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变革

搜索文档
“80后”高玉玲接棒海信家电,交出首份半年报:业绩放缓、出海增长,引入新人、老将退场
搜狐财经· 2025-08-01 19:39
(图片来源:网络)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李保铭 7月30日盘后,海信家电发布最新的2024年半年报,虽然营收、归母净利增长,但增幅已经大幅放缓。 这也是"80后"高玉玲自2024年11月担任海信家电董事长以来,交出的第一份半年业绩报告。 彼时,海信家电发布公告称,于当年11月21日收到代慧忠书面辞任报告,因达到退职年龄并结合个人意愿,申请辞去董 事长等职务。同时选举高玉玲担任董事长。 7月30日,海信家电还发布另一份公告,称聘任高玉玲为海信家电总裁,但不领取总裁薪酬。 高玉玲上任半年来,海信家电半年报出现了哪些变化?她又将带领海信家电走向何处? 业绩增速放缓,出海业务增长 7月30日盘后,海信家电发布最新的2025年半年报。 数据显示,上半年海信家电营业收入493.4亿元,同比增长1.44%;归母净利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 海信家电的营收、归母净利增长已经大幅放缓。 毛利下滑,引入新人 Wind数据显示,海信家电近三年半年报中,2023年-2024年营收均两位数增长,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幅达141.45%,2024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增幅34.61%。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指出,今年上半年海信 ...
「背刺」今麦郎后,娃哈哈宗馥莉又得罪了1500人
36氪· 2025-05-21 19:18
公司经营动态 - 2024年娃哈哈营收达728亿元,相比2023年实现超200亿元年度增长[14] - 公司关闭部分工厂引发1500多名员工维权,涉及薪资骤降问题[9][39] - 部分纯净水产品转由今麦郎代工生产,引发消费者质疑[6][28] - 2024年推出14款新品包括椰子牛乳饮品、双柚汁等,但尚未形成爆款[61] 管理层变革 - 宗馥莉上任后更换了集团核心中高层人员,形成"嫡系"管理团队[18] - 推行绩效评级制度改革,新增D级考核导致员工年终奖缩水[21] - 推动数字化办公和无纸化改革,取代传统打印报表模式[37] - 成立计划中心实施产供销一体化改革[58] 战略转型 - 加速重构线下渠道,招标10万台智能冰柜并提供陈列费用支持[56] - 终止与今麦郎代工合作,称因"个别批次未通过抽样检测"[24] - 推动预算制度改革,取代原有"无预算"项目制财务模式[37] - 尝试多元化发展但成效有限,主要产品仍为瓶装水、AD钙奶等传统品类[59] 行业竞争态势 - AD钙奶面临来自三只松鼠、贝因美等十余家企业的模仿竞争[59] - 联销体渠道模式虽高效但需升级以适应现代市场环境[54][55] - 公司2013年达到782亿元营收峰值后持续下滑,2020年缩至439.8亿元[51] 企业文化差异 - 宗庆后时代强调"家文化",坚持自建生产线不开除老员工[8][10] - 宗馥莉推行制度化管理和末位淘汰制,减少人情因素[37][43] - 管理风格从个人决策转向团队协作模式[35] - 薪酬分配从资历导向转为绩效导向[21]
青岛双星名人集团管理权之争:公司迁址,管理层更迭
新浪财经· 2025-05-08 16:5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双星名人集团确认企业领导班子正在经历迭代,汪军总经理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 [1][5]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搬离双星海富楼办公大楼,迁入黄岛区新建的名人海广场 [5] - 汪海在公开信中指控汪军、徐英夫妇及汪子栋等人存在抢夺公章、威逼交出管理权等行为 [4] 股权结构及控制权 - 2022年青岛星迈达工贸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成为双星名人第一大股东(持股56 96%),该公司由徐英持股80%、汪军持股10% [6] - 汪海退居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降至21 88%,公司实控人为徐英(总持股45 57%) [6] - 汪海目前仍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汪军任监事,徐英任董事,汪子栋未出现在主要人员中 [6] 公司历史与战略调整 - 双星名人前身为1921年成立的国营青岛第九橡胶厂,2002年鞋服业务从青岛双星集团剥离转为民营 [5] - 公司承认存在体制陈旧、管理复杂、人才断层等问题,计划通过产品创新、供应链优化、数字化营销投入实现转型 [5][6] - 搬迁新办公楼被定义为"破旧立新的开始",新管理层将重新规划品牌未来发展方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