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自卸车
icon
搜索文档
视频丨“零碳”、能源可再生 国家首个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实现大江截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9 10:09
项目里程碑 -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的孟底沟和牙根一级两座大型水电站于10月28日实现同步大江截流 [1] - 大江截流标志着项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新阶段 [1][11] 绿色智能建设 - 基地着力打造“零碳”工地,大规模应用电动重卡、电动挖掘机等新能源施工机械 [2] - 电动重卡满电状态下可不间断运输10趟,运载量超400吨施工物料 [4] - 电动重卡电池容量为325度,充电时间约45-50分钟,可实现两把充电枪同时充电 [6] - 项目通过“通用地质模型”、“智能仿真”、“智能灌浆”等推进智能系统建设,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控 [8] - 孟底沟水电站建设期将安装上万套传感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复制虚拟电站,预计缩短工期至少6个月,节省投资超5亿元 [10] 基地发展规划 -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是我国首个此类基地,共规划两河口、雅中、锦官、二滩4个项目群 [13] - 基地总规划装机容量为7800万千瓦,计划于2035年全部建成 [13] - 目前基地清洁能源装机约2100万千瓦,在建项目装机约1400万千瓦,累计贡献清洁电能超1.1万亿千瓦时 [15] - 基地以水电为核心,旨在带动风光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构建100%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 [13][15] - 未来将规划布局绿电制氢、算电融合等战新产业,打造水风光储氢全要素清洁能源大基地 [17]
徐工/重汽激烈争冠 北奔暴涨43倍!9月新能源自卸车销2570辆大增127%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25 18:20
新能源自卸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新能源自卸车实销2570辆,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127%,同比增幅较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 [4][5] - 2025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累计实销1.68万辆,同比增长82%,累计增幅较8月过后扩大6个百分点 [24] - 2025年3月至9月是新能源自卸车市场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7个月,其中9月销量超2500辆为历史最高水准 [9][28] 新能源自卸车市场占比与渗透率 - 2025年9月新能源自卸车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比为10.65%,较上月略微下降;1-9月累计占比为12.21%,低于2024年全年的16.03%和去年同期的19.07% [7] - 2025年9月新能源自卸车在自卸车整体市场的渗透率达到46.71%,较上月提升2.14个百分点,且自卸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已连续3个月超过40% [11] - 2025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在自卸车终端销量占比为37.02%,比重卡市场整体新能源占比高出12.81个百分点,是重卡市场新能源占比最高的细分领域 [11] 新能源自卸车技术路线与区域分布 - 2025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技术路线以纯电动为主,占比96.47%,其中换电自卸车为4479辆;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占比分别为1.35%和2.18% [13] - 纯电动车型在自卸车领域的占比略低于在整个新能源重卡市场97.83%的占比 [13] - 2025年1-9月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均有新能源自卸车挂牌,区域分布不均衡,上牌量前7位的云南、四川、河北、广东、河南、湖北和山西合计占比近6成 [14] 主要企业竞争格局 - 2025年9月徐工汽车销售584辆登顶月销量榜,重汽销售502辆排名次席,这是徐工今年第5个月度销冠 [18][20] - 2025年1-9月累计销量排行前12企业有8家实现翻倍增长,徐工、重汽、东风同比分别增长107%、118%、190% [24] - 2025年1-9月徐工汽车市场份额达22.81%排名首位,三一集团、中国重汽、陕汽集团市场份额分别为18.57%、18.55%、10.96% [24][26] - 与去年同期相比,徐工、重汽和东风市场份额分别提升2.75、3.07和2.07个百分点,提升最为明显 [26]
东风商用车重卡又爆大单了!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13 15:27
九月交付活动概览 - 公司在九月于全国多地举行隆重的交车仪式,市场捷报频传 [1][3] - 交付活动覆盖地域广泛,从湖北武汉到云南文山,涉及从快递快运到资源运输等多种场景 [1][3] - 每一场交付被视为对公司品质的认可,并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期许 [11] 具体交付数据 - 在湖北武汉交付新能源重卡70台 [4] - 在成都新都交付新能源牵引车50台 [5] - 在山西交付新能源牵引车30台 [5] - 在江西南昌交付新能源自卸车15台 [6] - 在浙江温州交付燃气/燃油牵引车300台 [6] - 在河南郑州举行100台燃气牵引车签约仪式,并首批交付20台 [7] - 在湖北十堰交付燃气危化牵引车60台 [7] - 在河南濮阳举行80台燃气车签约仪式,并首批交付40台 [8] - 在云南文山交付燃气牵引车10辆 [9] 公司发展势能 - 公司正以澎湃的发展势能,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11] - 公司的活动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1] - 公司期待在2025年再创更多辉煌 [11]
交通部/工信部推新国标!10月起,又一批商用车新规将实施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01 21:05
全国政策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该标准旨在填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空白 为行业准入和质量监督提供技术依据 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5日 [3][5] - 交通运输部发布《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 规定了氢气道路运输的装备条件以及运输、停放、应急处置等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采用长管拖车、罐车等装备进行的氢气道路运输 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6][8] - 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颁布《核电站乏燃料运输管理办法》 明确了主管部门工作、许可管理要求、各环节管理要求及应急保障措施 该办法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10][12] - 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避险车道设计规范》 该规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13] 地方政策 - 重庆市实施《重庆市公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办法》 细化了货物车辆逃避超限检测的方式 并建立违法超限超载货物装载源头溯源机制 [16] - 河南省对连霍二广高速联络线部分路段实行通行费差异化收费政策 对四至六类货车实行6折通行费优惠 优惠期限从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9月30日 [19] - 安徽省自2025年9月20日起免收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服务费 包含对故障车辆和事故车辆的拖车费、吊车作业费 [21][22] - 湖北省延续调整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 对安装使用ETC且通行特定路段的合法装载货运车辆 在5%基本优惠基础上再给予省内通行费3%优惠 [23] - 湖南省印发建设方案 提出打造全省LNG加气网络 计划在高速公路布局LNG加气站174座 实现高速路网LNG加气基础服务全覆盖 [25][26] - 内蒙古自治区联合开展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 督促汽车整车物流企业整改不合规车辆运输车 行动持续至2025年12月底 [28] - 广东省印发实施方案 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至13%左右 大宗货物采用绿色运输方式运输的比例稳定在90%以上 [30] - 云南省优化调整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自2025年9月15日起 补贴资金每工作日投放约50万元 工作日上午10:00开放申请 先领先得 [33] - 甘肃省印发工作措施 提出推动诉求办理、改善从业环境、建功平安运输等11条具体措施 以解决货车司机群体的突出问题 [35]
600辆公交车出口中亚 搭载谁家发动机?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30 12:47
玉柴发动机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向中亚客户批量交付600台搭载玉柴天然气发动机的公交车 [1] - 该批车辆服务范围覆盖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主要城市及城郊与高原边境地区 [3] - 公司对发动机进行了高温启动、冷启动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化升级,以适应复杂的运营环境 [3] 玉柴发动机产品性能优势 - 优化后的天然气发动机具备快速起步、平顺加速、精准热管理、高效燃气利用等多重优势 [3] - 产品能够在高温干燥的南部和低温寒冷的北部地区提供强劲动力和良好响应 [3] - 发动机技术优势大幅降低了用户的运营成本 [3] 中亚市场战略布局 - 此次交付是公司多年来深耕中亚市场的成果 [5] - 随着该地区对绿色环保公共交通的日益重视,公司计划以高效可靠的产品和快速服务继续助力当地公交体系建设 [5] 行业动态摘要 - 8月新能源自卸车销售1895辆,同比增长113% [10] - 前8月客车出口总量为4.8万辆 [10] - 某地有371辆公交车重新招标,项目金额达3.2亿元 [10]
徐工蝉联第一 东风暴涨超10倍! 8月新能源自卸车销1895辆大增113%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30 09:50
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新能源重卡整体销量达1.78万辆,环比增长7%,同比增长182% [1][2] - 新能源牵引车等细分领域同比增幅均超过200%,销量保持超万辆水准 [1] 新能源自卸车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新能源自卸车实销1895辆,环比下降10%,但同比增长113%,同比增幅较上月扩大46个百分点 [2][3] - 2025年1-8月新能源自卸车累计实销1.43万辆,同比增长76%,累计增幅较7月过后扩大5个百分点 [22] - 2025年3-8月是新能源自卸车市场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6个月,月度销量均在2000辆左右 [7][28] 新能源自卸车市场占比分析 - 8月新能源自卸车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比为10.67%,较上月12.57%有所下降 [5] - 1-8月新能源自卸车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比为12.55%,低于2024年全年的16.03%和去年同期的19.99% [5] - 8月新能源自卸车在自卸车整体市场的渗透率达44.57%,较上月44.45%略有提升,较去年同期33.91%提升近15个百分点 [9] - 1-8月新能源自卸车在自卸车终端销量占比为35.69%,比重卡市场整体新能源占比高出12.29个百分点,是重卡市场新能源占比最高的细分领域 [9] 技术路线与区域分布 - 新能源自卸车技术路线以纯电动为主,1-8月纯电动车型占比96.33%,其中换电自卸车为3817辆 [11] - 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自卸车占比分别为1.37%和2.31% [11] - 区域分布不均衡,云南、四川、河北、河南、广东和湖北六大省份合计占据超5成终端销量 [11] - 成都、广州、石家庄、昆明等城市是新能源自卸车上牌量靠前的城市 [11] 企业竞争格局 - 徐工、三一和重汽是月销量榜主要竞争者,2025年前8月月榜冠军均出自这三家企业 [15][16] - 8月徐工以365辆登顶,三一和重汽分别销售351辆和336辆,三家企业月销量均超300辆 [18] - 1-8月累计销量排名前四的企业市场份额均超10%,徐工以3255辆和22.83%的份额居首 [22][24] - 三一、重汽和陕汽1-8月累计销量分别为2711辆、2619辆和1584辆,市场份额分别为19.01%、18.37%和11.11% [22][24] - 多数领先企业实现高增长,徐工、重汽、陕汽、东风、福田和联合重卡1-8月累计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12%、101%、101%、192%、123%和882% [18][22] - 市场竞争者数量增加,2025年参与者已达26位,超过去年全年25位的数量 [20]
徐工摘冠 东风暴涨超5倍!新能源自卸车7月销2094辆史上最高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27 10:41
新能源自卸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新能源自卸车销量达2094辆 环比增长5% 同比增长67% 创历史最高月销量 [3][4] - 2025年1-7月累计销量1.24万辆 同比增长71% 但增速较1-6月缩窄1个百分点 [22] - 新能源自卸车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比12.57% 较上月提升1.55个百分点 但1-7月累计占比12.89% 较去年同期21.07%下降超8个百分点 [6] 细分领域渗透率与技术路线 - 新能源自卸车在自卸车市场渗透率达44.45% 较上月提升6.65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升10.54个百分点 [10] - 1-7月纯电动车型占比96.23% 其中换电车型3307辆 混合动力占比1.49% 燃料电池占比2.28% [12] - 新能源自卸车渗透率34.63% 高于牵引车市场3.31个百分点 高于重卡整体市场11.75个百分点 [10] 区域市场与企业竞争格局 - 销量前五省份(云南/四川/河北/河南/广东)合计占比近50% 主要城市包括成都/广州/石家庄/昆明等 [12] - 徐工以615辆获7月销量冠军 陕汽284辆/三一271辆/重汽254辆分列2-4位 头部企业差距较小 [18] - 徐工/陕汽/东风/远程7月同比分别增长156%/154%/573%/191% 多家企业实现翻倍增长 [18]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变化 - 1-7月徐工累计销量2890辆 同比增长104% 市场份额23.37% 较去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 [22][24] - 三一累计2360辆增94% 份额19.09% 重汽2283辆增90% 份额18.46% 陕汽1379辆增89% 份额11.15% [22][24] - 福田/东风/联合重卡累计增速达134%/138%/827% 市场份额分别提升1.41/1.29/0.67个百分点 [22][24] 市场竞争与行业动态 - 2025年市场参与者达25家企业 与2024年全年持平 显示行业持续吸引力 [20] - 3-7月销量均处历史前五高位 徐工/三一/重汽三家企业轮流获得月销量冠军 竞争激烈 [8][16][26]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8月18日)
乘联分会· 2025-08-18 16:37
国内新闻 工业生产与政策 - 7月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增长面达85.4% 电子、电气机械、汽车等行业贡献率达36.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增长29.7% 铁路机车产量增长1.5倍 高端产品中模拟芯片、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24.2%和21.4% 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8%、24%和12.8% [2] - 武汉汽车置换更新政策将于8月19日暂停实施 8月19日前购车需在8月31日前完成注册登记和旧车转让手续 9月30日前需补正申请材料 汽车报废更新政策继续实施 [3]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 - 湖南开启"移动充电宝"V2G车网互动试点项目 上线"车网互动服务平台" 支持新能源汽车富余电能反向送电网 [4] - 上海临港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出租车开放运营 覆盖58个点位 收费规则为5公里内16元 超过部分4元/公里 [5] 企业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东风汽车与中国中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用车解决方案三大领域 [6] - 理想汽车推出自驾游环线保障计划 支持川藏、青甘、新疆、内蒙四条路线 提供车辆检查、快修、轮胎租赁、道路救援服务 [7] - 长城汽车巴西首家工厂投产 生产哈弗H6、H9及长城炮P30 目标年销量25万至30万辆 拟建第二座工厂 [8] - firefly萤火虫开启欧洲交付 率先落地挪威和荷兰市场 计划拓展至比利时、丹麦等6国 [9][10] 国外新闻 电动汽车市场 - 全球前7月电动汽车销量达1070万辆 同比增长27% 中国市场销量650万辆 增长29% 欧洲销量230万辆 增长30% 其他地区增长42%至90万辆 北美销量100万辆 仅增长2% [10] - 日本对斯里兰卡二手车出口激增 1-6月出口额469亿日元(约3.18亿美元) 占该国二手乘用车总出口量6% [11] 产品创新与促销 - 印度马恒达推出纯电SUV BE6蝙蝠侠特别版 限量300台 仅在印度销售 [12][13] - Lucid为Gravity车型提供7,500美元租赁折扣 以应对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 [15] 商用车 新能源商用车 - 首批50台东风新能源自卸车落地宜昌 服务于磷矿运输主干线路 助力绿色矿山建设 [15][16] - 巴西引入首辆中国氢能重卡"新长征1号" 由未势能源与长城商用车联合开发 聚焦中长途大重载运输场景 [17] 产品与战略合作 - 比亚迪首款纯电小卡T4亮相 申请栏板、厢车、仓栅三种规格 计划下半年上市 [18] - 东风汽车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整车营销与售后服务生态、采购及供应链、智慧物流三大领域 [19]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双碳”战略继续推进,新能源自卸车市场渗透加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15
行业概况 - 新能源自卸车采用非传统燃油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主要用于城建渣土运输、矿山砂石短倒、港口物流等场景,具有零排放/低排放、低噪音、高能效等特点 [1][2] - 按动力类型可分为纯电动(BEV)、换电式、充电式、燃料电池(FCEV)、插电混动(PHEV)、甲醇/天然气等;按卸货方式分为后翻、侧翻和纯电动底卸;按场景分为城建渣土、矿用、港口/短倒、工程自卸车 [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钢材、铝合金、橡胶等原材料及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底盘系统等零部件 [4] - 中游为整车制造,代表厂商包括徐工机械、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三一集团、福田戴姆勒等 [4]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矿山开采、基础建设、水电工程、城市建设等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销量达13112辆,同比增长97.89%;2025年Q1销量4319辆,同比增长68.91% [1][6] - 新能源渗透率从2021年不足1%提升至2024年26.36%,显著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40.9%),预计2025年全年销量突破1.6万辆 [6] - 区域集中度高,前十大省份销量占比75.85%,河北省以超2500辆(占比20%)领跑,四川(13.82%)、江苏、云南、陕西等紧随其后 [8] 技术路线格局 - 纯电动自卸车主导市场,2024年销量12661辆(占比96.56%),201-2024年CAGR达92.06% [10] - 插电混动自卸车快速崛起,2024年销量189辆(占比1.44%),201-2024年CAGR高达473.88% [10] - 燃料电池自卸车销量下滑,2024年降至262辆(占比2%),同比缩减44.14% [11]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CR5从2022年63.46%升至2024年71.31%,CR8从71.31%升至86.15% [13] - 徐工集团市场份额从2021年12.76%跃升至2023年20.23%,超越三一成为领军者 [13] - 中国重汽2024年营收449.29亿元(+6.8%),2025年Q1营收129.08亿元(+12.97%) [15] - 徐工机械2024年营收916.6亿元(-1.28%),2025年Q1营收268.15亿元(+10.92%) [17] 发展趋势 - 政策驱动渗透率加速提升,2035年目标为"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2025年渗透率超20% [19] - 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换电模式占比从2021年37%升至2023年57%,L4级无人驾驶技术应用拓展 [20] - 行业整合加速,头部企业如徐工、三一通过技术(如无人驾驶自卸车)和服务竞争,形成"强者恒强"格局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