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保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海防: 中国海防关于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07
? 被担保人:宜昌英汉超声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汉超声") 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中国海防"或"公司")并表范围内的全资子公司。 ? 担保金额: 公司本次为英汉超声提供担保额为人民币 300 万元;截至本公告 披露日,公司为英汉超声提供担保金额共计人民币 300 万元。 ? 本次担保不存在反担保。 ? 公司不存在逾期对外担保情况。 一、 担保情况概述 证券代码:600764 股票简称:中国海防 编号:临 2025-02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 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同意在核 定的担保额度范围内对公司下属子公司英汉超声的融资授信事宜提供 担保,具体详见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9 日披露的《关于 2025 年度为所 属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上限的公告》 二、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施、表面处理设备、农副食品专用加工设备、环保设备、轨道交通设备、 立体库、机械结构件、电气控制系统、机 ...
汇隆新材实控人方拟减持 2021上市当年股价净利双巅峰
中国经济网· 2025-07-08 15:21
大股东减持计划 - 大股东汇隆合伙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482,902股,占公司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的比例为3%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160,967股(占比1%)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321,935股(占比2%)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9日至2025年10月28日 [1] 股东关系 - 汇隆合伙与华英汇均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沈顺华、朱国英的一致行动人 [2] - 沈顺华与朱国英系夫妻关系,华英汇由沈顺华、朱国英及其子朱嘉豪设立 [2] - 汇隆合伙系沈顺华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合伙企业 [2]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1年9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发行股份数量2,730万股,发行价格8.03元/股 [2]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28.88元 [2]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1,921.90万元,净额16,828.56万元,较原计划少22,144.44万元 [2] 募集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38,973.00万元,用于年产15万吨智能环保原液着色纤维项目(第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 [2] - 首次公开发行发行费用总额5,093.34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500.00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3亿元、6.15亿元、8.04亿元、8.38亿元 [4] - 2021年至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211.26万元、4,057.67万元、5,133.80万元、3,092.52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23.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2.90万元,同比增长44.60% [6] 定向增发情况 - 2022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7,348,438股,每股发行价16.33元,募集资金119,999,992.54元 [7]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15,576,596.31元 [7]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3.39亿元 [8]
中信证券:维持中国水务(00855)“买入”评级 目标价7.8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1:19
估值与评级 - 当前股价对应FY2026~2028PE分别为8/7/6倍,可比公司2025年PE均值为12倍,给予20%估值折价即2025年10倍目标PE,目标价7.8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 - 全年派发股息0.28港元,派息率同比提升12pcts至42% [1] 盈利能力与费用 - FY2025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0.7pct至37.8%,城市供水/管道直饮水/环保分部利润率分别提升3.2/2.7/3.4pcts至33.2%/37.0%/36.5%,整体分部利润率提升1.6pcts至33.4% [2] -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变动0.2/-0.4/+1.7pcts,财务费用增长主因美元债比例高,预计通过债务置换及降息周期改善 [2] 业务增长驱动 - FY2025投产81.7万吨/日产能,售水量同比增7.0%至15亿吨,97.7万吨/日产能在建预计FY2026投产 [3] - FY2025落地2个供水项目调价,2025年4-6月新增4个调价项目涉及67万吨/日,另有2个项目处于听证阶段,预计全年调价规模超百万吨/日 [3] - 一线城市水价调价落地或推动行业价改提速,公司作为自来水收入占比第一的上市公司将显著受益 [3] 现金流与派息潜力 - FY2025资本开支同比下降19亿元至34亿港元,自由现金流达15.8亿港元,为2020年以来首次转正 [4] - 预测FY2026资本开支继续下行,假设FY2026/27/28派息率42%/45%/50%,对应派息金额5.42/6.58/8.20亿港元,股息率5.5%/6.7%/8.3% [4]
OPPO、TCL、霸王茶姬供应商,新材料企业「甡物科技」获千万级战略融资|36氪首发
36氪· 2025-07-08 08:04
公司融资与战略规划 - 公司完成逾千万级人民币追加战略融资,由奥邦环球机遇有限合伙基金及戈壁创投领投[4]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生物基材料研发、生产及全球市场拓展[4] - 公司获得奥邦建筑集团约人民币3,000万元意向订单,为大型工程项目提供材料供应和技术支持[7] - 计划通过智慧工厂投产及海外订单实现年产值破千万目标[7] 核心技术能力 - 自主研发生物基分离、合成、改性全链路技术,突破纤维分离、材料聚合改性等核心技术瓶颈[5] - 拥有三十多项多跨度专利[5] - 引入AI鉴定系统及区块链技术优化生产流程[5] - 智慧工厂一期实现原料利用率95%+、良品率95%,年产能超过1500吨[6] 产品矩阵与应用场景 - 构建"农作废弃物→高值材料→全球场景→回收利用"闭环产品矩阵[3][5] - 核心产品包括茶原聚合降解材料、茶原环保复合材料、茶甡板等,可全自然降解[5] - 茶甡板利用废弃茶叶纤维率达90%以上,应用于礼品、生活用品、美学设计等场景[5] - 与TCL、OPPO合作开发茶纤维减塑系列产品,减少20-30%塑料使用和40-50%碳排放[6] 市场布局与合作伙伴 - 计划在华南、华北部署模组化预处理中心,原料成本较欧洲同行低40%[6] - 计划启动东南亚生产基地,利用当地农业废弃物如咖啡渣、椰壳等[6] - 已合作客户包括澳门美高梅、银河娱乐、TCL、CASIO、OPPO、霸王茶姬、古茗、喜茶、奈雪、星巴克等[6] - 计划拓展至美妆与汽车产业[6] 行业背景与商业模式 - 专注将生物基废弃物转化为可持续新材料,解决全球废弃物处理和碳排放问题[4] - 利用中国近三百万吨年产量茶渣作为原料来源[4] - 商业模式覆盖从科研到生产再到后端回收的完整商业闭环[8] - 定位绿色供应链解决方案,为跨国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技术赋能[8]
东方雨虹创立三十年 做这件事花了17年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7 15:38
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连续17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将可持续理念提升至塑造商业文明的高度,构建穿透经济周期的价值护城河 [3] - 以"长期主义"为战略根基,明确"守护美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宗旨,提出2025年主要产品获得国内外环保认证等目标 [5][6] - 提出未来3年每年培训建筑建材产业工人1万人次,2025年试点建设"无废工厂",2026年建设3-5家无废工厂 [6] 绿色智造转型 - 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储电项目、水循环、热循环等清洁能源建设,建立全链条低碳运营模式 [8] - 截至2024年底建设光伏电站25个,总装机容量100.40MW,全年使用绿色电力0.72亿千瓦时 [8] 科技创新与产品体系 - 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核心,推出SPU-301PRO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等多项高性能产品 [9] - 开发"臻"系列、"森林回响"系列、桃花源零坡度有组织防排蓄水系统等创新解决方案 [9] 产业生态与社会责任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训产业技能人员超91万人次,"雨虹工匠"劳务平台APP用户超42万人,促成项目近万个 [12] - 30年来持续参与无偿献血、捐资助学、环保绿化等公益慈善事业,覆盖全国多地 [14]
卓越新能收盘下跌1.73%,滚动市盈率30.78倍,总市值55.8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7 02:17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4日收盘价46 5元 下跌1 73% 滚动市盈率30 78倍 总市值55 80亿元 [1] - 行业市盈率平均45 80倍 中值40 33倍 公司排名第84位 [1] - 市净率1 95倍 低于行业平均3 78倍和中值2 42倍 [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9家机构持仓 包括5家基金 2家其他机构 1家保险 1家券商 [1] - 合计持股9189 02万股 持股市值41 25亿元 [1] 主营业务与资质 - 主营业务为废弃油脂资源生产生物柴油及生物基材料 产品包括1-4生物柴油 生物酯增塑剂 工业甘油 环保型醇酸树脂 [1]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福建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创新型示范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 [1] - 子公司厦门卓越 卓越生物基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7 09亿元 同比-18 39% 净利润6131 22万元 同比+111 22% [1] - 销售毛利率8 67% [1] 行业对比 - 行业总市值平均79 66亿元 中值42 83亿元 公司55 80亿元处于中游 [2] - 同行业PE最低为正丹股份8 13倍 最高为宇新股份16 05倍 [2] - 万华化学以1698 29亿元总市值位居行业首位 [2]
三家A股公司,控制权变更终止!
证券时报· 2025-07-06 16:17
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趋势 - 近期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增多 仅最近一周就有长龄液压、上纬新材、杭州高新等公司公告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2] - 部分公司因关键条款未达成一致等原因终止控制权变更 6月以来已有3家上市公司宣告终止相关事项 [3] 松炀资源案例 - 松炀资源因控股股东与交易对方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终止控制权变更事项 复牌当日股价最大跌幅达9.55% 收盘下跌6.48% [3]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7.27亿元 同比增长9.23%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36亿元 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达7.5亿元 [5] - 造纸行业呈现顺周期特征 随着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 市场需求有望改善 [5] 其他公司案例 - 海王生物终止与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的股份转让及定向增发计划 股价先跌后涨 [5] - 科德教育终止控股股东与中经和道的股份转让协议 消息公布后股价上涨1.45% [6] 行业动态 - 造纸行业正经历由疲态向复苏的转变 松炀资源主要产品产销量出现不同程度上升 [5]
中逸创科(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05 19:12
公司成立信息 - 中逸创科(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吕先锋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股东结构为中荟清能(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7% 重庆水目山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3% [1] 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环保相关业务包括水污染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固体废物治理、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等 [1] - 销售业务涉及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大气污染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电力电子元器件等 [1] - 其他服务包括商务代理、广告设计、招投标代理、国内货物运输代理等 [1] 企业基本信息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国标行业属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1] - 公司地址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复兴街9号20-2号 营业期限从2025-7-4至无固定期限 [1] - 登记机关为重庆市南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1]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今日开幕
快讯· 2025-07-05 12:43
论坛概况 -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于7月5日在贵州贵阳开幕 会期2天 [1] - 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 [1] - 参会嘉宾包括多国政要 专家学者 行业精英等近千名 [1] 论坛内容 - 设置4个板块共20个主题论坛 [1] - 11场主题论坛有国际组织参与 其中4场由国际组织独立主办 [1] - 国际组织深度参与为2018年以来首次 [1] 创新活动 - 创新举办环保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活动 [1] - 重点展示新能源 固废处理等领域前沿技术成果 [1] - 搭建"技术遴选—成果展示—供需对接"平台 加速技术落地应用 [1]
海立股份:深化ESG可持续发展实践,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5:40
ESG理念融入与成效 - 公司连续4年发布ESG报告并持续提升披露水平[1] - 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排名从2023年第48名跃升至2024年第4名[1] - 万得ESG评级持续为A,报告获权威"五星级"卓越评价[1] 治理架构与合规管理 - 构建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治理架构,明确权责划分[2] - 建立"战略与ESG委员会"及执行层工作小组,覆盖87个ESG议题[3] - 实施财务、法务、内控审计、IT四个一体化管理[2] 绿色产品与技术研发 - 推出1.5HP小型双缸变频压缩机、R290冷媒热泵压缩机等低碳产品[4] - 2024年压缩机能效比提升0.03,实现研发减碳28万吨[4] - 新能源车领域开发800V超低温热泵电动压缩机等产品[4] 绿色制造与能源管理 - 2024年绿电使用达5487万千瓦时(光伏发电1978万千瓦时+外购绿电3509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12%[5] - 拥有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家省级"绿色工厂"[5] - 实施铸造型砂循环使用、包装材料环保化等循环经济措施[5] 双碳规划与实施路径 - 制定碳达峰、运营碳中和、全价值链碳中和三阶段目标[6] - 2024年完成下属企业碳盘查,新增1家国家级和1家省级绿色工厂[6] - 试点产品碳足迹评价覆盖南昌海立、海立马瑞利等子公司[6] 员工发展与供应链管理 - 实施"五个100人"人才计划,搭建Y型四序列晋升机制[7] - 累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5项[8] - 向供应商传递绿色采购理念,打造责任供应链[8] 社会责任与公益投入 - 海立电器连续20余年捐赠希望小学,累计捐赠超千万元[8] - 通过乡村振兴、志愿活动等履行社会责任[8] 未来战略方向 - 将持续深化ESG治理,聚焦双碳议题加速转型[9] - 强化绿色低碳产品研发与责任供应链建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