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钛

搜索文档
中国氧化物高级陶瓷市场现状调查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13 13:44
氧化物高级陶瓷市场概述 - 产品定义及统计范围涵盖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镍、氧化铁及其他类型 [1]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销售额增长趋势显示2021至2031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其中2025年为关键节点 [1]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汽车、机械与航天、医疗等 各领域销售额增速差异明显 [1][3] 全球供需规模分析 - 2021-2031年全球产能、产量及需求量均呈上升趋势 产能利用率持续优化 [3] - 中国地区产能扩张速度领先全球 2025年产量预计达阶段性峰值 [3] - 全球市场销售额2021年为基准 2031年预计实现翻倍增长 价格呈波动上升趋势 [3][4] 区域市场格局 - 北美、欧洲、中国为三大核心市场 合计占全球产量份额超70% [4][15] - 中国市场收入增长率达8.2% 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6.5% [4][16] - 东南亚地区增速最快 2025-2031年销量复合增长率预计达9.8% [4][16] 竞争厂商分析 - Coorstek、3M、Kyocera占据全球前三市场份额 合计占比35.6% [5][6][10] - 中国厂商Sinoma和HUAMEI Ceramics收入增速超行业均值 分别达12.3%和11.7% [6][13]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025年Top5厂商市场份额预计突破50% [7][15] 产品与应用细分 - 二氧化钛品类贡献最大收入 2031年预计达48亿美元 占比42% [14][15] - 医疗应用领域增长最快 2025年销售额同比增速将达15.3% [7][14] - 消费电子领域需求稳定 占据全球总销量的28% [1][14] 产业链动态 - 上游原料供应集中于亚洲地区 氧化锌原料价格波动影响显著 [8][9] - 汽车领域客户采购量年增9.5% 成为第二大下游市场 [3][14] - 销售渠道中直销占比65% 代理商网络覆盖新兴市场 [9][14]
修复地球“创伤”有新招(一周科技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储能混凝土技术 - 东南大学科研团队全球首创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制成的储能墙板可存储居民住宅约一天的用电量 [1] - 该技术与光伏配套使用可提升光伏利用率30%以上,降低用电成本超过50% [1] 高盐废水处理技术 -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新型工程菌株,可同时降解高盐废水中的5种有机污染物 [1] - 该菌株通过实际工业废水样本验证,对复合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 [1] 塑料污染治理技术 - 全球每年产生超过3亿吨塑料垃圾,仅9%被回收,其余通过焚烧、填埋或进入自然环境 [2]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出可漂浮二氧化钛材料,光照下分解废弃塑料效率比传统材料提高数十倍至上百倍,且成本大幅降低 [2] 光驱动酶技术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团队研制出光驱动酶,在可见光下即可工作,为药物和化学品生产提供更环保高效的解决方案 [2] 元素转化技术 -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成功实现铅离子束对撞转化为金 [3] - 该技术为核废料安全处理提供新思路,未来或可将长寿命放射性核素降级为稳定元素 [3]
四川发布31个“天府名品”获证产品并授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6 06:16
天府名品品牌建设 - 四川省推出"天府名品"高端区域公共品牌,定位"质量内核、品质高端",对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1] - 品牌建设聚焦"创新驱动、标准领先、品质卓越、品牌引领、社会责任"五大品质内涵 [1] - 已制定《"天府名品"品牌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及三个配套工作细则 [1] - 企业可通过"品质认证"或"自我声明"两种方式获得品牌授权 [2] 获授权企业及产品 - 截至2025年5月9日,30家企业的31个产品获得授权 [2] - 覆盖领域包括高端制造业(汽轮机、无人机、OLED显示屏等)和特色消费品(酒类、食品、农产品等) [2][3][4] - 上市公司相关产品包括:东方电气(40~80MW汽轮机、"华龙一号"核能发电机)、五粮液(八代系列)、泸州老窖(国窖1573)、天齐锂业(电池级碳酸锂)、极米科技(RS10Ultra投影仪)等 [3][4] - 其他知名产品包括:攀钢集团(道岔用钢轨、钒铁)、四川长虹(MiniLED电视)、郎酒(青花郎)、京东方(OLED柔性显示屏)等 [3][4] 品牌发展计划 - 四川省多部门将持续推进"天府名品"品牌建设 [1][2] - 目标引导购买力和资源要素流向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2] - 品牌建设涉及部门包括:省质量强省办、发改委、经信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文旅厅、市场监管局等 [1]
印度对华二氧化钛征收反倾销税
快讯· 2025-05-12 11:23
反倾销税决定 - 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决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二氧化钛征收460-681美元/吨的反倾销税 [1] - 反倾销税有效期为5年 [1] - 措施自通报发布于官方公报之日起生效 [1] 涉案产品范围 - 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28230010、32061110和32061190项下的产品 [1] 调查背景 - 2024年3月28日印度商工部应国内企业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二氧化钛发起反倾销调查 [1] - 申请企业包括Kerala Minerals and Metals Ltd、Travancore Titanium Products Ltd和VV Titanium Pigments Pvt Ltd [1] - 2025年2月12日印度商工部作出肯定性终裁 [1]
可漂浮二氧化钛让废弃塑料处理更高效
科技日报· 2025-05-08 09:16
可漂浮二氧化钛材料研发突破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成功研制出可漂浮二氧化钛材料,可在光照下高效分解塑料 [1] - 新材料分解塑料袋、保鲜膜等常见塑料的效率比传统材料提高几十到上百倍 [1] - 该技术创造了中性条件下塑料分解效率新纪录,且分解产物中40%为乙醇 [1] 塑料污染现状与处理技术 - 全球塑料垃圾总量已达64亿吨,严重威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 [1] - 光催化分解塑料技术通过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将废弃塑料转化为有用化工原料 [1] - 传统处理方法需强酸强碱预处理,消耗整个降解过程85%的成本 [2] 技术原理与创新点 - 二氧化钛在光照下产生羟基自由基,可切断塑料分子链但存活时间仅亿分之一秒 [2] - 新研发的可漂浮二氧化钛通过"防水战甲"实现材料漂浮,突破接触屏障 [2] - 新材料利用寿命达1毫秒的超氧自由基,能充分切断塑料分子碳链 [2]
翔丰华(300890) - 300890翔丰华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7:38
产品与产能 - 硅碳负极材料已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后续将加大投入规划批量生产线,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匹配批量生产,气相沉积硅碳负极材料积极规划生产线及产能布局 [1][3] - 新型材料研发重点方向包括硅碳、硅氧、钠离子用硬碳、B 型二氧化钛以及石墨烯等,部分产品已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 [2] - 正在推进四川遂宁蓬溪县 6 万吨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及福建永安市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负极配套生产线项目 [2] - 上海产业园、碳峰园相关工程正在推进,项目进度以公司后续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3][7] - 收购永安市鼎丰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相关事项正在有序推进 [7] 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销售石墨负极数量 68,851.47 吨,同比增加 6,894.16 吨,增幅 11.13%;实现营业收入 138,833.84 万元,比上年减少 17.67%;实现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4,955.46 万元,比上年减少 40.23% [3] - 2024 年全年出货量 68,851 吨,同比增长 11.13%,产能利用率 83.43%,高于国内负极材料平均利用率,石墨负极材料销售单价较上年有所下降 [5][6] 业绩影响因素与应对 - 业绩波动受行业竞争加剧、财务成本上升、资产及信用减值增加等因素影响 [2] - 未来将积极开发新客户,开拓新业务市场,开发新产品,提升经营业绩,夯实可转债转股基础 [2] - 持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开拓国际优质大客户,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推广相关产品,扩产并加强管理,降本增效 [4] - 提升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加强与供应商战略合作,减少原材料价格上升对利润的影响 [7] 行业情况 - 2024 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约 208 万吨,同比增长 26%,受锂电池行业阶段性去库存影响,负极材料增速低于锂电池增速,市场价格总体下滑,盈利空间压缩 [5] - 2025 年随着下游锂电池需求增长,补库意愿提升,有望支撑负极材料需求 [5] 合作与市场布局 - 与清陶新能源合作正常推进,具体情况关注公司披露信息 [3][7] - 2026 年批量导入快充产品,具体合作品牌涉及商业机密不便披露 [3] - 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开拓德国大众、韩国 SK on、日本松下等国际知名锂电池企业 [6] - 硅碳负极材料产品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实际应用以客户需求为准 [7] 其他问题回应 - 2023 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130.51 万股,成交总额 5103.20 万元,未来若有相关计划将按规则披露 [6] - 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将强化回复时效管理,提升沟通效率与服务质量 [7] - 已披露的股东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或已届满,未来若有相关计划将按规则披露 [7]
Avient (AVNT) Surpasses Q1 Earnings Estimates
ZACKS· 2025-05-06 20:20
公司业绩表现 - 季度每股收益0 76美元 超出Zacks一致预期0 75美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1] - 季度营收8 266亿美元 低于Zacks一致预期0 82% 去年同期为8 29亿美元[2] - 过去四个季度均超出每股收益预期 但营收仅两次超预期[2] - 本季度盈利超预期幅度1 33% 上一季度超预期幅度2 08%[1] 股价与市场表现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16 8% 同期标普500指数下跌3 9%[3] - 当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预计短期表现与市场同步[6] 未来业绩展望 - 下季度共识预期:每股收益0 79美元 营收8 5672亿美元[7] - 当前财年共识预期:每股收益2 77美元 营收32 7亿美元[7] - 盈利预测修订趋势呈现混合状态 需关注财报发布后变化[6] 行业比较 - 所属化工-多元化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处于后18%[8] - 同行Kronos Worldwide预计下季度每股收益0 17美元 同比+142 9% 营收预期4 6656亿美元(同比-2 6%)[9][10]
LSB (LXU) Reports Q1 Loss, Tops Revenue Estimates
ZACKS· 2025-04-30 07:05
核心观点 - LSB最新季度每股亏损0.02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每股收益0.02美元,与去年同期每股收益0.12美元相比大幅下滑,经调整后盈利意外为-200% [1] - 公司过去四个季度中仅有一次超过EPS预期,但最近季度营收1.4343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7.04%,且过去四个季度中有三次超过营收预期 [2]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下跌22.4%,表现显著逊于标普500指数6%的跌幅 [3] 财务表现 - 上一季度实际每股收益0.07美元,远超预期的亏损0.01美元,盈利意外达800% [1] - 当前市场对下一季度的EPS预期为0.23美元,营收预期1.54亿美元,全年EPS预期0.27美元,营收预期5.5105亿美元 [7] 行业比较 - 所属的多元化化工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处于后15%位置,研究表明排名前50%的行业表现优于后50%行业两倍以上 [8] - 同行业公司Tronox预计下一季度每股收益0.02美元,同比增长140%,但最近30天EPS预期被下调3.7%,营收预期7.6141亿美元,同比下降1.6% [9][10] 市场预期 - 当前Zacks评级为3(持有),意味着股价短期内预计与市场表现一致 [6] - 盈利预测修订趋势显示混合信号,未来几天对季度和年度预期的变化值得关注 [6][7]
国瓷材料(300285):多领域齐发力 公司收入实现稳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收入9.7亿元(同比+17.9%,环比-9.8%)[1] - 归属净利润1.4亿元(同比+1.8%,环比+10.8%)[1] - 归属扣非净利润1.3亿元(同比+4.9%,环比-0.2%)[1] - 2025Q1毛利率36.8%(同比-2.0 pct),净利率15.3%(同比-2.4 pct)[4] - 研发费用率7.3%(同比-0.2 pct)[4] 业务板块分析 - 电子材料:受益消费电子补贴政策及汽车电子、AI服务器需求增长,MLCC介质粉体销量有望回升[3] - 催化材料:进入海外头部客户供应体系,乘用车领域覆盖国内自主品牌,产品搭载燃油及混动车型[3] - 生物医疗:子公司深圳爱尔创科技推出荧光氧化锆瓷块等新产品,形成系统化产品布局[3] - 新能源:高纯超细氧化铝和勃姆石覆盖主流锂电池厂商,产销快速提升[3] - 精密陶瓷:受益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快充技术推广,陶瓷轴承球业务快速增长[3] - LED基板:凭借技术和产业链协同优势,稳定供货全球头部企业[3] - 通讯射频微系统芯片封装管壳:技术领先,预计成为新增长点[3] - 其他材料:陶瓷墨水受国内地产竣工面积下降影响,积极开拓海外市场[3] 研发与新产品 - 覆铜板用填充材料实现球形氧化硅技术突破,多家客户小试验证合格[4] - 氧化锆、氧化钛分散液用于背光模组、AR显示领域,开始小批量销售[4] - 公司通过技术研发构筑壁垒,搭建精益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4] 未来展望 - 催化材料与精密陶瓷处于放量阶段,将持续推动增长[3]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为6.9/8.5/10.5亿元[4]
国瓷材料(30028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 国产替代与海外拓展双轮驱动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核心观点 - 看好平台型企业多元产品矩阵接力,国产替代与海外拓展双轮驱动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0.47亿元,同比+4.86%,扣非后归母净利5.81亿元,同比+7.05% [2] - 24Q4营收10.80亿元,同比+0.78%,环比+6.67%,扣非后净利1.27亿元,同比-8.69%,环比-12.73% [2] - 25Q1营收9.75亿元,同比+17.94%,环比-9.76%,扣非后净利1.27亿元,同比+4.88%,环比-0.17% [2] - 下调25-26年EPS至0.77/0.93元(原为0.88/1.04元),新增27年EPS为1.11元 [2] 产品矩阵表现 - 电子材料营收同比+4.22%,催化材料+10.01%,生物医疗+6.53%,新能源材料+48.34%,精密陶瓷+41.68%,数码打印及其他材料-17.10% [3] - 浆料成为电子材料板块重要增量,MLCC介质粉体拓展车载、AI相关领域产品应用 [3] - 铈锆固溶体新建产能快速投放,生物医疗板块形成系统的新产品上市路径 [3] - 固态电解质、制氢领域新产品协同行业客户推进,成立硫化物路线研发小组 [3] - "康立美"数码纺织墨水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 球形氧化硅技术突破,可用于高频高速覆铜板填充,多家客户小试验证合格 [3] - 氧化锆、氧化钛分散液用于背光模组、AR显示等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并小批量销售 [3] 国产替代与海外拓展 - 蜂窝陶瓷载体领域,美国康宁和日本NGK占全球市场份额90%以上,公司产品成为国内主机厂和整车厂供应链安全及降本方案之一 [3] - 精密陶瓷业务布局卫星通讯、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未来产业,高端氮化铝、氮化硅粉体新产品建设加速推进,解决粉体依赖进口现状 [3] - 生物医疗红筹架构有望助力海外业务拓展 [4] - 国瓷康立泰重点开拓海外市场,形成中东北非、东南亚、欧洲等七大销区协同布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