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孪生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已有9家公司以“18C”规则递表,数量超此前总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1:41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以来已有9家公司以"18C"上市规则递表港交所,而2023年新增该规则后至2025年前仅有4家公司递表 [1] - 2025年以"18A"规则递表的公司达18家,全年数量有望超过2024年的20家 [1] - 2025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后,5家"18C"公司首次递表,占全年9家中的55% [1][7] - 恒生指数2025年大涨约20%,72家已上市"18A"公司中62家上涨,占比86%,26家涨幅超100% [7] 上市企业特征 - "18C"规则针对未盈利但高潜力的科技企业,2025年递表的9家公司均未盈利 [2] - 2025年递表的27家公司中,6家曾冲击A股IPO未果,1家已在A股科创板上市 [3] - "18C"公司主要来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包括车载雷达龙头承泰科技、酒店机器人龙头云迹科技等 [3] - 仙工智能连续两年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第一,五一视界是中国数字孪生市场领导者 [3] 政策环境变化 - 港交所2018年推出"18A"规则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2023年新增"18C"规则覆盖科技企业 [2] - A股政策包容度提升,科创板将设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标准 [4] - 禾元生物成为证监会讲话后首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会的未盈利企业 [5] - 港交所2025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允许保密提交申请,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6] 市场驱动因素 - 港股市场成熟度高、政策可预期性强,吸引未盈利企业 [4] - "18A"规则使研发密集期的生物医药企业获得上市机会 [6] - 二级市场表现强劲带动投资者信心,海外资本涌入港股 [7]
北京数字孪生巨头51WORLD,能否港交所成功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05 21:52
公司概况 - 北京数字孪生科技公司五一视界(51WORLD)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1000万元 [1] - 专注于3D图形、模拟仿真、人工智能(AI)三大技术领域 [1] - 创始人李熠(39岁),重庆大学工程造价本科,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当代置业集团,2014年创立公司前身当家移动 [3] 行业地位 - 数字孪生行业首个提出并实践地球克隆计划的公司 [1] - 2023年数字孪生行业收入排名第一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市场融资金额位居榜首 [1] - 首家年收入达2.50亿港元(约2.29亿元)的数字孪生企业 [3] - 唯一提供全面数字孪生解决方案的企业 [3] - AI训练与验证解决方案领域2023年收入领先,唯一提供全端数字孪生AI训练及定制平台的提供商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1.70亿元、2.56亿元、2.87亿元 [3] - 2022-2024年净亏损:1.90亿元、0.87亿元、0.82亿元 [3] - 毛利率从2022年65.0%降至2024年51.1%,主要因收入架构变化 [3] 技术架构 - 数字孪生架构涵盖数据底座层、核心技术层、软件平台层、行业应用层 [4] - 核心技术层包括3D图形、模拟仿真、人工智能 [4] - 案例:与中科大脑及百度合作的海淀城市大脑项目,整合17万幢建筑数据,实现海淀区中精度覆盖及中关村西区3平方公里高精度覆盖 [4] 客户与供应商 - 客户覆盖城市、水利、能源、汽车、交通、机器人等多领域 [4] - 供应商包括硬件和软件供应商,部分客户与供应商重叠 [4] 投资与股东 - 获LS 51World、Sky9 51World、商汤科技等投资 [4] - 商汤科技持股2.3% [4] - 曾寻求上交所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最终选择港交所 [4] 发展愿景 - 目标创造"数字孪生地球",分五个阶段推进 [5] - 已进入第四阶段,实现地球实时生成及渲染技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