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电子
搜索文档
10月上半月越南进出口增速放缓
商务部网站· 2025-10-23 13:52
10月上半月越南整体贸易表现 - 2025年10月上半月进出口总额为380.4亿美元,环比下降2.59% [2] - 出口额为193.4亿美元,环比增长0.75% [2] - 进口额为186.9亿美元,环比下降5.81% [2] 影响出口增长的主要行业 - 果蔬出口同比下降28.96% [2] - 化肥出口同比下降55.56% [2] - 矿石和矿物出口同比下降48.24% [2] 影响进口下降的主要行业 - 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零件进口环比下降12.41% [2] - 机械设备、工具及零配件进口环比下降6.35% [2] - 各类电话及零件进口环比下降17.22% [2] 2025年1月至10月上半月累计贸易表现 - 累计进出口总额为7188.5亿美元,同比增长17.36% [2] - 累计出口额为368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14% [2] - 累计进口额为3507.2亿美元,同比增长18.68% [2]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结构性修复延续——中国经济数据点评(2025年三季度及9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10-20 18:47
总览:供需结构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 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下行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2%[1] - 经济呈现供强于需格局,外需超预期韧性与内需持续放缓导致内外需增速差扩大[3] - 名义GDP同比增速为3.7%,与实际GDP增速差收窄0.2个百分点至1.1个百分点,PPI通胀中枢上行至-2.9%,CPI通胀中枢下行至-0.23%[6] - 9月多数经济数据增速已连续4个月放缓,生产持续加速,投资及各分项增速下行幅度大于消费[9] 消费:国补效果减弱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3%,连续第四个月放缓,餐饮消费增速下行1.2个百分点至0.9%,限额以上餐饮消费增速转负至-1.6%[12] - 商品消费增速微降0.3个百分点至3.3%,其中国补品类增速大幅下行4.9个百分点至2.3%,非国补品类增速降至1.7%[12] - 除餐饮外的其他服务消费增速保持稳定,服务零售累计增长5.2%,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6.6%,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12] 固定资产投资:基建拖累大于地产 - 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0.5%,较上月大幅下行1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下行2.1、0.9和1个百分点[17] - 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下行2个百分点至-21.3%,创2023年以来单月最低值,房企到位资金同比降幅扩大,企业融资下降12.8%[17] - 全口径和狭义口径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8.0%和-4.6%,连续3个月收缩,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1.9%,连续三个月陷入收缩[19][22] 进出口:增速提升,表现亮眼 - 9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为8.3%,较前值4.3%明显提升,对非美地区出口增速上升至14.9%,对美出口收缩幅度收窄至-27%[25] - 进口量价均有支持,增速明显提升至7.4%,铁矿砂、铜等生产原料和飞机、集成电路等机电类产品进口增速较快[25] - 贸易顺差继续扩张,当月值为904.5亿美元[25] 供给:增长加快,质效提升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5.2%,季调环比增速提高0.26个百分点至0.64%[27] - 工业品出口明显改善,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转正至3.8%,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生物药品等产品高速增长[27]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供需衔接有所改善,产销率小幅提升至96.7%[28] 通胀:同步改善 - CPI通胀跌幅收敛0.1个百分点至-0.3%,核心CPI通胀继续上行至1.0%,创近19个月新高[29] - PPI同比跌幅收窄0.6个百分点至2.3%,上游采掘业价格环比上涨1.2%,中下游加工业与生活资料价格仍在下跌[29] - “反内卷”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部分高端制造、品质化、升级类消费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9]
三季度和9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温差”如何影响宏观调控?
东吴证券· 2025-10-20 16:55
宏观经济表现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2%,预计可完成全年5%增长目标[3] -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5%,高于前值5.2%和预期5.2%;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为5.6%,与前值持平[3] - 9月出口同比增速为8.3%,高于前值4.3%和预期5.9%;社零同比增速为3.0%,低于前值3.4%和预期3.1%[3] - 1-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0.5%,较前值0.5%下降[3] 供需与价格分析 - 三季度GDP平减指数为-1.1%,较二季度的-1.3%有所收窄,但整体仍面临价格下行压力[3] - 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较二季度的74%回升0.6个百分点,部分得益于反内卷政策[3] - 供需分化明显:Q3固投平均同比增速为-6.1%(Q2为2.3%),社零平均同比增速为3.4%(Q2为5.4%),但工业生产降幅较小(工业增加值增速从Q2的6.2%降至Q3的5.8%)[3] 消费与收入 - 9月社零增速放缓,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从8月的2.1%回落至0.9%,金银珠宝消费同比增速从16.8%降至9.7%[3] - 以旧换新补贴的6种产品平均同比增速从9.1%降至7.2%[3] - 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为4.5%(Q2为5.1%),其中财产净收入增速从2.3%降至-0.3%[4] - 三季度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速为3.4%(Q2为5.2%),消费倾向降至68.1%,低于去年同期的68.9%[4] 投资与政策 - 1-9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13.9%,广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3.4%,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4%[4] - 两个五千亿资金(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限额以下专项债)落地,其中国开行已投放1893.5亿元,预计拉动总投资超2.8万亿元;农发行投放1001.1亿元,预计拉动总投资超1.26万亿元[3] - 部分行业投资下降推动产能利用率回升,如电气机械和计算机电子行业前9个月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9.5%和-2.1%[3]
1-8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关注利润和营收的节奏分化
长江证券· 2025-09-28 07:30
利润表现 - 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回升至20.4%,增速边际回升21.9个百分点[3][7] - 1-8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9%[7] - 利润率回升对整体利润增速的提振作用最明显,可能与投资收益的确认有关[3][7] - 8月国企利润同比增速回升56.8个百分点至50.0%[7] 营收表现 - 8月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9%,增速边际回升1.0个百分点[7] - 制造业上游行业营收同比增速回升4.7个百分点至5.0%[7] - 出口链上的计算机电子、汽车、电气机械行业合计拉动营收同比增速回升1.8个百分点[7] - "反内卷"影响下的有色冶炼、钢铁行业合计拉动营收同比增速回升1.2个百分点[7] 库存与周转 - 8月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名义同比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2.3%[7] - 实际库存同比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至5.4%[7] - 8月工业企业库存周转天数20.5天,与上期持平[7]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70.1天,较上期回升0.3天[7] 风险提示 - 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外需变化节奏不明确[7][34] - 政策相机抉择仍有不确定性,内需增长持续性存疑[7][34]
9月上半月越南进出口增速放缓
商务部网站· 2025-09-23 23:52
总体贸易表现 - 2025年9月上半月越南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90.5亿美元,环比下降3.25% [1] - 出口额为192亿美元,环比下降4.3% [1] - 进口额为198.5亿美元,环比下降2.21% [1] 出口表现分析 - 出口额下降主要由四类商品大幅下滑导致:纺织服装出口额下降3.35亿美元,鞋类出口额下降2.5亿美元,手机及其零部件出口额下降1.2亿美元,木材及木制品出口额下降1.1亿美元 [1] - 数据反映出外部需求减弱,尤其影响严重依赖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1] - 外资企业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其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79.2%,表明国内企业增长相对缓慢 [1] 进口表现分析 - 进口额下降主要集中在两类商品: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零部件进口额下降2.1亿美元,尽管降幅最大但仍是进口额最高的商品种类;机械设备、工具及零部件进口额下降1.2亿美元 [1]
上半年越南自美进口商品金额同比增长24.8%
商务部网站· 2025-08-02 12:27
越南自美国进口商品情况 - 2025年前6个月越南自美国进口商品总额达88亿美元,同比增长24 8% [1] - 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零件是最大进口品类,金额25亿美元,同比增长35 9%,占比29% [1] - 棉花进口金额7 994亿美元,同比增长79 3%,占比9% [1] 进口商品增长情况 - 塑料原料进口金额环比增长48 8% [1] - 果蔬进口金额环比增长43 7% [1] - 木材和木制品进口金额环比增长75 5% [1] - 宝石贵金属进口金额环比增长55 4% [1] - 糖果及制品进口金额环比增长690 3% [1]
【宏观快评】6月通胀数据点评:从实际库存角度观察PPI
华创证券· 2025-07-10 15:48
库存与PPI关系 - 产成品实际库存增速从10%以上高位回落至0附近,常伴随PPI同比上行周期,今年实际库存同比从去年底5.7%升至5月7.0%[8][12] - 采矿业和制造业上游实际库存增速下降对PPI影响大,5月采矿业和制造业上游实际库存同比分别为25.9%、8.5%,去年底分别为9.1%、5.9%[8][13] - 当下实际库存压力小幅高于去年,明显弱于2015年上半年,39个行业中23个行业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高于去年,权重约59%;8个高于2015年上半年,权重约22%[9][17] 二季度经济数据预测 - 预计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约 -0.9%,一季度为 -0.8%;二季度名义GDP增速约4.4%,一季度为4.6%[5] 6月CPI数据 - 同比上涨0.1%转正,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比跌幅收窄,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环比下跌0.1%,食品环比好于季节性,能源等小幅上涨[4][25][30] - 房租上涨0.1%,耐用品价格好转,酒类价格下跌0.3%,医疗服务价格连续三月涨0.3%[6] 6月PPI数据 - 环比降幅持平于0.4%,同比降幅从3.3%扩大至3.6%,生产资料环比 -0.6%,生活资料环比从0%降至 -0.1%[35] - 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绿电相关、部分出口占比较高行业价格下跌拖累PPI,部分行业价格同比有积极表现[35][36][37] 6月涨价扩散情况 - CPI环比涨价项目比例从29%降至24%,同比持平于52.4%[44] - PPI环比涨价行业个数从5个升至6个,生产资料环比涨价比例从32%升至50%[46][50]
刚挂断中方电话,特朗普突然收到一则噩耗:1800万桶原油被拒之门外
搜狐财经· 2025-06-09 19:45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 - 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开启"301调查",首轮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后续四轮扩大至大规模商品 [1] - 中国对等反制,对美国大豆、汽车、化工品等加征5%-25%关税,重创美国农产品出口 [3] - 2019-2020年美国将华为等列入"实体清单",限制技术获取,并对1200亿、18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5%关税 [3] 关税政策升级 - 2021-2024年拜登延续对华关税,2025年起对中国太阳能晶片、多晶硅加征30%关税 [4] - 2025年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后提升至34%甚至125%,中国同步反制并对美商品加征34%-84%关税 [6] - 中国实施稀土等关键资源出口管制,将美国实体列入管制清单并向WTO起诉 [6] 经济影响数据 - 美国贸易逆差从2018年9502亿美元增至2024年12117.5亿美元,90%关税成本转嫁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7] - 中国对美依赖度超10%的行业(计算机电子、家具、服装纺织)受冲击,但通过内需和产业升级保持经济韧性 [7] - 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因中国停止进口损失超100亿美元,原油出口量降至每日388.3万桶(环比降4%) [8] 能源领域博弈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原油导致美国出口量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1] - 中国转向多元化能源进口,与俄罗斯、欧佩克及卡塔尔(2000万吨乙烷/年协议)合作 [8] 全球产业链冲击 - 全球供应链被打乱,跨国企业被迫调整生产布局,增加成本和运营风险 [10] - 东南亚国家成为生产基地转移选择,依赖中美市场的地区面临出口受阻 [10] 近期进展 - 2025年5月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美国将额外关税从145%降至30%,美股三大股指应声上涨 [10] - 双方同意建立新经贸对话机制,但结构性分歧仍需解决 [11]
论持久战的胜利:海外关税风暴中的沙盘推演与策略应对
天天基金网· 2025-04-07 19:25
特朗普关税政策核心内容 - 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征收10%基准关税 并对贸易逆差最高的60个国家征收额外关税 其中中国商品面临34%的关税税率加征 [2] - 中国商务部迅速实施反制措施 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限制中重稀土出口 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 [2] - 美国对华商品整体关税水平可能达到54%至64% 远超2018年第一轮贸易战水平 [8] 关税政策特征分析 - 交锋烈度更为激烈 超出市场预期上限 [8] - 地缘博弈策略复杂化 将欧盟等纳入打击范围 可能引发螺旋式升级 [9] - 美国加权进口关税水平接近1930年代高位 或预示第三次全球化时代终结 [10] 关税政策经济影响 - 预计关税为美国带来3499-5035亿美元/年财政收入 [13] - 上一轮对华贸易战使美国2018-2019年GDP减损0.5个百分点(1080亿美元) 家庭实际收入减少880亿美元 [15] - 本次关税可能拖累美国GDP 0.2-1.5个百分点 对中国实际GDP影响0.25-0.9个百分点 [15] 行业影响分析 - 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影响显著:家具(25.9%对美出口占比)、玩具(26.5%)、鞋靴(20.8%) [23] - 机电产品中:手机(26.2%)、汽车零部件(14.9%)、家用电器(17.5%)对美出口占比较高 [23] - 高新技术产品整体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21.3%降至15.4% [23] 投资策略建议 - 短期配置债基、红利与自由现金流ETF作为缓冲 [25] - 中期关注以科创综指ETF为代表的"中国硬科技"产业趋势 [25] - 采用杠铃策略结构 在进攻端逢低配置科技板块 [25] 历史表现参考 - 2018-2019年贸易冲突期间 科技板块呈现波动特征:半导体指数在3000亿美元关税事件后30个交易日上涨22.57% [26] - 消费电子板块在2000亿美元关税事件后30个交易日下跌9.31% [26] - 中证信创指数在600亿美元关税事件后30个交易日上涨15% [26] 长期发展趋势 - 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占GDP比重已明显回落 一带一路成为发展新动能 [16] - PPI处于历史低位 地产与库存周期完成深度出清 为政策提供战略纵深 [16] - 中国工业增加值超过美日德总和 东盟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80个国家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