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同步器
icon
搜索文档
光洋股份股价涨6.9%,国投瑞银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82.77万股浮盈赚取164.4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1 10:09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11日股价上涨6.9%,报收13.95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1.28亿元,换手率为1.86% [1] - 公司总市值为78.41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4月22日,于2014年1月21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包括汽车精密轴承、汽车同步器、行星排研发、电子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轴承产品58.88%,同步器行星排产品19.79%,线路板业务10.55%,毛坯加工9.74%,其他(补充)1.04% [1] 机构持仓动态 - 国投瑞银景气驱动混合A(017749)于三季度新进公司十大流通股东 [2] - 该基金持有公司182.7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36% [2] - 基于11月11日股价涨幅,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64.49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国投瑞银景气驱动混合A成立于2023年3月14日,最新规模为2.16亿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45.94%,近一年收益率为32.88%,成立以来收益率为53.65% [2] - 基金经理汤龑累计任职时间2年244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4.75亿元 [3]
豪能股份拟募18亿聚焦核心零部件 业绩稳增总资产68.36亿创新高
长江商报· 2025-11-07 08:05
融资计划概况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不超过18亿元 [1] - 募资重点投向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二期),剩余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1] - 此次18亿元募资精准锚定汽车传动、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三大高增长赛道 [1] 募资资金具体投向 - “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二期)”投资总额13.0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3亿元,占总募资额的72.22% [2] - 项目由全资子公司重庆豪能传动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旨在扩充精密减速器关键零部件和关节减速器相关产品的产能规模 [2] - 拟将募集资金中的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3] 募资扩产的背景与战略考量 - 募资扩产基于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与公司自身竞争优势的充分考量 [2] -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及人形机器人于2025年进入“量产元年”,下游客户放量预期高,现有产能预计难以满足需求 [2] - 二期项目是一期的延伸与升级,旨在形成“汽车核心零部件+航空航天精密件+机器人传动部件”的多元化产能布局 [3] 公司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95亿元,同比增长12.25%;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9.11% [1][5]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68.36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53% [1][5]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1.71亿元增长至23.6亿元,期间增幅101.54%;归母净利润从1.77亿元增长至3.22亿元,期间增幅81.92% [4]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公司已从单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成长为多元化精密制造企业,拥有五大生产基地及一个省级技术中心 [4] - 主营业务聚焦精密制造,形成汽车传动与航空航天双轮驱动、人形机器人战略布局的发展格局 [5] - 公司持续强化智能制造能力,例如对全资子公司昊轶强增资3000万元,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项目 [5]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发展战略 [5] - 2023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9893.53万元、1.44亿元、1.21亿元,近三年累计达3.64亿元 [5]
光洋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8.9亿排行业35,净利润5394.46万排70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2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4月22日,于2014年1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常州市,是国内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重要企业 [1] - 主营业务为汽车精密轴承、汽车同步器、行星排研发、电子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生产和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 - 汽车零部件 - 底盘与发动机系统,涉及智能穿戴、奇瑞汽车概念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18.9亿元,在行业103家企业中排名35,低于行业平均数38.2亿元,高于行业中位数13.81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轴承产品收入7.42亿元占比58.88%,同步器行星排产品收入2.49亿元占比19.79%,线路板业务收入1.33亿元占比10.55% [2] - 当期净利润5394.46万元,行业排名70,低于行业平均数2.75亿元和行业中位数9221.41万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4.31%,高于去年同期的47.06%,也高于行业平均的39.06% [3] - 当期毛利率为16.85%,高于去年同期的14.51%,但低于行业平均的21.53%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常州光洋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黄山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4] - 董事长李树华2024年薪酬139.54万元,较2023年的174.5万减少34.96万元 [4] - 总经理吴朝阳2024年薪酬121.8万,较2023年的160.19万减少38.3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5.87万,较上期增加12.4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8759.14,较上期减少11.05% [5] 业务亮点与增长预期 - 轴承主业量价齐升,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42亿元,同比增长22.84% [5] - 同步器业务盈利能力反弹,2025年下半年产品将量产,全年增速有望转正 [5] - 布局汽车电子,PCB(FPC)营收增长,拓展AI智能穿戴终端业务 [5] - 布局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已获飞行汽车项目定点,机器人用轴承产品已批量交付 [5]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实现营收27.74/37.00/47.9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8/2.18/3.63亿元 [5]
光洋股份跌2.02%,成交额1.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05.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1:4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13.61元/股,成交额1.15亿元,换手率1.64%,总市值76.5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05.46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124.22万元,大单净卖出1181.24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2.17%,近60日上涨26.60%,但近5个交易日微跌0.37%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0亿元,同比增长12.15%;归母净利润5294.73万元,同比增长21.86%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轴承产品占比58.88%,同步器行星排产品占比19.79%,线路板业务占比10.55%,毛坯加工占比9.7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401.56万元,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5年4月22日,于2014年1月21日上市,主营业务为汽车精密轴承、同步器、行星排及电子线路板等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概念板块包括汽车电子、智能穿戴、新能源车等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5.22万户,较上期减少11.36%;人均流通股增至9847股,较上期增加12.81% [2]
光洋股份涨2.02%,成交额7605.7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24.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4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13.63元/股,成交金额7605.76万元,换手率1.10%,总市值76.6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24.94万元,大单买入2152.97万元(占比28.31%),卖出1528.03万元(占比20.09%)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2.35%,近60日上涨24.70%,近20日上涨9.13%,近5个交易日上涨0.22% [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2.60亿元,同比增长12.15%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5294.73万元,同比增长21.8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401.56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公司业务与股东结构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轴承产品58.88%,同步器行星排产品19.79%,线路板业务10.55%,毛坯加工9.74%,其他(补充)1.04% [1]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5.22万,较上期减少11.36%,人均流通股9847股,较上期增加12.81% [2] - 公司成立于1995年4月22日,于2014年1月21日上市,主营业务涉及汽车精密轴承、同步器、行星排、电子线路板及电子元器件 [1]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奇瑞汽车概念、汽车电子、小鹏汽车概念、汽车零部件、智能穿戴等 [1]
光洋股份跌2.05%,成交额1.2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90.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4:32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6日公司股价盘中下跌2.05%至13.38元/股,成交1.25亿元,换手率1.80%,总市值75.2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90.18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300.16万元,大单净卖出690.01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0.11%,近60日上涨24.35%,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4.09% [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轴承产品58.88%,同步器行星排产品19.79%,线路板业务10.55%,毛坯加工9.74%,其他业务1.04%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概念板块包括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奇瑞汽车概念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0亿元,同比增长12.15%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294.73万元,同比增长21.86% [2] 股东与分红情况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22万户,较上期减少11.36%,人均流通股增至9847股,较上期增加12.81%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7401.56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光洋股份跌2.05%,成交额2.5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700.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3:5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2.87元/股 成交额2.54亿元 换手率3.80% 总市值72.3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700.9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410.59万元 大单净卖出4290.32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5.53% 近5日下跌1.76% 近20日上涨19.83% 近60日上涨16.05%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股东户数5.22万户 较上期减少11.36% 人均流通股9847股 较上期增加12.8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0亿元 同比增长12.15% 归母净利润5294.73万元 同比增长21.86% [2]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汽车精密轴承/同步器/行星排研发及电子线路板生产 汽车行业收入占比89.32% 电子行业占比10.6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概念板块涵盖壳资源/智能座舱/汽车轻量化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401.56万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2]
光洋股份易主4个月拟收购银球科技 标的高转速轴承全球市占率约28%
长江商报· 2025-05-22 07:45
公司重组动态 - 光洋股份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银球科技100%股权 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1][2] - 公司股票自5月19日起停牌 预计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2] - 此次重组是地方国资入主4个月后的首次重大资本运作 市场对此期待已久 [1][3] 公司历史经营表现 - 2014年IPO时营收6.22亿元(+7.17%) 归母净利润0.63亿元(+17.97%) [3] - 2015-2018年业绩波动 主因5.5亿元收购的天海同步连续三年未达业绩承诺 累计计提商誉减值9275.68万元 导致2018年亏损 [4] - 2021-2023年持续亏损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4亿元/-1.17亿元 [4] - 2024年及2025Q1业绩改善 归母净利润0.51亿元(+143.62%)和0.25亿元(+6.67%) [5] 标的公司银球科技核心数据 - 2024年产值超6.5亿元(+30%) 高转速轴承国内市占率超80% 全球市占率约28% [1][7][8] - 拥有年产11亿套轴承产能 产品覆盖2-60mm直径球轴承 客户包括美的/格力/戴森/日本电产等 [7] - 近年持续扩产:2023年投产1.39亿元高转速轴承项目 2024Q4投产1.7亿元汽车轴承项目 2025Q4计划投产2.5亿元精密轴承项目 [7] - 现有产能可支持200万辆高端汽车制造 2025年新项目将新增80万辆汽车轴承配套能力 [8] 战略协同效应 - 光洋股份现有轴承产能1.39亿件套/年 在建729万件套/年 正加速向新能源车及数智化转型 [8] - 收购有望整合双方在家电/汽车领域客户资源 形成产业链协同 强化轴承行业市场地位 [8] - 标的公司在汽车涡旋压缩机轴承/ABS刹车系统轴承等高端领域的技术积累可补足公司产品线 [7][8]
豪能股份20250514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豪能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发展布局** - 2006 年成立,2017 年上市,前身为 1964 年的泸州长江机械厂,2020 年收购浩能强进入航空航天领域,2024 年 9 月布局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器及机器人减速器业务,形成汽车与航空航天双重布局[4] - 产品线覆盖汽车同步器、差速器等多个品类,在轨交系统、电机轴等领域拓展,横向拓展空心电机轴等新产品项目实现传动系统全产业链布局[5] 2.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向氏家族,一致行动人三位合计持有约 28.5%股权,徐英超和杜庭强分别持有 6.9%和 4.3%股权,董事长张勇持有约 2.9%股份[6] 3. **财务表现** - 上市以来毛利率保持在 35%左右,2023 年降至 31%,2024 年以来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增速回升,利润率恢复至 35%左右[7] 4. **汽车业务** - 营收占比约 86%,同步器业务稳健、市场占有率高,差速器业务国产替代加速、毛利率提升显著,在商用车 AMT 重卡领域进入第一梯队并与多家主机厂独家配套[2][8] - 同步器:国内龙头,在生产规模等方面有核心竞争力,受益于 DCT 变速箱需求增长和重卡 AMT 市场改善,预计保持稳健增长,部分产品出口[9][12][13] - 差速器:重点发力齿轮方向,与多家客户合作,产能扩张,受益于四驱车型需求增加和国产替代趋势,预计 2024 - 2029 年全球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约 8%,有望成核心增长点[10][14] - 电机轴:布局空心电机轴,有轻量化等优势,与多家公司合作顺利,拓展定子等产品品类[15][16] 5. **航空航天业务** - 通过收购切入,拥有三家子公司,业务涵盖航空结构件等,收入占比 11% - 12%,毛利率约 45%,计划投资 3 亿元建设智能制造中心,受益于 C919 等下游客户增长[3][17] 6. **减速器业务** - 从汽车减速器延伸至机器人减速器领域,技术层面有齿轮制造技术积累,客户层面已量产汽车用减速器并与多家企业合作,竞争格局上国产替代趋势明显,预计 2025 - 2026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能源时代对齿轮精度和静谧性要求提高,封闭供应链开放,新势力厂商倾向外采,利好第三方齿轮厂商,同步器需求因 DCT 变速箱单台用量增加而增长,对冲新能源对燃油车市场冲击[11] - 空心电机轴单车价值约 150 元[15] - 中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减速机市场份额从 2014 年的 10 - 14%增长至 2023 年的 56%[19]
军工叠加机器人双热点!豪能股份一字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APP· 2025-05-08 13:24
公司股价表现 - 豪能股份今日一字涨停,最新报15.68元/股,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总市值130.7亿元 [1] - 近9个月累计涨183.8%,最低时报5.02元/股,股价已翻3倍 [1] 业务布局 - 深耕汽车传动数十年,产品涵盖汽车同步器、差速器、行星减速器、离合器等 [3] - 2020年收购成都昊轶强进入航空航天零部件领域,产品包括飞机机头、机身、机翼、尾段等,并向国产大飞机C919供货 [3] - 正在向机器人赛道扩张,主攻摆线针轮及行星减速器,竞争优势为轻量化,适合机器人下肢应用场景 [6] - 摆线针轮产品对拓普开始批量送样,目标客户为特斯拉,还拥有腾讯、小米等多家客户订单 [6] 机器人产业布局 - 2024年9月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同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4] - 项目一期投资总额10亿元,用于建设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等产线 [5] - 未来将根据发展推进二期、三期建设 [5] 财务表现 - 去年实现营收23.6亿元,同比增加21.29%;归母净利润为3.22亿元,同比增长76.87% [6] - 今年一季度营收为6.19亿元,同比增长13.4%;归母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增长30.42% [6] 机构观点 - 民生证券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30.15亿元、35.99亿元、41.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32亿元、5.41亿元、6.95亿元 [10] - 天风证券预计2025-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33亿元、40亿元、46亿元,归母净利润4.2亿元、5.4亿元、6.5亿元 [10] - 天风证券给予豪能科技2025年35XPE,目标价23.1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