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测系统

搜索文档
智慧“管家”呵护老房改造成果
科技日报· 2025-07-17 17:16
城市更新与旧房改造 - 上海静安区彭一小区改造项目拆除40幢旧房新建17幢多高层住宅配套1600多个车位地下车库[1] - 智能监测光伏维护雨水调蓄等创新技术成为改造后建筑的"管家"提升安全性与绿色水平[1] - 青岛老旧小区改造中增设烟雾水浸康养辅助传感器配备智能中控影音设备提升生活品质[2] 智能监测技术应用 - 温湿度传感器漏水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房屋指标通过物联网传输数据识别安全隐患[2] - 智能系统可自动调节空调加湿器居民通过手机App管控电器接收燃气泄漏等预警[3] - 未来将实现与家居设备深度联动自动控制加湿器水阀空调等无需人工操作[3] 光伏维护技术发展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办公楼应用高比例建筑光伏技术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4] - 无人机搭载红外成像仪检测光伏板温度筛选故障组件提升维修效率[4] - 无人机与清扫机器人联动清洁光伏板灰尘提升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维护成本[5] 雨水调蓄系统建设 - 北京通州玉带河大街项目建成雨水调蓄池实现雨污水源头蓄水减排和就地净化回用[6] - 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海绵设施消除积水点收集雨水资源增加绿化美化环境[6] - 调蓄池表层覆盖植被中层铺设砾石底层多孔材料促进雨水下渗净化[7]
专访宁华供应链董事长王镭:“一稳二变”开辟冷链服务新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7-01 10:13
政策与行业背景 - 商务部等8部门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冷链供应链迎来发展新契机 [1] - 冷链行业转型升级趋势明显,公司成为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标杆案例 [1] 公司核心优势与战略 - 董事长王镭具备农业与冷链物流双重背景,主导过30余家农业企业融资并购,管理15亿元农业基金,并联合上市公司创立冷链平台 [2] - 公司股东包括新宁物流(SZ300013)、正凯集团(SZ301216)等,以冷库基建为核心,整合运营体系,保有量超10万吨,覆盖上海青浦、奉贤及昆山等地 [3] - 采用"投资+仓配一体化+金融+贸易服务"模式,2024年与上海城投控股设立冷链产业基金,推动冻品全产业链服务创新 [2] 业务模式创新 - "一稳二变"战略:冷库出租率稳定在90%以上,同时拓展"冷库运营+供应链金融+贸易服务"三维业务矩阵,引入金融科技人才构建复合团队 [5] - 从冷库运营商升级为"冷链场景架构师",提供"基础服务+金融+增值服务"立体架构,满足客户"存货+金融+交易"多重需求 [7] - 技术投入形成竞争壁垒:10万平米高标冷库应用光伏发电和AI技术降低能耗,自主研发WMS系统实现数据闭环,支撑金融授信与需求预测 [8] 行业转型启示 - 冷库竞争转向供应链服务能力比拼,公司通过场景化、生态化、技术资产化将物理空间转化为价值平台,对传统企业具有普适性启发 [9] - 行业本质逻辑是融入产业价值网络,公司战略路径展示如何通过三重变革在剧变市场中保持生命力 [9]
AI赋能 激活全民防骗“免疫系统”
齐鲁晚报· 2025-06-12 11:09
新型诈骗手段与案例 - 近期出现针对老年人的新型骗局,骗子利用虚构紧急事件制造恐慌,诱导转账或交付现金 [1] - 山东烟台案例中,骗子冒充警察谎称孙子涉案,首次索要5000元"解决费",随后加码至20万元 [2] - 诈骗团伙组织严密,涉及7人跨境作案,专门安排"车手"赴异地提取赃款 [2] 反诈技术应用 - 烟台联通搭建"反诈大数据平台",通过AI和大数据分析境外来电等12项特征,每日筛查2000余个固话线索 [3] - 系统采用"AI先行+人工兜底"模式,AI外呼预警后安排人工客服跟进,特别考虑老年人方言识别问题 [3] - 上海联通安全运营平台具备拆解加密诈骗APP能力,可实时收集全网诈骗信息并建立黑名单库,已拦截千万级伪造网站 [7] - 上海联通建立双技术防线:AI内容"安检通道"采用多模型评审机制,AI作品"防伪标识"通过智能水印实现溯源追踪 [8][9] 反诈体系成效 - 山东联通将"烟台模式"升级为全省体系,覆盖16地市形成三级防护网,2025年起累计拦截涉诈通话33.7万次,阻断异常交易5.1亿元 [6] - 烟台联通与警方建立联合机制,案件侦破后获政府感谢信,表扬其"老年人防骗预警工作机制" [5] - 系统实现通讯流与资金流交叉追踪,为抓捕提供关键支撑,在案例中成功协助现场布控抓获嫌疑人 [2][3] 防护体系扩展 - 烟台联通构建"科技+人文"双重体系,营业厅设反诈专区,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专题讲座 [5] - 上海联通平台具备短信关键词分析能力,可在用户输入密码前弹出防诈提醒,形成24小时电子防护 [7] - 中国联通计划持续强化AI技术应用,构建"数字防线+人文关怀"的立体化安全屏障 [9]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周报:标准加强倒逼绿色转型,节能监测有望受益
国盛证券· 2025-05-19 11: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2025 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围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提出系统性要求,传统高耗能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有望受益,建议关注龙净环保、碧水源 [1][20]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 2025 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聚焦环保立法升级,绿色发展迈入强监管周期,水务及水处理、环境监测等领域企业将受益,建议关注洪城环境、碧水源、聚光科技 [1][22] - 现阶段宏观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环保板块机构持仓、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推荐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如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 [2][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周投资观点 - 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包括数据中心、基站、电子信息产品等领域,引导数字科技领先企业零碳发展 [11][12] - 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化转型,涉及电力、采矿、冶金等多个行业,打造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试点示范 [13][16] - 发挥绿色化转型对数字产业的带动作用,升级基础设施、加快融合创新、建设产业体系、培养复合人才 [17][19] - 国务院 2025 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聚焦环保立法升级,涉及水资源管理、生态监测等多个维度,对环保行业影响深远 [21][22] - 环保板块机构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推荐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等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 [23][24]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表现较差,跑输大盘和创业板,环保子板块中监测涨幅最大,节能跌幅最大 [3][25] - A 股环保股中涨幅前三的个股为宝馨科技、玉禾田、神雾节能,跌幅前三的个股为华西能源、侨银股份、新动力 [3][25] 行业要闻回顾 - 河南省发布《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制定家电拆解补贴分配政策等 [38]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及加快地下管线管网建设改造等 [38]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体制机制 [38] 重点公告汇总 - 艾可蓝终止股份协议转让事项 [39] - 中金环境发行 2025 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总额 2 亿元 [39] - 百川能源曹飞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 2681.71 万股 [39] - 中泰股份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受让股份 537.77 万股 [39] - 洪城环境万锋、曹名帅、毛艳平减持股份计划实施完毕 [40] - 中钢天源 125 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限制性股票 363.86 万股 [40] - 中国天楹南通乾创增持公司股份 5533.34 万股 [40] - 中泰股份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 2 元现金 [40] - 中国核电拟回购股份 2145.92 - 3576.54 万股 [41] - 皖天然气皖天转债转股停止交易 [41] - 大唐发电完成 20 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发行 [41] - 上海电力拟转让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77.88%股权 [41] - 大禹节水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 6000 万元担保 [42] - 宝馨科技江苏立青质押 300 万股、冻结 2000 万股 [42] - 华电辽能辽宁能源投资集团减持 1000 万股 [42] - 湖北能源湖北宏泰集团质押 3.5 亿股 [42] - 金圆股份赵辉将 6613.76 万股股份过户至潘颖名下 [43] - 郴电国际拟受让郴州华骏新能源有限公司三家项目子公司 51%及以上股权 [43]
深海“大动脉”:数据秒传全靠它
齐鲁晚报· 2025-05-17 06:17
海底光缆技术突破 - 中国信通院报告显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通信海缆建设取得新突破,全球95%的数据通过海底光缆传输[7] - 我国率先推出32纤对海缆解决方案及全系列产品,传输容量大幅提升,每对光纤每秒可达到16TB以上[7][8] - 32纤对海底光缆眨眼之间能完成3200部时长2小时的4K超清电影传输[7][8] 海底光缆铺设技术 - 浅海区采用"高压水枪犁地"技术,深海区光缆直接敷设于海床表面[9] -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排水量2.4万吨,电缆装载量1万吨,可抵御9级海风[9] - 全球最大远洋通信海缆铺设船"龙吟9"号载缆量1万吨,能一次性完成跨太平洋铺设[10] 全球海缆项目进展 - 中国移动联合8家国际运营商发起2Africa海缆项目,全长约4.5万公里,连接非洲、亚洲与欧洲[10] - 美国Meta公司计划铺设一条长达5万公里的海缆,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海缆[10] 海底光缆故障与修复 - 每年约有200起海底光缆损坏事件,近80%由人类活动引发[10][12] - 修复团队通过光信号反射定位断点,遥控潜水器打捞受损光缆,人工接续精度达微米级[13][14][15] - 中国电信在东海铺设的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感知电缆振动、温度与应力变化[16] 量子通信技术发展 -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成功实现首个海水量子通信实验,验证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17] - 海水量子通信技术朝着使用激光发送无法破解的互联网数据迈出重要第一步[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