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差管理

搜索文档
“最难的时候正在过去”!20万人围观,平安银行冀光恒,最新发声!感恩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0:41
核心观点 - 公司管理层认为最困难时期正在过去 部分指标呈现积极趋势 业绩有望筑底企稳 [1][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 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 [4] - 公司股价在业绩发布日大涨3.23%至12.45元/股 总市值2416亿元 领涨银行板块 [5] 战略方向 - 坚持"零售做强 对公做精 同业做专"战略方针 [8] - 零售业务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卓越 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 [8] - 对公业务聚焦做精行业 做精客户 做精产品 [12] 零售业务进展 - 零售贷款不良情况出现较大拐点 风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10][11] - 自营渠道人员增至1100人 单产快速上升 [11] - 信用卡余额约3900亿元 较高峰时期降低1000亿元 [11] - 下一步将打造"买理财找平安 好理财平安造"品牌升级 [3][15] 对公业务发展 - 战略客户数量达239户 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12] - 战略客户资产余额约3500多亿元 实现双位数增长 [12] - 战略客户存款余额超5000亿元 同比增长超7% [12] - 聚焦六大行业和六大产品 除房地产外均保持良好增长 [12] 息差状况 - 当前息差为1.8% 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16] - 二季度行业平均息差为1.42% [16] - 公司目标将息差维持在股份制银行第二或第三位 [16] - 希望保持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0-40个基点的竞争优势 [16] 财务规划 - 中期分红率18% 与去年持平 [17] - 努力保持相对稳定的分红比例 [4][17] - 目前没有外延资本补充计划 以内生积累为主 [18] 区域布局 - 在深圳拥有最大市场份额和最多资产 [19] - 将发挥总部优势为深圳及大湾区发展做贡献 [19] 运营数据 - 业绩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高峰期超20.5万人参与 [7] - 公司高管团队新增副行长方蔚豪和行长助理王军 [2]
拐点已至,平安银行零售走向何方?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23
8月25日,平安银行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该行行长冀光恒、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 有志、副行长方蔚豪、行长助理兼首席风险官吴雷鸣、行长助理王军、董事会秘书周强等出 席发布会。 冀光恒表示,今年以来,平安银行顺应市场环境变化,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 专"战略方针,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推动经营质量提升。虽然2025年是平安银行最艰难的一 年,但在上半年,部分指标已出现积极趋势,困难正逐步过去,未来将持续迎难而上,坚持 做"难而正确"的事,力争在今年实现业绩筑底企稳,延续向好趋势。 谈及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零售问题,冀光恒强调,零售改革带来的积极成效已逐步显现,零售 贷款不良率出现明显拐点。在他看来,"止血"举措至关重要,通过对部分风险业务的调整, 有效遏制了不良的上升势头。 "止血"举措至关重要,行长称零售不良已出现明显拐点 第二,过去更关注L端而忽略A端,在此过程中,客户的有效获得、维护、体验均存在一定 不足;经过调整,如今的战术更加精细,业务布局也更加均衡。 第三,过去,零售队伍仅一味紧盯市场本身;如今,零售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不 仅专注于市场,同时也专注于内功、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第四,总 ...
极限逼近3%红线,银行消费贷在隐忧中找平衡
第一财经· 2025-05-27 22:13
贷款利率下行与银行消费贷业务挑战 - 银行净息差进一步压缩,市场竞争白热化,部分银行推出5年免息汽车金融方案,装修贷利率降至2 4%并搭配贴息优惠 [1] - 消费贷不良率有所抬头,资金挪用监管压力增大,产品同质化严重,银行盈利空间被挤压 [1] - 监管叫停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品后,部分银行通过大宗消费场景或利率券模式将实际利率压低至3%以下 [2] 银行消费贷产品与服务创新 - 多家银行推出闪电贷利率券,年利率低至2 68%(单利),车贷提供5年免息,装修贷手续费0 2%/月并首年贴息 [2] - 国有六大行均推出装修贷款服务,建行和农行费率最低,建行提供一年贴息贷款活动,月费率0 2%,首年免息 [3] - 以贷款30万元为例,一年累计手续费7200元,银行首年末返还手续费 [4] 消费贷业务增长与风险 - 2024年银行消费贷成为信贷业务重要支撑,但2025年一季度个人贷款增速放缓,建行个人贷款余额9 0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 87%,低于全行贷款4 73%的增幅 [5] - 全国新增居民短期贷款缩水,4月末少增401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501亿元,招行零售不良率由0 98%升至1 01%,不良额增至361 25亿元 [5] - 商业银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成交规模370 4亿元,同比增长7 6倍,未偿本息折扣率降至4 1%,本金回收率仅6 9% [6] 行业不良资产与风险防控 - 建行消费贷不良率2 22%,南京银行消费贷不良率1 29%,渤海银行高达12 37% [6] - 低利率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加重债务负担,居民部门杠杆率2024年末为61 4%,仍处较高水平 [7] - 消费贷款可能被挪用至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等,增加金融风险 [7]
直击平安银行股东大会!
证券时报· 2025-05-24 11:48
股东大会核心议题 - 管理层直面股东关于息差下行、零售转型、风险管控、盈利增长及股价提振等关键问题 [1] 息差管理策略 - 行业净息差结构性收窄趋势明确,一季度股份行平均净息差1.56%,公司保持1.83%的相对优势 [2] - 控制付息成本为核心举措:零售负债端退出高成本行列,对公付息成本已开始下降 [2] - 存款成本持续优化:一季度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81%,同比降41BP,较去年全年降26BP [3] - 辅助措施包括:业务管理费同比下降13.2%至90.55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20.9%至74.30亿元 [3] - 管理层目标为年底净息差稳定在1.6%-1.7%区间 [4] 零售风险管控 - 个人贷款不良率1.32%,较上年末下降7BP,一季度不良生成量同比降10+亿,环比降30+亿 [6] - 主动收缩高风险产品规模:2024年压降近2000亿元高定价产品,零售风险基本出清 [6] - 强化不良处置:一季度核销贷款170.65亿元,现金收回不良资产94.25亿元(现金回收率97.3%) [6] - 管理层判断零售风险已见底,预计不良率与生成量将逐季下降 [7] 盈利改善路径 - 一季度营收337.09亿元(同比-13.1%),净利润140.96亿元(同比-5.6%) [9] - 多维度提升效益:压降负债成本、调整客群结构、管控资产质量、加强催收、控制运营成本 [9] - 人事调整推动改革:3月新增两名70后高管,强化"零售做强、对公做精"战略执行 [9][10] 股价与估值管理 - 当前股价11.46元/股,较2021年高点回撤51.6%,市净率0.51倍处于股份行中游 [12] - 基本面改善信号:零售风险出清、新产品上量、拨备覆盖率居前、息差优势、股息率28.32%高于行业平均 [12] - 分红政策积极:2024年中期分红增加132亿元,形成"低估值+高股息+高分红"防御特征 [13] - 技术面显示长期趋势转涨,市场对零售转型阵痛定价已充分 [12]
股价领涨!十万亿银行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3-29 07:24
文章核心观点 兴业银行举行年度业绩说明会,高管答疑市场关切,介绍经营成果、市值管理、经营策略、息差目标等情况,力争全年跑赢大市,持续走在股份行前列 [1][2] 业绩情况 - 过去一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2.3亿元、归母净利润77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7%、0.1%,利润增速转正 [2] - 截至3月28日收盘,公司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2.37%,居A股上市银行第一 [3] - 2021年末至2024年末,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1.2%,今年以来跑赢同业 [4] - 2024年公司净息差1.82%,同比下降11个基点,好于年初预期,处于同业较好水平 [18]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每股1.06元(含税)进行2024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比例连续15年提升,并首次突破30% [2] - 公司将“保持分红率稳步上升”作为重要目标,包括加快业务转型、走轻资产轻资本发展道路、平衡资本管理和业务发展关系 [11] 市值管理 - 公司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并披露估值提升计划,下一阶段做好估值修复和市值管理要“内外兼修” [4][5] - 外部要“看大势”、增强信心,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发展有积极变化,各方信心增强,做好市值管理大环境具备 [6] - 内部关键是“练内功”、增强实力,包括让资产负债表更干净简单、提高风险管理专业化、抓机遇促发展、优化股权结构 [7][8][9][10] 经营策略 - 2024年公司提出推动发展模式、经营模式、资产策略“三个转向”,今年初提出处理好挖潜与扩面、负债与资产、表外与表内、风险管控与短期逐利“四个关系” [12] - 深耕存量客户获取增量效益,存量零售客户利润贡献是新客户的16倍,获取新客户成本是经营存量客户的5倍,存量零售、企金客户中长尾客户占比分别为97%、76%,挖潜空间大 [13][14] - 降低负债成本,从“高收益、高风险”转向“低资占、低风险”资产策略,树立负债立行经营主基调,拓展低成本负债 [14] - 在表外业务拓展空间,发挥“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战略优势,健全组织体系、考核引导,形成有效闭环 [15] - 宁可让利、不让风险,为短期营收下沉风险会造成资产质量恶化,耗费更多风险资本 [16] 息差目标 - 公司将负债稳增长、降成本、优结构摆在今年工作首要位置,管控整体息差 [18] - 今年重点通过推进“织网工程”提升企金客户动户率、以代发等品种为突破口实现零售资金沉淀、掌握好金融市场负债规模和久期布局节奏三方面降低负债成本 [19] - 今年存款付息率还有20个BP的下降空间,预计净息差继续下降10个BP,1 - 2月净息差同比下降8个BP,希望全年降幅跑赢大市 [20] 贷款安排 - 今年公司计划贷款新增4000亿元,其中对公贷款、零售贷款分别为3000亿元、1000亿元 [20] - 前两个月贷款增长1200亿元,以对公贷款为主,在合意增长范围内 [21] - 个人住房贷款同比新增80亿元,表现出一定韧性 [22] 零售贷款风险 - 零售贷款近年整体处于风险释放过程,各行不良率普遍抬升,公司也面临一定压力 [23][24] - 今年公司适度降低零售贷款风险容忍度、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优化模型策略,管控新增不良,配置充足财务资源核销零售不良 [24] - 公司将零售业务作为一把手工程,大部分分行由行长分管零售,有信心补上零售短板,通过三年时间取得更好成效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