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电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深原创】-政策汇总-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光电芯片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前瞻网· 2025-09-25 16:01
政策发展历程 - 行业政策发展历经四个阶段:2015-2017年为初步布局阶段,聚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兴产业培育[1];2018-2021年进入技术突破与应用探索阶段,强调核心技术攻关、国产化及特定领域应用[1];2022-2023年迈向规模化应用与质量提升阶段,着力拓展场景、提升质量及推进产业链协同[1];2024-2025年则进入全面升级与生态构建阶段,以技术创新、标准完善和场景融合为核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全链条生态构建[1] 国家层面政策汇总 - 自2016年起,国务院、工信部等多部门发布多项政策助力光电芯片行业发展[2] - 2024年政策以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生产检测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节能化改造为重点,加快推动电子元器件产品向微型化、片式化、集成化、高频化、高精度、高可靠发展[4] - 2024年政策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补齐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基础软件等短板[4] - 2023年政策研制集成电路材料、专用设备与零部件等标准,制修订设计工具、接口规范、封装测试等标准,研制新型存储、处理器等高端芯片标准,开展人工智能芯片、车用芯片、消费电子用芯片等应用标准研究[4] - 2023年政策梳理基础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电子材料、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慧家庭、虚拟现实等标准体系,加快重点标准制定和已发布标准落地实施[4] - 2023年政策重点提升电子整机装备用SoC/MCU/GPU等高端通用芯片、氮化镓/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精密光学元器件、光通信器件、新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高适应性传感器模组、北斗芯片与器件、片式阻容感元件、高速连接器、高端射频器件、高端机电元器件、LED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4] - 2023年政策研究小型化、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的功率半导体、传感类器件、光电子器件等基础电子元器件及专用设备、先进工艺,支持特高压等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4] - 2022年政策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关键原材料、关键软件、核心基础零部件、光电子元器件供应保障和协同储备,统筹推动汽车芯片推广应用、技术攻关、产能提升等工作[4] - 2021年政策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加快量子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高端图像传感器、高速光电传感器等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5] - 2021年政策提出信息基础设施规模全球领先目标,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4G网络,5G商用全球领先,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0%,从2015年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由52.6%提升到96%,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由57.4%提升到108%,全国行政村、贫困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5] - 2021年政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到2023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4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覆盖,建成100个千兆城市,打造100个千兆行业虚拟专网标杆工程[5] - 2021年政策要求突破一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点产品专利布局更加完善[5] - 2020年政策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扩大合理有效投资[5] - 2020年政策重点支持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 - 2019年政策加强集成电路、信息光电子器件、智能传感器、印刷及柔性显示等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发展5G和物联网相关产业,加强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6] - 2017年政策加大对光电子芯片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资金支持,迅速提高核心器件国产化率,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优化光电子产业生态,加强国际合作,迅速提升集成光通信器件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6] - 2017年政策优先发展基于重要整机需求和夯实自身根基等目标的相关领域,包括新型显示器件及技术,新型电池产品及技术,新型传感器及技术,面向4G/5G通信、新型智能终端等关键电子元器件特别是光电子器件及技术等,以及相应的关键电子材料和成套电子装备等[6] - 2016年政策研制满足高速光通信设备所需的光电子集成器件,突破光电子器件制造的标准化难题和技术瓶颈,建立和发展光电子器件应用示范平台和支撑技术体系,逐步形成从分析模型、优化设计、芯片制备、测试封装到可靠性研究的体系化研发平台[6] - 2016年政策加强低功耗高性能新原理硅基器件、硅基光电子、混合光电子、微波光电子等领域前沿技术和器件研发,形成一批专用关键制造设备,提升光网络通信元器件支撑能力,统筹布局量子芯片、量子编程、量子软件以及相关材料和装置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类脑芯片、超导芯片、石墨烯存储、非易失存储、忆阻器等新原理组件研发[6] 国家层面政策影响 - 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鼓励光电子芯片共性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研发,推动高端通用芯片、光通信器件等关键技术突破,支持相关创新中心建设,完善专利布局,提升集成光通信器件能力[11][13] - 产业基础与供应链保障方面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补齐基础元器件、材料、工艺等短板,加强光电子元器件供应保障和协同储备,推动生产检测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等改造,提升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水平[11][13] - 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研制集成电路材料、高端芯片等标准,制修订设计工具、封装测试等标准,梳理光电子器件等标准体系,加快重点标准制定和已发布标准落地实施,开展芯片应用标准研究[11][13] - 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推动5G、"双千兆"网络、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领域发展,扩大光电芯片应用场景,引导信息消费升级[11][13] - 产业生态与竞争力提升方面提高核心器件国产化率,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优化产业生态,加强产学研合作及国际合作,构建战略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推进后摩尔定律时代微电子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11][13] 省市层面政策汇总 - 北京市2024年政策推动存算一体芯片、硅光芯片、量子计算、光互联、可重构网络、云原生等先进技术研发,鼓励企业探索采用光互联、光计算等新技术、新架构开展智算中心建设[14] - 广东省2024年政策力争到2030年取得10项以上光芯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10个以上"拳头"产品,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领军企业,建设10个左右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培育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14] - 广东省2022年政策推动固网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协同发展,加强网络通信芯片、关键元器件与模组等技术攻关,建设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创新载体[14] - 广东省2022年政策加强通信芯片、基站、天线、终端、关键器件、制造工艺、关键材料等研发及产业化,支持企业拓展新一代通信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创新应用,培育量子信息产业[14] - 河南省2021年政策显示新能源客车、光通信芯片、超硬材料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33.3%提高到43.4%[14] - 湖北省2022年政策推进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启动30个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实施高端芯片、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一批攻关任务,力争突破"卡脖子"技术20项[14] - 湖北省2022年政策在存储芯片领域重点引入控制器芯片和模组开发等产业链配套企业,研发超高层数三维闪存芯片、40纳米以下代码型闪存、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三维相变存储器、存算一体芯片等先进存储芯片,在光电芯片领域支持25G以上光收发芯片、50G以上相干光通信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布局硅基光通信芯片、高端光传感芯片、大功率激光器芯片等高端光电芯片制造项目[14] - 江苏省2023年政策巩固先进封测领域优势,建设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和先进工艺制程生产线,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工具供给能力,突破高端芯片设计、核心装备及材料器件等关键环节,力争在新一代微电子与光电子芯片领域抢得先发优势[17] - 安徽省2021年政策对列入省政府人工智能政策支持的智能传感器、高端智能芯片、智能制造装备等项目,按照关键设备和系统软件投入的20%给予补助[17] - 山东省2023年政策加快"芯机联动",支持整机龙头企业联合省内外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发适配一批配套芯片,全力推动济南、青岛两市集成电路晶圆制造项目规模化量产,积极布局高端封测产业,大力发展EDA设计工具、专用设备、关键材料等产品,支持济南市构建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全省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过千亿[17] - 山东省2022年政策对企业购买非关联企业知识产权开展高端芯片或特色工艺芯片研发的,按照购买IP实际支出费用的50%给予年度最高200万元补贴[17] - 山东省2021年政策集中力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攻关,统筹安排60%左右的省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培育新动能,聚焦高端芯片、集成电路、轨道交通、高端装备材料、生物工程技术、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17] - 四川省2025年政策聚焦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加快推动核心器件、装备研制,支持开展固态量子存储芯片、单光子探测器等核心器件研发,加快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量子保密通信设备等迭代升级,探索开展量子城域网建设,加快量子计算测控系统、低温测控芯片等元器件产业化,支持超冷里德堡原子量子计算机原理样机研发,以及量子操作系统等软件算法开发验证,推动量子测量芯片级分子时钟原理样机研制[17] - 上海市2022年政策攻关量子材料与器件设计、多自由度量子传感、光电声量子器件等技术,在硅光子、光通讯器件、光子芯片等器件研发应用上取得突破,推动量子技术在金融、大数据计算、医疗健康、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科学有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和规模化商用,突破空天海一体化、确定性网络等关键技术,聚焦6G智能终端、系统设备、通感算一体化网络以及融合应用等领域[18] - 上海市2021年政策重点突破芯片技术,提升芯片算力利用率,拓展相关指令集,打造适配芯片的开发生态[18] - 天津市2021年政策以"芯火"双创基地为依托,聚焦发展IC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五大子产业链条,开展基于数字技术的高端电子制造设备及智能集成系统应用、封装测试等环节数字化水平提升[18] - 天津市2021年政策加快核心技术源头创新,聚焦高端芯片、关键器件、特色工艺、关键设备和原材料领域,推进国产CPU、射频芯片、通信芯片、汽车芯片、光通信芯片等一批核心技术突破,加快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研发和产业化,协同推进集成电路设备、核心零部件和硅片、第三代半导体等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18] - 浙江省2022年政策鼓励新电商企业积极开展技术研发,运用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量子计算、硅光芯片、VR/AR/XR、人工智能、人机共生、数字孪生、高清影像、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人、NFT等创新技术[18] - 浙江省2021年政策在光通信领域大力发展10GPON芯片、100G光芯片等,推动高端高速率光模块国产化,在光学感知领域加快补链发展光电传感器及专业芯片,着力拓展低成本高性能激光雷达传感器、非制冷红外成像传感器、生物识别传感器、可见光交互传感器等光电传感器[18] 省市层面发展目标 - 各省份围绕光电芯片行业在技术研发上聚焦硅光芯片、高速光通信芯片等关键领域,鼓励突破"卡脖子"技术[20] - 通过资金补贴、建设创新平台等提供支持,如广东计划建10个左右创新平台[20] - 注重产业链协同与集群发展,如江苏推动产业融合集群[20] - 拓展在5G、智能网联汽车等多场景的应用,同时布局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20]
2025年全球光电芯片市场现状分析 市场规模逐步攀升【组图】
前瞻网· 2025-09-14 12:11
全球光电芯片行业发展历程 - 技术演进分为技术奠基与器件探索期(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初)、通信驱动与规模化应用期(90年代–2010年代)及融合创新与场景裂变期(2010年代至今)三大阶段 [1] - 演进过程反映了从实验室原理到产业化爆发的技术成熟曲线 并映射通信技术革命、算力需求升级及材料科学突破的协同驱动逻辑 [1] 全球光电芯片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光电芯片市场规模达35亿美元 同比增长25.9% [4] - 增长由全球流量快速增长及各场景带宽需求提升带动高速率模块器件市场发展驱动 [4] 全球光电芯片企业布局情况 - II-VI (Coherent) 核心产品为磷化铟材料体系及7nm激光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7nm InP量产线良率>95% 市场地位为全球领导者 潜力亮点包括美国《芯片法案》拨款20亿美元支持光子晶圆厂 [7] - 华为海思核心产品为3.2T硅光引擎及量子光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3D混合键合集成技术使CPO功耗降50% 市场地位为颠覆者 潜力亮点包括中国"东数西算"工程带动硅光模块需求超百万片 [7] - 博通核心产品为硅光交换芯片(1.6Tbps)及128通道硅光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全球首款单片集成芯片延迟<1ns 市场地位为全球CPO封装霸主 潜力亮点包括CPO封装渗透率2025年达35% [7] - Lumentum核心产品为消费级VCSEL阵列及氮化硅调制器 技术优势包括VCSEL成本降至$0.1/颗 市场地位为消费光子龙头 潜力亮点包括苹果VisionPro主供带动元宇宙设备年销量破亿拉动VCSEL需求增长300% [7] - 思科Acacia核心产品为相干DSP芯片(OpenZR+) 技术优势包括7nm DSP功耗仅3W支持1.2Tbps单波 市场地位为电信标准制定者 潜力亮点包括全球5.5G基站相干光模块需求爆发 [7] - 住友电气核心产品为薄膜铌酸锂调制器 技术优势包括100GHz带宽全球最高损耗<0.5dB/cm 市场地位为日本量子计算光互联技术标杆 潜力亮点包括日本量子计算光互联国家项目核心供应商 [7] - 中际旭创核心产品为800G硅光接收芯片及异质集成硅锗探测器 技术优势包括探测器灵敏度-18dBm 市场地位为数通芯片破局者 潜力亮点包括中国本土数据中心硅光芯片自给率目标50%且为AWS主供 [7] - Intel核心产品为光电共封装控制器 技术优势包括集成TEC/驱动电路良率突破90% 市场地位为光电协同先驱 潜力亮点包括Intel Falcon Shore超算采用其CPO方案 [7] - 光迅科技核心产品为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量子熵源速率达16Gbps相位噪声<-150dBc/Hz 市场地位为量子安全核心 潜力亮点包括中国2030年量子通信网覆盖80%重点城市且京沪干线二期部署 [7] - NeoPhotonics核心产品为超窄线宽可调激光器(<100kHz) 技术优势包括相位噪声<-150dBc/Hz适用于太空通信 市场地位为高精度光源专家 潜力亮点包括NASA月球门户空间站激光通信系统指定供应商 [7] - 新易盛核心产品为LPO线性驱动芯片(56GBaud) 技术优势包括取消DSP降低功耗40% 市场地位为超算互联专家 潜力亮点包括英伟达H100集群采用且全球AI训练集群光互联成本降低30% [8] - MACOM核心产品为硅基磷化铟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异质集成成本降60% 市场地位为接入网革新者 潜力亮点包括全球50GPON部署端口超5000万且市场占有率第一 [8] - Rockley Photonics核心产品为光谱传感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单片集成8波长探测器医疗级血氧监测精度 市场地位为生物光子先驱 潜力亮点包括FDA批准其无创血糖监测芯片上市 [8] - 联亚光电核心产品为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1W) 技术优势包括电光转换效率50% 市场地位为工业激光引擎 潜力亮点包括中国激光制造设备国产化率目标80%且工业切割设备市占率70% [8] - Fujitsu Optical核心产品为量子点激光器 技术优势包括-40~85℃无需TEC功耗降60% 市场地位为量子通信光源 潜力亮点包括日本2030年量子计算光互联标准主导者 [8] - SiFotonics核心产品为锗硅雪崩探测器 技术优势包括单光子探测效率>40%航天抗辐照设计 市场地位为单光子技术尖兵 潜力亮点包括SpaceX星链激光终端升级至400Gbps [8] - 华工科技核心产品为车规级激光雷达芯片(1550nm) 技术优势包括人眼安全功率上限提升3倍 市场地位为自动驾驶之眼 潜力亮点包括蔚来ET9定点且全球L4级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芯片需求年增200% [8] - Enable Inc核心产品为薄膜铌酸锂调制器阵列 技术优势包括128通道并行调制数据中心互联成本降35% 市场地位为高集成低成本派 潜力亮点包括微软Azure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部署 [8] - II-VI Klaré核心产品为碳化硅基光子集成电路 技术优势包括耐高温>300℃星载激光通信系统验证成功 市场地位为空天级芯片 潜力亮点包括欧盟"空间激光通信网"建设启动 [8] - Source Photonics核心产品为工业级时光收发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抗振动强度>15G 市场地位为工业4.0心脏 潜力亮点包括德国工业光通信渗透率2025年超90%且为西门子智能工厂主供 [8] - Imec核心产品为硅光量子处理器(12比特集成) 技术优势包括光量子门保真度>99.9% 市场地位为量子计算开拓者 潜力亮点包括欧洲首台百比特光量子原型机发布 [9] - Vertilite核心产品为微型VCSEL阵列(<0.1mm²) 技术优势包括3D传感点云精度提升至0.01mm 市场地位为微型化先锋 潜力亮点包括全球消费电子3D传感芯片市场规模破200亿美元且大疆无人机采用 [9] - Tower Semiconductor核心产品为硅光子代工平台(300mm晶圆) 技术优势包括开放PDK支持硅光/铌酸锂异质集成良率>85% 市场地位为先进制造底座 潜力亮点包括以色列-欧盟光子制造联盟成立 [9] - Mitsubishi Electric核心产品为LiFi可见光通信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医疗级抗电磁干扰手术室数据传输零丢包 市场地位为医疗通信专家 潜力亮点包括日本立法要求手术室无线通信切换至LiFi [9] - T-Head核心产品为存算一体光子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光计算矩阵速度达1POP/s能效比GPU高100倍 市场地位为光电融合探路者 潜力亮点包括中国超大智算中心部署光子计算集群 [9] - NTT Electronics核心产品为光神经形态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脉冲神经网络延迟<10us类脑计算效率提升1000倍 市场地位为新一代AI引擎 潜力亮点包括日本"后冯·诺依曼"国家计划核心 [9] - Celeno核心产品为Wi-Fi7射频光子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支持320MHz带宽家庭万兆时延<1ms 市场地位为全光家庭权组织 潜力亮点包括全球Wi-Fi7设备出货量2025年突破20亿台 [9] - 飞昂光电核心产品为25G/50G DFB激光芯片 技术优势包括温控精度±0.01℃良率比海外高15% 市场地位为成本控制大师 潜力亮点包括中国5G基站光芯片国产化率要求2025年达70% [9] 全球光电芯片行业发展前景 - 预计2030年全球光电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元 [12] - 增长由全球通信升级、AI算力爆发、智能终端渗透及光子技术革命协同共振驱动 [12] 全球光电芯片行业发展趋势 - 光电深度融合与集成创新驱动技术跃迁 通过材料、工艺及架构突破使芯片从分立器件向高度集成化、异构融合化及光电协同化演进以应对算力密度、传输速率及能效比的极限挑战 [15] - 应用场景裂变与多极化需求重构产业生态 从传统通信转向算力网络、智能终端及新兴科技(Al/量子/生物医疗)多维度爆发 需求结构剧变倒逼技术路线分化与全球产能布局重组 [15]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光电芯片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8-31 00:39
产业定义与分类 - 光电芯片分为激光器芯片和探测器芯片 激光器芯片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包括面发射VCSEL和边发射FP/DFB/EML 探测器芯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包括PIN和APD [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材料及设备供应商 材料包括GaAs/InP等衬底 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外延设备 [1] - 中游为光芯片设计及生产 是核心环节 [1] - 下游为光器件/光模块厂商及终端客户 包括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商 腾讯等数据中心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 苹果等消费电子生产商 [4] 技术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为起步探索期 以基础研究和进口为主 [8] - 2000年至2017年为技术积累发展期 实现部分中低速率芯片国产化 [8] - 2017年至今快速突破 中低速率芯片基本国产化 高速率芯片取得进展并迈向国际化 [8] 政策支持方向 - 技术研发鼓励前沿技术研究 如单片集成/光子计算 推动高端仪器核心器件和高速光电传感器研制 [10] - 标准建设推进集成电路材料/高端芯片等标准制定 梳理光电子器件标准体系 [10] - 产业生态支持打造光芯片产业集群 培育领军企业与初创企业 [10] - 具体政策包括2023年《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研制集成电路材料标准 [11] - 202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加快光电子器件等重点标准制定 [11] - 2021年《计量发展规划》加快高速光电传感器等研制 [11] - 2021年《"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建成全球最大光纤和4G网络 5G商用领先 [11] - 2021年《"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目标2023年底千兆光纤覆盖4亿户家庭 [11] - 2021年《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突破光通信器件等关键技术 [11] - 2017年《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发展路线图》提高核心器件国产化率 培育国际竞争力企业 [12] - 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研制光电子集成器件 突破制造标准化难题 [12] - 2016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硅基光电子/混合光电子等领域研发 [1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约152亿元 [14] - 2020年至2024年5年复合增长率约10% [14] - 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接近350亿元 [27] 投融资情况 - 2022年投融资事件数量达50起 为近年最高 [13] - 2025年1-7月投融资事件15起 金额约17亿元 [13] 国产化水平现状 - 2.5G速率1310nm/1490nm/1270nm DFB激光器芯片国产化水平较高 1550nm DFB为中等 [15][19] - 10G速率1310nm FP激光器芯片较高 1270nm/1310nm DFB及CWDM6/LWDM12波段为中等 [15][19] - 25G速率多数DFB激光器芯片国产化水平中等 CWDM4/LWDM4波段较低 [15][19] - 50G速率PAM4 CWDM4波段及硅光直流光源芯片国产化水平较低 [15][19] 竞争格局 - 高端光芯片对海外依赖较高 欧美日企业如住友电工/MACOM/博通在高速率市场占主导 [22] - 中国厂商在中低速率芯片市场占优势 国产化率较高 [22] - 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集中在中部及东南沿海 湖北省企业最多 源杰科技位于陕西 [24] 下游应用分布 - 应用领域以电信为主 还包括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 [20] - 电信领域是光纤通信系统核心组件 实现光信号产生/调制/传输/放大/检测/接收等功能 [20] 未来发展趋势 - 应用场景从传统通信向智能计算/自动驾驶/医疗感知等多领域渗透 [30] - 技术向高度集成与能效优化演进 通过多元材料异构集成提升性能密度 [30] - 产业链强化核心材料/制造工艺自主可控 同时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全球市场参与度 [30]
2025年全球光电芯片行业专利现状分析 美国为光电芯片行业热门申请区域【组图】
前瞻网· 2025-08-20 13:12
专利申请趋势 - 2013-2019年全球光电芯片行业专利申请数量逐步上升,但2020-2024年呈波动下降趋势,2024年专利申请数量为119项,较2023年减少257项 [1] - 专利公开数量在2013-2021年呈波动上升趋势,但2022-2024年逐步下降,2024年专利公开数量为1263项,较2023年减少294项,2025年1-7月专利公开数量仅596项 [2] 主要申请人 - 截至2025年全球光电芯片行业热门申请人前三名为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和DISCO ABRASIVE SYST LTD [4] 区域分布 - 美国为光电芯片行业最热门的专利申请区域,截至2025年全球热门申请区域前五依次为美国、日本、韩国、欧洲专利局和德国 [5][8] 技术分布 - 截至2025年全球光电芯片行业热门申请技术前三名为H01S5/183(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专利数量18394项)、H01L23/00(半导体或其他固态器件的零件,专利数量16534项)和H01L27/146(成像器结构,专利数量14174项) [9][12] - 其他热门技术包括H01L33/00(专利数量13844项)、H01L33/62(专利数量13814项)、H01L21/301(专利数量13564项)、H01L33/50(专利数量13324项)、H01L33/48(专利数量11842项)、H01L33/58(专利数量10374项)和H01S5/026(专利数量9904项) [12]
VIP机会日报芯片股午后爆发 栏目解读海外映射 提及产业焦点公司2日最高涨超19%
新浪财经· 2025-08-12 17:52
市场热点一 芯片 - 国内算力消耗快速增长推动国产芯片迎来发展大年 [7] - 三大DRAM原厂DDR6进入平台验证阶段 预计2027年开启商用 [8] - 三大原厂退出利基型存储市场 利基DDR4价格涨幅有望延续至2025年底 [8] - 东芯股份受提及后最高涨幅达19.6% [8] 先进封装技术 - 先进封装是国产算力发展基础 有望乘国产算力东风发展 [11] - 甬矽电子二期形成"Bumping+CP+FC+FT"一站式封测能力 晶圆级封测产品营收持续快速增长 [11] - 甬矽电子区间最高涨幅达14.79% [11] 市场热点二 算力硬件 - 华为将于8月12日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技术成果 [13] - 光电芯片成为AI推理时代算力新引擎 技术成熟成本降低后将迎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20] - 光电芯片将渗透AI计算、通信、数据存储等领域成为主流计算与数据传输芯片 [20] - 源杰科技收涨10.71% 致尚科技20CM涨停 2个交易日最高分别涨23.26%和23.14% [20] 液冷技术 - AI液冷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需求刚性推动市场空间及渗透率快速提升 [15] - 英维克触及涨停 [15] 半导体光学 - 光学检测设备对半导体生产非常重要 国内领域已比较成熟 [17] - 中际旭创持续拉升 3日最高涨幅达9.37% [17] 市场热点三 脑机接口 - 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建立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 [22] - 近两年国内脑机接口政策频出 地方性鼓励政策和医保接入政策鼓励商业化落地 [22] - 创新医疗5日2板 区间最高涨26.86% [23] 脑机接口企业进展 - 创新医疗2024年合作医院约60家 2025年预估增至约160家 [22] - 全诊AI医疗大模型2024年收入440万 2025年力争4000万 [22] - 创新医疗参股20.55%企业与华为昇腾发布"全诊昇腾DeepSeek模型算力一体机" [22] - 公司通过参股博灵医疗介入脑机接口 B端产品2026上半年或申报二类器械 C端产品2025年量产上市 [22] 其他热点 - 军工AI有望改变未来战争形态 成为战场"神经网络" [25] - 长城军工5日最高涨幅25.56% 2日涨幅8.03% [25]
半导体2025年二季度投融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7-19 06:29
行业概要 - 2025年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历史新高,5月销售额589.8亿美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3.54%,先进制程在AI、高端计算等领域应用广泛,成熟制程在汽车电子、物联网市场持续渗透 [5] - AI需求带动存储芯片升级,三大DRAM厂商逐步停产DDR4转向DDR5/HBM等高利润产品,DDR4型号涨幅超150%,预计Q3继续上涨超20% [5] - 半导体周期呈现扩张收缩特点,MCU大厂恩智浦订单稳定,客户反馈无库存积压迹象,创新推动行业高速增长 [6] 投融动态 - 2025年二季度半导体产业融资案例253起,环比增78.16%,同比增94.61%,总融资额148.94亿元,环比增17.66%,同比增63.83% [18] - 芯片设计领域融资152起,金额130.29亿元居首,半导体设备融资41起金额11.1亿元次之,存储芯片因长控集团94亿元大额融资金额领先 [18] - 通信芯片融资24起案例数最多,AI芯片22起金额11.3亿元,光电芯片21起,融资轮次分布前移,A轮及以前占比提升4% [20][21] 行业趋势(光电芯片)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从2020年122亿美元增至2024年1251亿美元,光电芯片凭借高传输速度(Tbps级)、低能耗(较电子芯片降90%)优势成为算力新引擎 [36][38] - 中国光芯片国产化率分层明显:10G国产化率60%,25G以上仅5%,100G EML尚未批量供货,Lumentum等美日企业垄断高端市场 [38][42] - 2027年全球光电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超300亿美元,CAGR达25%,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芯片在5G/量子计算领域突破,国内首条6英寸产线实现规模化量产 [39][40][43] 代表企业 - 纵慧芯光:IDM模式VCSEL激光芯片厂商,月产能1000片6寸外延片,2025年FabX工厂通线后年产能达5000万颗,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电子,总融资超5.3亿元 [46][47][49] - 锟奥光电:专注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芯片,开发1.96Tb/s单载波传输技术,建成6英寸量产产线,总融资超2.1亿元,产品覆盖数据中心/自动驾驶领域 [53][55][56] 政策与事件 - 二季度多地出台半导体支持政策:江苏推动集成电路"产品+服务"升级,广东实施AI/集成电路科技专项,上海提升集成电路中试平台服务能力 [11] - 关键事件:长江存储母公司长控集团获94亿元战略融资,摩尔线程/沐曦股份提交科创板IPO,景略半导体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14][16][30]
光电芯片:AI推理时代的算力新引擎
Wind万得· 2025-06-21 06:14
光电芯片技术优势 - 光电芯片数据传输速率可达每秒数太比特(Tbps),延迟性能较电子芯片降低两个数量级,光信号传输能耗极低,几乎不产生热量 [8][13] - 光电芯片可利用波分复用实现太赫兹(THz)级别带宽,而传统电子芯片带宽一般在吉赫兹(GHz)级别 [13] - 光计算每比特能耗低至10-18焦耳,相同功耗下运算速度比电子芯片快数百倍,大幅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和散热需求 [8] AI算力需求与结构变化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从2020年12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251亿美元,五年增长近10倍,2025年将持续扩大 [5] - 微软2025财年Q1资本支出达167.5亿美元(同比+53%),计划全年投入800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目标2026年前AI训练算力提升5倍 [6] - 亚马逊2025年Q1资本支出243亿美元(同比+74%),全年1000亿美元支出大部分用于AI项目,算力需求从训练转向ASIC推理算力 [6][7] 光电芯片产业化进展 - 硅光平台是光计算主要实现方式,通过集成光子矩阵和DAC/ADC等器件替代传统ASIC硬件,未来将采用光电混合集成工艺提升效率 [10] - 光电芯片当前处于技术导入初期,实验室阶段已突破光信号调制技术,下一阶段将解决量产工艺难题,长期将渗透AI计算、通信等领域 [10][11] - Intel、IBM、NVIDIA占据2024年光电芯片专利总数68%,国内光本位科技完成5次芯片流片,128x128光计算板卡计划2025年商业化 [15] 国内光电芯片发展现状 - 国内10G光芯片国产化率约60%,25G以上仅5%,100G EML芯片未批量供货,CPO技术落后国际水平 [16] - 上海交大无锡研究院下线首片6英寸薄膜铌酸锂光电芯片晶圆,关键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从"技术跟跑"到"产业领跑"跨越 [19] - 中国在光传输领域具备产业环境优势,光电芯片不依赖摩尔定律,通过工程经验突破高功率光源等关键技术 [16] 光电芯片市场前景 - 全球光电芯片市场规模2027年将超300亿美元,2022-2027年CAGR约25%,AI计算领域将呈现指数级增长 [17] - 光电芯片在5G/6G通信、智能驾驶(实时道路信息处理)、VR/AR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潜力 [21] - 广东省设立千亿级光芯片产业基金,上海张江科学城吸引15家初创企业入驻,形成产学研投协同体系 [22] 投融资动态 - 2025年国内光电芯片融资加速,老鹰半导体获超3亿人民币B轮融资,华辰芯光A++轮融资近2亿人民币 [25] - 资本集中于A轮后阶段,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参与催化,如江苏国经投资喜咲光芯D轮,显示长期布局意图 [22][25]
拱墅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
杭州日报· 2025-05-28 10:58
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拱墅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6.3亿元,同比增长4% [5] - 服务业增加值2014.1亿元,增长4.9%,规上工业增加值109.6亿元,增长3.9% [6]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8.6亿元,同比增长3.5%,连续4年全市第一 [7] 消费与商圈发展 - 2025年1-4月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达8.5%,居全市第一 [7] - 武林商圈2023年以来引入上百家首店,2025年计划再引进至少50家 [8] - 推动大武林、大运河、大和平、新天地四大商圈融合提升,计划引进国内外首店、旗舰店80家以上 [9] - 杭州中心通过餐饮首店策略吸引年轻人,新增网红冰淇淋"夏序"快闪店和江西菜餐厅"胡恰" [8]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2025年一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1.1%,全市第一 [10] - 浙江省智能船舶创新中心计划2026年投用,采用"研究院+产业基金+孵化器"模式,目标培育3-5家智能装备领域"独角兽" [11] - 环高校创新生态圈包括"环浙大科创圈""环工大科创圈"等,串联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载体 [11] - 杭州丝瀚生物科技和知弈半导体签约入驻,分别聚焦生物医用材料和光电芯片研发 [12] 民生服务与社区建设 - 大运河幸福家园已建成30个,覆盖113个社区,服务93.78万人口 [13] - 社区食堂达123家,日均服务13723人,基本实现"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 [14] - 开设6所大运河少儿学堂(服务6000余人次)和10所老年学堂(招收2185名学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