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服务
搜索文档
 SEI(SEIC)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3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达到1.3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剔除一次性项目后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17% [5][18] - 公司现金余额为7.93亿美元,无净债务,本季度股份回购总额为1.42亿美元,过去十二个月回购总额达7.75亿美元,相当于流通股的7%以上 [26] - 公司确认了约0.03美元的保险收益和一笔收益分成调整,但被0.02美元的并购费用和0.02美元的遣散费所部分抵消 [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管理人业务表现突出,实现了两位数的营收和营业利润增长,其中另类投资业务在美国和EMEA地区均表现强劲 [18] - 私人银行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主要得益于SWP平台的健康增长,但该业务板块的利润率同比下降,原因是去年同期存在一次性收益项目 [18][21] - 顾问业务在所有板块中实现了最高的同比营收增长,增长动力来自市场增值、综合现金计划的贡献以及基础业务的改善势头 [20] - 机构业务本季度的营收和营业利润基本持平,原因是股票敞口较低,且从市场增值中获得的收益少于顾问业务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管理资产和托管资产均实现增长,托管资产的增长广泛分布于集合投资工具、另类投资和传统基金,其中增长主要由另类投资驱动 [24] - 顾问业务的管理资产出现小幅净流入,由加速增长的ETF和独立管理账户所驱动,抵消了传统共同基金持续面临的压力 [24] - LSV的管理资产较第二季度增长超过4%,得益于强劲的市场表现和相对于基准的出色业绩,本季度业绩费总额为800万美元 [2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将资本配置到回报率最高的机会上,并通过成本优化以及对技术、自动化和人才的有针对性投资来推动利润率扩张 [14] - 与Stratos的合作关系信心增强,合作公告提升了公司在经纪自营商和RIA渠道的知名度,并带来了新的业务问询,首次交割预计在2025年末或2026年初 [13][14] - 公司在人工智能和代币化领域处于早期阶段,内部应用态势令人鼓舞,并正与合作伙伴推进代币化试点项目,近期重点是用例验证和有节制的推广 [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销售渠道充满信心,认为比去年同期更为强劲,年初至今的净销售事件已超过1亿美元,创下第三季度历史纪录 [12][13] - 公司注意到一些大型知名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探索外包基金行政管理服务,鉴于公司的顶尖能力、执行记录和客户口碑,相信在这些业务机会中处于有利地位 [7] - 尽管私人银行业务出现一笔合同损失,但管理层认为这是孤立事件,并非趋势,并相信近期和未来的业务胜利将足以抵消此损失,且渠道健康多元 [11][12][36]   其他重要信息 - 本季度净销售事件总额为3100万美元,投资管理人业务领先,创下销售纪录,若不计入单一客户损失,净销售额本应接近4700万美元 [5][12] - 销售活动呈现多元化特点,约三分之二的销售事件来自现有客户的业务扩展,另约三分之二的事件来自另类投资管理人,且没有任何单一客户贡献超过总额的10% [6][32] - 公司在LSV的市场中性对冲基金中进行了5000万美元的锚定投资,该投资在税前提振了第三季度业绩150万美元 [2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另类投资销售事件的构成和客户规模 - 管理层确认,本季度约三分之二的销售事件来自另类投资,这一比例与近期季度相似,客户构成多元,包括大型和小型客户,涉及私人信贷、内转外业务等多种类型,没有单一事件占总额超过10% [30][31][32] - 预计明年初将能提供更多关于大型管理人从自营转向外包的进程信息 [33]   问题: 私人银行业务合同损失的具体情况 - 该损失是过去三年多来的首次重大损失,源于客户自2022年起已知的战略转型和运营模式变更,并非行业趋势或竞争对手夺取 [34][35][36] - 公司采取了保守会计处理,一次性确认全部损失,并将全力支持客户完成过渡,同时对该业务板块的渠道和未来增长充满信心 [36][37][38]   问题: 综合现金计划的利率安排和影响 - 目前该计划收益率约为3.70%,给予投资者约55个基点的收益,具有竞争力;若利率下降,通常会将25个基点的降幅中的15个基点传递给投资者,公司承担10个基点 [42] - 利率下降对综合现金计划的影响将被公司持有的规模大20倍的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的价值上升所部分抵消 [43]   问题: 私人银行业务费用增长的原因及离岸服务中心的影响 - 费用增长主要与为交付积压订单和成功整合新客户而进行的投资有关,旨在确保客户体验,并非异常情况 [45][46] - 离岸服务中心是优化成本的努力之一,但成功交付积压订单是当前最重要的事项 [46]   问题: 投资管理人业务未来利润率的展望 - 第三季度的利润率超预期部分得益于市场增值等难以预测的因素;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为支持增长进行投资,预计利润率将相对平稳或小幅下降,尤其是进入2026年后 [50][51][52][53] - 公司更关注集团整体利润率的增长,而非单个业务单元的利润率,将优先把握IMS领域的增长机会 [56][57]   问题: 国际销售构成及发展进展 - 国际业务仍处于早期阶段,当前重点是在已有布局的管辖区(如英国、都柏林、卢森堡)深化市场,并利用与美国现有客户的全球关系挖掘机会 [60][61] - 待公司业务部门重新划分后,将提供更多关于国际与国内营收构成的细节 [62]   问题: 股份回购步伐及对未来资本回报的展望 - 股份回购力度反映了公司致力于将90%至100%的自由现金流回报给股东的政策;当前现金积累是为Stratos交易做准备,交易完成后,资本回报将继续以回购为主要方式 [67][68]   问题: 市场信用担忧对私人信贷服务业务的影响 - IMS业务高度多元化,合作的私人信贷管理人为行业顶尖,目前并未表示担忧且仍在积极推出产品;公司收费主要基于已投资资本,不受市值计价影响,目前未见业务风险 [70][71][72]   问题: 私人银行客户组合中是否存在其他高风险关系 - 管理层目前未意识到存在其他类似规模的流失风险,近期客户活动参与度达到三年最佳,对客户关系稳定性充满信心 [75][76][77]   问题: 出售Archway业务后"新业务投资"板块的剩余部分及战略重要性 - 该板块剩余部分主要包括Sphere业务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营收规模不大;未来进行部门重划时,该板块将不再作为独立报告部门存在,相关营收将归入对应的客户业务板块 [81]   问题: 加速投资对利润率的具体量化影响 - 管理层表示无法对此进行量化,因为这并非公司管理业务的方式 [85]
 中金公司涨0.70%,成交额6.88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9-24 17:05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0.70% 成交额6.88亿元 换手率0.66% 总市值1730.09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2日减仓 今日主力净流出402.40万元 占成交额0.01% 行业排名37/50 [3] - 近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27亿元 主力持仓占比2.61%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4]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8.58-21.06亿元 同比增长50%-70% 上年同期为12.39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3.30亿元 同比增长94.35%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24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6.07亿元 [8]   业务结构与经营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财富管理(32.73%) 股票业务(20.81%) 固定收益(17.37%) 投资银行(12.11%) 资产管理(5.14%) 私募股权(3.60%) [6] - 控股子公司中金期货注册资本3.5亿元 从事商品期货经纪 金融期货经纪 期货投资咨询 资产管理业务 [2] - 公司注册地位于北京国贸大厦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1995年7月成立 2020年11月上市 [6]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12.40万户 较上期减少11.17% 人均流通股23,649股 增加12.62% [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116.62万股 较上期增加2163.25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9]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078.57万股 增加181.53万股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持股1804.31万股 减少185.91万股 [9]   公司属性与行业分类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最终控制人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 - 公司为中字头股票 实控人为国资委或中央国有企业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证券Ⅱ-证券Ⅲ 概念板块包括参股基金 中特估 金融科技 证金汇金 大盘等 [6]   技术指标与筹码分布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35.84元 近期减仓程度减缓 [5] - 股价靠近35.80元支撑位 若跌破可能开启下跌行情 [5]
 BEN share price at $13: here’s how I would value them
 Rask Media· 2025-09-15 04:38
 核心观点 - Bendigo & Adelaide Bank Ltd(BEN)当前股价为12.6澳元 通过市盈率模型计算合理估值为16.92澳元 通过股息贴现模型计算合理估值区间为13.32-19.64澳元 [1][6][11][12]   银行业投资背景 - 澳大利亚银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四大银行主导市场 外资银行进入成功率极低 [2][3] - 银行股特别受股息投资者青睐 因可享受税收抵免优惠 [3] - 除BEN外 Macquarie Group和Bank of Queensland也是澳交所热门银行股 [2]   市盈率估值分析 - BEN的FY24每股收益为0.87澳元 当前市盈率为14.5倍 低于银行业平均市盈率19倍 [6] - 采用行业平均市盈率计算 BEN的合理估值应为16.92澳元(0.87澳元×19倍) [6] - 市盈率比较是专业分析师常用估值方法 基于行业均值回归原理 [5]   股息贴现模型估值 - DDM模型使用全年股息除以风险率与股息增长率之差来计算股价 [9] - 基于去年股息0.63澳元 假设不同增长率和风险率(6%-11%) 得出估值13.32澳元 [10][11] - 使用调整后股息0.65澳元 估值升至13.75澳元 [11] - 考虑全额税收抵免 使用总股息0.93澳元计算 估值达19.64澳元 [12] - DDM估值模型是银行业最古老的估值技术之一 需测试多组假设参数 [8][10]   估值敏感性分析 - 风险率从6%升至11%时 估值从16.25澳元降至7.22澳元(增长率2%假设下) [13] - 增长率从2%升至4%时 估值从16.25澳元升至32.50澳元(风险率6%假设下) [13] - 模型显示估值对参数变化高度敏感 [13]   投资研究建议 - 估值模型仅是研究起点 银行是复杂企业 需深入分析增长战略 [14] - 需关注银行信贷扩张策略(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咨询费、管理费)平衡 [14] - 必须结合失业率、房价和消费者信心等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14] - 管理层能力评估是投资决策的重要环节 [14]
 新申力逐梦启航 申万宏源2026届校园招聘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9-05 11:15
 公司介绍 - 申万宏源集团是一家以资本市场为依托、证券业务为核心的A+H股上市国有投资控股集团[6] - 申万宏源证券作为全资子公司,是国内综合实力领先的大型证券公司,拥有强大的股东优势、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广泛的品牌影响力[6] - 公司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财富管理、机构服务与投资管理等领域,网点遍布全国,业务牌照齐全[6] - 公司总资产规模超6000亿元,拥有12家子公司、35家证券分公司和99家证券营业部,员工人数达10000人[7] - 公司连续21年荣获本土金牌研究团队称号,连续五年获得十大金牛证券公司奖项[7]   业务优势 - 综合竞争力位于证券行业前列,经营业绩良好[7] - 牌照齐全,拥有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7] - 完善的人才机制采用"专业+管理"双通道发展模式,营造公开平等的用人环境[8]   招聘岗位 - 总部岗位包括投资交易、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财富管理、机构业务、金融科技、合规风控、党群职能和财务运营等[8] - 分公司覆盖全国30余家分支机构,提供财富顾问岗位[8] - 独立子公司涵盖研究、投资、期货等业务领域[8] - 工作地点覆盖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长沙等全国100余个城市[9]   招聘要求 - 面向2026届海内外应届毕业生,境内院校毕业时间为2026年1月-2026年7月,境外院校为2025年5月-2026年7月[11] - 总部和子公司岗位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分支机构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11] - 专业要求包括经济金融、财会管理、信息技术、数理统计、理工类和法律类等相关专业,复合专业背景优先[13]   招聘流程 - 网申和测评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9日23:59[14] - 笔试和面试环节从2025年11月开始[14] - 实习体验和留用答辩从2025年12月开始[14] - 录用通知发放从2026年1月开始[14]
 金涌投资(01328.HK):中期实现纯利2934.1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7 21:56
 财务表现 - 投资管理服务收益总额达1164.2万港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约40万港元[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2934.1万港元 较上年同期4769.5万港元下降38.5%[1]   业务构成 - 投资管理服务收益实现同比增长 增幅约3.6%[1]
 新鸿基公司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8.87亿港元 同比增加1076%
 智通财经· 2025-08-20 18:58
 财务业绩表现 - 总收入18.03亿港元,同比减少3.96% [1] - 总收益28亿港元,同比增加43.47% [1]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8.87亿港元,同比增加1076% [1] - 基本每股盈利45.3港仙,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2港仙 [1]   业务板块表现 - 投资管理业务录得除税前溢利7.86亿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1.475亿港元 [2] - 几乎所有资产类别表现均提升,包括私募股权、企业持股、对冲基金及特殊机会投资 [2] - 投资管理业务带动强劲复苏,主要得益于项目退出增加及市场对中国相关资产情绪转趋乐观 [2]   经营环境与战略 - 全球市场受关税动荡及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影响 [1] - 香港DeepSeek人工智能突破重燃全球投资者信心,促使资本重新流入 [1] - 大中华区经济增长面临内需疲弱及结构性改革双重阻力 [1] - 多元化互补平台日益产生协同效应,推动经常性收入增长并提升长远股东价值 [1] - 保持稳健资产负债表及充裕流动性为优先事项,以把握市场动荡时期的投资机遇 [1]
 金涌投资附属以230.9万港元收购31.5万股圣贝拉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8-01 21:55
 收购交易详情   - 金涌投资全资附属公司Redwood于2025年8月1日以总额约230.9万港元收购31.5万股圣贝拉股份,每股价格7.3286港元 [1]   - 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期间,Redwood累计以1382.3万港元收购183万股圣贝拉股份,每股均价7.5536港元 [1]   - 收购完成后集团持有183万股圣贝拉股份,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29% [1]     投资逻辑   - 集团主要从事投资管理及策略直投业务,持续关注具商业潜力的公司 [1]   - 圣贝拉是中国领先的产后护理和修复服务提供商,业务涵盖家庭护理及女性需求食品 [1]   - 集团对圣贝拉的财务表现及未来前景持正面看法,认为其符合投资标准 [1]
 金涌投资(01328)附属以230.9万港元收购31.5万股圣贝拉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21:55
 公司投资动态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Redwood于2025年8月1日以230 9万港元收购31 5万股圣贝拉股份 每股价格7 3286港元 [1]   - 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期间 Redwood累计以1382 3万港元收购183万股圣贝拉股份 每股均价7 5536港元 [1]   - 收购完成后 集团持有183万股圣贝拉股份 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 29% [1]     投资逻辑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管理服务及策略直投业务 恒常筛选具商业潜力的标的 [1]   - 集团看好圣贝拉的财务表现及未来前景 认为其符合投资标准 [1]   - 圣贝拉为中国领先的产后护理和修复集团 业务涵盖家庭护理服务及女性需求食品 [1]     行业定位   - 圣贝拉所属行业为产后护理服务及女性健康消费领域 [1]
 Marsh & McLennan Companies(MMC)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17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综合收入增长12%,达到70亿美元,基础收入增长4%,其中风险与保险服务(RIS)增长4%,咨询业务增长3% [5][15] - 调整后运营收入增长14%,调整后运营利润率较2024年第二季度增加50个基点,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11% [6] - 2025年前六个月,基础收入增长4%,调整后运营收入增长11%至43亿美元,调整后运营利润率增加20个基点,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8%至5.78美元 [20] - 信托利息收入为9900万美元,较去年第二季度减少2600万美元,预计第三季度约为1.05亿美元 [26] - 第二季度外汇对调整后每股收益影响极小,预计第三季度影响最小,第四季度有小幅积极影响 [27] - 第二季度总显著项目为8800万美元,大部分与收购相关,利息支出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1.56亿美元增至2.43亿美元,预计第三季度约为2.4亿美元 [28][29] - 第二季度调整后有效税率为25.3%,排除离散项目后约为25.5%,预计2025年调整后有效税率在25 - 26%之间 [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风险与保险服务(RIS) - 第二季度收入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基础增长4%,运营收入为14亿美元,调整后运营收入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调整后运营利润率扩大30个基点至35.6% [20] - 上半年收入为94亿美元,基础增长4%,调整后运营收入增长12%至35亿美元,调整后运营利润率为36.9% [20]  马什(Marsh) - 第二季度收入为38亿美元,同比增长18%,基础增长5%,美国和加拿大基础增长4%,国际业务基础增长7%,其中EMEA增长8%,亚太地区增长4%,拉丁美洲增长3% [21][22] - 上半年收入为73亿美元,基础增长5%,美国和加拿大增长4%,国际业务增长6% [22]  盖伊·卡彭特(Guy Carpenter) - 第二季度收入为6.77亿美元,同比增长7%,基础增长5% [22] - 上半年收入为19亿美元,基础增长5% [22]  咨询业务 - 第二季度收入为24亿美元,增长7%,基础增长3%,运营收入为4.56亿美元,调整后运营收入为4.79亿美元,增长9%,调整后运营利润率为20.2%,较去年增加40个基点 [23] - 上半年收入为47亿美元,基础增长4%,调整后运营收入增长9%至9.7亿美元,调整后运营利润率增加40个基点至20.7% [24]  美世(Mercer) - 第二季度收入为15亿美元,增长9%,基础增长3%,健康业务增长7%,财富业务增长2%,职业业务下降5%,第二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为6700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9%,同比增长36% [24][25] - 上半年收入为30亿美元,基础增长3% [26]  奥纬咨询(Oliver Wyman) - 第二季度收入为8.73亿美元,增长5%,基础增长3%,由美国业务的稳健增长带动 [26] - 上半年收入为17亿美元,基础增长4% [2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商业保险费率第二季度下降4%,美国总体费率持平,拉丁美洲、欧洲、英国和亚洲均为个位数下降,太平洋地区为两位数下降,全球意外险费率增长4%,美国超额意外险增长18%,全球财产费率同比下降7%,全球金融和专业责任险费率下降4%,网络保险下降7% [11][12][13] - 再保险方面,年中非损失影响项目的续保费率下降5% - 15%,美国意外险再保险续保基本稳定,有足够的承保能力,上限债券市场有望创下发行记录,上半年有超过50只新债券,涉及约170亿美元的限额 [13][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为客户提供短期和长期战略建议,帮助客户应对供应链风险和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影响,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7][8] - 公司致力于与商业界和政策制定者合作,解决美国侵权诉讼滥用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11] - 公司持续帮助客户应对各种市场条件,在保险和再保险市场费率下降的情况下,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和解决方案保持竞争力 [11][14] - 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积极投入,通过技术团队提供工具和培训,让员工学习和实验,在各业务线推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分析工具和平台,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103][107][10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经济前景在下半年仍不确定,地缘政治不稳定、供应链中断、人工智能发展等因素带来复杂的经营条件,但也为公司提供了支持客户的机会 [6][7] - 美国侵权诉讼环境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上升,责任保险费率增加,给企业投资和发展带来挑战,公司将与各方合作应对这一问题 [8][9] - 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个位数基础收入增长、利润率扩张和调整后每股收益的稳健增长,但这一展望基于当前条件,经济背景可能与假设存在重大差异 [16][3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的McGriff交易整合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对调整后每股收益有适度增值,2026年及以后增值更显著,预计到2027年与McGriff相关的显著费用约为4.5 - 5亿美元 [27][28] - 公司连续16年提高季度股息,反映了公司盈利增长和对前景的信心,预计2025年通过股息、收购和股票回购部署约45亿美元资本 [31][3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保险市场是否有价格上涨压力,未来12 - 18个月市场价格走势如何? - 保险和再保险市场在第二季度总体仍有一定程度的疲软,价格下降主要由财产险驱动,但美国超额意外险因诉讼环境等因素价格有上涨压力,随着美国风险成本上升,长期来看价格将随之上涨,但短期内难以预测 [37][38][41]  问题2:请详细解释美世财富和职业业务的有机增长情况及前景? - 财富业务是多种服务组合,仅委托投资业务(OCIO)的收入与资产管理规模(AUM)相关,虽然AUM同比增长36%,但财富业务整体增长2%,主要受投资业务增长带动,同时受固定收益养老金咨询业务需求放缓影响;职业业务是项目咨询和产品服务的组合,具有季节性,本季度收缩5%主要是美国项目需求疲软,受经济不确定性和就业市场低自愿离职率影响,国际业务有增长,公司对职业业务长期增长有信心 [43][47][50][52][53]  问题3:从宏观层面看,RIS业务的总有机增长与名义GDP和定价能力的关系,以及是否有其他影响因素? - 同意将名义GDP作为最大相关因素,定价能力为次要因素的观点,公司在执行和市场定位方面表现良好,国际业务增长强劲,但美国市场大型企业推迟项目工作,建筑、并购、IPO和招聘活动放缓,同时面临财产险和意外险定价下降、经济增长放缓、信托利息收入利率逆风以及通胀缓和等挑战 [59][60][61]  问题4:公司是否能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管理好利润率? - 公司年初对业务有预期,虽面临一些挑战,但在成本管理方面表现良好,通过情景规划应对不同环境,预计下半年条件持续,将继续投资业务,保持利润率扩张 [62][63][64]  问题5:资本市场活动(M&A和IPO)是否接近谷底,公司增长是否也接近谷底? - M&A和IPO只是宏观环境的一部分,公司继续预计实现个位数基础收入增长、第18年利润率扩张和调整后每股收益稳健增长,但目前美国企业采取防御姿态,不确定性仍高,难以确定是否会有显著回升 [67][68][69]  问题6:Guy Carpenter在价格疲软环境下增长强劲的原因是什么? - Guy Carpenter本季度增长5%,得益于国际平台的强劲增长,新业务表现良好,在资本和咨询业务方面有新机会,吸引了顶尖人才,组织平衡,客户对其提供价值的能力有信心 [71][72][74]  问题7:Marsh国际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性如何,以及业务收入中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的部分占比? - Marsh国际业务增长势头良好,各地区表现强劲,在建筑、信用专业、网络、金融专业和资本市场等业务领域有增长,福利业务表现突出,公司在国际市场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预计增长可持续;公司约15% - 20%的收入更易受经济疲软影响 [79][81][86]  问题8:医疗成本上升对公司业务定价等方面有何影响? - 医疗保健是公司重要业务,主要帮助客户获得员工赞助的健康保险,医疗通胀是压力点,创新带来成本上升,公司在美世和奥纬咨询为医疗行业提供咨询服务;大部分员工赞助业务以固定费用或类似方式收费,虽受通胀影响,但也推动客户开展项目和进行计划设计以控制成本 [97][98][100]  问题9:人工智能技术实施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包括财务表现和行业整合方面? - 公司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可能性感到兴奋,技术团队提供工具和培训,员工积极接受,各业务线已看到一些早期成果和突破;美世将人工智能界面引入产品,预计增加需求;奥纬咨询在支持客户人工智能之旅方面有强大能力,规模优势有助于在咨询业务中竞争;马什的分析平台利用人工智能为客户提供供应链可见性和生产力;盖伊·卡彭特认为人工智能在管理客户风险变化方面将是差异化因素;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公司凭借独特数据集和投资能力,对自身定位有信心 [102][103][105][107][109][113][114]  问题10:美国诉讼系统压力下,客户是否会寻求更多保险保障? - 美国许多企业在经济增长放缓环境下努力提高盈利,目前未看到客户大量增加超额责任保险购买,但公司提醒客户在当前环境下无法购买足够的超额责任保险,不同客户面临的风险不同,核判决等风险在美国经济中发生频率增加 [118][119][120]  问题11:拉丁美洲有机增长放缓的原因,是不确定性还是关税导致的通缩? - 拉丁美洲增长放缓有特殊原因,年初至今增长良好,公司对该地区市场定位有信心,不会从宏观层面得出重大结论,该地区存在较大的风险保障缺口,是公司业务的机会 [120][121]
 父母逼孩子选金融时,纽约的就业数据正在冷笑
 虎嗅· 2025-07-16 13:23
 金融专业就业前景与行业认知 - 金融专业被学生普遍认为能带来最佳职业发展机会和前景,且信心在过去一年有所提升 [3][4] - 学生对STEM学科和医疗保健领域的信心有所下滑 [4] - 金融行业长期存在"光环效应",社会普遍认为金融从业者收入高、社会地位高 [12][13][14] - 金融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难度高于其他专业,失业率达3.7% [6][22][30]   行业就业数据对比 - 计算机科学专业失业率达6.1%,高于金融专业 [30] - 营养学、艺术史和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表现优于金融和STEM领域 [22] - 哲学专业失业率仅3.2%,经济学专业达4.9% [23] - 计算机工程专业失业率高达7.5%,物理学专业达7.8% [21]   行业细分与差异化 - 金融行业内部存在显著差异,量化金融、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需求旺盛 [23] - 传统金融岗位如基础记账和销售类岗位正受到自动化冲击 [24] - 计算机科学专业内部也存在分化,AI算法和网络安全专家前景好于基础程序员 [25][26] - 衡量专业价值需综合考虑薪资水平、职业发展空间等长期因素 [28][29]   AI对行业的影响 - AI开始取代初级程序员工作,简单重复性编程任务被自动化 [31][32] - 金融行业开始重视批判性思维、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等软技能 [35][37] - 贝莱德等机构调整招聘策略,增加对历史、英语等人文学科毕业生的需求 [36] - AI难以替代人类在投资决策、战略制定等方面的综合判断能力 [41][42]   未来金融人才需求 - 未来金融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兼具金融知识和人文素养 [43][44] - 金融从业者需补充历史、哲学、心理学等人文知识 [46][47] - 沟通能力成为金融行业"硬通货",需具备清晰表达复杂概念的能力 [52] - 金融与科技、法律、环保等领域的交叉方向将创造新机会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