeCalm等产品 [25]
品牌年轻化初见成效,直营收入增长,36岁的九牧王再出发
市值风云· 2025-08-28 18:4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品牌年轻化战略实现转型,推出"品质五裤"系列覆盖男性全场景穿着需求,其中科技凉感"空调裤"成为爆款单品,自4月上市以来热销超9万条,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5][6][11][16][28] - 年轻化营销策略成效显著,40岁以下客群占比从6%跃升至46%,直营业务收入增长16.7%,但线上销售占比仅10.4%[17][19][21][22][24][29] - 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248.5%,主要受益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但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5.31%[3][4][25] 财务表现 - 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248.5%,主要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3][4] - 营业收入14.78亿元,同比下滑5.31%,营业成本4.88亿元,同比下滑5.58%[25] - 直营店收入8.77亿元,同比增长16.7%,毛利率70.08%;加盟店收入4.18亿元,同比下滑28.87%,毛利率62.82%[24][25] 产品战略 - 推出"品质五裤"系列(小黑裤、轻松裤、自由牛仔、商务户外裤、高定西裤),覆盖商务、休闲、户外、日常通勤四大场景[6][8][9] - 科技凉感"空调裤"采用2:1尼棉配方及赛车服降温技术,面料纤维细度达头发丝1/8,上市4个月销量超9万条,销售额破3000万元[11][12] - 户外裤和牛仔裤品类分别实现60%和100%以上增长[21] 品牌年轻化 - 签约5位年龄24-40岁的代言人(包括李昀锐、范丞丞等),通过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进行矩阵式话题营销[17][19] - 40岁以下客群占比从6%提升至46%,年轻消费者成为核心增长动力[21][22] - 联动70余位科技、汽车、旅行领域KOL强化产品科技属性,例如与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进行跨界对话[12][14] 渠道优化 - 直营门店占比提升5.1个百分点至39.2%,28家加盟店转直营[24] - 坚持"线下为主"策略,线上销售占比仅10.4%(同比提高0.65个百分点),强调门店试穿和服务体验优势[27][29] - 对加盟商实行分批次订货政策以减轻资金及库存压力,持续探索加盟合作新模式[24] 生产与供应链 - 坚持纵向一体化模式,以自制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保持产品"性格"与利润率[28]
跨界投资陷亏损困局,九牧王紧急止损,砸下2.3亿广告费能否敲开年轻客群大门?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5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微增4.13%至31.81亿元,连续两年收入增长,但销售费用超13亿元,业绩未达预期[1] - 2022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48.01%和7.86%,2023年盈利回暖[1] - 2024年净利润率较上年下跌0.68个百分点至5.48%[6] 金融投资业务 - 2022-2024年金融资产及股权投资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4%、39%、40%,高于七匹狼(22%)、爱慕股份(15%)和比音勒芬(2%)[1][4] - 一级股权投资累计投资额达18.6亿元,已退出项目盈利4.9亿元,未退出项目确认损失2.1亿元,账面价值9.5亿元[2] - 2024年一级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15亿元,其中阳光保险股价下跌37.24%导致损失1亿元[3] - 二级市场投资中,腾讯控股债券累计亏损752.91万元,贵州茅台股票亏损1.37亿元[5] 主营业务发展 - 2024年推出"五裤"矩阵覆盖多元需求,官宣五位明星代言人拓展年轻客群[6] - 直营门店收入占比从2022年33%提升至2024年45.5%,毛利率从59.46%提升至64.98%[7] -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激增24.20%至13.88亿元,广告及业务宣传费达2.3亿元[6] - 旗下ZIOZIA和FUN品牌2024年收入合计约2亿元,分别下滑28.14%和14.77%[8] 战略规划与展望 - 公司已停止增加一级股权投资项目,逐步缩减投资规模[5] - 2025年预计营收同比增长3.74%至33亿元,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76%至8.95亿元[8] - 持续深化"男裤专家"战略,但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品牌风险[8]
跨界投资亏损受关注!“男裤专家”九牧王遭上交所问询
搜狐财经· 2025-07-05 21:47
公司概况 - 九牧王是国内男装龙头上市公司,深耕男裤赛道,旗下拥有"男裤专家"九牧王、韩国品质时尚男装ZIOZIA及源自潮流文化的时尚裤装品牌FUN等品牌 [5]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1.81亿元,同比增长4.13%,但低于34亿元的业绩指引;归母净利润为1.76亿元,同比下降7.86% [6] - 自2019年起公司扣非净利润持续低迷,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同比下滑 [6] 监管问询 - 上交所问询函聚焦三大核心议题:资金使用与债务结构合理性、金融投资与股权投资的合规性及风险、主营业务经营与财务数据异常 [3] - 公司金融资产及股权投资规模显著,2022-2024年末账面价值分别为24.79亿元、22.8亿元和22.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44%、39%和40% [8] - 2022-2024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分别为1.69亿元、1.16亿元、0.59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3.44亿元 [8] 跨界投资 - 公司解释跨界投资是为应对服装行业转型的主动战略选择,试图通过"实业+投资"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8] - 已完全退出的10个项目无一与服装主业相关,未完全退出的18个项目中仅部分涉及服装相关领域 [8] - 2015年公司斥资3亿元入股北京锐藤宜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阳光保险股权,2024年阳光保险股价暴跌37.24%,导致该项投资产生超1亿元公允价值损失 [8]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公司有息负债余额从6.12亿元递减至2.24亿元,占总资产比重降至3.92%,利息保障倍数达21.27倍 [11] - 2014-2024年公司一级股权投资累计投资额达18.6亿元,已退出项目实现盈利4.9亿元,未退出项目已确认亏损2.1亿元 [1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减少3.16亿元,同比下滑过半 [16] 主营业务 - 公司致力于打造"男裤专家"形象,推出"五裤矩阵"覆盖男性不同场景穿着需求 [14] - 2024年公司广告及业务宣传费达2.32亿元,比前一年新增约4600万元 [14] - 2022-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9.74亿元、11.18亿元、13.88亿元,销售费用率攀升至43.6% [16] 渠道布局 - 公司持续开出直营为主、毛利率更高的购物中心店,截至2024年底购物中心及奥莱门店数量占比提升至30% [16] - 直营门店数量占比从29%提升至34% [16]
重金营销“男裤专家”后,九牧王仍然增收不增利
华尔街见闻· 2025-04-29 08:53
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31.81亿元,同比增长4.13%,低于34亿元业绩指引 [2] - 2024年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滑7.86% [5] - 2024年投资业务带来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59亿元 [5]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77.25%至1.92亿元 [5]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76%至8.9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25% [7] 门店与渠道 - 2024年九牧王品牌终端净增长23家,副品牌ZIOZIA、FUN分别净减少8家、22家 [3] - 2024年直营门店新增113家至755家,平均单店面积由155平方米增长至170平方米 [13] - 2024年购物中心店和奥莱门店数量占比提升至30%,高势能渠道突破90家 [13] - 2024年加盟店营收同比下滑8.53%,加盟店合计闭店数超百家 [28] - 单店效率由2022年的1.08万元/平米降至0.8万元/平米 [27] 营销与品牌 - 2024年官宣范丞丞、李昀锐、魏大勋、张云龙、朱亚文五位品牌代言人 [10] - 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造巴黎奥运会"逐梦"礼服,产品登上巴黎时装周 [11] - 2024年广告及业务宣传费达2.32亿元,同比新增约4600万 [12] - 推出"小黑裤、轻松裤、商务户外1号裤、自由牛仔裤、高定西裤"五裤矩阵 [9] 成本与库存 - 2022年至2024年销售费用由9.74亿元增至13.88亿元,销售费用率由37.1%攀升至43.6% [16] - 过去两年员工总数增长近千人,销售员工薪酬同比增幅接近50% [17] - 2024年库存总量增长7.5%,库存商品余额增长超过10%,平均周转天数超过10个月 [19] - 截至2024年底,仓库中约有20%商品是两年前的旧款 [20] - 计入跌价准备的存货金额达2.5亿元 [21] 战略调整 - 计划调整产品价格结构,加大大众价位SKU占比 [28] - 探索加盟合作新模式,可能调升进货折扣率并增大过期商品调换货比例 [28] - 2024年研发费用减少约6000万,同比降幅约13% [28] - 2024年终端数量预计净增加0-50家,营业收入计划33亿元,同比增幅不足4% [28] 行业挑战 - 主力客群40岁上下,面临核心客群持续流失问题 [24] - 商务男装市场被运动、休闲、户外品牌分流 [24] - 单品类战略可能限制门店营收天花板 [26] - 品牌转型周期与线下零售特殊时期重叠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