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器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不止寒武纪!半导体行业强化结构性复苏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再提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0:12
行业整体表现 - 半导体行业经历漫长去库存周期后结构性复苏强化 盈利能力显著回升[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8.9% WSTS上调2025年全年预期至7280亿美元 同比增长15.4%[2] - A股半导体行业上半年营收3212亿元 同比增长16% 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增长30% 第二季度净利润149亿元 环比增长56%[2] 盈利能力分析 - 行业平均毛利率从一季度32.45%提升至二季度33.23%[3] - 数字芯片 封装测试 分立器件和半导体设备等细分领域盈利能力提升[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上半年达342亿元 同比提升超50% 半导体材料 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板块现金流修复显著[3] 企业盈利排名 - 北方华创稳居行业盈利王 二季度单季盈利约16亿元[3] - 豪威集团 中芯国际与海光信息分列二至四名[3] - 寒武纪-U单季度盈利6.83亿元 同比强势扭亏 位列行业第五[3] 芯片设计板块表现 - 数字芯片盈利体量居首 二季度接近58亿元[4] - 模拟芯片板块盈利环比增长4倍 分立器件同比增长约80%[4] - 源杰科技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47倍 闻泰科技增长2.37倍 士兰微增长近12倍[4][5][6] 细分领域增长亮点 - 源杰科技上半年营收2.05亿元 同比增长70% 净利润4626万元 同比增长3.3倍 成功量产400G/800G光模块激光器芯片[4] - 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在AI数据中心/AI服务器电源 AI PC 家电 智能手机与IoT等应用收入增长较快[5] - 士兰微集成电路业务同比增长26% 汽车光伏IGBT和SiC产品营收增长80%以上[6] 运营效率提升 - 半导体材料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中期146天压缩至138天[7] - 神工股份上半年净利润4884万元 同比增长超9倍 大直径多晶硅材料实现批量供货[7] - 中晶科技上半年净利润2574万元 同比增长1.44倍 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7] 细分市场动态 - 沪硅产业300mm硅片需求持续增长 尤其存储增速明显 200mm硅片已触底但复苏缓慢[8] - 和林微纳上半年净利润3069万元 同比大幅扭亏 车规级2D MEMS探针卡完成三温测试验收[8] - 澜起科技整体毛利率提升至60.44% 因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销售收入占比增加[3]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光电芯片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8-31 00:39
产业定义与分类 - 光电芯片分为激光器芯片和探测器芯片 激光器芯片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包括面发射VCSEL和边发射FP/DFB/EML 探测器芯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包括PIN和APD [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材料及设备供应商 材料包括GaAs/InP等衬底 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外延设备 [1] - 中游为光芯片设计及生产 是核心环节 [1] - 下游为光器件/光模块厂商及终端客户 包括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商 腾讯等数据中心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 苹果等消费电子生产商 [4] 技术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为起步探索期 以基础研究和进口为主 [8] - 2000年至2017年为技术积累发展期 实现部分中低速率芯片国产化 [8] - 2017年至今快速突破 中低速率芯片基本国产化 高速率芯片取得进展并迈向国际化 [8] 政策支持方向 - 技术研发鼓励前沿技术研究 如单片集成/光子计算 推动高端仪器核心器件和高速光电传感器研制 [10] - 标准建设推进集成电路材料/高端芯片等标准制定 梳理光电子器件标准体系 [10] - 产业生态支持打造光芯片产业集群 培育领军企业与初创企业 [10] - 具体政策包括2023年《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研制集成电路材料标准 [11] - 202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加快光电子器件等重点标准制定 [11] - 2021年《计量发展规划》加快高速光电传感器等研制 [11] - 2021年《"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建成全球最大光纤和4G网络 5G商用领先 [11] - 2021年《"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目标2023年底千兆光纤覆盖4亿户家庭 [11] - 2021年《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突破光通信器件等关键技术 [11] - 2017年《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发展路线图》提高核心器件国产化率 培育国际竞争力企业 [12] - 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研制光电子集成器件 突破制造标准化难题 [12] - 2016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硅基光电子/混合光电子等领域研发 [1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约152亿元 [14] - 2020年至2024年5年复合增长率约10% [14] - 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接近350亿元 [27] 投融资情况 - 2022年投融资事件数量达50起 为近年最高 [13] - 2025年1-7月投融资事件15起 金额约17亿元 [13] 国产化水平现状 - 2.5G速率1310nm/1490nm/1270nm DFB激光器芯片国产化水平较高 1550nm DFB为中等 [15][19] - 10G速率1310nm FP激光器芯片较高 1270nm/1310nm DFB及CWDM6/LWDM12波段为中等 [15][19] - 25G速率多数DFB激光器芯片国产化水平中等 CWDM4/LWDM4波段较低 [15][19] - 50G速率PAM4 CWDM4波段及硅光直流光源芯片国产化水平较低 [15][19] 竞争格局 - 高端光芯片对海外依赖较高 欧美日企业如住友电工/MACOM/博通在高速率市场占主导 [22] - 中国厂商在中低速率芯片市场占优势 国产化率较高 [22] - 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集中在中部及东南沿海 湖北省企业最多 源杰科技位于陕西 [24] 下游应用分布 - 应用领域以电信为主 还包括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 [20] - 电信领域是光纤通信系统核心组件 实现光信号产生/调制/传输/放大/检测/接收等功能 [20] 未来发展趋势 - 应用场景从传统通信向智能计算/自动驾驶/医疗感知等多领域渗透 [30] - 技术向高度集成与能效优化演进 通过多元材料异构集成提升性能密度 [30] - 产业链强化核心材料/制造工艺自主可控 同时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全球市场参与度 [30]
永鼎股份(600105):激光器芯片突破在即,多业务发展迎新空间
银河证券· 2025-08-12 19:3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首次覆盖永鼎股份,给予"推荐"评级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亿/1.41亿/2.1亿,对应EPS 0.25/0.1/0.14元 [5] - 核心观点认为公司通过激光器芯片和高温超导带材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5] 业务布局与财务表现 - 公司已从单一缆制造商发展为汽车线束(29.3%)、光通信(27.1%)、电力工程(25.3%)等多业务集成商 [8][12] - 2024年营收41.11亿(-5.4%),归母净利0.61亿(+42%);2025Q1营收8.78亿(+7.5%),净利2.9亿(+960.6%) [13] - 光通信与海外市场盈利能力相对坚挺,2024年综合毛利率16.6% [15] 激光器芯片业务 - 参股子公司鼎芯光电建成国内稀缺IDM激光器芯片工厂,采用3/4/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平台 [85] - 永鼎鼎芯光电科技项目2025年2月开工,投产后预计年产光子集成芯片1500万颗 [5][85] - 56G与100G EML产品已批量供应,适配硅光技术的100mW CW产品指标优异 [85] 高温超导业务 - 采用IBAD+MOCVD路线制备的第二代REBCO超导带材在带材长度和强磁场适应性方面全球领先 [86] - 2025年上半年产能约2000km,计划2025年末扩至5000km,未来2-3年达2万km [5][86] - 主要应用于可控核聚变、MRI、磁拉单晶炉等领域,与星环聚能等客户密切合作 [86] 行业前景分析 - 2024-2029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CAGR约22%,800G/1.6T光模块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160亿美元 [51] - 2026年国内超导市场规模预计达139.2亿,可控核聚变是重要应用方向 [36][73] - 海外四大互联网大厂2024年Capex合计2119.26亿美元(+56.1%),带动光模块需求 [49]
永鼎股份(600105):激光器芯片突破在即 多业务发展迎新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8-12 18:2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从单一线缆制造商发展为多产业集成型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汽车线束、光通信、电力工程、超导及铜导体、大数据应用服务 [1] - 2024年汽车线束、光通信、电力工程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29.3%、27.1%、25.3%,光通信与海外市场盈利能力相对坚挺 [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海外微软、亚马逊、谷歌、脸书四大互联网大厂Capex合计2,119.26亿美元,同比增长56.1%,推动千万只级800G光模块出货量 [2] - 2024-2029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CAGR约22%,国内供应商市场份额提升 [2] - 光器件定制化程度高,厂商层次分明,光芯片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2] - 第二代超导材料REBCO在液氢与液氨温度区间内性能优异,产业化前景广阔 [2] - 预计2026年国内超导市场规模达139.2亿,可控核聚变是高温超导重要应用 [2] 公司技术突破与产能规划 - 参股子公司鼎芯光电建成国内稀缺的IDM激光器芯片工厂,2025年2月永鼎鼎芯光电科技项目开工,投产后预计年产光子集成芯片约1,500万颗 [3] - 公司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上采用IBAD+MOCVD路线,材料性能全球领先,2025年上半年产能约2,000km,未来2-3年内计划扩充至2万km [3]
平安证券晨会纪要-20250430
平安证券· 2025-04-30 08:32
报告核心观点 - 主动债券型基金规模与发行情况向好,业绩表现受国债收益率和权益资产影响,持仓有不同调整;多家公司如迈瑞医疗、海博思创等各有发展态势,部分公司业绩增长、业务拓展,部分公司受不同因素影响业绩有波动,但多数维持推荐评级 [2][7] 重点推荐报告摘要 主动债券型基金2025年一季报 - 规模与发行:截至2025年一季末,主动债券型基金3263只,环比增0.8%,规模7.90万亿元,环比升1.0%;一季度发行43只,规模783.7亿元,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发行规模降31.5%,混合二级债基升65.1% [7] - 业绩表现:一季度国债收益率上行,短期纯债基金业绩优,一级债基平稳上涨,二级债基波动上行,各类型基金指数收益率有差异 [7] - 持仓分析:中长期纯债基金定开式降杠杆加久期、开放式加杠杆降久期;短债型基金降杠杆降久期、金融债仓位下降;混合一级债基降杠杆降久期、可转债仓位抬升;混合二级债基债券仓位降、股票仓位升,一季度增持有色金属等板块,紫金矿业等个股增持幅度居前 [8] 一般报告摘要 - 行业公司 迈瑞医疗 - 业绩情况:2024年营收367.26亿元,同比+5.14%,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同比+0.74%;2025年一季度营收82.4亿元,同比-12.1%,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16.8% [9] - 业务分析:整体收入稳健,国际化亮眼,24年国内收入降5.10%,25年有望复苏,国际业务增长21.28%;国内设备和IVD板块承压,高端产品、种子业务放量;提供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 [10][11][12] -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调整2025 - 2027EPS预测 [13] 海博思创 - 业绩情况:2024年营收82.70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2025年一季度营收15.48亿元,同比增长14.86%,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减少40.62% [14] - 业务分析:营收持续增长,海外业务占比提升;盈利能力稳定,海外业务抵御毛利率下滑;市场地位领先,技术实力突出 [15][16][17] -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调整盈利预测 [18] 中鼎股份 - 业绩情况:2024年实现收入188.5亿,同比+9.3%,归母净利润12.5亿,同比+10.6%;2025一季度收入48.5亿,同比+3.5%,归母净利润4.0亿,同比+11.5% [19] - 业务分析:国内收入增幅高,海外控费显成效,盈利能力提升;轻量化及空气悬架收入增幅较高;从谐波减速器迈向机器人关节总成 [20][22][23] -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调整盈利预测 [24] 三美股份 - 业绩情况:2024年营收40.40亿元,同比增加21.17%,归母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178.40%;2025Q1营收12.12亿元,同比增加26.42%,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159.59% [24] - 业务分析:2024年下游需求增长,制冷剂供应收紧、价格高涨;2025年一季度内需强劲,制冷剂价格续涨 [25][26] -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上调盈利预期 [28] 华域汽车 - 业绩情况:2024年营收1688.52亿元,同比+0.15%,归母净利润66.91亿元,同比-7.26%;2025年一季度营收403.74亿元,同比+9.06%,归母净利润12.70亿元,同比+0.59% [30] - 业务分析:营收端稳定,毛利润下滑;核心业务盈利稳定,费用端管控有成效;客户结构持续调整 [30][31] -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调整盈利预测 [32] 普瑞眼科 - 业绩情况:2024年实现收入26.78亿元,同比下降1.46%,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138.02%;2025年Q1收入7.42亿元,同比9.82%,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增长61.18% [33] - 业务分析:2024年屈光等项目受影响,2025年预计恢复;受宏观环境影响利润率承压,2025Q1净利率回升 [34][35] -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调整利润预期 [36] 三只松鼠 - 业绩情况:2025年一季报营收37.23亿元,同比微增2.13%,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22.46% [37] - 业务分析:毛利率小幅下滑,净利率短期承压;线上渠道势能不减,线下分销持续发力;构建全品类产品矩阵,爱折扣完善社区折扣业态布局 [40][41] -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调整业绩预测 [41] 帝尔激光 - 业绩情况:2024年营收20.14亿元,同比增长25.20%,归母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14.40%;2025年一季度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24.55%,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20.76% [42] - 业务分析: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向好;多领域布局,新技术设备有望放量;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泛半导体领域布局 [43][44][45] -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调整盈利预测 [46] 江苏银行 - 业绩情况:2025年一季度营收223亿元,同比增长6.2%,归母净利润97.8亿元,同比增长8.2% [47] - 业务分析:规模推动利息收入快增,中收表现回暖;息差边际回暖,信贷扩张积极;资产质量稳健,拨备水平夯实 [48][49][50] - 评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维持盈利预测 [51] 亚星锚链 - 业绩情况:2024年营收19.89亿元,同比增长2.98%,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19.21%;2025年一季度营收5.88亿元,同比增长30.88%,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减少22.77% [51] - 业务分析:毛利率提升、费用率压缩推动2024年业绩增长;生产、销售、新承接订单规模平稳;漂浮式海风业务迎契机 [52][53][54] -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调整盈利预测 [54] 宁波银行 - 业绩情况:2025年1季度营收185亿元,同比增长5.6%,归母净利润74.2亿元,同比增长5.8% [56] - 业务分析:营收韧性凸显,盈利增速稳健;息差降幅扩大,扩表速度抬升;资产质量稳健,拨备水平略有下降 [57][58][59] - 评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维持盈利预测 [59] 微导纳米 - 业绩情况:2024年实现收入27.00亿元,同比增长60.74%,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16.16%;2025年一季度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198.95%,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2253.57% [60] - 业务分析:在手订单实现收入转化,2024年减值拖累盈利,半导体订单大幅增长;半导体领域设备取得进展 [61][62][63] -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下调业绩预测 [64] 艾森股份 - 业绩情况:2024年营收4.32亿元,同比增长20.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48万元,同比增长2.51%;2025年一季度营收1.26亿元,同比增长54.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6万元,同比增长0.71% [65] - 业务分析:先进封装产品需求增加,业绩稳健增长;核心板块产品增长,结构优化 [66][68] -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调整盈利预测 [69] 安井食品 - 业绩情况:2024年营收151.27亿元,同比增长7.70%,归母净利润14.85亿元,同比增长0.46%;2025Q1营收36.00亿元,同比减少4.13%,归母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减少10.01% [71]
专家访谈汇总:激光器芯片国产化加速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2 21:15
算力基建带动光芯片需求持续增长 - 全球光芯片市场2023-2027年复合增速预计达14 86%,高速芯片增速显著快于中低速产品 [1] - 中国25G及以上激光器芯片国产化率偏低,美日技术主导,但中美摩擦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1] - 河南鹤壁市以仕佳光子为核心打造光电子全产业链集群,覆盖有源+无源光芯片 [1] 政策引领稀土转型 - 中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2023年突破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30EFLOPS(全球第二) [1] - 2021年互联网反垄断政策导致公有云需求饱和,IDC行业供需失衡引发价格战 [1] - AI应用(如DeepSeek大模型)推动需求增长,降低中美技术差距并刺激云服务商投资 [1] - 单机架功率从2017年5 6KW提升至2023年12 8KW,超算中心要求超30KW [2] 电子行业投资分析 - 半导体工艺从28nm向2nm突破,材料创新驱动性能极限 [2] - 电子行业生命周期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渗透率提升是早期核心驱动力 [2] - 苹果通过多样化产品组合(如iPhone到AirPods)覆盖不同生命周期阶段 [2] - AR/VR等早期赛道及半导体技术升级是重点投资方向 [2] 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 - 自动驾驶进入AI融合阶段,20多家车企(比亚迪、极氪等)2025年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合作 [3] - DeepSeek通过算法创新降低训练成本,比亚迪"天神之眼"视觉方案推动高速NOA普及 [3] - 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受益NOA需求爆发,特斯拉等靠算法弥补摄像头短板 [3] - 本土供应商伯特利、拓普集团在线控底盘和制动领域实现规模化量产 [3][4] 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 - 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率39 6%,显著低于美国(商品23 1%+服务45 8%) [4] - 日本1956-1960年私人消费年均增长8 5%远低于投资增速44 4%,导致产能过剩 [4] - 政策需推动城乡一体化,将补贴从价格端转向收入端(如提高农产品收购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