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服务

搜索文档
武汉控股: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29
审计意见与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审计机构对市政设计院2023年、2024年及2025年3月31日的合并及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认为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且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 - 财务报表编制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遵循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信息披露规则,采用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计量 [1] - 财务报表专为武汉控股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公司100%股权的资产重组交易参考目的编制,仅用于向监管机构报送材料 [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范围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注册资本1,712.89万元人民币,注册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1] - 主营业务涵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测绘服务、工程监理、特种设备设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及施工等 [1] - 母公司为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1][2] 重要会计政策与估计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1][12][13] - 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区分整个存续期或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 [18][19] - 长期股权投资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合并区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处理 [26][27][28][29]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30年(年折旧率3.17%),机器设备10年(9.5%),运输设备4年(23.75%),办公设备3-5年(19%-31.67%) [38] - 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单独核算,研发支出区分研究阶段(费用化)和开发阶段(资本化) [42] 合并财务报表与关联交易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控制判断标准包括权力、可变回报及影响回报的能力 [5]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对子公司政策不一致项目进行调整,集团内部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 [6][7] - 处置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8][9] 资产与负债计量方法 - 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准备 [21]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36] -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按净额列示,金融资产和负债满足条件时以公允价值计量 [17][23] - 预计负债确认需满足现时义务、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及金额可靠计量三个条件 [47]
测绘股份: 关于2025年半年报披露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17
公司公告发布 - 公司于2025年8月10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 [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 [1]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于2025年8月12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1] 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通过创业板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巨潮资讯网发布半年度报告 [1] - 公告强调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且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 - 公司提示投资者注意查阅半年度报告以了解经营状况及财务数据 [1]
测绘股份收盘上涨6.41%,滚动市盈率309.16倍,总市值32.3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1 18:14
股价与估值表现 - 8月11日收盘价19.41元 单日上涨6.41% [1] - 滚动市盈率309.16倍 创150天新低 总市值32.32亿元 [1] - 市净率2.42倍 静态市盈率287.34倍 [2] 行业估值对比 -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平均市盈率64.74倍 行业中值40.48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84倍 行业中值2.51倍 [2] - 公司市盈率在行业中排名第42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11486户 较上次减少350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半年报营业收入2.24亿元 同比增长4.11% [1] - 净利润700.05万元 同比下降23.01% [1] - 销售毛利率32.37% [1] 同业公司估值对比 - 设计总院市盈率10.20倍 总市值49.61亿元 [2] - 中交设计市盈率10.69倍 总市值187.47亿元 [2] - 华建集团市盈率40.13倍 总市值149.24亿元 [2]
正元地信: 正元地信关于在2025年度综合授信额度及担保额度内增加被担保对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22:18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拟在2025年度预计授信额度及担保额度内新增被担保对象正元数科,同时调整公司、正元航遥、地球物理、中基地理、浙江正元的综合授信额度及担保额度,调整后授信总额度为433,000万元,担保总额度为37,000万元 [1][2] - 本次调整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山东正元航空遥感技术有限公司 - 注册资本5,100万元,2024年资产总额3.92亿元,负债总额2.64亿元,2024年净利润112万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54万元 [3] - 主营业务包括测绘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软件开发等 [3] 山东正元地球物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注册资本3,060万元,2024年资产总额4.13亿元,负债总额2.30亿元,2024年净利润1,467万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74万元 [4][5] - 主营业务包括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等 [4] 山东中基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注册资本1,050万元,2024年资产总额1.15亿元,负债总额0.69亿元,2024年净利润210万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8万元 [6][7] - 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智慧城市建设等 [6] 浙江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 注册资本1,500万元,2024年资产总额0.84亿元,负债总额0.31亿元,2024年净利润660万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01万元 [7] - 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管道检测等 [7] 北京正元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注册资本1,000万元,2024年资产总额0.16亿元,负债总额0.05亿元,2024年净利润2.6万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68万元 [8] - 主营业务包括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进出口等 [8] 担保原因及必要性 - 担保为满足子公司日常经营需要,支持其良性发展,子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稳定,担保风险可控 [9] - 董事会对担保调整表示认可,认为风险较小且不会对公司及股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9]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23日,公司对子公司担保总额为15,577.93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84%,占总资产的4.53%,无逾期或涉及诉讼的担保 [10]
交大铁发(920027):北交所新股申购报告:轨交安全监测及服务领域双龙头,国产替代+运维蓝海驱动成长
开源证券· 2025-05-24 21: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交大铁发是轨交安全监测及服务领域双龙头,作为轨道交通安全服务领域“小巨人”,具有高毛利、稳增长特点,盈利质量行业领先;在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轨道交通运维蓝海市场加速成熟;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显著,募投项目将提升竞争力,所处行业规模增大前景较好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轨道交通领域“小巨人”,提供智能产品及专业技术服务 - 公司是从事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研产销与专业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分散无控股股东,王鹏翔为实际控制人 [11][13] - 产品涵盖安全监测检测类、铁路信息化系统、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测绘服务、运维服务等,安全监测检测类产品是主要收入来源,测绘服务收入有波动,产品毛利率总体稳定 [17][64][65] - 2022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逐年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总体稳定,期间费用率下降,研发费用率稳中有增,收入确认有季节性特征 [69][74][80] - 公司采用“直销”销售模式,客户主要为国铁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及其关联方,客户集中度较高 [82] 行业:国家重点支持促进轨道交通行业规模增长 - 轨道交通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相关政策文件为行业发展和公司研发提供指引,推动公司业务规模提升和核心技术掌握 [87][88] - 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铁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均保持发展态势,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兴起晚但发展快,测绘行业市场规模也在扩大 [105][120][123] 投资看点:技术驱动发展,募投项目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 公司依托多项核心技术解决行业痛点并提供关键产品或服务,2022 - 2024年累计承担/参与科研课题14项,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和资质,产品获多项奖项 [12][129] - 募投项目预计扩大生产能力、提升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研发水平与效率、完善营销及售后网络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 [3] - 可比公司PE(2024)均值为84.80X,PE(TTM)均值为87.41X [3] 估值对比 - 可比公司PETTM均值87.41X [3]
交大铁发(920027.BJ):轨交安全监测及服务领域双龙头,国产替代+运维蓝海驱动成长
开源证券· 2025-05-24 21: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关注 [16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轨交安全监测及服务领域双龙头,具备高毛利、稳增长特点,盈利质量行业领先,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显著,募投项目将提升竞争力,所处行业前景好,建议关注 [1][3][16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轨道交通领域“小巨人”,提供智能产品及专业技术服务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和专业技术服务,股权分散,王鹏翔为实际控制人 [11][13] - 公司产品及服务包括安全监测检测类、铁路信息化系统、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测绘服务、运维服务等,安全监测检测类产品是主要收入来源 [17][64] - 2022 - 2024 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逐年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总体稳定,期间费用率下降,研发费用率稳中有增,收入确认有季节性特征 [69][74][80] - 公司采用“直销”销售模式、“以产定购、合理库存”采购模式和“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客户主要为国铁集团等,客户集中度高 [82] 行业:国家重点支持促进轨道交通行业规模增长 - 轨道交通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相关政策推动行业发展,为公司研发提供指引,促进业务规模提升和技术创新 [87][88] - 2024 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铁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运营里程将增加,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发展快,测绘服务市场规模也将扩大 [105][120][124] 投资看点:技术驱动发展,募投项目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 公司依托 9 项核心技术解决行业痛点,承担多项科研课题,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和资质,有 13 项主要在研项目 [129][134][142] - 募投项目包括生产新建、研发中心建设、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将扩大生产、提升研发和市场竞争力 [147][150][152] - 选取哈铁科技等 5 家公司为可比公司,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收规模小但毛利率高,有技术和经验优势 [153][159] 估值对比 - 可比公司 PE(2024)均值为 84.80X,PE(TTM)均值为 87.41X,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发行价对应 PE 为 13.07 倍,建议关注 [163]
测绘股份:现金流稳健凸显经营韧性,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全景网· 2025-05-09 19:33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4.76万元 [1] - 2024年底资产总额25.1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3.69亿元,较2023年增长5.87% [1]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496.84万元,同比增长25%,过去5年累计经营现金净流入超3.15亿元 [1][6] 业务结构 - 工程测勘技术服务收入3.84亿元(占比57.94%),同比增长6.12% [4] - 地理信息集成与服务收入1.39亿元(占比20.93%),测绘服务收入0.92亿元(占比13.90%) [4] - 三大类业务收入合计占比达92.77% [4] 成本与毛利率 - 2024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85%,毛利率提升至34.42%(较2023年+1.61个百分点) [5] - 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降本增效目标逐步达成 [5] 竞争优势 - 位列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第1名,全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第21名 [2] - 控股子公司易图地信位列2024地理信息产业最具活力中型企业第11名 [2] - 拥有9个专业甲级、1个专业乙级测绘资质,2024年新增"海洋测绘"甲级资质 [2] 研发与技术 - 2024年研发投入4,741.17万元,占营收比重7.16% [8] - 研发人员159名(占总人数13.70%),拥有博士/硕士约200人,高级工程师210余人 [8] - 累计主编/参编标准10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43项、软件著作权355项 [8][9] - 重点推进AI、大模型与地理信息融合,形成智能化新测绘技术体系 [9] 行业前景 - 202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8,111亿元(同比+4.2%),10年复合增长率12.1% [10] - 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超1万亿元,公司作为领先企业有望受益 [10] 战略规划 - 未来3-5年聚焦"数智化"和"地下空间综合治理"两大战略目标 [10] - 2025年计划拓展产品线并强化精细化管理 [11] 股东回报 - 2024年累计回购股份338.36万股(总金额4,723.25万元) [7] - 2020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38亿元,占归母净利润51% [7]
西南交大将迎来一IPO,是北交所2025年首家|专精快报
36氪· 2025-04-14 08:07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交大铁发),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轨道交通专业技术服务两类,具体为安全监测检测类产品、铁路信息化系统、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测绘服务、运维服务等 [4] - 公司IPO获得审议通过,成为北交所2025年首家过会企业,从受理到通过历时仅9个月 [3][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35亿元、2.73亿元和3.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9.87万元、4765.59万元和5339.17万元,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三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预计营收2500万元至3500万元,同比增长29.55%至81.37%;预计归母净利润-80万元至220万元,亏损收窄 [4] - 2024年毛利率为44.50%,2023年为46.57%,2022年为45.76% [5]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339.17万元,2023年为4765.59万元,2022年为3379.87万元 [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49.94万元,2023年为-324.72万元,2022年为1109.75万元 [5] 业务结构 - 安全监测检测类产品销售额占比最大,2022-2024年分别为65.89%、53.37%和62.63% [6][8] - 测绘服务2022-2024年占比分别为20.97%、24.44%和12.26%,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38.28% [6][8] - 智能装备销售额占比从2022年的0.41%、2023年0.21%,提升至2024年的4.54%,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 [6][8] 行业背景 - 国务院于2021年发布《"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大规模推进铁路线路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7] - 2021-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投资逐年上涨,分别为7489亿元、7109亿元、7645亿元和8506亿元 [7] - 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额有所下降,2021-2023年分别为5859.8亿元、5443.97亿元和5214.03亿元 [7] 市场竞争 - 公司安全监测检测类产品——地震预警系统市场份额约40%,道岔监测系统市场份额超90% [9] - 行业竞争企业均为国企、央企或上市公司,公司规模较之有一定差距,2023年营收仅2.73亿元,而前三竞争企业营收分别为9.69亿元、8.93亿元和7.66亿元 [9]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为1399.67万元,占当年营收的5.12%,低于竞争企业 [10]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46.57%,高于竞争企业 [10]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主要客户为国铁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与铁路相关的大型国有集团及下属企业 [10]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合计占营收的93.36%、87.96%和94.09%,集中度较高 [10] - 公司对国铁集团存在销售和采购上的单一依赖,2022年-2024年,国铁集团贡献营收的61.20%、47.85%和70.74% [10] 公司历史与股权结构 - 公司创立于2005年,曾于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20年3月终止,后于2023年3月在新三板二次挂牌 [11] - 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鹏翔,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3.99%,并合计控制公司41.05%表决权 [11] - 西南交通大学旗下全资子公司科技发展集团持股比例为22.93% [11]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募资约1.68亿元,用于新津区交大铁发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生产新建项目、新津区交大铁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