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金属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中伟股份登陆港交所,证券简称为中伟新材
巨潮资讯· 2025-11-18 14:15
公司上市与融资 - 公司于11月17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2579,证券简称为中伟新材 [2] - 全球发售H股总股数为104,225,4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422,600股,国际发售93,802,800股 [2] - 每股发售价为34港元,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行使,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34.3261亿港元 [2] 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专业的新能源材料科学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与前驱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主要产品线涵盖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系材料、钠系材料以及新能源金属产品 [2] - 产品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低空经济、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2] - 新能源金属镍除自供外,可根据市场情况以镍中间品或高纯镍板形式对外销售 [2]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已建立覆盖“整车、电池、正极”的全球化、立体化核心客户体系 [3] - 客户群体包括特斯拉、三星SDI、LG化学、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外一流企业 [3] - 公司已全面进入全球领先的电池产业链,与众多行业领先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3]
安永助力中伟新材今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1-18 14:05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1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2579 HK和300919 SZ [2] - 公司是全球锂离子电池用镍系和钴系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的领导者之一,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出货量排名第一 [3] - 公司核心业务是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特别是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同时也涉及新能源金属产品 [3] 市场地位与客户群体 - 公司拥有覆盖新能源材料、电池、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的全球优质客户群 [3] - 公司直接向领先的正极公司供货,并作为直接或间接供货商为世界知名的电池公司和顶级汽车品牌服务 [3] - 于2024年,公司已向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供货 [3]
华泰国际保荐中伟新材成功登陆港交所,成就近三年来港股市场最大新能源材料领域IPO
新浪财经· 2025-11-17 18:45
上市概况 - 中伟新材于11月17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2579 HK [3] - 本次全球发售以每股34港元定价,发行总规模约35.4亿港币(绿鞋前),为近三年来港股市场发行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材料领域IPO [3]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27.90倍认购,国际配售部分获得4.08倍认购 [3] 发行亮点与投资者结构 - 本次发行引入9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2.14亿美元,约占绿鞋前发行规模的47% [7] - 基石投资者包括贵州新型工业化基金、厦门国贸、中创新航等战略投资者、长线基金和多策略基金 [7] - 簿记阶段成功转化多个国际长线基金、国内公募基金、知名中资私募基金和港股市场活跃的多策略基金的订单 [7]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全球化新能源材料公司,主要从事以正极前驱体材料为核心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8] - 公司是锂离子电池用镍系和钴系前驱体材料的全球领导者,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出货量排名第一 [8] - 2024年镍系及钴系前驱体材料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3%及28.0% [8] 财务表现与战略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402.23亿元,净利润17.87亿元,收入和利润连续八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8] - 公司以"技术多元化、发展全球化、运营数字化、产业生态化"为战略指引 [9] - 公司在全球建立10大产业基地,覆盖全球关键资源及主流市场,MSCI ESG评级跃升至AA级 [9] 保荐人角色与长期合作 - 华泰国际于本次发行中担任联席保荐人、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 [3] - 华泰服务中伟新材已近十年,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全周期、跨市场的资本市场服务 [5] - 华泰此前协助公司完成深交所创业板IPO上市以及2021年50亿元和2022年43亿元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融资 [5]
中伟股份发行H股募资净额约34.33亿港元
中国证券报· 2025-11-16 19:12
公司H股上市安排 - 公司H股预计于11月17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 [1] - 本次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股数为1.04亿股(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42.26万股,国际发售9380.28万股 [4] - 每股H股发售价为34港元,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34.33亿港元 [4]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总资产从2017年末的20.2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746.94亿元人民币 [1] - 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8.6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402.23亿元人民币 [1] - 扣非净利润从2017年的0.1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12.81亿元人民币 [1] - 截至11月14日收盘,公司A股总市值为465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在全球建立十大产业基地,2024年底全球员工超过1.6万人 [1] 公司业务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深耕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两个高价值赛道 [1]
中伟新材(02579)每股下限定价34港元,下周一上市 | A股公司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11-14 13:56
公司上市概况 - 中伟新材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H股代码为02579 HK,A股代码为300919 SZ [2] - H股发售价厘定为每股34.00港元,为招股价格区间34.00港元至37.80港元的下限 [2] - 公司通过香港上市募资约35.44亿港元 [2] - 预计上市日期为2025年11月17日,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 [2] 发行与交易细节 - 招股日期为2025年11月7日至2025年11月12日 [3] - 发行股数为1.042254亿股H股,发行比例为10.00% [3] - 上市市值区间为354.377亿港元至393.97亿港元 [3] - 每手买卖单位为200股,入场费为7,636.24港元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核心业务为以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为主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公司是锂离子电池用镍系和钴系pCAM的全球领导者,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出货量排名第一 [2] - 按2024年销售价值计,公司镍系pCAM和钴系pCAM市场份额分别为20.3%和28.0% [2] - 按2024年全部pCAM产品销量计,公司全球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1.8% [2] 产业链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建立从上游新能源金属开采、冶炼、精炼到材料生产及回收的一体化运营体系 [2] - 产品矩阵全面,涵盖镍系、钴系、磷系、钠系及其他创新新能源电池材料,以及新能源金属产品 [2] 承销与投资者阵容 - 稳定价格操作人为摩根士丹利,包销商阵容包括摩根士丹利、华泰国际、中金公司等多家知名机构 [3] - 基石投资者阵容强大,包括贵州新型工业化基金、厦门国贸关联企业宝达投资、中创新航等9名投资者 [3] - 基石投资总额约2.135亿美元(约16.59亿港元) [3]
中伟新材招股结束 孖展认购额达68.8亿港元 超购16.5倍
智通财经· 2025-11-12 16:12
招股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11月7日至12日进行H股招股,招股价区间为34港元至37.8港元,计划发行1亿股,最高集资额达39.4亿港元 [1] - 截至招股截止日上午10时,公开发售部分获得约68.8亿港元孖展,相对于3.94亿港元的公开发售集资额,超额认购16.5倍 [1] - 公司预期将于11月17日挂牌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新能源材料公司,核心业务为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镍系和钴系pCAM的全球领导者 [1] - 自2020年起公司pCAM出货量连续五年排名第一,2024年镍系pCAM和钴系pCAM市场份额分别为20.3%和28.0% [1] - 就全部pCAM产品的销售价值而言,公司于2024年全球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1.8% [2] - 公司产品对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及新兴高电力需求应用至关重要 [2] - 公司建立了从上游金属开采、冶炼到材料生产及回收的一体化运营体系,按产量计,2024年在全球镍产品市场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3.7% [2] 基石投资者 - 公司引入多家基石投资者,包括贵州新型工业化基金、中创新航、蓝思科技附属公司、欣旺达财资等,认购总额合计2.1亿美元 [3]
新股消息 | 中伟新材(02579)招股结束 孖展认购额达68.8亿港元 超购16.5倍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16:08
公司招股概况 - 公司于11月7日至12日进行招股,截至12日上午10时,孖展金额约68.8亿港元,以公开发售集资额3.94亿港元计算,超额认购16.5倍 [1] - 公司计划发行1亿股H股,招股价区间为34港元至37.8港元,最多集资39.4亿港元,每手200股,入场费7636.2港元 [1] - 公司预期将于11月17日挂牌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 [1] 市场地位与业务 - 公司是锂离子电池用镍系和钴系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的全球领导者,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出货量排名第一 [1] - 2024年,公司在镍系pCAM和钴系pCAM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3%和28.0%,就全部pCAM产品的销售价值而言,公司全球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1.8% [1][2] - 公司产品对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以及人工智能设备、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应用的锂离子电池至关重要 [2] 供应链与运营模式 - 公司已建立从上游新能源金属开采、冶炼、精炼到生产及回收的一体化运营模式 [2] - 整合供应链使公司能够销售新能源金属产品及副产品,包括镍中间品、电解镍、钴和铜 [2] - 按产量计,公司于2024年在全球镍产品市场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3.7% [2] 基石投资者 - 公司引入多家基石投资者,包括贵州新型工业化基金、中创新航、蓝思科技附属公司等,认购总额为2.1亿美元 [3]
产业资本、政府产业基金、知名投资机构锚定“基石投资” 中伟股份赴港上市缘何倍受追捧
经济观察网· 2025-11-10 18:56
上市进程与发行概况 - 公司港股IPO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于11月7日至12日完成招股,发售1.04亿股H股 [1] - H股招股价区间为每股34港元至37.8港元,绿鞋前最高募资额达39.4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占10%,国际配售部分占90% [1][3] - 发行股份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股份代号为2579 [3] 基石投资者构成与认购情况 - 9家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近16.59亿元等值股份,以发售价中位价计算涉及约4,619.76万股 [3] - 基石投资者认购股份占H股发售股份总数约44.3% [3] - 投资者类型包括地方政府产业基金、产业合作伙伴及境内外财务投资者 [8] - 贵州新型工业化基金作为地方政府代表参与投资,体现持续支持 [9][11] - 产业合作伙伴如中创新航、欣旺达电子等参与投资,旨在加强业务与战略合作 [12] - 财务投资者包括境内私募高毅资本及海外North Rock基金等 [12] 公司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在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领域构筑强大壁垒,拥有全球竞争力 [4] - 公司构建了从资源开发到循环回收的一体化闭环产业架构 [4][17] - 公司产品矩阵多元化,覆盖镍系、钴系、磷系、钠系等新能源电池材料 [7][17] - 公司在全球建设了十大产业基地,服务全球客户,是新能源材料龙头企业 [7] - 公司是唯一一家获得MSCI ESG领域AA评级的新能源材料公司 [5][14] - 公司在MSCI ESG评级中获得总分6.5分,为行业最高 [14] 机构看好逻辑与业绩预期 - 券商看好公司业绩,国信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2亿元、19.70亿元、23.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25%、19% [16] - 东吴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15.39亿元、20.05亿元、26.14亿元,并给予“买入”评级 [16] - 公司被看好的因素包括镍价企稳、需求回暖带来的盈利能力修复,以及镍自供率持续提升 [16][17] - 公司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2%,为业绩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7] 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 - 公司是继宁德时代后第二家实现A+H上市的新能源材料企业,填补了港股市场该赛道优质投资标的的稀缺性 [4] - 港股上市为全球资本,特别是受MSCI ESG评级门槛限制的外资基金,提供了新的投资选择 [4][5] - 上市拓宽了公司融资渠道,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充沛资金支持 [17]
【IPO追踪】中伟新材启动招股,获蓝思科技、欣旺达等参投
搜狐财经· 2025-11-07 13:53
港股招股详情 - 公司于11月7日启动香港全球招股,计划全球发售1.04亿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9380.28万股,香港公开发售1042.26万股 [2] - 招股价区间定为每股34港元至37.8港元,若以中间价35.9港元定价,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36.279亿港元 [2] - 香港公开发售时间为11月7日至11月12日,最终发售价及股份分配结果预计于11月14日公布,股份计划于11月17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买卖,股份代号2579,每手200股,入场费约7636.24港元 [2]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中约50%将用于扩大生产及供应链能力,约40%将投入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数字化建设 [2] 基石投资者 - 本次发行吸引了多家基石投资者参与,包括贵州新型工业化基金、宝达投资、中创新航科技集团等,这些基石投资者已承诺认购总金额约2.135亿美元(约合16.585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2] 公司背景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的龙头企业,已于2020年年底在A股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919 [2] - 公司的客户群涵盖新能源材料、电池、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的领先企业,2024年已实现向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全面供货 [3] 产品矩阵 - 公司产品线覆盖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系材料、钠系材料以及新能源金属产品,构建了完整的新能源材料产品矩阵 [3]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达402.23亿元,并由2024年上半年的200.86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13.23亿元 [3] - 2024年以来公司净利润有所下滑,从2024年上半年的8.63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35亿元 [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收入同比增长18.84%,净利润同比下降17.33% [4] 业绩波动原因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因去年同期政府补贴较多,环比下滑则主要受低价库存对利润的边际贡献走弱等因素影响 [4]
中伟新材(02579.HK)预计11月17日上市 引入贵州新型工业化基金等多家基石
格隆汇· 2025-11-07 07:03
公司H股全球发售详情 - 公司拟全球发售约1.04亿股H股,其中中国香港发售1042.26万股,国际发售9380.28万股 [1] - 招股期为2025年11月7日至11月12日,预期定价日为11月13日,发售价范围为每股34.00-37.80港元 [1] - 每手买卖单位为200股,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11月17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联席保荐人为Morgan Stanley及华泰国际 [1] 公司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公司是锂离子电池用镍系和钴系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的全球领导者,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出货量排名第一 [2] - 2024年,公司在镍系pCAM和钴系pCAM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3%和28.0%,在所有pCAM产品销售价值上全球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1.8% [2] - 按产量计,公司于2024年在全球镍产品市场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3.7% [3] 公司业务模式与产品应用 - 公司业务涵盖从上游新能源金属开采、冶炼、精炼到新能源材料生产及回收的一体化运营 [3] - 公司产品对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以及人工智能设备、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应用的锂离子电池至关重要 [2] - 公司销售新能源金属产品,包括镍中间品、电解镍以及镍萃取过程的副产品如钴和铜 [3] 基石投资者与认购情况 - 基石投资者已同意按发售价认购合共约2.135亿美元(约16.585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4] - 以发售价中位数每股35.90港元计算,基石投资者将认购的总发售股份数为4619.76万股 [4] - 基石投资者包括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宝达投资、中创新航、东圣先行科技、国泰君安证券投资等多家机构 [4]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途 - 假设发售价为中位数35.90港元且超额配股权未行使,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36.279亿港元 [5] - 约50.0%的所得款项将用于扩大生产及供应链能力 [5] - 约40.0%的所得款项将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数字化,约10.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