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夯实基本盘 壹连科技开拓低空经济以及AIDC服务器等新兴市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1 10:5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6亿元,同比增长28.9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21亿元,同比增长20.42%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40.15%,归母净利润为8457.73万元,同比增长23.69% [1] 业务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增长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储能行业高速增长、低空经济及AIDC服务器电源等新兴领域的有序推进 [1] - 公司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加大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并积极拓展全球布局和产能提升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前三季度占比83.6%,储能系统应用领域占比10.9% [1] 产品与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电连接组件应用于电能驱动和信号传输环节 [1] - 除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外,产品还应用于工业设备、医疗设备、消费电子、低空经济、AIDC服务器等领域,前三季度合计占比约5.5% [1] - 低空经济和AIDC服务器是重点开拓的新兴市场,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900万元和1900万元 [2] 技术与竞争优势 - AIDC电源对电连接产品有高载流、低损耗、抗干扰、耐高温、散热性、绝缘性等严格要求 [2] - 公司通过多年技术沉淀,不断迭代产品,目前已实现AIDC电源领域产品的规模量产 [2] -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电连接组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创始于1991年 [2]
增长未止步 轻装上阵迎发展新阶段
中国能源网· 2025-10-27 10:09
在锂电行业竞争加剧的2025年,头部企业的业绩表现与战略动作始终牵动市场神经。10月23日,亿纬锂 能(300014.SZ)公布2025年三季报,交出了一份量、利齐升的业绩答卷。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 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收入168.32亿元,同比增长35.85%,创单季营收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 同比增长15.13%,环比大增140.16%,盈利能力强劲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亿纬锂能曾受股权激励费用及单项坏账计提影响,阶段性压制了利润表现。 据了解,上半年,公司对合众汽车应收账款1.5亿元全额计提坏账,并在全年预计确认约11亿元股权激 励费用。不过随着相关一次性因素的影响逐步消除,公司三季度业绩迅速修复。如剔除股权激励与坏账 计提影响,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将达14.5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0.70%。 拉长时间维度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50.02亿元,同比增长32.17%;归母 净利润为28.16亿元。若剔除上述股权激励与单项坏账影响后,2025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归母净利润达 36.75亿元,同比增长18.40%,意味着公司主营盈利能力稳中向上,经营质量 ...
透视亿纬锂能:增长未止步 轻装上阵迎发展新阶段
第一财经网· 2025-10-23 20:0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68.32亿元,同比增长35.85%,创单季历史新高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11亿元,同比增长15.13%,环比大幅增长140.16% [1]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合众汽车1.5亿元坏账计提影响后,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4.57亿元,同比增长50.70%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450.02亿元,同比增长32.1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8.16亿元,剔除一次性因素后为36.75亿元,同比增长18.40% [2] 业务板块进展 - 动力电池前三季度出货量预计达34.59GWh,同比增长66.98% [3] - 2025年内新增2家乘用车客户,配套车型数量达10款,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3] - 成为华晨宝马iX1电池供应商,并成为小鹏P7+、新P7、G6及零跑C10、C16、C11等多款车型主要供应商 [3] - 储能电池前三季度出货量达48.41GWh,同比增长35.51% [3] - 公司储能电池订单饱满,处于满产状态 [4] 行业前景与政策环境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为2027年达到1.8亿千瓦以上,截至2025年上半年为95GW/222GWh [4] - 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36亿千瓦,为2020年的6倍以上 [4] - 2025年1-8月全国累计新增储能电池招标量218.54GWh,同比增加125.37% [4] - 2025年全球储能出货量预计将达到390GWh以上,同比增加16% [4] - 储能行业呈现头部集中趋势,头部企业出现“一芯难求”局面 [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大圆柱电池量产装车企业,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量产装车超6万台,单车最长运行距离超23万公里 [6] - 大圆柱电池成为宝马新世代车型首发供应商 [6] - 全球首个基于628Ah大电池的400MWh储能电站一次送电成功 [7] -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并完成首套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并网 [7] - 前瞻性布局低空经济、机器人、固态电池及钠离子电池等新领域 [7] 未来增长动力 - 宝马新世代车型量产将带动大圆柱电池出货放量 [6][8] - 小鹏、零跑等新客户车型交付进入高峰期 [3][8] - 储能国内及海外订单逐步落地 [4][5][8] - 2025年为股权激励费用计提高峰年,2026年该费用预计大幅减少,为利润带来弹性 [7][8]
大行评级|美银:对储能行业看法更趋正面 上调宁德时代目标价至570港元
格隆汇· 2025-09-23 12:00
行业前景 - 2025至2030年储能电池需求受国内政策支持及海外市场增长带动保持坚挺 [1] - 2030年中国电池储能累计装机容量预计达240GW [1] - 欧洲及新兴市场未来两至三年储能需求持续强劲 [1] - 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约500GWh 2026至2027年分别增长约30%及25% [1] 价格趋势 - 反内卷背景下内地电动车电池价格趋于稳定 [1] 公司评级与预测 - 宁德时代2025至2027年销售额及盈利预测上调3%、4%及3% [1] - 宁德时代电池出货量预测上调3%、3%及2% [1] - 宁德时代目标价从475港元上调至570港元 评级买入 [1] - 中创新航目标价从24港元上调至35港元 评级买入 [1]
南网科技(688248):智能检测设备收入同比高增
华泰证券· 2025-09-02 10:1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0.04元[3][7][9] 核心观点 - 25H1收入14.1亿元同比-9.7% 归母净利1.7亿元同比-5.4% 主要受电网计量项目建设周期和储能项目履约周期影响[3] - 预计下半年营收利润恢复同比增长 因"丝路"系统推广和火电改造试验检测业务放量[3] - 25Q2归母净利1.18亿元环比+106.6% 因Q1淡季基数较低和规模效应[4]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5.16/7.08/9.35亿元(前值5.42/7.68/10.58亿元)[7] 分业务表现 储能业务 - 25H1收入3.29亿元同比-42.88% 毛利率8.73%同比-4.8pct[5] - 收入下滑因项目履约周期导致达标项目较少 毛利率下滑因个别大型集成项目毛利偏低[5] 试验检测业务 - 25H1收入4.50亿元同比+24.0% 毛利率45.72%同比-0.63pct[5] - 电源侧检测收入3.13亿元同比+24.53% 因发电机组节能优化服务增长[5] - 电网侧检测收入1.37亿元同比+22.82% 因设备试验检测及状态评估业务增长[5] 智能设备业务 智能配用电设备 - 25H1收入3.02亿元同比-14.87% 毛利率37.95%同比+2.47pct[6] - 收入下滑受电网计量项目建设周期影响 毛利率提升因高毛利终端核心板占比增加[6] 智能监测设备 - 25H1收入1.56亿元同比+92.18% 毛利率36.05%同比+4.81pct[6] - 收入增长因线路监测及故障定位装置需求提升 毛利率提升因采购成本降低和定制化产品占比提高[6] 机器人与无人机 - 25H1收入1.02亿元同比+0.36% 毛利率28.30%同比+1.64pct[6] - 毛利率提升因轻量化机器人规模化供货后毛利提升[6] 财务指标 - 25Q2毛利率31.85%环比-0.66pct 净利率13.30%环比+1.84pct[4] - 25Q2期间费用率14.34%环比-8.01pct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1.46/-4.35/-2.75pct[4] - 当前市值205.44亿元 收盘价36.38元(截至9月1日)[10] 估值预测 - 基于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 35倍 给予公司44倍PE估值[7] - 预计25年营收37.19亿元同比+23.40% 26年47.97亿元同比+28.99%[13] - 预计25年EPS 0.91元 26年1.25元[13]
中晟高科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376.2%,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5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6421.71万元,同比下降73.31%,主要因出售子公司中晟新材导致润滑油业务不再并表[1][5] - 归母净利润4700.99万元,同比上升376.2%,净利率达80.18%,同比增1953.34%[1] - 第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50.36万元,同比改善55.53%[1]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3.56亿元,同比增379.06%,主要因出售子公司收回投资款[1][2] - 有息负债2.71亿元,同比下降43.55%,因归还部分贷款[1][2] - 应收账款3.41亿元,同比下降36.11%,因政府类工程款回收增多[1][2]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2780.09万元,占营收比43.29%,同比增192.3%[1] - 毛利率25.71%,同比增141.45%,因低毛利润滑油业务剥离[1][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7.55%,因利息收入增加及贷款减少[5]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8元,同比增485.77%,主要因工程款回收[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708345.73%,因出售子公司收回投资款[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628.28%,因归还贷款[7] 战略转型动向 - 出售子公司中晟新材完成润滑油业务剥离[2][4][5] - 通过子公司中晟浩腾能源科技进军储能行业,投资宜兴60MW/120MWh储能电站项目[2][11] - 贸易业务预收款增多致合同负债增396.58%[2] 历史业绩表现 - 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8.95%,2024年ROIC为-16.58%[8] - 上市9份年报中出现3次亏损,生意模式存在波动性[8] - 每股净资产2.4元,同比减26.16%[1]
壹连科技: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聚焦电连接组件核心业务
中证网· 2025-08-26 15:1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6亿元 同比增长22.12% [1] - 净利润1.37亿元 同比增长18.49% [1] - 扣非净利润1.24亿元 同比增长15.4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8亿元 同比增长87.95% [1] 业务发展策略 - 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并加大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1] - 积极拓展全球布局和产能提升 [1] - 持续布局下游应用领域客户及重点项目 [1] - 向上游材料业务进行资源整合 推进FPC生产一贯化 [2] 产品与产能布局 - 主要产品涵盖电芯连接组件/动力传输组件/低压信号传输组件/柔性线路板 [2] - 在广东深圳/福建宁德/江苏溧阳/四川宜宾/浙江乐清/广东肇庆等多地建有生产基地 [2] - 柔性线路板(FPC)主要运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及汽车内饰 [2] 行业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高 [1] - 储能行业稳态发展 [1] - 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有序推进 [1] - 电子设备小型化与轻量化趋势下FPC应用前景广阔 [2] 战略规划 - 以新能源汽车为发展主轴 储能系统/工业设备/医疗设备/消费电子/低空经济多领域并进 [2] - 以新生产基地为战略支点发挥地理区位优势 [2] - 提升服务核心客户多维能力以实现长期互利共赢 [2]
科陆电子股价下跌2.09% 储能业务营收占比近半
金融界· 2025-08-21 01:33
股价表现 - 科陆电子股价报7 0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15元 跌幅2 09% [1] - 盘中最高触及7 21元 最低下探6 94元 [1] - 成交额6 75亿元 [1] 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智能电网设备及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产品涵盖智能电表 充电桩 储能电池等 [1]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 73亿元 其中储能业务贡献12 82亿元 占比达49 83% [1] 业务拓展与市场展望 - 正在印度尼西亚建设储能生产基地 初期规划产能3GWh [1] - 中东 拉美等新兴市场被视为储能行业新增长点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 64亿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2 92亿元 [1]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国家发改委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6:55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国家发改委正着手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强调创新驱动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以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1] - 将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1] 数据流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 布局16个省市区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7月底完成互联互通 [2] - 预计年底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至50个左右 覆盖80%的省市区 为数据规模化跨域流通奠定基础 [2] ETF市场动态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4.7万亿元 年内净流入3875亿元 其中债券ETF净流入2994亿元居首 规模达5363.41亿元 [3] - 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合计规模1281.7亿元 10只科创债ETF合计规模1156.9亿元 嘉实科创债ETF率先突破200亿元 [3] - 跨境ETF年内净流入1394亿元 宽基ETF、货币ETF呈现净流出状态 [3] 集成电路与数字技术发展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4] - 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应用于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 [4]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跃升 [4] 数据制度与市场培育 - 去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5] -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快构建 数据交易日趋活跃 标准规范不断完善 [5] -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开展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建设 以场景牵引释放数据价值 [5] 储能行业自律 - 149家单位参与储能行业反内卷倡议 强调合理定价与公平竞争 避免不理性低价行为 [6] 融资融券交易 - 8月13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投资者数量达52.34万名 创年内新高 环比增长9.67% [7][8] - 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755.68万名 机构投资者50004家 有负债投资者172.18万名 [8]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9] 开源技术框架 - 字节跳动Seed团队开源全模态PyTorch原生训练框架VeOmni 可缩短数周工程开发至几天 [10] - 智元机器人发布行业首个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 实现端到端推理与执行 [11]
全球固态电池电解质市场前15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7-02 18:22
固态电池电解质市场概况 - 固体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部件,具有高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能有效解决液态电池的安全问题[1] - 预计2031年全球固态电池电解质市场规模达33.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1%[1] - 2024年前五大厂商市场份额合计58%,主要企业包括OHARA、TDK、Solid Power、Mitsui Mining & Smelting、BTR等[5] 市场细分 - 产品类型分为氧化物、硫化物及其他类别[19] - 应用领域涵盖全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19] - 重点区域市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19] 核心驱动因素 新能源汽车需求 -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渗透率将突破50%,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推动技术升级[9]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目标500Wh/kg(蔚来ET7半固态电池续航超1000公里),快充性能达10分钟充电80%[9] 储能行业增长 - 全球储能系统需求年增速超30%,固态电池因循环寿命超10000次成为优选方案[10] - 美国和中东地区大规模储能项目加速落地,电网调峰和5G基站备用电源需求激增[11] 新兴领域应用 - eVTOL等低空飞行器要求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固态电池成为技术首选[12] - 低空经济被多国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13] 政策与资本支持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固态电池为重点方向,欧盟投入20亿欧元支持研发[15][16] - 头部企业获国际资本重仓(如宁德时代获瑞银等机构630万股持仓),初创企业融资年增速超100%[16][17] 行业展望 - 龙头企业将通过技术垄断和产业链整合主导技术革命[17] - 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将加速全球能源结构转型[17] 研究机构背景 - QYResearch成立于2007年,业务覆盖160个国家,在30多国设有分支机构[25] - 服务领域涵盖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科技产业链[26] - 报告数据被BBC、陶氏化学、日本经济新闻等国际机构引用[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