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前海制度创新指数连续四年全国居首
深圳商报· 2025-07-22 06:44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连续第四年位居全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榜首 [1] - 指数涵盖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环境5大维度 [1] - 指数连续10年成为衡量自贸试验区改革成效的权威标杆 [1]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发展成果 - 累计在全国复制推广104项制度创新成果 [1] - 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712亿元增至2024年5379 8亿元 年均增长超25% [1] - 以"五自由一有序"为重点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 [1] 重点领域改革突破 - 实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符合条件的离岸贸易企业可享受税收免抵退 [2] - 实现干细胞与基因诊疗领域、外商独资医院项目落地 支持港澳台医生开设诊所 [2] - 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 业务规模超300亿元 [2] - 完善港区集疏运网络 实现大湾区主要内河码头全覆盖 [2] - 设立外国人一站式服务中心 建设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和前海可信数据空间见证服务平台 [2]
工行北京分行以金融之力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6-30 04:16
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 - 中国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 - 金融业改革是开放的重要动力,金融对外开放政策带来国际合作机遇 [1] - 工行北京分行以创新金融工具、深化跨境协同、优化服务生态为着力点,支持开放型经济 [1] 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 为中石油国际投资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落地百亿规模"数字货币桥"资本业务 [4][10] - 为中船集团与卡塔尔能源LNG运输船项目提供10亿美元跨境担保支持 [5][6][8] - 为A企业办理4000万美元出口信用证福费廷业务,助力南美市场拓展 [6]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为联合石化新加坡提供12亿美元跨境美元融资和65亿元跨境人民币融资 [9] - 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完成中石油近百亿元跨境结算 [10] - 深入了解石油贸易全链条运作模式,为油企提供贴身服务 [9] 高端制造业出口支持 - 中国造船产业三大指标连续十五年全球第一,中船集团承接卡塔尔18艘27.1万立方米LNG船订单 [5] - 船舶预付款保函是重要金融工具,工行北京分行为中船办理10亿美元保函 [6] - 支持高端装备"走出去",践行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 [6] "两区"建设与金融创新 - 北京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区"政策叠加的城市 [13] - 工行北京分行落地20项创新政策,包括自贸区跨境资金集中运营、本外币合一账户等 [13] - 2024年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 [13] 跨国公司资金管理 - 为中化集团、中粮等10家企业首批落地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 [14] - 与中化财务公司合作设计境外贸易项下集中付款业务方案,成为全国首发样板 [14] - 为中粮办理本外币外债、放款等业务,降低财务成本和汇率风险 [14] 跨境贸易便利化 - 北京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 [15] - 为海普欧泰克创新"海关单一窗口+企业网银结售汇+跨境付款"模式,单笔业务耗时减少10分钟以上 [15] - 助力构建安全、开放、有活力的贸易外汇结算环境 [15] 外资企业服务 - 为施耐德电气提供外汇集中询价服务,确保全国关联公司外汇交易成本一致 [17] - 协助国民养老保险引入德国安联集团2.84亿元战略投资 [18] - 创新设计资本项目业务登记流程,实现账户与资金跨境制度突破 [18] 全球化经营支持 - 北京诚栋国际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完成2000多个工程营地建设 [17] - 工行北京分行通过本外币、境内外"一揽子"金融服务助力科技企业品牌"出海" [12] - 为央企全球化布局提供支撑,深入了解行业全链条运作模式 [9]
金融助力福建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金融时报· 2025-06-16 07:39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若干措施》,旨在金融领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意见 [1] - 政策聚焦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促进闽台经贸深度融合、全域融合发展及深化社会人文交流四大方向 [1] - 文件制定基于深入调研,包括多次赴厦门、福州、平潭等地座谈,直接了解台胞台企金融诉求 [3] 政策亮点与具体措施 民生金融支持 - 允许台胞使用人民币跨境购买商品房,资本项下交易款项直接汇入/汇出,免除汇兑成本 [4][7] - 优化支付服务:推行线上预约开户、境外银行卡境内ATM取现、增设外币兑换点及新台币现钞预约服务 [4][7] - 支付便利化措施覆盖机场、港口等重点区域及台胞集中区 [7] 跨境贸易与投融资便利化 - 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简化单笔超5万美元服务贸易外汇支出的税务备案流程,转为事后核验 [8] - 优质企业可办理经常项目轧差净额结算,货物贸易特殊退汇无需事前登记 [8] - 台资企业境内股权再投资免接收方登记,非金融企业外债及境外上市登记可直接在银行办理 [9] 金融开放与产业合作 - 鼓励台资企业集团在闽设立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集中管理全球资金 [9] - 支持台湾地区有限合伙人开展QFLP业务,吸引合规台资基金管理企业入驻 [11] - 将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型国际贸易纳入结算便利化范围 [8] 实施进展与未来方向 - 已落地措施包括台胞支付服务优化、企业外债"一站式"服务等 [5] - 下一步将强化政策宣介,推动"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提质增效,深化两岸征信合作 [10][11] - 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将协同政府部门,重点推进社会融合、经济融合、情感融合及全域融合四大领域的金融支持 [11]
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
期货日报网· 2025-06-13 00:16
两岸金融融合发展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若干措施》,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提出12条政策措施,涵盖优化两岸"生活圈"金融生态、服务台胞台资企业、跨境贸易开放试点、资本项下便利化及金融监管等方面 [1] - 政策支持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并推动资本项下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1] - 台资企业在福建开展再投资可参照外商投资企业免登记,外债和境外上市外汇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简化境内股权再投资流程 [1]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 - 允许福建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集中管理境内外资金,进行资金归集、余缺调剂及经常项目资金集中收付 [2] 两岸金融市场建设 - 支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创新升级,加强与新三板合作,推动更多优质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 [2] - 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创新两岸社会资本合作方式 [2] 跨境金融风险防控 -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评估,关注边际和结构性变化,强化预期引导,防范跨区域、跨市场风险传递 [2] - 综合运用现场核查、风险提示等方式,及时处置相关风险 [2] 政策落实与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局将推动《若干措施》落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支撑 [2]
央行、外汇局联合印发!鼓励更多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6-12 19:09
金融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提出四方面12条政策措施 [1][3] - 政策核心目标为加大金融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1][3] 支付与外汇便利化措施 - 提升境外来闽人员支付服务水平 指导银行加大ATM改造力度并开通境外银行卡支取人民币现金功能 [4] - 在重要场景加快外币兑换点建设和自助兑换机布放 提高外币兑换服务水平 [4] - 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 审慎合规银行可为试点优质企业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业务 [4] - 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服务贸易外汇支出可事后核验税务备案表 [4] - 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范围 优化服务贸易项下代垫或分摊业务管理 [4] 跨境贸易与资本项下开放 - 支持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审慎合规银行可直接办理货物贸易特殊退汇业务 [4] - 台资企业在福建开展再投资依法参照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 外债、境外上市外汇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 [5] - 支持福建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 建设多层次两岸金融市场 [5] 台资企业金融支持 - 允许福建省内银行为台胞办理商品房交易相关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 [3] - 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在闽优质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 鼓励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 [3][5] - 支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创新升级 加强与新三板合作对接 [5]
自贸试验区再升级,重庆怎样抢抓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4-29 23:45
文章核心观点 《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出台为世界经贸和投资发展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重庆自贸试验区有良好基础,应抢抓机遇厚植发展新动能,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1][3][11] 政策背景 - 《意见》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新部署,目的是全面提升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 [1][3] - 出台时机及时,彰显我国扩大开放、反对关税霸凌决心,稳定市场预期,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3] 重庆自贸试验区现状 - 是全国第三批设立的自贸试验区之一,向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目标迈进,在多式联运创新、陆上国际贸易规则探索方面有新突破 [4] - 以占全市1.46%的面积,贡献超1/10的新设企业、近1/2的实际使用外资、近2/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4] 重庆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基础 政策基础 - 国家对重庆自贸试验区政策倾斜加大,重庆有多项国家政策利好落地,商务部支持开展多项业务试点 [6] 发展实践 - 建设亮点多,如实施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推行“证照联办”模式、探索通关新模式等,提升了审批和通关效率 [7] 重庆自贸试验区发展建议 平台联动 - 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平台联动,与开放和产业平台“同频共振”,跨区域与四川自贸试验区联动,拓展经贸合作渠道 [9] - 主动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争取海南等地区政策在渝落地 [9] 改革引领 - 理顺建设体制机制,力争获批建设内陆首个自由贸易港 [10] - 在构建开放通道和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10] 产业为要 - 紧扣服务做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科技创新布局,围绕产业链开展制度创新,推动改革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