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贷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银行如何度过“最难一年”
华尔街见闻· 2025-08-27 17:55
8月25日的业绩会上,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将2025年称为平安银行"最难的一年"。 上半年,平安银行录得营收、归母净利693.85亿元、248.70亿元,两项数字同比降幅分别 为-10%、-3.9%。 利润降幅远小于营收的原因,一是该行降本增效、大力节流后业务及管理费支出同比下滑9.4%,二是 拨备反哺、信用减值损失大幅下滑16.27%。 从整体战略看,平安银行如今的收缩来源于对零售业务的刮骨疗毒。 2016年,平安银行启动零售转型,凭借远超同业的资产收益水平跑马圈地,高风险的信用卡、"新一 贷"业务一度被争相效仿。 随着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以风险换收益的苦果持续暴露。 2023年履新行长的冀光恒主导改革,以几乎"硬着陆"的方式调整信用类高收益业务,保障存量资产安 全。 刮骨疗毒下,该行零售部门2024年利润贡献率由2019年巅峰时的7成以上降至不足1%。 2025年,正是平安银行零售改革的关键年份。 信风注意到,近两年该行在资产质量未见优化的大背景下,已频繁通过拨备反哺利润; 具体到业务调整上,则通过大力扩张对公信贷掩护零售业务规模的极速下滑。 但以上种种也意味着,若平安银行的零售迟迟未见起色,不论是整体的拨备 ...
首提零售改革“效益优先、兼顾规模”,平安银行在释放什么信号?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7:04
这八个字意味深长,因为银行零售业务在宏观经济形势、居民收入变化、有效消费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 下,并没有迎来顺周期。包括五家大行在内的多家上市行,去年年报的显著共性就是零售业务集体失 速,业务收入和净利占比均不同程度下降。 平安银行对零售业务阶段性经营策略思考,正借由这八个字向外有效表达。 纵观平安银行这两年的零售调整思路,一个明显的方法论显现:高风险高收益产品,让位于中风险中收 益产品。而零售贷款余额阶段性下降,可以理解为在这个阶段内,中风险中收益产品尚在补位。 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描述这一动态平 衡:"过去的东西(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有没有出清、新的后备军(中风险中收益产品)有没有在排 队。" 一些向好的、趋势性的拐点正在显现—— 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资产余额同比、环比跌幅均放缓;结构 优化,存量高风险产品基本出清,基石类和中收益产品储备上量;零售资产质量、存款付息率、资产收 益率等关键经营指标持续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冀光恒在概述零售改革的最新进展时,首次用了"效益优先、兼顾规模"的表述。 量可以掉,但结构不能不调 "有效需求不足,零售业务不好做。"— ...
深度 | 首提零售改革“效益优先、兼顾规模”,平安银行在释放什么信号?
券商中国· 2025-08-26 16:43
纵观平安银行这两年的零售调整思路,一个明显的方法论显现:高风险高收益产品,让位于中风险中收益产品。而零售贷款余额阶段性下降,可以理解为在这个 阶段内,中风险中收益产品尚在补位。 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描述这一动态平衡:"过去的东西(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有没有出清、新的后备 军(中风险中收益产品)有没有在排队。" 一些向好的、趋势性的拐点正在显现—— 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资产余额同比、环比跌幅均放缓;结构优化,存量高风险产品基本出清,基石类和中收益产品储备上 量;零售资产质量、存款付息率、资产收益率等关键经营指标持续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冀光恒在概述零售改革的最新进展时,首次用了"效益优先、兼顾规模"的表述。 这八个字意味深长,因为银行零售业务在宏观经济形势、居民收入变化、有效消费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并没有迎来顺周期。包括五家大行在内的多家上市行, 去年年报的显著共性就是零售业务集体失速,业务收入和净利占比均不同程度下降。 当"量"很难在非顺周期下扩张的时候,结构就一定要调好。"我们将进一步零售调整资产结构,做优做强基石类贷款,同时进一步推动中收益贷款的稳步 ...
深度 | 首提零售改革“效益优先、兼顾规模”,平安银行在释放什么信号?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6:17
(原标题:深度 | 首提零售改革"效益优先、兼顾规模",平安银行在释放什么信号?) 纵观平安银行这两年的零售调整思路,一个明显的方法论显现:高风险高收益产品,让位于中风险中收 益产品。而零售贷款余额阶段性下降,可以理解为在这个阶段内,中风险中收益产品尚在补位。 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描述这一动态平 衡:"过去的东西(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有没有出清、新的后备军(中风险中收益产品)有没有在排 队。" 一些向好的、趋势性的拐点正在显现—— 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资产余额同比、环比跌幅均放缓;结构 优化,存量高风险产品基本出清,基石类和中收益产品储备上量;零售资产质量、存款付息率、资产收 益率等关键经营指标持续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冀光恒在概述零售改革的最新进展时,首次用了"效益优先、兼顾规模"的表述。 这八个字意味深长,因为银行零售业务在宏观经济形势、居民收入变化、有效消费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 下,并没有迎来顺周期。包括五家大行在内的多家上市行,去年年报的显著共性就是零售业务集体失 速,业务收入和净利占比均不同程度下降。 平安银行对零售业务阶段性经营策略思考,正借由这 ...
“最难的时候正在过去”!20万人围观,平安银行冀光恒,最新发声!感恩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0:41
核心观点 - 公司管理层认为最困难时期正在过去 部分指标呈现积极趋势 业绩有望筑底企稳 [1][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 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 [4] - 公司股价在业绩发布日大涨3.23%至12.45元/股 总市值2416亿元 领涨银行板块 [5] 战略方向 - 坚持"零售做强 对公做精 同业做专"战略方针 [8] - 零售业务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卓越 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 [8] - 对公业务聚焦做精行业 做精客户 做精产品 [12] 零售业务进展 - 零售贷款不良情况出现较大拐点 风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10][11] - 自营渠道人员增至1100人 单产快速上升 [11] - 信用卡余额约3900亿元 较高峰时期降低1000亿元 [11] - 下一步将打造"买理财找平安 好理财平安造"品牌升级 [3][15] 对公业务发展 - 战略客户数量达239户 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12] - 战略客户资产余额约3500多亿元 实现双位数增长 [12] - 战略客户存款余额超5000亿元 同比增长超7% [12] - 聚焦六大行业和六大产品 除房地产外均保持良好增长 [12] 息差状况 - 当前息差为1.8% 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16] - 二季度行业平均息差为1.42% [16] - 公司目标将息差维持在股份制银行第二或第三位 [16] - 希望保持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0-40个基点的竞争优势 [16] 财务规划 - 中期分红率18% 与去年持平 [17] - 努力保持相对稳定的分红比例 [4][17] - 目前没有外延资本补充计划 以内生积累为主 [18] 区域布局 - 在深圳拥有最大市场份额和最多资产 [19] - 将发挥总部优势为深圳及大湾区发展做贡献 [19] 运营数据 - 业绩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高峰期超20.5万人参与 [7] - 公司高管团队新增副行长方蔚豪和行长助理王军 [2]
拐点已至,平安银行零售走向何方?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23
8月25日,平安银行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该行行长冀光恒、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 有志、副行长方蔚豪、行长助理兼首席风险官吴雷鸣、行长助理王军、董事会秘书周强等出 席发布会。 冀光恒表示,今年以来,平安银行顺应市场环境变化,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 专"战略方针,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推动经营质量提升。虽然2025年是平安银行最艰难的一 年,但在上半年,部分指标已出现积极趋势,困难正逐步过去,未来将持续迎难而上,坚持 做"难而正确"的事,力争在今年实现业绩筑底企稳,延续向好趋势。 谈及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零售问题,冀光恒强调,零售改革带来的积极成效已逐步显现,零售 贷款不良率出现明显拐点。在他看来,"止血"举措至关重要,通过对部分风险业务的调整, 有效遏制了不良的上升势头。 "止血"举措至关重要,行长称零售不良已出现明显拐点 第二,过去更关注L端而忽略A端,在此过程中,客户的有效获得、维护、体验均存在一定 不足;经过调整,如今的战术更加精细,业务布局也更加均衡。 第三,过去,零售队伍仅一味紧盯市场本身;如今,零售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不 仅专注于市场,同时也专注于内功、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第四,总 ...
接手两年后 冀光恒定性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灰暗时期”已过
北京商报· 2025-08-25 22:46
"2025年会是我们最难的一年,但上半年部分指标已经出现积极的趋势,相信困难正逐步过去",在8月 25日举行的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以此总结上任两年多的改革转型 成果。作为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首家披露半年报的机构,平安银行上半年业绩呈现"双降"态势:营业 收入同比下降1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9%,较一季度收窄。 从业务板块看,零售业务"灰暗时期"已过、进入"爬坡"阶段,抵押类贷款占比升至64.3%,个人存款付 息率下降37个基点;对公业务则成为重要支撑,企业存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5.4%、4.7%。2025 年,在改革深化与经济回暖预期下,平安银行能否实现"业绩筑底企稳",为长期增长夯实基础还有待时 间检验。 营业收入、净利润"双降" 从细分业务数据来看,作为非利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表现呈现"分化"特征:上 半年平安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7.39亿元,同比下降2.0%,这一降幅虽低于整体营业收入降 幅,但仍反映出部分中间业务的增长乏力。具体拆解各分项数据,既有亮点也有隐忧,结算手续费收 入、代理及委托手续费收入均出现正增长,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
接手两年后,冀光恒定性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灰暗时期”已过
北京商报· 2025-08-25 22:4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 利息净收入445.07亿元同比下降9.3% 非利息净收入248.78亿元同比下降11.3% [3] - 归母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 业务及管理费192.06亿元同比下降9% 信用减值损失194.50亿元同比下降16% [4][5] - 净息差1.80% 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 反映市场利率下行周期中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平衡难度加大 [3] 零售业务 - 零售金融业务净利润占比4% 较上年同期7%进一步下滑 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2.3% 抵押类贷款占个人贷款比例升至64.3% [8] - 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3170.87亿元同比增长5.6% 平均付息率1.92%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基点 [8] - 信用卡流通户数降至4539.08万户 上半年信用卡总消费金额降至9897.71亿元 [9] 对公业务 - 企业存款余额23671.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 企业贷款余额16825.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 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5% [10] - 四大基础行业(基础设施 汽车生态 公用事业 地产)贷款新发放2397.77亿元同比增长19.6% 三大新兴行业(新制造 新能源 新生活)贷款新发放1238.17亿元同比增长16.7% [10] - 企业贷款不良率0.83%较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 主要受部分存量房地产业务风险增加影响 [10] 战略调整 - 2023年起实施组织架构调整 公司金融模块合并六大行业事业部为战略客户部 零售金融模块撤销区域零售业务管理部以打通资源配置 [7] - 对公业务聚焦供应链金融 跨境金融 并购金融等六大核心产品 压降高息负债与保证金业务 优化存款结构 [11] - 零售业务从依赖规模扩张和高收益高风险模式转向优化渠道选择 客户经营和风控能力的系统化调整 [9]
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零售贷款不良拐点已现 高风险资产压降成效显著
中国经营报· 2025-08-25 22:25
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在业绩说明上强调,该行零售业务的风险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幸运 的是,我们两年前就开始主动调整。如今零售贷款不良已出现明显拐点,高风险资产压降成效显著。" 冀光恒进一步指出,过去以高收益高风险为主的零售贷款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挑战,而平安银行 因调整较早、动作较快,目前不良生成额持续下降,新增贷款质量保持良好。 平安银行管理层透露,上半年该行持续压降"新一贷"、信用卡等中高风险业务规模,其中,信用卡余额 较高峰时期压降超过1000亿元。 8月25日,平安银行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该行在上半年持续推进"零售做强、对公 做精、同业做专"的战略方针,通过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资产结构、强化风险管理等多重举措,推动 整体经营保持稳健。 半年报披露,2025年1—6月,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实现净利润248.70 亿元,同比下降3.9%。营收及净利降幅较第一季度均有所收窄。 从贷款结构看,平安银行零售贷款降幅持续收窄,对公贷款增长有所加快。华创证券分析指出,上半年 平安银行零售贷款同比下降5.2%,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2.7个百分点。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