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机床
搜索文档
勾勒未来产业“智”造范式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成果扫描
中国化工报· 2025-10-15 10:58
工博会整体概况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主题为“工业新质,智造无界”,展示中国制造业转型最新成果 [1] - 来自全球28个国家及地区近3000家企业参展,近300项全球首发、200项中国首秀技术集中亮相 [1] 人工智能与数实融合 - 节卡机器人全球首发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仅需100组数据、6小时即可掌握新任务,大幅降低对海量样本训练的依赖 [2] - 西门子与中科摩通首发新一代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装配设备,作为生成式工业AI助手首个应用,使设计周期缩短30%,采购成本降低10%,现场调试周期压缩30%,从设计到制造仅用时2个月,较行业常规提速三分之一 [2] - 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智能体机床”系统可自动模拟成千上万次加工路径并生成最优方案,实现“机器自主思考” [2] 高端装备与极限突破 - 柴孚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负载达5吨的重载工业机器人,可应用于整车举升、超大工装搬运及建筑采矿等极端工况 [3] 清洁能源体系构建 - 能源装备展区展示“国和一号”核电装备、先进小堆浮式发电平台、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等,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供给体系 [3] - 上海电气展示绿色甲醇一体化全景沙盘,其吉林洮南全球首个风电耦合生物质项目采用纯氧加压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将玉米秸秆转化为绿色甲醇 [3] - 上海电气煤燃核、风光储、氢氨醇等七大业务板块构建“能源生产-工业应用-循环利用”完整链条 [3] - 中广核数字科技“和睦系统”作为中国首个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实现全面自主可控,覆盖从第二代到第四代核电技术 [4] 绿色低碳与零碳转型 - 施耐德电气展示采油与炼化、精细化工等7大应用场景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并发布多款工业自动化创新产品及“5G+边缘计算”系列报告 [5] - 能碳数据治理服务平台实现跨层级、跨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安悦节能ANYO-iEMS能碳智控平台利用AI实现源荷联动与无人值守,易碳数科提供碳排放核算与产品碳足迹量化服务 [6] - 宝武环科固(危)废年处置量达6300万吨,鑫广再生资源绿色拆解率超95%,英科实业打通塑料循环再生全产业链,中器环科将餐厨废弃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因士科技利用工业固废制备高性能建材实现降碳75%以上 [6]
为“硬核”工业装上智慧大脑
中国青年报· 2025-09-27 06:39
中国工业总体成就 - 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吸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展商参会 [1]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 - 节卡智能机械臂重复定位精度达到±50微米,依托实时协同控制与图形化拖拽编程技术,已在汽车零部件搬运、航空发动机检测等领域完成批量验证 [2] - 越疆机器人展示多形态机器人协同工作的“未来工厂”缩影,其平台化兼容能力允许企业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产线即可实现机器人快速接入与协同作业 [2][3] - 上海交大智邦全球首发智能体机床μAI,实现全球首个“零人工经验”的加工路径自主生成,机床具备10个“大脑”的自主探索与自进化能力 [3] 绿色能源与高端装备 - 上海电气展示全球首个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利用玉米秸秆等废弃物通过“绿电制氢+生物质气化”模式生产绿色甲醇 [4][5] - 展会展示“华龙一号”核电装备、先进小堆浮式发电平台、可控核聚变等重大技术成果 [5] - 中广核数科“和睦系统”作为中国首个自主核电站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已应用于33台在运在建核电机组,保障安全稳定运行80堆年 [5] 前沿材料与产业赋能 - 上海超导展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液氮环境下实现零电阻,可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超导电力等前沿领域 [6] - 海智在线通过AI工具构建数字化产能地图,帮助浙江宁波一家工厂将工艺拉伸比从“1:2.5”提升至突破性的“1:3.5”,成功进入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领域 [7]
(经济观察)竞速智能赛道 中国制造添“精密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9:54
中国制造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人民币 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智能装备技术突破 - 交大智邦研发智能体机床 通过"世界模型"实现微米级精密加工自主路径规划 替代传统依赖人工工艺师的操作方式 [1] - 智能体机床从零探索加工路径 在航空发动机制造等高难度领域完成关键零部件加工验证 [2] - 航空发动机领域高端机床装备中试平台入选上海市首批中试平台示范名单 [2] 工业自动化应用进展 - 节卡机器人展示产线自动化装配方案 通过视觉与力控技术实现机器人关节精密装配 [4] - 企业产品应用于丰田汽车 施耐德电气等全球知名企业产线 并在日本名古屋建有制造基地 [4] 行业交流平台规模 - 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吸引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家中外展商参展 [4] - 中国工博会搭建海内外工业企业交流合作平台 展现中国制造升级路径 [1]
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竞速智能赛道 中国制造添“精密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4:38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中国制造业增加 值占全球比重已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竞速智能赛道 中国制造添"精密密码" 中新网上海9月24日电 (记者 郑莹莹)9月23日至9月27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 称:中国工博会)上,大设备林立,机械臂挥舞,海内外参观者摩肩接踵。 "比如我们给它的任务是怎么把零件表面红色的部分去除,同时不去碰到绿色的部分。它要自主寻找最 高效且最精确完成任务的路径。"沈彬说。 据他介绍,2019年,团队启动这一智能体机床的研发工作,今年走通了整体技术路径,并在航空发动机 制造等高难度领域验证了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取得了良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中国工博会上,首批上海市中试平台示范名单出炉,其中就包括交大智邦牵头上海 交通大学、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等建设的航发领域高端机床装备中试平台。 被誉为"工业风向标"的中国工博会已举办二十几年,见证中国"制造之路"的变化,展现当下中国"智 造"的升级路径,也搭建海内外工业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 9月23日至9月27日,第二十 ...
上海机器人“四小龙”与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同台秀实力 中国工博会9月23日在沪开启
解放日报· 2025-09-13 09:11
展会规模与影响力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规模超过2025德国汉诺威工博会[1] - 吸引28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家参展企业 专业观众和国际展商比例有望创历史新高[1] - 预约登记观众数量超去年同期30% 国际买家覆盖102个国家和地区[2] - 工博会展览面积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工业类综合展会第一[2] 展览内容与技术创新 - 设立三大特展及9个行业主题展 包括国家展 养老机器人展和未来工业创新展[1] - 展示C919大型客机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国之重器[1] - 呈现1500个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攻坚项目成果[1] - 全球首个"零人工经验"加工路径自主生成的智能体机床将亮相[1] - 重点展示"国和一号"核电装备 先进小堆浮式发电平台及可控核聚变技术[1] - 推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量子加密OTN行业专网等未来产业成果[1] 行业格局与展会定位 - 机器人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 行业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顶尖行业盛会[2] - 上海机器人"四小龙"(新时达 柴孚 新松 节卡)与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发那科 ABB 安川 库卡)首次同台展示[2] - 展会从"大而全"综合展发展为"专而精"的行业标杆展[2] - 工博会定位为"中国工业的4S店"和未来工业交流探讨的专业阵地[1]
智造未来可期 第二十五届工博会23日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20:53
核心观点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 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规模及国际参与度创历史新高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工业成果 展示包括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等国家重器 以及AI融合制造、核电技术等创新突破 吸引全球28个国家近3000家参展企业 首发首秀产品近500项 境外观众预约数同比翻倍[1][3][4][7][8] 展会规模与国际化 - 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规模及专业观众、国际展商比例均创历史新高[1] - 吸引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28个国家及地区近3000家参展企业 国际展商参展面积创新高[4] - 境外观众预约人数较去年同期翻一番 覆盖102个国家和地区 欧洲客商占比30%[8] 高端化成果展示 - 展示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国家重器[3] - 呈现1500个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攻坚项目成果和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成效[3] - 国家新型工业化成就展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 包含成就展、集群展和基础展三大展区[4][5] 智能化创新应用 - 重点展示AI与制造业融合成果 如智能体机床实现全球首个"零人工经验"加工路径自主生成[3] - 国产化口腔手术机器人结合AI手术规划 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效率[3] - 机器人领域"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安川、库卡)及上海"四小龙"企业首次齐聚[7] 绿色技术突破 - 展示"国和一号"核电高端装备、先进小堆浮式发电平台、可控核聚变等自主首台套重大核电技术[3] - 上海电气以煤燃核、风光储、输配电、氢氨醇七大业务板块展示能源与工业高端装备[3] 前沿领域与创新框架 - 聚焦超导、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 展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量子加密OTN行业专网等技术[4] - 采用"1+3+9+10"创新框架体系:1场开幕式、3大特展、9个行业主题展、10场重点行业峰会[4] 产品首发与技术创新 - 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产品亮相[7] - 意大利萨瓦尼尼展出集成RVS人工视觉系统的P-Robot多边折弯中心与仿生机器人结合方案[7] - 日本天田全球首发可变脉冲切割高速带锯床 ABB推出速度达5.8米/秒的紧凑型协作机器人PoWa[7] - 发那科首发集成智能视觉系统的R-50iA系列机器人控制柜[7] - 柴孚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5000公斤负载重载机器人 中科新松展示21自由度双臂仿生人形机器人[7] 国际交流与活动 - 沙特展团展示沙特2030愿景中工业转型、工业4.0与智能制造成就[4] - 打造"感知中国制造体验日"活动 以每日主题形式开展中外对话 邀请"一带一路"CIIF海外推荐官及龙头企业互动[8]
智造未来可期,第二十五届工博会23日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20:52
核心观点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 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规模及国际参与度创历史新高[1] - 聚焦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三大方向 集中展示国家重大工业成就与前沿技术突破[4][5] - 吸引28个国家近3000家参展企业 首发首秀产品近500项 境外观众预约数同比翻倍[5][8] 展会规模与国际化 - 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国际展商参展面积创历史新高[1][5] - 吸引德国 日本 美国 法国等28个国家及地区近3000家参展企业[5] - 境外观众预约人数较去年同期翻一番 覆盖102个国家和地区 欧洲客商占比30%[8] 高端化展示内容 - 展示C919大型客机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国家重器[4] - 呈现1500个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攻坚项目成果和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成效[4] - 沙特展团展示工业转型 工业4.0 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相关成就[5] 智能化技术突破 - 智能体机床实现全球首个"零人工经验"加工路径自主生成[5] - 国产化口腔手术机器人结合AI手术方案规划 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效率[5] - 发那科首发集成智能视觉系统的R-50iA系列机器人控制柜[8] 绿色能源创新 - 展示"国和一号"核电装备 先进小堆浮式发电平台 可控核聚变等首台套重大技术[5] - 上海电气以煤燃核 风光储 输配电 氢氨醇七大板块展示能源与工业高端装备[5] 前沿领域探索 - 聚焦超导 原子级制造 脑机接口 量子科技等领域[6] - 展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小型模块化场反位形FRC-SMR 量子加密OTN行业专网[6] 首发展品亮点 - 近300项全球首发 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亮相[8] - 意大利萨瓦尼尼展出集成RVS人工视觉系统的P-Robot多边折弯中心与仿生机器人结合方案[8] - 日本天田全球首发可变脉冲切割高速带锯床[8] - ABB推出工业级速度达5.8米/秒的紧凑型协作机器人PoWa[8] - 柴孚机器人首发全球首款5000公斤负载重载机器人[8] - 中科新松展示21自由度双臂仿生人形机器人[8] 展会体系架构 - 创新"1+3+9+10"框架体系:1场开幕式 3大特展 9个行业主题展 10场重点行业峰会[6] - 国家新型工业化成就展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 含成就展 集群展 基础展三大展区[6]
近500项首发首秀展品!“智”量十足的工博会即将在沪开幕
新华财经· 2025-09-12 19:47
展会规模与结构 - 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规模及专业观众 国际展商比例均有望创历史新高[1] - 确定近300项全球首发和近200项产品中国首秀[1] - 采用"1+3+9+10"框架体系 包括1场开幕式 3大特展 9个行业主题展和10场重点行业峰会[1] 核心主题与定位 - 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 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1] - 展会以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为底色[2] - 打造中国工业的4S店[1] 三大特展内容 - 国家展展示C919大型客机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国家重器[2] - 国家展呈现1500个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攻坚项目成果和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成效[2] -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展集结17家科技品牌展示31款新产品 包括傅里叶 宣康 归墟 钧控等企业[2] - 未来工业创新展聚焦前沿领域突破性探索[3] 智能化技术展示 - 展示AI与制造业融合 如智能体机床实现全球首个"零人工经验"加工路径自主生成[2] - 国产化口腔手术机器人结合AI手术方案规划 实现更安全高效的口腔种植手术[2] - 重点展示"国和一号"核电高端装备 先进小堆浮式发电平台 可控核聚变等自主首台套重大核电装备与技术成果[2] 国际化参与 - 吸引来自德国 日本 美国 法国等28个国家及地区近3000家企业参展[2] - 国际展商参展面积创出新高[2] - 沙特展团展示沙特2030愿景中工业转型 工业4.0 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相关成就[2] 前沿技术探索 - 聚焦超导 可控核聚变 原子级制造 脑机接口 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3] - 展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小型模块化场反位形FRC-SMR 量子加密OTN行业专网等未来产业成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