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阀
搜索文档
树立传统制造转型新标杆 浙江力诺荣膺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奖
全景网· 2025-11-20 16:24
「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奖」旨在传承「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博雅管理思想,推动中国 企业管理进步,是中国管理界具有高含金量的权威奖项。论坛期间,浙江力诺董事长陈晓宇受邀发表 《德鲁克思想的体和用》主题演讲。他从「体用结合」的视角,生动分享了德鲁克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 实践应用,展现了浙江力诺如何将经典管理理论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具体行动,获得与会嘉宾的一致 好评。 据浙江力诺(300838)官方微信号消息,11月11日,2025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论坛暨第12届江苏 企业家高层论坛在南京圆满落幕。论坛现场揭晓了备受关注的「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奖」评选结 果。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近百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该重要奖项,成为本届十家获 奖企业之一,也是该奖项自2019年设立以来温州地区的首家获奖企业。 展望未来,浙江力诺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继续秉持卓越绩效与人文精神并重的管理理念,致力 于打造中国控制阀领域的领导品牌,并向国际流体控制行业知名品牌的目标迈进。 浙江力诺的成功源于多年来在管理创新与绩效提升上的持续投入。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 业、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企业,并先后 ...
冠龙节能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1304.46万元,融资余额9314.9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30 09:2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9日公司股价下跌2.88%,成交额为1.0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304.46万元,融资偿还735.27万元,融资净买入569.19万元 [1] - 截至10月29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314.96万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2.64%,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为9314.96万元,融券余量为0.00股,融券余额为0.00元 [1] - 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成立于1991年7月29日,于2022年4月11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节水阀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蝶阀44.92%,闸阀16.19%,其他阀门12.19%,其他配套产品9.54%,控制阀9.03%,止回阀8.00%,其他业务0.14%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72万户,较上期减少1.03% [2] - 人均流通股为9797股,较上期大幅增加206.08%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第十大流通股东为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A(019923),持股25.74万股,为新进股东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1亿元,同比减少5.63%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58.18万元,同比增长22.42% [2] 分红与派现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2.35亿元 [3] - 近三年,公司累计派现1.72亿元 [3]
冠龙节能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816.25万元,融资余额8598.4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2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3日公司股价下跌0.34%,成交额为5970.81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816.25万元,融资偿还额为542.29万元,融资净买入额为273.97万元 [1] - 截至10月13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8598.48万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7.49%,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为8598.48万元,处于高位水平 [1] - 融券方面,10月13日融券偿还、融券卖出、融券余量及融券余额均为0,但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80%分位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成立于1991年7月29日,于2022年4月11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节水阀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 蝶阀产品收入占比最高,为44.92% [1] - 其他主要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闸阀16.19%,其他阀门12.19%,其他配套产品9.54%,控制阀9.03%,止回阀8.00%,其他业务0.14%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80万户,较上期减少3.70% [2] - 同期人均流通股为3096股,较上期增加3.84% [2] 近期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同比减少7.3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868.51万元,同比增长45.48% [2] 分红派现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5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72亿元 [3]
冠龙节能9月25日获融资买入362.17万元,融资余额8157.5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38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下跌1.43% 成交额达5198.43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362.17万元 融资偿还460.80万元 融资净卖出98.63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157.54万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7.05%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8157.54万元 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同样超过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1.80万户 较上期减少3.70%[2] - 人均流通股3096股 较上期增加3.84%[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 同比减少7.33%[2] - 归母净利润1868.51万元 同比增长45.48%[2] 分红政策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5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72亿元[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联星路88号 成立于1991年7月29日[1] - 2022年4月11日上市 主营业务为节水阀门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1] - 收入构成:蝶阀44.92% 闸阀16.19% 其他阀门12.19% 其他配套产品9.54% 控制阀9.03% 止回阀8.00% 其他业务0.14%[1]
伟隆股份:产品在数据中心领域主要应用于一次侧冷却塔、管路以及二次侧CDU等设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2 21:08
公司产品供应情况 - 公司供应蝶阀、球阀、闸阀、控制阀、排气阀、减压阀、调节执行阀等多种产品 [1]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在数据中心领域主要应用于一次侧冷却塔、管路以及二次侧CDU等设备 [1]
勇破壁垒!吴忠仪表铸就大国重器 “中国阀”——突破控制阀技术瓶颈;破解高端控制阀 “卡脖子” 难题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2:34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高端控制阀引领者 在高温高压差强腐蚀等严苛工况下实现技术突破 解决了部分领域高端控制阀被国外卡脖子的难题 为重大工程提供国产化替代产品 [1][2][3] -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推动订单结构优化 高端定制化控制阀占比提升至35% 智能化改造项目订单量倍增 实现从规模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2] - 公司通过数字化工厂建设实现生产效率提升 产品交货期由2个月缩短至40天 按期交货率从94%提高到99.8% 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20万元/人 [7] 技术突破与研发成果 - 突破30多项卡脖子技术 研发60多项控制阀新产品 取得近600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3] - 自主研发的大口径调压装置在西气东输中俄东线等国家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 [2] - 通过大口径轴流式调节阀国产化项目样机鉴定 为天然气管线运输提供国产化选择 [2] - 成功研发适应1700摄氏度高温的排气阀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力船舶等领域 [2] - 为国能宁煤400万吨煤制油工程研发成套控制阀解决方案 覆盖13个核心工艺装置 将大修周期从12个月延长至24个月 产品价格较进口品牌降低50% [5] 市场表现与订单情况 - 单月订单量突破1.8万台 较去年同期实现稳健增长 [2] - 高端定制化控制阀占比提升至35% 智能化改造项目订单量倍增 [2] - 产品应用于华龙一号核电西气东输工程南海油气项目1000万吨大炼油400万吨煤制油80万吨乙烯等重大工程 [1]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建设 - 我国第一家将仿真技术应用于离散制造生产环节的企业 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7] - 实现人机数据互联互通 形成虚拟与现实生产实时互动 [7] - 车间作业完工准时率提高10%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数据采集覆盖率达到90% [7] - 在59个系统建设中自主开发达44项 [7] 发展战略与研发投入 - 采取高低并举策略 在传统领域以规模效应维持生存 在核电新能源等高端市场寻求利润增长 [4] - 年度科研经费突破5000万元 先后承担1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4] - 未来将重点突破高端控制阀的材料和工艺技术 提升产品在极端工况下的性能 [7]
浙江力诺:20年专注一杯“老白茶”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工业4.0推动全球制造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加速演进 [1] - 公司深耕阀门行业二十余年 定位为科技创新型企业 在国产化替代领域贡献突出 [1] - 公司跻身国内控制阀行业"十亿俱乐部" 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隐形冠军" [5] 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2004年成立初期 九成订单来自造纸行业 [4] - 2008年启动第一次战略转型 从造纸专用阀向石化、化工、矿业场景渗透 [4] - 2014年新三板挂牌 2018年营收突破5亿元 2020年6月成功登陆创业板 [4] - 2022年投建82亩智能制造基地 实现产能大幅提升 [5]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107项授权专利 [9][11] - 依托省级企业研究院和工业设计中心 坚持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结合 [10] - 研发投入从2021年2700万元增至2024年4200万元 增幅达55.6% [23] - 产品定位高端仪器仪表领域 区别于温州地区多数通用机械阀门企业 [9] 核心突破与国产替代 - 控制阀核心部件定位器国产化率不足10% 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 [12] - 2023年成立绵阳子公司联合西安交大攻克"卡脖子"技术 [12] - 2025年3月自研智能定位器量产 成为国内极少数实现控制阀全链路自主化企业 [13] - 在新疆煤化工项目中实现故障率下降40% 成为国产替代标杆案例 [13]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建设 - 智能制造基地采用华为云数据中心实现生产数据秒级反馈 [15] - 微软D365系统贯通研发至交付全流程 AI数字孪生平台支持远程实时监控 [15] - 数字化工厂项目与定位器等长周期项目陆续兑现价值 [23] 产业链整合与收购布局 - 2025年6月收购徐州化工机械100%股权 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17] - 徐州阿卡拥有60余年机械制造经验和40余年调节阀设计经验 [17] - 收购助力公司拓展煤化工、石油化工、空分及深冷工况等高端应用领域 [18] - 完成工艺阀、调节阀、控制阀到智能定位器及检维修业务的全链条覆盖 [18] 企业战略与文化理念 - 采用"慢哲学"战略 专注控制阀领域20年沉淀 [22] - 建设1000㎡室内篮球馆及健身设施 提升员工福祉 [19] - 以白茶哲学比喻企业治理 强调时间沉淀与专注定力 [22] - 定位全场景服务商 重塑行业价值链 [24]
小小阀门创新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1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从建厂之初的小作坊发展为国内重要控制阀制造基地 已走过六十余载 [1] - 2006年重组时技术团队不足10人 信息化人员仅剩3人 经历近200名技术人员出走的艰难阶段 [2] - 公司果断剥离所有非核心业务 锚定高端控制阀研发生产 实现战略聚焦 [2] 技术突破与研发成果 - 攻克深海阀门技术壁垒 搭建国内领先的深海模拟实验装置 研发可在1500米深海环境下耐用60年的控制阀 填补国内空白 [1] - 累计攻克近100项行业难题 开发60多项控制阀新产品 [1]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2项 取得近600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参与修订国家标准25项 [1] - 个性化定制产品占比达70% 针对极端工况需进行成百上千次试验 研发周期1年至十几年不等 [2] 产品应用与市场拓展 - 产品覆盖极地严寒 深海高压 核电站等极端工况场景 [2] - 成功交付徐大堡核电项目大批量核级调节阀 实现核电核级调节阀供货领域突破性进展 [1] - 产品已覆盖全球主要能源化工市场 计划加快拓展海外市场 目标实现国内外市场份额1:1格局 [2] 数字化建设与效率提升 - 建成智能组装线 数字化检验测试装备 数字化移动服务加工中心等数字化车间设施 [2] - 实现"下单即排产 生产即追溯 交付即建档"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2] - 数字化改造后生产效率提高25% 产品研发周期缩短50% 一次性交检合格率跃升至99% [2] - 通过数字化延伸产品应用至锂电池 氢能 储能 核电等新兴领域 [2]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明确方向 坚定信心——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观察
新华网· 2025-06-16 19:11
民营经济整体概况 - 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2% [1] - 制造业企业在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占比66.4%,连续3年提升 [2] 企业案例与行业实践 控制阀行业 - 吴忠仪表深耕控制阀领域60年,曾因盲目多元化导致市场份额下滑,后重新聚焦主业并攻克数十项"卡脖子"工序,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输出设备300余万台(套) [2] 汽车制造装备行业 - 明珞装备通过技术攻关打破国外厂商对汽车总拼系统的垄断,第三代系统已进入美、德、日等市场,获北汽、吉利等国内厂商采用 [3][4] 医疗设备与新材料行业 - 科曼医疗在新生儿呼吸机领域市场份额国内第一 [4] - 鑫晶新材料的高纯石英坩埚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 [4] 电力设备行业 - 大连第一互感器通过导师制培养人才,依托政府技术中心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650万元,制造和物流成本下降20% [5] 轴承制造行业 - 瑞谷科技受益于辽宁省"一件事"改革政策,实现企业变更登记一站式办理,专注精密轴承研发 [6] 政策与制度支持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鼓励企业做优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6] - 政府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专精特新企业培训及资本市场对接支持 [6] - 工信部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坚守主业与自主创新 [6] 发展路径总结 - 民营企业需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核心技术延伸主业优势至新兴领域 [4] - 政策与机制创新(如人才补贴、技术中心)是做强实业的重要途径 [5][6]
智能自控(002877) - 002877智能自控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15:5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877,证券简称为智能自控,公司为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 2025 年 5 月 19 日 15:00 - 17:00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的业绩说明会,参与人员为全体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沈剑标等 [2] 下游行业分布 - 传统下游客户集中在石化、冶金、能源等行业,近年来新能源(太阳能)、新材料(多晶硅、半导体、锂电池)行业、环保产业发展快,市场增长较快,公司将关注新应用场景,挖掘客户需求 [2] 订单与市场情况 - 目前在手订单充裕,上半年接获订单同比基本平稳 [3] - 高端控制阀市场外资品牌占 60% - 70%市场,国产品牌占 30% - 40%市场,近几年进口替代效应明显,公司营业规模以 15%左右复合增长率成长,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3] - 不同客户在不同工况下对控制阀参数关注点不同,一般有口径、压力等级、产品材质、介质特性、响应时间等 [3] 盈利增长点 - 针对现有市场和客户,提升产品技术,优化售后服务,挖掘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3] - 针对新行业、新领域和新产品应用场景,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发新产品品类,创造新市场机会 [3] - 在深耕主业基础上,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探索相关领域产业发展机会 [3] 本期盈利水平 - 2024 年在不利局面下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109,309.03 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69.84 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