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绿茶

搜索文档
山东多个“土特产”被专门立法保护
齐鲁晚报· 2025-08-15 05:35
潍坊是"风筝之都",至今已经成功举办42届国际风筝会。风筝已经成为潍坊独具特色、极具价值和影响 力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潍坊市风筝文化产业促进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 风筝文化产业促进地方性法规,为破解当地风筝文化产业发展瓶颈提供长效法治方案。 滨州沾化是"中国冬枣之乡",目前,沾化区冬枣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其中大棚种植面积7.3万亩,年产量6亿斤 以上,产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然而,冬枣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集约化程度不高、枣树抵御自然灾害能 力较弱、优势品种"沾冬二号"种植成本较高等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7月31日,《滨州市冬枣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经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于2025年9月1 日起施行。沾化冬枣有了专属地方性法规,条例共6章48条,从冬枣种植管理、贮存保鲜、包装、加工、运 输、销售等方面作出规定,为冬枣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全国首部" 彰显地方特色 "小石榴成了大产业。"石榴是枣庄的特色产业,2024年9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枣庄市石榴产业发展 促进条例》,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石榴产业专项法规。 记者杨 ...
茶香飘出薄家口
经济日报· 2025-08-13 14:25
行业概况 - 日照绿茶已成为山东省日照市规模最大、基础最好的农业特色产业,并成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之一 [1] - 岚山区巨峰镇薄家口村是日照绿茶核心产区,每年鲜叶、干茶交易总额逾2亿元,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品类齐全 [1] - 薄家口村拥有江北最大的鲜叶交易市场,旺季时摊位达400多个,鲜叶交易旺季日交易额近100万元,年交易额突破1亿元 [2][3] 产业发展历程 - 1966年山东省开始"南茶北引"项目,岚山区率先成功,薄家口村茶园随之出现 [3] - 1988年薄家口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00余亩,2004年出现首个注册茶厂"御园春" [4] - 目前薄家口村有50多家茶企,24个标准化车间,年产干茶7.2万斤 [4]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企业"的茶园托管模式,已整合7个村近5000亩茶园 [7] - 开发"共享茶空间"作为茶旅路线终点站,上半年接待三批康养旅行团 [7] - 研发无性系茶苗快繁技术,每年繁育1000多万株茶苗,销往陕西、内蒙古、西藏等地 [8] 销售渠道拓展 - 传统渠道包括鲜叶交易市场和城市门店销售,干茶次日可达济南、青岛等城市 [5] - 2021年开始尝试直播带货,目前账号拥有5万粉丝,年销售绿茶近万单 [6] - 外地网红入驻薄家口村进行直播带货,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 [6]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研发深加工产品,探索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新业态 [8] - 2023年鲜叶市场升级改造,占地规模扩大2倍,新增精品鲜叶区 [9] - 将开发茶旅融合项目,利用2400亩茶园景观吸引游客 [9]
日照|茶产业“小散弱”咋破?“双社双链”给出答案——1000余“小舢板”组成联合舰队
大众日报· 2025-07-29 08:51
茶产业"双社双链"模式创新 - 巨峰镇创新推出"茶香巨峰联合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双社"联动模式,解决茶产业"小散弱"问题,整合8万亩茶园,年产干茶4500吨 [1] - "双社"模式通过联合社对接市场和合作社,合作社直接对接茶农,将5000亩茶园连片托管,带动1000余户茶农抱团发展 [2] - 模式包含"党建链"和"产业链"双链协同,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 [1] 茶农收益提升 - 托管茶园茶农获得高于市场价10%以上的鲜叶收购溢价,每亩茶园年增收2000-3000元 [2] - 联合社免费提供药肥供应和农技指导,解决茶农用药不规范和农残超标问题 [1] - 茶农卢绪年托管1.2亩茶园后实现"少操心,多挣钱" [2] 企业原料保障 - 加工企业可与联合社签订《无农残优质鲜叶供应协议》,获得合格无农残鲜叶,并获取检测报告和收购记录 [2] - 日照茶仓公司通过该模式累计销售干茶25.8万斤,产值48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40万元 [3] - 企业因原料有保障敢接更大订单,如日照茶仓正与黔江茶企合作研发新产品 [3] 质量管控体系 - 托管茶园布设AI行为分析设备实时监测农事活动,对违规行为识别报警 [4] - 实施茶医生"处方制度",由农技专家开具用药处方,联合社统一供药,全程动态监管 [4] - 全部托管茶园纳入日照绿茶防伪溯源系统,统一贴标上市 [4] 产业协同效应 - 经销商可委托联合社生产干毛茶或直接采购,专注市场开发 [3] - 联合社预期通过订单销售实现年50万斤干毛茶产量 [4] - 模式实现茶农有溢价、企业有优质原料、村集体有分红、联合社有管理费的多方共赢 [5] 品牌与规模发展 - 联合社正对接中茶公司、汇源集团等大企业"借船出海"打响品牌 [4] - 巨峰镇设立30万元集体经济基金,根据托管成效对村集体进行奖补 [5] - 计划扩大托管面积,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 [5]
“好品山东”入湾区,2025港澳山东周诚邀您共品齐鲁风味
南方农村报· 2025-05-20 18:00
山东农业品牌建设 - 山东打造"好品山东"品牌矩阵,培育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8个,其中21个品牌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7][8] - 2023年24个农业品牌纳入"好品山东"品牌名单,总数累计达到171个,构建"好品山东+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体系 [9][10] - 市级层面打造"泉水人家""青岛农品""产自临沂"等区域品牌,县级层面突出"一县一品",全省共有农产品地理标志351个 [11][12][16][17] 特色农产品与产值 - 章丘大葱年产值超10亿元,莱芜黑猪品牌价值突破50亿 [23] - 崂山绿茶、大泽山葡萄通过"农旅融合"模式带动10万农民增收 [30][31] - 沂源苹果出口30余国,高青黑牛品牌价值超百亿 [39][40] - 枣庄石榴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元,开发120余种深加工产品 [46][48] - 栖霞苹果年产值超百亿,莱阳梨古树梨膏成养生佳品 [56][57] - 寿光智慧大棚年产蔬菜450万吨,制定全国蔬菜价格指数 [59][60] - 金乡大蒜出口量占全国70%,济宁"一粒米一头蒜"经济年创汇超10亿美元 [71][72] - 乳山牡蛎年产量50万吨,文登西洋参占全国七成份额 [82][83] - 蒙阴蜜桃电商年销破10亿单,乐陵金丝小枣、德州扒鸡传承百年工艺 [88][90][91] - 冠县鸭梨年产量30万吨,沾化冬枣品牌价值超50亿 [93][102] 产业模式与创新 - 青岛构建"市级统筹、区市发力、企业创牌"三级联动体系,成立农产品品牌联盟整合头部品牌资源 [32][33] - 淄博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打造全产业链,成立"淄博农品"产业联盟整合7大区域品牌 [40][41] - 潍坊打造"潍坊农品"全球IP矩阵,2023年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额达67亿元,同比增长45% [65][68][69] - 济宁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出海体系,金乡大蒜在TikTok东南亚直播间创下5分钟售罄200吨纪录 [73][74][75] - 临沂依托"物流之都"优势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网络,助力革命老区农产品外销 [89] - 菏泽以"一朵花一根药"推动产业升级,牡丹籽油被誉为"液体黄金" [104][105][106]
日照绿茶:科技加持,一片绿叶正蝶变为“金叶”
齐鲁晚报网· 2025-04-29 13:47
行业概况 - 日照市岚山区是山东省"南茶北引"最早获得成功的地区之一,现已发展成日照绿茶核心产区,茶园面积扩展至16.2万亩 [5] - 岚山省级农高区已建成北方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圃,收集栽种着600多个茶树种质资源 [5] - 园区成功选育6个适应当地气候的茶树新品系,并参与研发"北茶红蕊"等4个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的品种 [5][7] 技术创新 - 北方茶树良种繁育基地首创"多根无性茶苗快繁技术",将育苗周期从传统的一年半压缩至38天,茶苗根系发达程度达常规方法的60倍 [6] - 基地采用国内最先进的AIPA智慧决策型精准农业系统,实现温室及茶园的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5] - 园区即将投产国内领先的抹茶生产线,采用先进研磨工艺和灭菌技术推动茶产业向精深加工领域发展 [6] 产能与市场 - 北方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具备每年2000万株无性系茶苗的繁育能力,产品销往广西、西藏、重庆、陕西、内蒙古等地 [6] - 产业模式从单一卖茶叶转型为卖茶苗的多元化发展,实现"西迁南进"的市场拓展 [6] 产业链生态 - 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构建了从育苗研发到电商销售、从茶旅体验到文化研学的全产业链生态 [6] - 基地集茶树良种选育、种苗快繁、标准化种植示范和科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 [5]
一片茶叶的科技革命:日照绿茶凭啥领跑北方茶业
齐鲁晚报网· 2025-04-17 10:45
文章核心观点 日照茶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构建全产业链生态,推动产业向精深加工迈进,不断擦亮“北方绿茶之乡”招牌 [1][3][5] 分组1:园区创新与产业生态 - 园区是北方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库”,构建起从育苗研发到电商销售等的全产业链生态 [3] - 智能联栋温室采用“多根无性茶苗扦插快繁技术”,将育苗周期从一年半压缩至38天,培育茶苗根系发达程度达常规60倍,实现当年栽种当年采摘 [3] - 基地年繁育无性系茶苗2000万株,已销售推广至广西、西藏等地,北方茶树开启“西迁南进”新征程 [3] 分组2:科技管控与品种选育 - 园区通过AIPA智慧决策系统,实现水肥管理等环节数字化精准管控 [5] - 园区建成北方最大茶树种质资源圃,成功选育6个适应当地气候的茶树新品系 [5] - 专利技术培育的无性系良种推广至内蒙古赤峰、陕西西安等地,解决北方茶树良种覆盖率低难题 [5] 分组3:产业发展与前景 - 园区内投资1.2亿元的抹茶生产线即将投产,采用国内领先工艺和技术,推动日照茶产业向精深加工迈进 [5] - 日照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30万亩,年产干毛茶2.15万吨、总产值42亿元,“十四五”以来,干毛茶产量、总产值分别提升18.8%、27.3% [5] - 日照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首位,是我国高纬度地区面积最大的优质绿茶产区 [5]
日照发布系列新举措,聚焦绿茶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4-01 12:20
文章核心观点 - 日照市以《日照市日照绿茶保护管理条例》实施为契机推动《日照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从五方面发力推动日照绿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3][4][5] 日照绿茶产业现状 - 日照绿茶是日照规模最大、基础最好的农业特色产业,是城市“金名片”和百姓“金叶子” [3] - 实施“谷雨工程”后,在稳定种植面积、提升茶叶质量、增加产业效益等方面成效显著,产业发展基础稳固,集约化态势明显,品牌培育与宣传效果好,质量安全监管常态化 [3] 未来发展举措 龙头培育行动 - 学习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打造“日照绿茶茶庄”模式,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带动散户茶园整合,促进生产标准落实,争创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 [3] 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 建立健全农药追溯管理制度,强化源头监管 [4] - 实行农药“处方制度”,推行专家坐诊、处方购药,实现销售流通全程动态监管 [4] - 引进质谱农残快速筛查技术,对种植主体全覆盖抽检 [4] - 推行贴标溯源,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制假售假,保护品牌 [4] 科技创新行动 - 依托中茶所“北方茶叶研究中心”,开展茶园绿色防控、茶叶精深加工、庄园茶风味特征等技术研究,建立标准化技术体系,补齐产业技术短板 [4] 品牌保护提升行动 - 贯彻落实《日照市日照绿茶保护管理条例》,加强品牌保护 [4] - 打造日照绿茶集团公共销售平台,培育茶文旅展示窗口 [4] - 在主流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日照绿茶”故事 [4] 茶文旅融合提质行动 - 统筹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展绿茶文化节、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打造茶文旅节会品牌 [4] - 开发“茶旅 + 民宿”“茶旅 + 研学”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