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I检测设备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东海证券:维持快克智能“买入”评级,半导体封装设备等新产品逐渐丰富
格隆汇APP· 2025-11-14 14:31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21.8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48.77% [1] - 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 [1] 核心业务与客户合作 -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与多元化客户的合作关系得到加强 [1] - 公司为连接器供应商莫仕提供精密电子组装设备 [1] - 公司为安费诺提供高速连接器的AOI检测设备 [1] - 公司基于焊接及AOI设备技术积淀,持续拓展其他精密电子领域客户 [1] 产品应用与市场机遇 - 公司开发的震镜激光焊设备已应用于Meta智能眼镜的生产场景 [1] - 大型科技公司持续增加算力投入,带动AI服务器市场发展及高速连接器需求 [1] - 消费电子产品的创新迭代提升了对精密焊接及视觉检测设备的需求 [1] - 公司积极拓展汽车电子及自动化应用场景 [1] - 半导体封装设备等新产品线逐渐丰富 [1]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1114
东海证券· 2025-11-14 10:17
核心观点 - 报告重点推荐快克智能与羚锐制药两家公司,认为其受益于行业趋势且业绩表现稳健 [2] - 宏观层面,10月M1-M2剪刀差较去年低点收窄8.1个百分点,显示资金活化程度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 [16] - A股市场上交易日主要指数收涨,技术指标有所修复,能源金属、电池等板块领涨 [19][20][21] 重点推荐公司分析 快克智能 (603203) - **业绩表现**: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18.30%;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21.83%。第三季度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30.82%;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48.77% [5] - **盈利能力**: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达49.45%,同比提升1.1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达24.48%,同比提升0.8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90个百分点 [8] - **财务质量**: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31.1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2.34%至2.30亿元 [8] - **业务进展**: - **消费电子**:为Meta智能眼镜提供震镜激光焊设备;切入小米、OPPO、vivo等供应链;PCB激光分板设备进入富士康、立讯等企业 [6] - **AI服务器**:为连接器供应商莫仕、安费诺提供精密电子组装及AOI检测设备;AOI设备在光模块头部客户实现小批量应用 [6] - **汽车电子**:与禾赛科技合作交付多条精密激光焊接及检测自动化线体;选择性波峰焊设备应用于博世汽车电子、比亚迪等 [7] - **半导体封装**:碳化硅微纳银(铜)烧结设备获汇川、中车、比亚迪订单;高速高精固晶机获批量订单;热压键合(TCB)设备研发顺利,可用于HBM堆叠和CoWoS封装工艺 [7]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56/3.13/3.82亿元,对应EPS为1.01/1.23/1.51元 [9] 羚锐制药 (600285) - **业绩表现**: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41亿元,同比增长10.23%;归母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13.43%。第三季度营收9.42亿元,同比增长10.44% [11] - **产品线**: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通过场景式营销巩固市场;芬太尼透皮贴剂全年收入有望超亿元;软膏剂新品莫匹罗星软膏市场需求旺盛 [12] - **盈利能力**: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81.02%,同比提升6.0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1.49%,同比提升0.69个百分点 [12] - **费用与整合**: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7.26%/5.82%/3.44%;并购的银谷制药整合顺利,必立汀新增感冒适应症已获批,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12][13]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6/9.51/10.79亿元,EPS分别为1.46/1.68/1.90元 [13] 财经新闻 - 特朗普签署临时拨款法案,美政府结束持续43天的"停摆",法案为联邦政府提供资金直至2026年1月30日 [15][16] - 10月末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去年9月低点回升9.5个百分点 [16] - 工信部表示将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17] A股市场评述 - **指数表现**:上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0.73%,收于4029点;深成指上涨1.78%;创业板指上涨2.55% [19][20] - **资金与技术**:上证指数全天净流入超69亿元;日线MACD与KDJ形成金叉共振,技术条件明显修复 [19] - **板块表现**:能源金属板块大涨7.03%,电池板块大涨5.79%,两指数均创波段新高;半导体板块上涨1.22%,大单资金净流入超32亿元 [21][22] - **市场广度**:收红板块占比95%,收红个股占比72%;涨超9%个股122只,跌超9%个股仅1只 [20] 市场数据 - **资金利率**:融资余额24841亿元;7天逆回购利率1.4%;10年期中债到期收益率1.8126% [26] - **全球股市**: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65%;标普500指数下跌1.66%;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29%;恒生指数上涨0.56% [26] - **商品外汇**:美元指数99.1755;美元/人民币(离岸)7.0968;WTI原油58.64美元/桶;COMEX黄金4174.50美元/盎司 [26]
矽电股份(301629):针锋探微显华光 高端突破领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8-31 12:4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探针台设备制造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光电芯片、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等领域 [1] - 公司是大陆首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12英寸晶圆探针台设备厂商,12英寸晶圆探针台销量逐年增长,DEMO设备已发往长江存储等重点客户试产验证 [1] - 公司与三安光电、兆驰股份有多年的合作历史,并逐步进入士兰微、比亚迪半导体、燕东微、华天科技等集成电路产线 [1]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08亿元,归母净利润0.92亿元,2019-2024年营业收入CAGR为40.3% [1] - 晶粒探针台、晶圆探针台收入分别为2.81亿元、1.84亿元,2024年受LED行业景气度影响,晶粒探针台收入下滑20% [1] 技术实力与产品竞争力 - 公司成功量产新一代全自动高精密12英寸探针台产品PT-930,探针定位精度达到±1.3μm(日系厂商为±0.8μm) [2] - 公司产品性能超越惠特科技和旺矽科技两家台系厂商,可与日本东京电子、东京精密等龙头企业同台竞技 [2] - 公司进一步开发综合定位精度在±0.8μm及以下的新一代12英寸数字IC测试探针台,目前已送往客户端验证 [2] 市场份额与客户关系 - 公司产品在部分行业头部客户的同类采购中占据50%以上的份额 [3] - 2021年开始与深天马合作,占其同类采购的80%左右 [3] - 重要客户三安光电、兆驰股份关联方战略入股公司,2021年华为哈勃入股公司,占IPO前股份的4%,成为前十大股东 [3] 市场前景与国产替代机遇 - 2025年中国大陆半导体用探针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9亿美元 [2] - 市场主要被日本及中国台湾企业垄断,日本东京电子、东京精密占据国内高端设备主要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 产能扩张与战略布局 - IPO募投项目拟投资2.61亿元建设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基地,计划扩充600台晶粒探针台+600台晶圆探针台产能,其中包括250台12英寸晶圆探针台 [4] - 12英寸晶圆探针台单价预计为80万元/台,项目完全达产后年销售额将达到2亿元,合计年产值约4.4亿元 [4] - 公司拟投资8006万元建设分选机技术研发项目,推进分选机产业化,形成以12/8英寸探针台为核心,横向拓展分选机、曝光机、AOI检测设备的新产品体系 [4] 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68亿元、7.01亿元、8.66亿元,同比增长11.9%、23.2%、23.7% [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35亿元、1.79亿元,同比增长11.7%、31.2%、33.2% [4]
安达智能营收稳步攀升,加快挖掘AI服务器、氢能源等新蓝海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0: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259.29万元 同比增长9.55% [1] - 期末总资产239149.13万元 较期初增长4.93% [1] - 整体毛利率下降 主因新产品放量初期毛利率较低及产品收入结构变化 [1] - 折旧费用增加 因募投项目主体大楼按完工进度转入固定资产 [1] - 财务收益较上年同期显著减少 [1] 经营策略 - 加速海外市场纵深布局 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 [2] - 巩固全球消费电子大客户供应优势 持续导入新生产设备 [2] - 拓展AI服务器与氢能源等新兴产业客户 挖掘新蓝海市场 [2] - 落地实施MBP方针管理 为盈利能力改善提供管理支撑 [2][4]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降本增效及加强市场开拓提升盈利水平 [1]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6204.13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8.11% [3] - 研发人员411名 占总人数比例25.31% [3] - 产品矩阵新增AOI检测设备 非标组装机 喷墨打印机 五轴机床 飞秒激光设备及仓储物流设备 [3] - 流体控制领域实现多项智能阀体技术突破 提升产品性能与稳定性 [3] - 光学镜头与视觉模组研发进展顺利 稳步推进批量生产 [3] 未来发展规划 - 对内强化研发与产品创新 对外深化消费电子优势 [4] - 积极拓展汽车电子 氢能源 AI服务器及半导体封测新领域 [4] - 通过MBP方针管理系统优化业务结构与资源分配 [4] - 实施供应链体系系统性降本举措 优化成本结构 [4]
奥特维(688516):AOI、键合机等半导体设备布局加速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38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收入33.79亿元同比下降23.57% 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下降59.54% [1] - Q2收入18.45亿元同比下降24.91% 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降61.08%但环比增长17.80% [1] - 25H1毛利率27.71%同比下降6.10个百分点 净利率8.49%同比下降9.70个百分点 [2] 光伏业务表现 - 光伏设备收入26.65亿元同比下降31.64% [2] - 在手订单105.69亿元同比下降26.32% 主要受行业产能出清影响 [2] - 海外市场收入7.92亿元同比增长10.10% 收入占比提升至23.44% [2] - 海外毛利率36.20%显著高于国内毛利率25.11% [2] 现金流与运营改善 - 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4.75亿元 较24H1的-0.40亿元大幅改善 [2] - Q2单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5.10亿元 [2] - Q2毛利率28.32%环比提升1.35个百分点 呈现边际回升态势 [2] 新兴业务发展 - 半导体设备25H1新签订单突破9000万元 接近24年全年水平 [3] - 铝线键合机和AOI检测设备获得气派科技等客户批量订单 [3] - 半导体划片机 装片机处于客户端验证阶段 CMP设备内部调试中 [3] - 锂电/储能设备获得阿特斯 天合储能等知名客户订单 [3] - 储能产线获CE认证 为拓展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29/6.70/7.91亿元 下调幅度25%/21%/13% [4] - 下调主要考虑光伏行业阶段性承压影响收入确认节奏和毛利率 [4] - 给予公司25年28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56.00元 [4] - 目标价提升主要因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进度加快及可比公司估值提升 [4]
奥特维(688516):AOI、键合机等半导体设备布局加速
华泰证券· 2025-08-27 19: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56.00元人民币[1][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3.79亿元 同比下降23.57% 归母净利润3.08亿元 同比下降59.54%[1] - 第二季度收入18.45亿元 同比下降24.91% 归母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下降61.08%但环比增长17.80%[1] - 光伏设备收入26.65亿元 同比下降31.64% 在手订单105.69亿元 同比下降26.32%[2] - 海外市场收入7.92亿元 同比增长10.10%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3.44% 同比增加7.15个百分点[2]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7.71% 同比下降6.10个百分点 净利率8.49% 同比下降9.70个百分点[3] - 第二季度毛利率28.32% 同比下降4.92个百分点但环比上升1.35个百分点[3] - 海外市场毛利率36.20% 显著高于国内市场毛利率25.11%[2] - 经营性净现金流4.75亿元 较2024年上半年的-0.40亿元大幅改善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度现金流5.10亿元[3] 业务发展 - 半导体设备新签订单突破9000万元 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4] - 铝线键合机和AOI检测设备获得气派科技、应用光电、环球广电等客户批量订单 AOI设备应用场景拓宽至光通信模块检测领域[4] - 半导体划片机、装片机已在客户端验证 CMP设备处于内部调试阶段[4] - 锂电/储能设备已取得阿特斯、天合储能、晶科储能、阳光储能等知名客户订单[4] - 储能产线获得CE认证 为拓展海外市场奠定基础[4] - 马来西亚基地已正式建成投产并实现设备出货[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29亿元、6.70亿元、7.91亿元 分别下调25%、21%、13%[5] - 基于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PE 28倍 给予公司2025年28倍PE估值[5] - 当前股价41.38元人民币 市值130.43亿元[8]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69.42亿元 同比下降24.53%[11]
奥特维:上半年净利润逾3亿元 半导体和固态电池设备优势获市场认可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9:0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79亿元 净利润3.08亿元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 合计派发1.58亿元 占半年度净利润的51.30% [1]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订单达105.69亿元(含税) [1] - 储能/锂电和半导体设备订单均保持增长 [1] - 铝线键合机与AOI检测设备2025年1-6月新签订单量接近2024年全年新签订单量 [1] 产品发展 - AOI设备应用场景从半导体功率器件检测扩展至光通讯器件/模块检测 [2] - 铝线键合机与AOI设备获得气派科技 仁懋电子 应用光电(AAOI) 环球广电等批量订单 [1] - 在研项目15项 储能产线通过TUV莱茵审核并获得CE认证 [2] 市场拓展 - 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应对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问题 [1] - 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服务超过600个生产基地 [3] - 马来西亚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并实现设备出货 [3]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投入2.01亿元 同比增长3.88% [2] 新兴业务布局 - 与无锡高新区 屹锂科技合作开展全固态电池智能装备开发制造项目 [2] - 合作方屹锂科技常州电解质生产基地年产30吨一期于2025年6月30日正式投产 [2] - 全固态电池智能装备已经开始发货 [2]
中信证券:AI PCB需求爆发 国产设备有望承接增量需求实现份额扩大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8:57
供需大势 - AI服务器对应的高多层板、HDI板、IC载板的结构性需求旺盛,整体供不应求 [1] - 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速,驱动全球服务器/存储用PCB市场2024-2029E CAGR达11.6% [1] - 国产厂商积极扩产高端产能,头部AI PCB公司2025-2026年项目投资额预计达419亿元 [1] AI PCB升级 - AI服务器对PCB用量显著提升,以英伟达NVL36为例,单个机架含36个GPU、18个CPU及9个NVSwitch,高阶NV72配置中OAM/GPU载板用量较NVL36翻倍 [2] - 技术规格升级,高多层板、HDI板需求增加,对布线、镀铜、盲埋孔工艺要求显著提高 [2] AI PCB设备受益环节 - 全球PCB设备中曝光、钻孔、电镀、检测设备价值量占比分别为17%、21%、7%、15% [3] - 曝光设备:精密布线需求提升LDI设备中DMD芯片控制要求,国产厂商成长空间大 [3] - 钻孔设备:高多层与复杂HDI结构推动微小钻针/激光钻孔需求,多针钻、分段钻工艺提升钻针用量与精度 [3] - 电镀设备:微孔填孔均匀性要求提高,VCP渗透率有望从55%进一步提升,高端水平式电镀处于国产突破阶段 [3] - 检测设备:更高层数/阶数带动AOI、AXI用量增加,视觉与X射线检测厂商受益 [4]
智立方(301312.SZ):已布局显示半导体、光通信半导体、MEMS传感器、CIS传感器及功率器件等关键领域
格隆汇· 2025-08-11 15:44
业务布局 - 公司已布局显示半导体、光通信半导体、MEMS传感器、CIS传感器及功率器件等关键领域 [1] 主要产品 - 主要产品包括Mini LED/Micro LED芯片分选机、AOI检测设备、光通讯芯片精密排巴装置、固晶机、晶圆芯片分选机、CIS-FT测试机、多芯片固晶机、晶圆转送系统EFEM、Mini LED直显背光固晶机等 [1]
矽电股份(301629):中小盘次新股说:国内领先的探针台设备企业
开源证券· 2025-07-22 21: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矽电股份作为国内领先的探针测试技术系列设备制造企业,凭借技术和服务优势,在国产替代背景下有望持续受益,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且行业增长动能强劲,公司龙头地位将引领国产替代进程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境内领先的探针台设备制造企业,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 - 矽电股份是国内领先的探针测试技术系列设备制造企业,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探针台设备领域市场份额达25.7%,是排名第一的境内厂商 [11] - 公司业务包括晶粒探针台、晶圆探针台和分选机等其他半导体测试设备,2024年上半年前两者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94.3%,各业务在相应领域具备显著优势 [12] - 2020 - 2024年公司营收由1.88亿元增长至5.08亿元,净利润由3285万增长至9211万,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高且稳定,为业绩增长提供主要动力 [18] - 公司募投资金投入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基地建设、分选机技术研发、营销服务网络升级建设等项目,有望提升研发能力、拓展产品及扩大市场覆盖 [25] 运用于半导体制造全流程,探针台设备市场增长动能强劲 探针台是半导体三大核心测试设备之一,已确立长周期增长主航道 - 半导体测试设备贯穿制造过程,对成本控制和品质保证至关重要,探针台是核心测试设备之一,用于晶圆测试等环节 [29][32] - 全球及中国大陆探针台销售规模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市场规模达4.59亿美元,行业确立长周期增长主航道 [34][35] 下游技术及产品迭代带动设备更新,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 半导体技术更新迭代催生探针台等设备需求,中国大陆探针台设备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22.28% [38] - 半导体产业重心向中国大陆转移,为国内检测设备市场创造大量需求 [39][41]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趋势为国内厂商提供契机,本土企业受益于进口替代窗口期 [44] 行业壁垒构筑高集中度格局,头部企业引领国产替代进程 - 探针台设备行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全球和中国大陆市场高度集中,主要由境外龙头企业垄断 [45][47] - 以矽电股份为代表的国内龙头凭借技术突破等优势,加速国产替代 [50] 技术与服务协同驱动,龙头地位领跑国产替代 卡位探针台设备赛道,国产替代背景下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 矽电股份是中国大陆首家产业化应用12英寸晶圆探针台设备厂商,打破境外垄断,在性能、参数和市场份额上超越部分对手 [51] - 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攀升,2019 - 2024年1 - 6月在中国大陆地区市场份额从13%提升至23.30% [52] 坚持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多措并举抢占市场发展先机 - 公司掌握多项探针测试核心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部分指标比肩国际,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高且稳定 [53] - 公司基于技术积累研发并销售分选机等其他设备,丰富产品线,获得客户批量订单 [56] 地缘贴近与快速售后双轮驱动,强化客户优势壁垒 - 公司相对境外对手更贴近中国大陆半导体生产市场,拥有地缘优势和稳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57] - 公司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和服务,培养售后团队,部分提供驻厂服务,解决售后及更新需求 [60] - 公司积累庞大客户群体,覆盖广泛,在国产替代中凭借客户优势抢占先机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