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沥青
icon
搜索文档
董秘说|方大炭素董秘庄晓茹:炭素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聚焦五个突破口
新浪财经· 2025-07-24 15:31
公司基本情况 - 方大炭素是深耕炭素领域六十年的行业龙头企业,具备年产26万吨炭素制品和35.4万吨原料的生产能力,是世界前列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和涉核炭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6] - 主营产品包括石墨电极、块状炭砖、等静压石墨、核电用炭/石墨材料、石墨烯材料、炭炭复合材料及炭素制品生产用主要原料煤系针状焦、低硫煅后石油焦和煤沥青等 [6] - 2025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环境、下游市场需求缩减、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但炭素制品的综合竞争优势依然领先 [6] 公司竞争优势 - 拥有多家炭素生产子公司与原料生产加工公司,地理布局合理,实现资源共享、集中研发、优势互补、统筹营销的产业格局 [6] - 产品成本优势突出,产品体系完整,各种品种及规格的产品可在市场上形成互补 [6] - 资金充裕,长期保持低负债运营 [6] 资本市场表现 - 成功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西部地区首家A+G上市公司 [7] - 主导旗下子公司成都炭材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7]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在炭素行业的核心体现是通过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和智能化转型,推动行业向高效、高附加值、可持续方向发展 [4][8] -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口包括高端材料研发与创新、绿色低碳工艺革新、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产业链协同升级、人才结构转型 [8][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承担3项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6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制定1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拥有77项专利 [12] - 获得40项科技成果及新产品,其中Ф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电解铝用石墨化阴极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3] - 与兰州大学联合成立石墨烯新材料研究院,研发出系列石墨烯制品、石墨烯导电浆料等产品 [13] 环保与数字化转型 - 投入2亿余元实施环保技改,打造"花园式工厂",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 [14] - 投资近亿元建成行业首个"5G+炭素智造全连接工厂"项目 [14] 产业升级策略 - 通过"稳传统、拓新兴、强协同"策略,实现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动态平衡和协同发展 [10] - 以传统业务现金流支撑新兴业务孵化,以技术创新反哺传统产业升级 [10] 应对风险策略 - 通过突破高端化技术、市场多元化布局、成本精细化管控、政策前瞻性协同等多维度策略应对技术瓶颈和市场不确定性 [11]
石油与化工指数涨跌互现(4月28日—30日)
中国化工报· 2025-05-07 10:22
石油与化工指数表现 - 化工原料指数累计下跌0.55% [1] - 化工机械指数累计上涨0.75% [1] - 化学制药指数累计上涨0.83% [1] - 农药化肥指数累计下跌0.85% [1] - 石油加工指数累计下跌0.56% [1] - 石油开采指数累计上涨0.17% [1] - 石油贸易指数累计上涨2.62% [1] 国际原油价格变动 - 纽约商品交易所WTI主力合约结算价格下跌7.51%至58.29美元/桶 [1] - 洲际交易所Brent主力合约结算价格下跌8.34%至61.29美元/桶 [1] 石化产品现货市场表现 - 涨幅前五名:液氯上涨54.19%、PTA上涨5.68%、丁二烯上涨5.57%、TDI上涨4.86%、SBS上涨4.33% [1] - 跌幅前五名:煤沥青下跌8.95%、布伦特下跌8.34%、纯苯下跌7.61%、WTI下跌7.51%、合成氨下跌7.21% [1] 上市化企资本市场表现 - 涨幅前五名:联合化学上涨36.56%、渝三峡A上涨33.16%、恒泰艾普上涨29.32%、新瀚新材上涨28.07%、中欣氟材上涨27.35% [2] - 跌幅前五名:新金路下跌26.55%、ST尤夫下跌23.32%、国立科技下跌18.44%、青岛金王下跌16.02%、山东海化下跌15.66% [2]
化工指数强过石油指数
中国化工报· 2025-04-29 09:59
化工行业表现 - 化工指数全部红盘报收,明显强于石油指数 [1] - 化工原料指数累计上涨2 26%、化工机械指数累计上涨3 18%、化学制药指数累计上涨3 29%、农药化肥指数累计上涨2 78% [1] 石油行业表现 - 石油加工指数累计下跌0 48%、石油开采指数累计上涨0 01%、石油贸易指数累计下跌2 87% [1] 国际原油价格 - 纽约商品交易所WTI主力合约结算价格为63 02美元/桶,较4月17日下跌2 57% [1] - 洲际交易所Brent主力合约结算价格为66 87美元/桶,较4月17日下跌1 60% [1] 石化产品现货市场 - 涨幅前五名:聚合MDI上涨6 01%、DEG上涨5 71%、纯吡啶上涨3 86%、碳酸二甲酯上涨3 10%、己二酸上涨2 84% [1] - 跌幅前五名:维生素VA下跌9 33%、液氯下跌7 57%、丙烯腈下跌7 39%、煤沥青下跌7 31%、碳黑油下跌7 19% [1] 资本市场表现 - 涨幅前五名上市化企:先达股份上涨49 54%、中欣氟材上涨40 89%、唯科科技上涨33 65%、振华股份上涨33 55%、新瀚新材上涨31 20% [2] - 跌幅前五名上市化企:金力泰下跌43 85%、国立科技下跌30 11%、ST海越下跌21 88%、返利科技下跌21 81%、怡达股份下跌21 64% [2]
煤焦油市场加速探底   
中国化工报· 2025-04-28 09:55
煤焦油价格走势 - 国内高温煤焦油价格从3月初高点连续下探 截至4月22日主流成交价跌至3100-3300元/吨 较3月初跌幅达24% 部分低端产品跌破3000元/吨创新低 [1] - 价格加速探底受需求转淡 供应增长预期 下游累库及贸易商获利了结释放库存等多重因素驱动 市场惯性下后市仍有调整空间 [1] 需求端变化 - 金三银四旺季结束导致终端需求减弱 轮胎库存消化缓慢 炭黑和蒽油价格跟跌 炭黑企业因亏损加剧降负荷运行 [2] - 电解铝行业对煤沥青支撑减弱 深加工企业抵制高价原料 预计煤焦油调整态势延续至5月 但4月大幅调整后后市跌幅或收窄 [2] 供应端动态 - 独立焦企综合产能利用率达73.51% 环比提升5% 3月中旬以来开工率持续提升带动煤焦油产量平稳增长 [3] - 焦炭价格首轮提涨落地修复焦化厂利润 钢厂铁水产量高位支撑焦炭采购需求 焦企维持随产随销策略 低价去库存加速市场调整 [3] 下游产业链现状 - 深加工产品蒽油 洗油滞销导致企业库存增加 煤沥青因开工率偏低维持平稳 炭黑新单跟进有限库存明显增长 [4] - 煤焦油深加工开工率46% 但炭黑行业开工率降至61.79% 周环比跌2.52% 终端需求不畅导致全产业链库存压力持续 [4] - 贸易商观望离场加剧市场利空 5月或成调整关键节点 大幅回落释放风险后市场有望触底企稳 [4]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届董事会第十次临时会议 决议公告
董事会会议情况 - 会议以现场和通讯表决相结合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11人,实际出席11人,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2] - 关联董事马卓、邱亚鹏、侯旭珑、舒文波回避《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议案》表决,非关联董事7票全票通过 [3][4] - 《方大炭素市值管理制度》获董事会11票全票通过,旨在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投资者回报 [5][6] 关联交易概况 - 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涉及8家关联方,包括方大特钢、江西萍钢、北京方大等,交易类型涵盖销售采购、劳务服务及存款业务 [9][10][13][14][16][19][21][23][26] - 2024年关联交易实际金额经审计但未披露具体数据,2025年预计交易总额分项列示 [9] 关联方财务数据 - 方大特钢2024年总资产1925亿元、净利润2.48亿元,江西萍钢2023年营收5302亿元、净利润18.02亿元 [12][13] - 北京方大2024年营收44.67亿元但净亏损508万元,宝方炭材2023年营收3.89亿元、净亏损7656万元 [15][22] - 九江银行2024年总资产5164.59亿元、净利润7.61亿元,瀚途贸易2023年营收231.67亿元、净利润940万元 [25][20] 2025年交易金额及内容 - 销售端:预计向方大特钢及江西萍钢销售炭素制品6600万元,向北京方大销售2000万元,向宝方炭材销售3300万元,向瀚途贸易销售2000万元 [29] - 采购端:预计从四川达兴采购煤沥青4600万元,从北京方大采购针状焦等原料3.8亿元,从方大特钢采购煤焦油2000万元,从瀚途贸易采购针状焦等5000万元 [30] - 服务及其他:宝方炭材和装备制造将提供劳务服务7100万元,九江银行单日存款余额不超1.2亿元 [30] 交易定价与影响 - 所有关联交易均按市场价格执行,通过合同明确权利义务,确保公平合理 [31] - 交易基于正常生产经营需求,有助于拓宽销售采购渠道、保障原料供应,不会对财务状况和中小股东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