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
搜索文档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闻喜:特色产业集群“点亮”乡村振兴路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1:15
文章核心观点 - 闻喜县畖底镇通过推行“一片一产业、一区一品牌”发展策略,构建中药材、食品加工、畜牧养殖、闻喜花馍四大特色产业集群,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1] 中药材产业集群 - 依托毗邻薛店镇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区位优势,发展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贩运”全产业链 [3] - 产业年产值超过12亿元,培育了多名“千万级”产业能人 [3] - 30余家加工企业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形成“人人有事干、户户能增收”的局面 [3] - 有加工厂年纯收入可达100万元左右 [3] 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 培育了12家果品加工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年产值达2.8亿元 [3] - 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链接多方资源,实现从“传统作坊”到“智慧产业链”的转型,效益翻了好几番 [3] 畜牧养殖产业集群 - 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形成“龙头引领、散户跟进”格局 [5] - 生猪存栏7.5万头、肉鸡存栏700万只,年产值超3亿元 [5] - 养殖户跟随龙头企业,技术销路有保障,年收入比以前增加一倍多 [5] - 推进“沼液还田”工程,将养殖粪便转化为农田肥料,让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升级为“吨粮田”,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5] 闻喜花馍产业集群 - 作为闻喜花馍发源地,推动非遗与产业融合,扶持“卫嫂花馍”特色品牌 [5] - 改良传统花馍手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 [5] - 产品国内订单不断,同时销往国外,成为传递地方文化、带动村民增收的“金名片” [5]
海南前三季度零售、文体、旅客出行等领域呈显著增长态势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22:21
零售行业 - 行业整体呈现传统刚需稳增、品质消费提速、科技产品走俏的特点 [1] - 作为民生刚需的粮油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大幅增长25262% [1] - 果品蔬菜零售以及肉禽蛋奶水产品零售分别同比增长1192%和2083% 显示民生消费基础盘稳固 [1] - 通信设备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8922% 受益于智能终端更新迭代需求 [1] - 自行车等代步设备零售同比增长5456% 绿色低碳出行理念推动消费升温 [1] - 百货零售和日用家电零售分别同比增长3377%和3681% 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增长2602% [1] 住宿餐饮行业 - 行业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个性化体验式住宿需求持续释放 [2] - 民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472% [2] - 茶馆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大幅增长9649% 凭借场景创新与文化融合成为重要休闲选择 [2] - 其他饮料及冷饮服务同比增长2166% 季节性消费与消费场景拓展共同推动增长 [2] 旅客运输行业 - 行业保持稳步增长 不同运输方式协同发展 [2] - 铁路旅客运输开票金额同比增长4962% 环岛高铁便捷性激活岛内跨市县出行需求 [2] - 航空旅客运输同比增长1909% 国内外游客入岛通道持续畅通 [2] - 海上旅客运输同比增长1151% 琼州海峡轮渡运输保障旅客往返需求稳定 [2] 文化体育消费 - 居民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释放 文化体育消费显著增长 [3] - 群众文体活动开票金额同比大幅增长37774% 社区文体活动及群众性赛事广泛开展带动消费下沉 [3] - 健身休闲活动同比增长4273% 健康意识提升推动居民主动参与健身消费 [3] - 休闲观光活动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017% 海南热带旅游资源吸引力持续凸显 [3] - 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消费同比增长2459%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稳步推进 [3]
发票数据看消费:海南前三季度部分消费领域呈现亮点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6:3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1月至9月,海南省零售、住宿餐饮、文化体育、旅客出行等多个消费领域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消费市场活力强劲 [1] 零售市场 - 粮油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52.62%,表现尤为亮眼 [2] - 果品、蔬菜零售及肉禽蛋奶及水产品零售分别同比增长11.92%、20.83%,民生消费基础盘稳固 [2] - 通信设备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89.22%,智能终端更新迭代需求旺盛 [2] - 自行车等代步设备零售同比增长54.56%,绿色低碳出行理念推动消费升温 [2] - 百货零售、日用家电零售分别同比增长33.77%、36.81% [2] - 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6.02%,居民日常消费品质与便捷性需求提升 [2] 住宿餐饮行业 - 民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4.72%,个性化、体验式住宿需求持续释放 [3] - 茶馆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96.49%,中式茶饮凭借场景创新与文化融合成为消费新热点 [3] - 其他饮料及冷饮服务同比增长21.66%,季节性消费与消费场景拓展共同推动增长 [3] 旅客运输行业 - 铁路旅客运输开票金额同比增长49.62%,环岛高铁便捷性激活岛内跨市县出行需求 [4] - 航空旅客运输同比增长19.09%,国内外游客入岛通道持续畅通 [4] - 海上旅客运输同比增长11.51% [4] 文化体育消费 - 群众文体活动开票金额同比增长377.74%,社区文体活动、群众性赛事广泛开展带动消费下沉 [5] - 健身休闲活动同比增长42.73%,健康意识提升推动居民主动参与健身消费 [5] - 休闲观光活动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0.17%,海南热带旅游资源吸引力持续凸显 [5] - 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比增长24.59%,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消费稳步推进 [5]
北京80多项系列活动庆农民丰收节
新京报· 2025-09-23 15:27
丰收节主场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现场精心设置了8大主题展区。在特色产品集中展 示区,本地蔬菜、果品、畜禽等新品种纷纷亮相,新主体代表现场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以及带动周边农 民增收致富经验;农业科普活动展区,将科创科普与科技兴农实践深度融合,搭建科技成果展示与科普 实践平台;第一书记风采展区,多张图片生动定格温暖助农瞬间,市供销社为农服务综合展区,多维度 展示市供销社发挥服务网络遍布城乡的优势、服务城乡发展的实践成果。此外,在丰收市集展区,京津 蒙各地农产品琳琅满目,还可以体验传统非遗农事活动、品鉴乡村美食……现场展区全方位、立体式呈 现了首都实施"百千工程"绘就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打造"可感可及可触摸"的沉浸式体验,充分展示节日 盛况、丰收盛景、乡村魅力。 以"品四季乡韵 绘百千丰景"为主题的第36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优秀节目汇演在会展中心上 演。本届汇聚了来自全市各涉农区精心创编的10个优秀节目,充分展现首都农民群众风貌、展示京郊乡 村文化。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北京市主场活动暨第36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 村大舞台"优秀节目汇演在通州区于家务国际 ...
95后新农人做客国新办,分享农业创业经验谈如何帮农户创收
南方都市报· 2025-05-24 22:15
公司发展历程 - 江苏省镇江市果牧不忘农场由"95后"新农人华梦丽于2015年年底与4名同学共同创立[1] - 2016年公司转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结合农业现代化机械建设千余亩高标准农场[1] - 2018年自主筹建植物组织培养室,优化草莓苗繁育技术并实现量产[1] - 2020年延伸农业产业链,累计帮助农户完成农产品销售513万斤[1]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以销定产"和"包种包销"模式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将农户纳入订单采购体系[1] - 通过生态循环模式构建农场小生态圈,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生产标准[2] - 拥有多项绿色食品认证,生产理念影响周边种养大户[2] 技术应用与产品优势 - 采用现代化种养模式,向土地要效益,用科技提产量[2] - 及时优化产业结构,丰富种植种类,实现全年不断档、多元化供应[2] - 探索生物多样性农业,农场现有30多种野生小动物,生态环境优良[2] - 从种到收融入匠人匠心精神,提升果品和农副产品质量[2] 行业影响 - 传统种植农业模式单一,公司通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转型[1] - 当地探索出新的绿色发展道路,推动生物多样性农业发展[2] - 带动农户改变传统销售模式,从滞销低价转向标准化订单农业[1]
山东加快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大众日报· 2025-05-07 08:58
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达到3万元以上 [2]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 - 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2]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措施 - 重点培育粮油、果品、蔬菜、畜禽、水产、特色种植六大优势区 [2] - 打造"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 [2] - 实施高效特色设施农业项目,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 [2] - 开展数字农业创新突破行动,提升智慧农业发展水平 [2] - 推进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 [2] 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 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3] - 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加快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 [3] - 分类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鼓励跨区县共建 [3] - 打造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加工集聚区 [3] 农文旅融合发展举措 - 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农家乐等业态 [3] - 推出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综合体验项目 [3] - 推介差异化休闲农业精品路线 [3] - 推进旅游民宿集聚区建设,拓展乡村旅游业空间 [3] - 挖掘特色手工业,打造"山东手造"乡村手工产品 [3] 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 构建县乡村三级仓储物流配送服务网络 [4] - 实施快递助力农产品进城工程 [4] - 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新业态,建设县域直播电商基地 [4] - 推动农村商店与服务站多站合一 [4] 产业支持保障措施 - 利用行业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产业发展 [4] - 金融机构定制专属信贷、保险、担保产品 [4] -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4] - 支持返乡入乡创业,提供贷款和补贴政策 [4] -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