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氨基酸系列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超百亿元项目,签约!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16:31
项目投资 - 内蒙古开鲁县与安徽丰原集团签订绿色零碳生物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 总投资155亿元[1] - 项目涵盖氨基酸系列产品 生物材料 生物能源三大版块[1] - 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260亿元 利税约30亿元 安置就业约3500人[1] 公司业务 - 丰原集团主要从事生物化工 生物制药 生物材料 生物能源的研发及成果产业化[1] - 公司为国家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掌握以淀粉糖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制造技术[1] - 公司掌握以秸秆制糖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制造技术[1]
投资155亿生物基材料与化学品项目签约
DT新材料· 2025-08-31 00:04
项目投资 - 内蒙古开鲁县与安徽丰原集团签订绿色零碳生物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 总投资155亿元 涵盖氨基酸系列产品 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三大板块 预计年销售收入260亿元 [2] 技术平台 - 公司掌握以淀粉糖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制造技术及以秸秆制糖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制造技术 包括四大创新平台:纤维素制糖联产植物源黄腐酸技术 三大生物基材料平台技术(聚乳酸 生物基聚氨酯 生物基聚碳酸酯) 三大生物能源制造技术(纤维素乙醇 生物柴油 生物航煤)以及生物基材料下游应用开发技术 [2] - 公司重点发展第二代生物制造技术 应用于生物化学品 生物材料 生物能源和生物医药等绿色环保产品领域 [3] 企业架构 - 公司为管理层控股 国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主营业务包括生物化工 生物制药 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的研发与产业化 [3] - 控股丰原药业 参股云鼎科技两家上市公司 旗下拥有丰原生物 丰原药业 泰格生物 丰原化工装备等产业公司 并在泰国 匈牙利和巴西设有生物制造工厂 [3] - 拥有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丰原医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3]
华恒生物上半年实现营收14.89亿元 同比增长46.54%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8: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46.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15亿元 [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费用6867.33万元,同比增长8.40%,占营业收入比例4.61% [1] - 新增发明专利6项及实用新型专利3项,累计拥有发明专利8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80项 [1] - 技术储备覆盖菌株构建、发酵控制、分离提取、母液产物回收等生物制造全流程 [1] 技术发展策略 - 通过"生物+AI"技术融合与生产柔性改造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1] - 形成"研发投入-技术转化-产业应用"闭环发展模式 [1] 产品结构与应用领域 - 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丙氨酸系列/L-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维生素系列(D-泛酸钙/D-泛醇/肌醇)、生物基新材料单体(1,3-丙二醇/丁二酸)及其他产品(苹果酸/熊果苷)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功能食品与营养、植物营养等领域 [2]
华恒生物:二季度业绩回升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6.54%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2:36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4.89亿元 同比增长46.54% 主要得益于产品销量增加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 扣非净利润1.15亿元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379.61万元 环比增长24.86% 扣非净利润6405.05万元 环比增长26.32%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7473.17万元 环比大幅增长275.36% [1] 研发与技术 - 研发费用6867.33万元 同比增长8.40% 占营业收入比例4.61% [1] - 新增发明专利6项 实用新型专利3项 累计拥有发明专利84项 实用新型专利80项 [1] - 技术储备覆盖菌株构建 发酵控制 分离提取 母液产物回收等生物制造全流程 [1] - 成立AI数字化实验室 整合菌株平台 工艺放大体系与大规模生产能力 实现技术成果快速转化 [1] 生产能力与产品布局 -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柔性智造 苹果酸装置可交替生产苹果酸或色氨酸 丁二酸装置可生产丁二酸 L-缬氨酸和肌醇 [2] - 实现一套设备多品生产布局 提升设备潜能和资产利用效率 增强抗市场波动风险能力 [2] - 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丙氨酸系列 L-缬氨酸 异亮氨酸 色氨酸 精氨酸) 维生素系列(D-泛酸钙 D-泛醇 肌醇) 生物基新材料单体(1,3-丙二醇 丁二酸)和其他产品(苹果酸 熊果苷) [2] - 产品应用于中间体 动物营养 日化护理 功能食品与营养 植物营养等领域 [2] 产品销售与市场需求 - 氨基酸系列产品实现营收10.57亿元 同比增长42.29% [2] - 氨基酸需求增长受益于精准营养 低蛋白质饲粮及豆粕减量替代政策推广 [2] 生物基新材料发展 - 1,3-丙二醇可用于药物 新型聚酯PTT 医药中间体及抗氧剂合成 是生产不饱和聚酯 增塑剂 表面活性剂的原料 [3] - 丁二酸(琥珀酸)可用于生产生物基PBS BDO 丁二酸酐等产品 广泛应用于食品 医药 农业领域 [3] - 采用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和丁二酸 具有原料可再生 成本较低 过程绿色环保的优点 符合碳中和理念 [3] - 与东华大学共建生物基化学纤维联合实验室 牵头成立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 推动1,3-丙二醇在PTT纤维领域市场化落地 [3] 境外业务与客户合作 - 境外资产规模2.77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5.23% 形成境内生产加全球销售模式 [4] - 境外与巴斯夫 诺力昂 味之素等世界500强企业保持稳定合作 [4] - 境内与华海药业 牧原股份 双胞胎集团 新希望等公司建立长期业务往来 [4]
155亿!丰原绿色零碳生物制造项目落户!氨基酸、生物材料、生物能源三大版块!
项目投资 - 丰原集团与内蒙古开鲁县签订绿色零碳生物制造产业基地项目 总投资155亿元[2] - 项目涵盖氨基酸系列产品 生物材料 生物能源三大板块[2] - 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60亿元 利税30亿元 安置就业3500人[2] 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以淀粉糖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制造技术[4] - 掌握以秸秆制糖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制造技术[4] - 拥有四大创新平台技术:秸秆纤维素制糖联产黄腐酸技术 三大生物基材料平台技术 三大生物能源制造技术 生物基材料下游开发应用技术[4] 战略布局 - 项目位于内蒙古通辽市 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4] - 合作将增强开鲁县在绿色制造和生物经济领域的竞争力[4] - 项目完美契合国家"双碳"目标[4] 产品体系 - 公司重点发展生物化学品 生物材料 生物能源 生物医药四大类生物基绿色产品[4] - 生物基材料应用涵盖生物纤维 生物塑料 绿色建材 油漆涂料 胶粘剂 生物皮革 发泡材料 弹性体等领域[4]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0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14.89亿元,同比增长46.5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下降23.26%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股,同比下降30.30% [3] - 研发投入为6867.33万元,同比增长8.4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1% [16] 主营业务与行业发展 - 公司属于生物制造行业,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维生素系列、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等 [3] - 生物制造行业预计2030年将占化学品和工业产品的35%,生物经济贡献率达39% [3] - 精准营养和豆粕减量替代政策推动氨基酸需求增长 [5] - 合成生物学技术推动维生素行业向高效、绿色方向升级 [6] - 生物基新材料单体(如1,3-丙二醇、丁二酸)具有低碳环保优势,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足迹比石化基材料平均降低45% [7]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首次实现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和L-缬氨酸 [11] - 新增1,3-丙二醇等生物基新材料单体产业化投入,与东华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并成立产业联盟 [8] -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苹果酸/色氨酸、丁二酸/L-缬氨酸/肌醇的柔性生产 [8] - 报告期内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累计发明专利84项 [16] 国际化与品牌建设 - 深化与国际客户(如巴斯夫、诺力昂、味之素)和国内客户(如华海药业、牧原股份)的战略合作 [12] - 在Vitafoods Europe推广绿色创新原料,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 [9] - 境外资产占比5.23%,主要销售以美元和欧元结算 [24] 研发与创新战略 - 成立AI数字化实验室,推进"生物+AI"技术融合,整合菌株平台和工艺放大体系 [10] - 研发人员数量286人,占公司总人数13.42%,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9.16% [16] - 与中科院天工所、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保持产学研合作 [13] 产能与投资布局 - 在建项目包括赤峰基地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年产5万吨生物基1,3-丙二醇建设项目等 [20] - 巴彦淖尔基地交替年产6万吨三支链氨基酸、色氨酸和1万吨精制氨基酸项目,累计投入2.62亿元 [25] - 投资3.9亿元建设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 [25] 子公司经营表现 - 秦皇岛华恒营业收入3.83亿元,净利润6895.25万元 [26] - 巴彦淖尔华恒营业收入4.77亿元,净利润7252.45万元 [26] - 赤峰华恒营业收入6.66亿元,净利润5193.90万元 [26]
冲刺A+H!安徽一上市公司筹划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8-02 14:58
公司动态 - 华恒生物正在筹划发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1] - 本次H股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拓宽融资渠道 [1] - 公司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推进工作,相关细节尚未确定 [1] - H股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1] 公司背景 - 华恒生物于2021年在A股上市,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 - 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3] - 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维生素系列、生物基新材料单体和其他产品 [3] - 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功能食品与营养、植物营养等领域 [3] 公司优势 - 拥有合肥研究院和长丰、秦皇岛、巴彦淖尔、赤峰四大生产基地 [3] - 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基产品制造企业 [3]
华恒生物产品降价连续四季增收减利 A股募13.25亿股价跌83%拟赴港上市
长江商报· 2025-08-01 07:48
公司战略与融资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并提升综合实力 [1][2] - 赴港二次上市旨在借助国际资本市场资源优化资本结构并拓宽融资渠道 [2] - 公司已在A股通过IPO和定增募资13.25亿元 其中2024年10月定增募资7亿元 [4][5] - 两大A股IPO募投项目已建设完毕 其中年产2.5万吨丙氨酸项目2024年实现效益4388.64万元 [5] 海外市场表现 - 2024年境外市场营业收入10.32亿元 同比增长30.34% 占总营收47.4% [1][3] - 欧洲、美洲、亚洲分别占境外收入的41.58%、28.51%、29.91% [3] - 公司与巴斯夫、味之素等世界500强企业保持合作 [2] 财务与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21.78亿元(+12.37%)但净利润1.9亿元(-57.8%) 连续四个季度增收不增利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87亿元(+37.2%) 净利润5109.61万元(-40.98%) [7] - 2024年毛利率24.92% 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 氨基酸和维生素产品毛利率分别下降13.32和34.33个百分点 [8] 产品与产能 - 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占营收83.74%)和维生素系列(11.45%) [8] - 在建工程账面价值15.92亿元 含定增募投的生物基丁二酸和苹果酸生产项目 [8]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L-缬氨酸和肌醇价格大幅下降 [8] 股价表现 - 截至7月31日A股股价33.37元/股 较2023年高点193.65元跌去83% [9]
华恒生物拟冲刺A+H:年入近22亿元,61岁女董事长郭恒华年薪17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18:34
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与中介机构商讨H股上市具体推进工作 细节尚未确定[2] - H股上市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2] - 上市方案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并需中国证监会备案及香港联交所审核[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从事生物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2] - 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丙氨酸系列 L-缬氨酸 异亮氨酸 色氨酸 精氨酸) 维生素系列(D-泛酸钙 D-泛醇 肌醇) 生物基新材料单体(1 3-丙二醇 丁二酸)和其他产品(苹果酸 熊果苷)[2] - 产品应用领域涵盖中间体 动物营养 日化护理 功能食品与营养 植物营养等[2]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恒华 61岁 硕士学历 长江商学院EMBA毕业[2][3] - 现任中国女企业协会常务理事 长江商学院安徽校友会副会长[3] - 2011年1月起任秦皇岛华恒生物执行董事兼经理 2015年12月起任合肥华恒生物执行董事 2013年11月起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3] 高管薪酬情况 - 郭恒华2020年至2024年薪酬分别为53.06万元 89.96万元 102.7万元 102.6万元 175.4万元[3][4] - 同期行业平均薪酬分别为85.52万元 115.5万元 134.0万元 141.8万元 139.9万元[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4.19亿元 19.38亿元 21.78亿元[4]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 4.49亿元 1.9亿元[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87亿元 同比增长37.2%[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109.61万元 同比减少40.98%[4] 市场交易数据 - 截至7月31日14:53 股价33.35元 下跌1.24% 总市值83.41亿元[5][7] - 当日最高价34.56元 最低价33.01元 振幅4.59%[7] - 换手率2.06% 成交量514.91万股 成交额1.74亿元[7][8] - 市盈率(动)40.81倍 市盈率(静)44.01倍 市盈率(TTM)54.15倍[7] - 市净率3.18倍 每股收益0.62元 每股净资产10.48元[7][8] - 52周最高价47.28元 52周最低价25.41元[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1年在A股上市 股票代码SH:688639[5][6] - 总股本2.50亿股 流通股2.50亿股[7] - 属于科创板 可融资可卖空 沪股通标的[6] - 注册制上市 已实现盈利[8]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20:56
海外业务增长 - 2024年海外收入10.32亿元,占比47.39%,同比增长30.34% [2] - 海外收入增长主要受氨基酸系列产品产销量增长以及新产品实现销售影响 [5] - 欧洲区域收入占比最高达41.58%,美洲和亚洲及其他区域分别占28.51%和29.91% [4]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 - 氨基酸系列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83.74%,维生素系列产品占11.45% [6] - 2024年整体毛利率24.92%,同比下降15.60个百分点 [21] - L-缬氨酸和肌醇产品价格下降是导致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22][23] 产能与在建项目 - 氨基酸系列产品产能利用率100%-115%,产销率97.72% [62] - 在建工程包括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项目(4.70亿元)、5万吨苹果酸项目(3.80亿元)和5万吨1,3-丙二醇项目(3.21亿元) [57] - 预计新项目202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达产后产能利用率将逐步提升至100% [60][6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生物合成维生素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8.7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16.3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32% [27] - 合成生物技术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预计2030年35%化学品将来自生物制造 [64] - 精准营养和豆粕减量替代政策推动氨基酸需求增长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