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系材料

搜索文档
中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7.33亿元 同比下降15.2%
犀牛财经· 2025-08-20 13: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3 23亿元 同比增长6 16% [1][2] - 归母净利润7 33亿元 同比下降15 20% 扣非归母净利润6 53亿元 同比下降14 77% [1][2] - 基本每股收益0 79元/股 同比下降14 13%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 76亿元 同比增长13 12%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 64% 同比下降0 6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 - 电池材料业务营收96 32亿元 同比下降5 55% 毛利率17 34% [2][3] - 新能源金属业务营收92 73亿元 同比增长44 01% 毛利率7 44% [2][3] - 其他业务营收24 17亿元 同比下降29 90%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4804 31万元 同比下降4 17% [3][4] - 管理费用5 51亿元 同比增长10 12% [3][4] - 财务费用5 81亿元 同比增长51 09% [3][4] 资产状况 - 总资产7469 4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 2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034 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 99% [2]
中伟股份二季度利润环比劲增38% 多元材料矩阵驱动高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1: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3.23亿元,同比增长6.16% [1] - 归母净利润7.33亿元,扣非净利润6.53亿元 [1]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38.24% [1] - 镍、钴、磷、钠四系产品销售量超18.8万吨,同比增长33.91%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镍系材料出货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8系及以上高镍材料占比近70%,应用于人形机器人、eVTOL等高能量密度场景 [2] - 钴系材料通过大颗粒化和超高掺铝技术切入高端电子消费与AI终端市场 [2] - 磷系材料进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供应链,上半年销量超5万吨,位列行业第二梯队 [2] - NFPP钠电材料实现产业化,适用于大型储能与低温场景 [2] - 研发投入累计36.39亿元(2022年至今),建立全链条研发体系 [3] - 技术突破包括:超高镍三元前驱体(能量密度230mAh/g,较主流提升12.7%-27.8%)、首款量产NFPP钠电前驱体、4.55V高电压钴系前驱体等 [3] 新兴领域拓展 - 固态电池前驱体实现数十吨级供货,针对硫化物路线开发定制化产品 [4] - 高镍三元与高电压钴系材料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长续航与高功率密度解决方案 [4] 产业链与全球化 - 构建"资源—冶炼—材料—回收"一体化模式,原料自供与外采灵活切换 [5][6] - 镍产品组合覆盖镍铁、冰镍及电解镍,电解镍品牌在LME和上期所注册 [6] - 海外收入占比50.58%,客户包括LG新能源、特斯拉等全球前十电池厂商 [6] - 印尼、韩国新产线投产增强全球供应能力 [6] ESG与可持续发展 - MSCI ESG评级从BBB跃升至AA级,位列行业第一 [7] - 单位产品碳排放两年内下降23%,镍钴原料100%尽责管理 [7] - "零碳工厂+循环园区"模式覆盖五大生产基地 [7] 行业展望 - 动力电池回暖及固态电池、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将推动新能源材料需求结构性爆发 [8] - 公司通过四系材料协同发展与全球资源协同能力强化竞争优势 [8]
中伟股份:中青项目预计将于今年Q2完成项目主体建设,后续产能将快速释放
巨潮资讯· 2025-05-13 18:01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印尼中青项目采用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的富氧侧吹工艺冶炼红土镍矿,开创新技术路线 [2] - 项目预计2024年Q2完成主体建设,6条产线全部拉通,后续将快速进行生产调试及产能爬坡 [2] - 产能释放后将提升产业协同能力,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盈利能力 [2] 产品战略与市场布局 - 2024年磷酸铁锂总产量达238万吨,同比增长50%,公司加速拓展磷系、钠系产品矩阵 [2] - 自2022年布局磷系材料以来,2025年一季度磷酸铁出货量位居外销市场第一 [2] - 未来聚焦镍系、磷系材料规模化发展,持续研发钠系材料,覆盖动力电池、低空领域、固态电池、AI等新兴市场 [2] 工艺优势与环保特性 - 富氧侧吹工艺较传统RKEF工艺碳排放更低,余热发电提升能源利用率,硅镁渣可直接用于建筑材料 [3] - 工艺适配1.2%及以上品位红土镍矿,原料灵活性高 [3] - 同时采用RKEF工艺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如不锈钢、新能源),形成互补优势,RKEF适用矿源品位为1.5%左右 [3] 产能建设与资源布局 - 印尼已建成及在建冶炼产能达19.5万金属吨,2024年底实际建成15.5万吨,全年冰镍产量近10万吨,权益电解镍产量5万吨 [3] - 通过柔性产线设计灵活调整镍中间品自用与外售比例,实现收益最大化 [3] - 通过参股、长协等方式优化印尼资源供给,并计划拓展南美锂矿资源完善全球原材料保障体系 [3]
3家固态电池企业,冲击港股IPO
DT新材料· 2025-05-04 21:17
固态电池企业赴港上市动态 - 3家涉及固态电池产品的企业近期密集宣布赴港上市,旨在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1] 星源材质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为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头部企业[2] - 2024年营收35.41亿元(+17.52%),归母净利润3.64亿元(-36.87%);2025年Q1营收8.89亿元(+24.44%),归母净利润0.47亿元(-56.39%)[2] - 2024年隔膜销售量39.86亿㎡(+57.64%),生产量40.46亿㎡(+56.25%),库存量1.81亿㎡(+49.73%)[2] - 重点研发新型交联复合膜、高安全性聚酰亚胺涂覆隔膜、固态电解质复合隔膜等产品[2] - 与大曹化工合作批量交付半固态电池隔膜,与Sepion Technologies合作研究涂层技术,与中科深蓝汇泽联合开发固态电解质膜[3] - 参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的氧化物电解质已量产,硫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4] 南都电源 - 公司筹划H股发行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主营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系统[4] - 2024年营收79.84亿元(-45.56%),归母净利润亏损14.97亿元(-4260.62%),主要因锂电产品价格下降及海外订单延迟[5]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首创电解质三明治结构设计,解决"固固界面"难题;2024-2025年陆续发布20Ah/30Ah/783Ah固态电池[5] - 与雅迪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合作研发固态电池技术及产业链协同[6] 中伟股份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募资主要用于全球布局扩张及电池材料研发[6] - 2024年三元前驱体市占率20.3%全球第一,镍系和钴系正极材料前驱体出货量全球第一[7] - 2024年营收402.23亿元(+17.36%),净利润14.67亿元(-24.64%);镍系三元前驱体营收161亿元(占比40%),毛利率19.97%(+2.01pct)[8] - 国内首家实现90镍系材料国产工业化,镍系固态电池前驱体已通过主流客户认证[8] - 与当升科技合作研发固态前驱体材料[8] 行业活动 - 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将于2025年7月3-5日在宁波举行,涵盖固态电池产业化、电解质开发、硅基负极等议题[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