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品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20:46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 -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 [1] - 三季度经济增速较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内需偏弱导致投资和消费增速走低 [1] -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2][10] 工业生产与结构 -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较上半年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4]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较7、8月份有所回升,与9月工业品出口加快有关 [4] -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汽车、电气机械、电子等行业增速均超过10% [4]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生物药品制造等行业增加值维持两位数高增长 [4] 服务业与消费 - 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4] - 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暑期旅游和休闲运动需求释放对服务消费有支撑 [4]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较上半年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 [5]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为今年以来月度增速最低水平,与中秋节错月等因素有关 [5] 投资与房地产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0.5%,投资累计增速由正转负 [5] -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制造业投资增长4.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9% [5] - 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基建投资增长 [5] 对外贸易表现 - 前三季度以人民币计价进出口同比增长4%,较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 [5] - 前三季度出口增长7.1%,与上半年增速持平,进口下降0.2%,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5个百分点 [5] - 9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8.4%,增速较上月明显回升 [1] - 中国对东盟、欧盟、拉美和非洲等非美市场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出口韧性超出预期 [6] 高技术产业亮点 - 高技术产业呈现供需两旺态势,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维持较快增速 [6] - 从消费端看,三季度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等零售额维持两位数增长,高技术产品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在7%以上 [6] 稳增长政策举措 - 9月底推出“两个5000亿”稳增长政策,包括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 [1][11] - 截至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约1894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 [11]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金额完成1001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过1.26万亿元 [11] - 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撬动投资6万亿元左右,预计三年内每年可推动基建投资增长3—4个百分点 [11] 四季度展望与政策预期 - 市场对四季度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存在期待,包括进一步降准降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 [2] - 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适时恢复国债买卖 [11] - 政策工具落地后,预计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掉头向上,年内有望拉动基建投资增速加快1至1.5个百分点 [11] - 需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统筹用好各类促消费举措,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10]
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07:05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2] -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 [2] -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内需偏弱挑战,但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1][3][8] 工业生产与结构 -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9月当月同比增长6.5% [4] - 工业结构优化,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汽车、电气机械、电子等行业增速均超过10% [4]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生物药品制造等行业维持两位数高增长 [4] 消费与投资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但9月当月同比增速降至3%,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5]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5%,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制造业投资增长4.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9% [5]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手机、家电、汽车等重点商品带动作用明显,但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落 [5] 对外贸易 - 前三季度以人民币计价进出口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增长7.1%,进口下降0.2% [6] - 高技术产品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在7%以上,对东盟、欧盟、拉非等非美市场出口保持较高增速 [6][7] - 出口韧性超出市场预期,部分源于全球产业链调整下东盟对中国中间商品、原料和设备的需求增加 [6] 政策举措与展望 - 9月底推出“两个5000亿”稳增长政策,包括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 [2][9] - 截至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已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约1894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 [9]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同期投放金额1001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过1.26万亿元 [9] - 市场期待四季度进一步降准降息及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措施 [3][11]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结构性修复延续——中国经济数据点评(2025年三季度及9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10-20 18:47
总览:供需结构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 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下行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2%[1] - 经济呈现供强于需格局,外需超预期韧性与内需持续放缓导致内外需增速差扩大[3] - 名义GDP同比增速为3.7%,与实际GDP增速差收窄0.2个百分点至1.1个百分点,PPI通胀中枢上行至-2.9%,CPI通胀中枢下行至-0.23%[6] - 9月多数经济数据增速已连续4个月放缓,生产持续加速,投资及各分项增速下行幅度大于消费[9] 消费:国补效果减弱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3%,连续第四个月放缓,餐饮消费增速下行1.2个百分点至0.9%,限额以上餐饮消费增速转负至-1.6%[12] - 商品消费增速微降0.3个百分点至3.3%,其中国补品类增速大幅下行4.9个百分点至2.3%,非国补品类增速降至1.7%[12] - 除餐饮外的其他服务消费增速保持稳定,服务零售累计增长5.2%,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6.6%,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12] 固定资产投资:基建拖累大于地产 - 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0.5%,较上月大幅下行1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下行2.1、0.9和1个百分点[17] - 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下行2个百分点至-21.3%,创2023年以来单月最低值,房企到位资金同比降幅扩大,企业融资下降12.8%[17] - 全口径和狭义口径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8.0%和-4.6%,连续3个月收缩,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1.9%,连续三个月陷入收缩[19][22] 进出口:增速提升,表现亮眼 - 9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为8.3%,较前值4.3%明显提升,对非美地区出口增速上升至14.9%,对美出口收缩幅度收窄至-27%[25] - 进口量价均有支持,增速明显提升至7.4%,铁矿砂、铜等生产原料和飞机、集成电路等机电类产品进口增速较快[25] - 贸易顺差继续扩张,当月值为904.5亿美元[25] 供给:增长加快,质效提升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5.2%,季调环比增速提高0.26个百分点至0.64%[27] - 工业品出口明显改善,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转正至3.8%,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生物药品等产品高速增长[27]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供需衔接有所改善,产销率小幅提升至96.7%[28] 通胀:同步改善 - CPI通胀跌幅收敛0.1个百分点至-0.3%,核心CPI通胀继续上行至1.0%,创近19个月新高[29] - PPI同比跌幅收窄0.6个百分点至2.3%,上游采掘业价格环比上涨1.2%,中下游加工业与生活资料价格仍在下跌[29] - “反内卷”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部分高端制造、品质化、升级类消费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9]
九芝堂涨2.01%,成交额5158.4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55.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1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01%,报10.14元/股,成交金额5158.45万元,换手率0.74%,总市值86.7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55.81万元,大单买入1054.53万元(占比20.44%),卖出698.73万元(占比13.5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2.32%,但近20日下跌4.43%,近60日下跌11.13% [2]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10日,龙虎榜净买入-4855.16万元,买入总额2.25亿元(占总成交额10.62%),卖出总额2.73亿元(占总成交额12.92%)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中成药、生物药品、心脑血管疾病类药物的研制、生产、销售及药品的批发、零售业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处方药50.27%,OTC46.11%,其他2.50%,大健康产品0.92%,其他(补充)0.20%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概念板块包括医药电商、干细胞、中药、创新药、小盘等 [2] 财务业绩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12.65亿元,同比减少24.71%,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减少29.71% [3]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5.05万,较上期增加25.14%,人均流通股13739股,较上期减少20.09%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6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35亿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海开源稳健增长三年混合(008188)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99.60万股 [4]
凯因科技股价涨5.19%,中庚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50.07万股浮盈赚取64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05
截至发稿,刘晟累计任职时间1年157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3.74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46.14%,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46.14%。 10月14日,凯因科技涨5.19%,截至发稿,报29.20元/股,成交9439.33万元,换手率1.93%,总市值 49.92亿元。 从基金十大重仓股角度 数据显示,中庚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凯因科技。中庚价值领航混合(006551)二季度增持7434股,持 有股数450.07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5.04%,位居第三大重仓股。根据测算,今日浮盈赚取约648.1万 元。 资料显示,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6号3号楼,成立日期 2008年8月20日,上市日期2021年2月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病毒性疾病领域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化学药品62.13%,生物药品37.44%,技术服务0.32%,CMO/CDMO0.09%, 其他0.01%。 从凯因科技十大流通股东角度 数据显示,中庚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凯因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庚价值领航混合(006551)二季度增 持7434股,持有股数450.07万股,占流通股 ...
九芝堂涨2.12%,成交额1.1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9.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11:2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12%至10.13元/股 成交额1.11亿元 换手率1.62% 总市值86.7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9.34万元 特大单买入827.83万元(占比7.43%)/卖出1023.29万元(占比9.18%) 大单买入2678.55万元(占比24.03%)/卖出2423.75万元(占比21.7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2.1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0.30%/11.53%/1.07% [2]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5亿元 同比下降24.71%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下降29.71%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处方药50.27% OTC46.11% 其他2.50% 大健康产品0.92% 其他(补充)0.2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64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9.35亿元 [4]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05万户 较上期增加25.14% 人均流通股13739股 较上期减少20.09% [3] - 前海开源稳健增长三年混合(008188)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99.60万股 [4]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9年5月12日 2000年6月28日上市 主营中成药、生物药品及心脑血管药物的研制生产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分类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 概念板块包括医药电商、中药、干细胞、小盘、创新药等 [2] - 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体育中心东侧路甲518号A座和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西路339号 [2]
让患者用得起、用得上(专家点评)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02
行业市场规模 - 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 [1] - 生物药品发展势头较传统小分子药更迅猛 [1] 细分领域进展 - 国内企业在免疫肿瘤药品、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抗体药物领域取得进展 [1] - 跨国药企与国内药企达成多项高金额合作协议 [1] 政策支持体系 -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推动产业转型 [1] - 2023年7月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提供全链条政策保障 [1] - 政策涵盖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多维度支持 [1] 审评审批优化 - 逐步解决审评审批积压问题 [1] - 改善创新药上市滞后状况 [1] - 优化医疗机构考核机制 [1] 医保准入机制 - 2018年以来149种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 [1] - 创新药占新增药品数量17% [1] - 通过谈判降价方式在保护药企积极性前提下纳入医保 [1] 产业影响效果 - 患者用药负担有效降低 [1] - 推动医药产业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 [1] - 新药国内首发提振产业发展信心 [1]
凯因科技股价跌5.04%,中庚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50.07万股浮亏损失774.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38
股价表现 - 8月28日凯因科技股价下跌5.04%至32.40元/股 成交额2.63亿元 换手率4.64% 总市值55.39亿元 [1] - 公司股价连续3天下跌 区间累计跌幅达7.73% [1] 公司基本面 - 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20日 于2021年2月8日上市 [1] - 公司专注于病毒性疾病领域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化学药品62.13% 生物药品37.44% 技术服务0.32% CMO/CDMO0.09% 其他0.01% [1] 机构持仓情况 - 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基金(006551)二季度增持7434股 持有450.07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2.63% [2][3] - 该基金持有凯因科技占基金净值比例5.04% 位列第三大重仓股 [3] - 单日浮亏损失约774.12万元 三日累计浮亏损失达1287.2万元 [2][3] 基金产品表现 - 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基金规模23.7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36.4% 同类排名1209/8190 [2] - 近一年收益率52.52% 同类排名2122/7966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201.53% [2] - 基金经理刘晟累计任职时间1年110天 管理规模23.74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与最差回报均为29.65% [2]
凯因科技股价跌5.1%,中庚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50.07万股浮亏损失828.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5:58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27日股价下跌5.1%至34.22元/股 成交额3.31亿元 换手率5.50% 总市值58.50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化学药品收入占比62.13% 生物药品收入占比37.44% 技术服务与CMO/CDMO业务合计占比0.42% [1] - 公司专注病毒性疾病领域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成立于2008年8月 2021年2月上市 [1] 机构持仓情况 - 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基金(006551)二季度增持7434股 持有450.0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2.63% [2][4] - 该基金持有凯因科技占净值比例5.04% 位列第三大重仓股 [4] - 当日持仓浮亏约828.13万元 [2][4] 基金业绩表现 - 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基金规模23.7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38.73% 近一年收益率54.95% [2] - 基金经理刘晟任职1年109天 管理规模23.74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与最差回报率均为31.87% [3]
九芝堂跌2.04%,成交额2.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57.4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下跌2.04%至12.00元/股 成交2.20亿元 换手率2.59% 总市值102.7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57.43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1780.56万元 大单净流出476.87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6.60%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44%/5.36%/16.62%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10日净卖出4855.16万元 买入额占比10.62% 卖出额占比12.92% [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5亿元 同比下降24.71%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下降29.71% [2] - 主营业务构成:处方药50.27% OTC药品46.11% 其他业务2.50% 大健康产品0.92%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43.6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35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05万户 较上期增长25.14% 人均流通股13739股 减少20.09% [2] - 前海开源稳健增长三年混合(008188)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99.60万股 [3]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涵盖中成药、生物药品及心脑血管药物研制生产销售 兼营药品批发零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 概念板块包括干细胞、中盘、养老金等 [2] - 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及湖南省长沙市 1999年5月成立 2000年6月上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