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光伏电站

搜索文档
温州前首富,撤回一个IPO
36氪· 2025-09-15 12:04
2023年9月6日,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安能")的上市申请材料获上交所主板受理;同年9月28日,接受首轮问询。然 而,2025年9月1日,公司及保荐人同步向上交所递交撤回申请,上交所当日即出具"终止审核决定",正泰安能的IPO之旅在历时两年后戛然而止。 图/正泰安能项目动态 来源/上交所官网融中财经截图 又一头独角兽止步IPO。 440亿独角兽,源自A股巨头 正泰安能的故事,始于2015年。 成立于2015年的正泰安能是光伏业内一家独角兽企业。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列出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 上市公司。其中,正泰安能以440亿元估值位于榜单上,排名第128位。 按原定计划,正泰安能在沪主板发行不超过2.71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拟募资60亿元,其中50亿元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项目"、 2亿元用于"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但如今,一切已按下暂停键。 这不是孤例。2024年以来,已有数百家排队企业终止A股IPO,在撤单潮的背景下,A股IPO排队家数也出现明显下降。据Wind ...
浙商大佬南存辉为什么“主动”放弃IPO?
36氪· 2025-09-08 09:08
公司上市终止事件 - 正泰电器分拆光伏子公司正泰安能主板上市计划终止 上市进程历时三年多 最终因公司及保荐人撤回申请而终止 [1][2] - 母公司正泰电器解释终止原因为业务发展较好及业绩增速快 需统筹安排业务发展 但此解释与常见因业绩恶化终止上市的情况相悖 [4] - 公司实际面临巨额回购压力 因与多家投资机构签署对赌协议 若未按时上市需回购股权 仅后续两轮增资部分回购敞口即超过15亿元 [5][7] - 公司资金压力显著 截至2024年末短期借款达89.7亿元 应付账款126.57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80.81亿元 货币资金仅32.2亿元 对短债覆盖率不足20% [8] 公司财务状况 - 正泰安能近年业绩持续增长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37.04亿元、296.06亿元、318.26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7.53亿元、26.04亿元、28.61亿元 [10] - 公司存货规模庞大且持续上升 2022年至2024年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53.5亿元、288.95亿元、374.14亿元 其中光伏电站占比达97% 价值363.18亿元 [26][27] - 按计划募资60亿元后整体估值可能超过600亿元 公司符合上交所主板上市财务标准 [10]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及政策调控 近期部委召开座谈会要求加强产业调控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3][24] - 公司募资用途与政策导向冲突 计划使用50亿元募集资金建设2000MW户用光伏电站 但当前行业正治理无序竞争及产能过剩 [25][28] - 分拆上市合规性受关注 正泰电器享有正泰安能64.14%权益 2024年分拆子公司净利润占母公司归母净利润比例达47.36% 接近50%监管红线 [17][18] 市场环境与同业对比 - A股市场环境良好 上证指数从去年9月2700点攀升至3800点以上 涨幅超40% 光伏设备指数自6月下旬涨幅超35% [12][13] - 同业案例显示分拆红线存在弹性 开发科技2023年子公司净利润占比达52.53% 仍成功上市 [21]
南存辉叫停正泰安能“A拆A”,因业绩增速太快!
第一财经· 2025-09-07 23:06
交易所审核终止情况 - 9月1日至7日沪深北交易所共2家企业终止审核 均为上交所主板申报企业[1] - 终止审核企业包括陕西省水电开发集团和正泰安能数字能源[1] - 保荐机构涉及中信建投 西部证券 国泰海通证券[1] 正泰安能分拆上市终止 - 控股股东正泰电器直接和间接持有64.13%股权 南存辉为实际控制人[2] - 终止原因包括业务发展较好 业绩增速快 需统筹业务发展 考虑市场环境因素[2] - 公司专注于户用光伏业务 稳居行业第一[2] - 累计开发超过160万座户用光伏电站 覆盖29个省区市超1900个区县[2] - 2022-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7.54GW 12.53GW 13.60GW 复合增长率34.30%[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04亿元 296.06亿元 318.26亿元[3]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7.53亿元 26.04亿元 28.61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超过19亿元[3] - 原计划募集资金60亿元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建设等项目[3] - 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 报告期末分别为76.92% 79.16% 80.25%[3] 陕西水电经营状况 - 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4] - 光伏发电营收占比约50% 风力发电占比约30%[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亿元 10.82亿元 10.6亿元[4] - 2024年营业收入下滑近2%[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 2.95亿元 3.7亿元[4] - 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缩水至1.7亿元 同比下滑近40%[4] - 业绩下滑因水力发电来水量下降 光伏和风电电价下降及弃电率上升[4] - 陕投集团直接及间接控制73.71%股份 为实际控制人[4] - 陕西水电为陕投集团下属清洁能源发电业务唯一经营主体[4] 同业竞争情况 - 交易所问询与陕西能源或陕投集团下属企业是否存在同业竞争[6] - 公司称与陕西能源主营业务不同 不构成同业竞争[6] - 陕西能源主营火力发电 煤炭生产和销售[6] - 业务模式与广西北部湾陆海新能源相似 后者已于2024年3月撤单[6] 保荐机构关系 - 陕西水电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和西部证券[4] - 陕投集团同为西部证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4] - 陕西能源2023年4月于深交所上市 保荐机构同为中信建投+西部证券[5]
IPO周报:南存辉叫停正泰安能“A拆A”,因业绩增速太快!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7 22:05
交易所审核终止情况 - 9月1日至7日沪深北交易所共2家企业终止审核 均为上交所主板申报企业 包括陕西水电和正泰安能 [1] - 两家企业保荐机构分别为中信建投与西部证券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 [1] 正泰安能分拆上市终止 - 控股股东正泰电器直接间接持有64.13%股权 南存辉为实际控制人 [2] - 终止分拆上市原因为业务发展较好 业绩增速快 需统筹业务发展并考虑市场环境因素 [2] - 公司专注户用光伏业务 累计开发超160万座电站 覆盖1900个区县 行业排名第一 [2] - 2022-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达34.3% 各期新增容量保持行业第一 [2] 正泰安能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137.04亿元增长至318.26亿元 净利润从17.53亿元增至28.61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超19亿元 延续增长趋势 [3] - 原计划IPO募集资金60亿元 用于电站共建项目 信息化平台及流动资金补充 [3]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2022-2024年分别为76.92% 79.16%和80.25% 主因业务扩张需大量资金 [3] 陕西水电经营状况 - 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营收占比50%) 风力发电(30%)及水力发电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亿元 10.82亿元和10.6亿元 2024年下滑近2% [4] - 同期净利润从1.97亿元增至3.7亿元 但2024年扣非净利润缩水至1.7亿元 同比下滑40% [4] - 业绩下滑主因水力发电受来水量减少影响 光伏及风电受电价下降和弃电率上升影响 [4] 陕西水电股权结构与同业问题 - 陕投集团直接间接控制73.71%股份 为陕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企业 [4] - 公司为陕投集团旗下唯一清洁能源发电业务经营主体 [4]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与西部证券中 西部证券同为陕投集团控股企业 [4] - 交易所问询与陕西能源(火力发电为主)是否存在同业竞争 公司回应业务模式不构成竞争 [5][6] - 业务模式与广西北部湾陆海新能源相似 后者已于2024年3月撤单 [6]
轻资产运营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回暖 晶科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增长近四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1: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1-8月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8.91亿元 其中国补6.33亿元 同比增幅达248% [1] - 上半年营业收入21.24亿元 同比增长10.47% 净利润1.23亿元 同比增长39.76% [1]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9.90亿元 较上年同期-7.26亿元实现大幅转正 [2] 业务发展动态 - 完成电站转让出售729MW 含工商业分布式77MW及户用光伏652MW 预计全年转让规模超去年 [2] - 新增装机容量233MW 截至6月末自持电站装机达5953MW [3] - 自持独立储能电站规模657MWh 已在五省布局虚拟电厂业务 [3] 战略转型成效 - "轻资产"运营战略显效 通过电站转让获得开发服务收益 加速资产周转效率 [2] - 户用光伏滚动开发业务推动营收增长 电站产品化交易规模提升带动净利润增长 [1] - 主动控制自投项目节奏 新增开发光伏及储能项目900MW 储备新能源指标 [3][4]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并网电站规模444MW 报告期内新增开发海外光伏及储能项目900MW [4] - 依托品牌优势持续开展全球绿地项目开发 推进储备项目落地 [4] 创新业务布局 - 售电业务覆盖9省 新签约客户686家 签约电量16亿度 交易电量75亿度 [2] - 储能业务列为年度核心战略 多点布局电源侧/网侧/用户侧应用场景 [3] - 虚拟电厂业务探索电网辅助服务/峰谷套利/EMC等多元商业模式 [3]
正泰电器终止分拆正泰安能上市
中国经营报· 2025-09-03 10:49
终止分拆上市决定 - 正泰电器终止分拆控股子公司正泰安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计划 原计划发行不低于2.71亿股并募资60亿元主要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项目[2] - 终止原因为正泰安能业务发展较好且业绩增速快 经综合判断市场环境等因素后决定撤回上市申请文件[2] - 正泰安能作为控股子公司其经营业绩将继续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持续为正泰电器贡献利润并为股东带来稳定投资回报[2] 正泰安能业务与业绩表现 - 正泰安能为国内户用光伏领域龙头企业 业务涵盖户用光伏电站设计开发、监测运维及全生命周期服务 累计建成光伏电站超过180万座[2]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04亿元、296.06亿元和318.26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53亿元、26.04亿元和28.61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超19亿元 保持稳健增长势头[3] 行业政策与市场影响 - 新能源全面入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项目收益模式由固定转向波动 市场化交易难度加大[3] - 市场化交易导致平均上网电价波动风险 上网电量不再完全按脱硫煤固定电价收购 电价受供需关系影响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不确定影响[3] - 户用光伏市场在"双碳"目标下仍具增长潜力 "十四五"期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1.6亿千瓦 超700万家庭成为光伏用户[4] 公司战略调整与展望 - 正泰安能经营状况稳定且业务正常开展 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优化积极布局综合能源服务新赛道[4] - 公司战略从C端分布式光伏领导者向全球综合能源服务领导者转型 坚持更安全、更便宜、更友好、更绿色的能源发展方向[5] - 随着用电需求增长和AI算力发展 行业前景持续向好 公司将为能源转型提供更多解决方案[4][5]
温州600亿龙头分拆上市失败,四份对赌协议将被“引爆”
搜狐财经· 2025-09-03 00:52
历时三年,正泰电器分拆子公司上市宣告终止。 9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泰安能")及其保荐人国泰海通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因此, 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 此后,正泰安能多次更新招股书,最新的版本为2025年6月30日递交。在此期间,正泰安能还于2024年1月就第一轮问询函进行了回复,并于同年6月进行 了更新。本次报考上市,正泰安能原计划募资60亿元。 特别说明的是,正泰安能拟将其中的50亿元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项目,2亿元用于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另外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对于终止分拆上市,正泰电器归因于"为统筹安排公司业务发展,经公司综合判断当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 事实上,正泰电器、正泰安能均属于正泰集团(简称"正泰")。除此之外,正泰集团旗下公司还包括正泰新能源、正泰电源、正泰维智、正泰能效、正泰 泰杰赛、正泰中自、正泰国际等,覆盖智能电气、绿色能源、智慧低碳等领域。 公开信息显示,正泰集团始创于1984年(对应正泰电器的成立时间),1994年组建温州正泰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为南存辉。20 ...
晶科科技(601778):轻资产运营持续推进,海外电站建设加速
民生证券· 2025-09-02 15:53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推进轻资产运营战略 加快户用光伏项目周转 海外电站建设加速 储能业务进入放量阶段 [1][2][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24亿元 同比增长10.47% 归母净利润1.23亿元 同比增长39.76%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0.73/53.99/57.39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4.64/5.17亿元 [3] 业务运营表现 - 自持电站装机容量达5.953GW 新增装机233MW 其中集中式新增97MW 工商业分布式新增124MW [2] - 户用光伏业务实现出售652MW 周转率超过60% 持续推进轻资产转型 [2] - 2025年上半年转让电站合计约729MW 预计全年转让规模较去年进一步增长 [2] - 海外电站已并网运营规模达444MW 新增开发光伏和储能项目900MW [3] 储能业务发展 - 自持独立储能电站约657MWh [3] - 新增开发储能项目规模达3.9GWh 储备资源快速放量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50.73亿元(同比增长6.3%) 2026年53.99亿元(同比增长6.4%) 2027年57.39亿元(同比增长6.3%) [3][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28.7%) 2026年4.64亿元(同比增长11.1%) 2027年5.17亿元(同比增长11.6%) [3][6] - 预计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水平 2025年预计为40.44% [6][8] - 预计净利润率持续提升 从2025年8.23%升至2027年9.02% [6][8]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41x/37x/33x [3]
正泰安能终止沪市主板IPO 原拟募60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10:31
上市审核终止 - 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正泰安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审核 [1][3] - 正泰安能和保荐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动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 [3]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正泰安能专注于户用光伏领域 主要业务包括户用光伏系统设备销售 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 户用光伏电站销售和售后保障运维 [3] - 控股股东正泰电器直接持有正泰安能62.54%股份 并通过常成创投间接持有1.59%股份 合计持股64.13% [3][4] - 实际控制人南存辉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正泰电器53.00%股份 [4] 原发行计划 - 正泰安能原计划公开发行股票不低于270,937,715股 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00% [4] - 拟募集资金600,000.00万元 其中500,000.00万元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项目 20,000.00万元用于信息化平台建设 80,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4][5] 保荐机构 - 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忻健伟和王佳颖 [5]
600亿龙头分拆上市失败,四份对赌协议将被“引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09:51
上市终止与对赌回购 - 正泰电器分拆子公司正泰安能A股上市计划终止 因撤回发行上市申请[1] - 上市失败触发至少15亿元对赌回购义务 涉及控股股东正泰集团和实控人南存辉[15][16] - 对赌协议源于2021年股权转让协议及2022年B轮增资协议 要求特定时间前完成合格上市[15][16] 财务表现与增长趋势 - 正泰安能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04亿元、296.06亿元和318.26亿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53亿元、26.04亿元和28.61亿元[4] -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4] 存货问题与资产结构 - 2024年末存货规模达374.14亿元 占当年营业收入1.18倍[6]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超过50% 总资产为742.57亿元[6] - 存货跌价损失计提有限 2024年仅357.07万元 远低于同业公司[7][9] - 同业公司天合光能和中来股份存货减值计提比例达9.91%和15.02%[9] 盈利能力变化 - 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25.89%降至2024年19.98%[10][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下滑 从2022年37.51%降至2024年21.61%[10][11] 负债与资金压力 - 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 2024年末达80.25%[13] - 短期借款89.7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80.8亿元 货币资金仅32.2亿元[13] - 原计划IPO募资60亿元中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