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

搜索文档
植物医生主板IPO获受理,剑指“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
搜狐财经· 2025-07-09 18:21
在美妆行业加速洗牌、资本市场持续关注消费赛道的当下,6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植物医生 主板IPO申请正式获受理,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保荐机构,拟募资9.98亿元,强势冲击"A股美 妆单品牌店第一股"。这一重磅消息,不仅标志着植物医生发展迈入新阶段,更有望为行业注入新的活 力。 自1994年品牌公司创立,植物医生已在中国化妆品市场深耕30余载。公司始终坚守高山植物护肤领域, 以"高山植物,纯净美肌"为品牌定位,凭借对中国本土植物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应用,成功塑造"中 国品牌、中国成分"的差异化优势,在竞争白热化的美妆市场中脱颖而出。 强大的研发实力,是植物医生驰骋市场的核心引擎。公司构建起"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创新研发架 构。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植物医生联合设立的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专注于产品基础 研究与新品开发;昆明植物护肤研发实验室、北京亚太皮肤科学研究所等"五大基地",则围绕活性原 料、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维度展开深入研究。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已手握212项专利,其中发明 专利达59项,彰显出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研发投入上,2022-2024年,植物医生分别投入7 ...
平园村石斛共富之旅:解码“仙草”背后的乡村振兴密码
中国食品网· 2025-07-07 11:03
一株株青翠的铁皮石斛,如何成为撬动乡村共同富裕的"金钥匙"?在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中,平园村凭 借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铁皮石斛产业,成功探索出一条"石斛共富"的特色发展之路。为进一步 挖掘这一产业背后的共富密码,浙江理工大学"研茗兴斛"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0名成员于7月4日踏上了平 园村石斛共富采风之旅,通过沉浸式探访,解码这株小小"仙草"背后蕴藏的乡村振兴大智慧。 一、探访龙头企业:解码铁皮石斛全产业链发展 实践团队首站来到平园村颇具规模的铁皮石斛企业——植然方适(乐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 铁皮石斛的华丽蜕变令人惊叹:从质朴的原料鲜条,到精致的保健品、护肤品,多元产品线勾勒出产业 链的蓬勃生命力。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成员们深入种植大棚与加工车间,目睹了铁皮石斛从选种育 苗到日常管护,再到精细化加工的全过程。"我们坚持生态种植,模拟铁皮石斛野生生长环境,确保品 质。"负责人介绍道。 二、对话领航者:村干部详解"五化"模式赋能共富 通过此次沉浸式的"石斛共富"采风之旅,浙江理工大学"研茗兴斛"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平园村 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创新"五化种植"模式,延伸产业 ...
全国消暑美食大赏:荆芥、折耳根、酿菜……你pick哪一味?
央视新闻· 2025-07-06 17:53
河南大叶荆芥产业 -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练寺镇是荆芥主产区,夏季每天有大量新鲜荆芥运往市场[1] - 荆芥生长期较短,从种植到上市约25天,亩产量可达3000-4000斤[3] - 荆芥具有独特香气,味道类似薄荷与柠檬混合体,带有"冲"的口感[5] - 当地开发多种烹饪方式:蒸荆芥、荆芥菜盒、荆芥西红柿鸡蛋面、凉拌荆芥等[5] - 荆芥疙瘩汤是夏季常见餐食,使用鸡汤做底并加入荆芥油增强风味[11][13] - 消费者对荆芥接受度两极分化,本地居民表现出强烈偏好[7][9][15] 四川折耳根产业 - 折耳根是西南地区特色食材,具有"爱者成瘾、厌者退避"的特性[16] - 成都市场供应完整折耳根产品链,从原料到加工食品如凉拌折耳根春卷[16] - 餐饮企业开发多样化应用:凉拌小菜、腊肉搭配、火锅食材等[18][20][22] - 创新推出折耳根酸奶饮品,结合微腥回甘与奶香,市场接受度较高[24][26][27] - 行业认为折耳根具有排毒功效,适应本地潮湿气候需求[18] 广西贺州酿菜产业 - 贺州酿菜融合桂粤湘三地饮食文化特色,形成"无酿不成席"的饮食传统[30] - 夏季主打瓜花酿,使用南瓜花包裹土猪肉、香菇等馅料,体现山野清鲜风味[30] - 大宁豆腐酿传承百年工艺,将肉馅填入豆腐形成"一菜两味"特色[32] - 时令产品包括灯笼椒酿、苦瓜酿、笋酿等,具有解暑解腻功效[34][38] - 酿菜产业吸引周边消费者专程前往体验,形成区域性美食旅游吸引力[36][38] 福建木莲冻产业 - 木莲冻以薜荔果为原料,是福鼎传统消暑小吃,具有天然果冻特性[41][55] - 原料选择标准严格,需果实圆润饱满以保证出籽率[43] - 制作工艺复杂,包括晾干、揉搓、静置等环节,全程需8分钟揉搓时间[45][47][51] - 成品可搭配糖水、桂花蜜或薄荷水,呈现晶莹剔透外观与爽滑口感[55][57] - 商业机构推出创新吃法,结合时令水果开发多元化产品[59] 江西石斛花果冻产业 - 石斛花果冻是南昌新兴甜品,融合花瓣兰香与石斛清苦回甘[60] - 原料选自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种植园,盛花期吸引游客采摘[60][62] - 制作工艺包括慢煮石斛花、混合白凉粉、冷却成型等关键步骤[64][66] - 成品具有晶莹剔透质感,可自由调味并搭配石斛花茶形成产品组合[68] - 产业拓展石斛应用场景,从药材延伸到甜品和花茶领域[70]
以数字生态文明助推“两山”转化
海南日报· 2025-07-06 08:26
绿色发展合作 - 海南和贵州同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生态价值转化、制度创新、数字治理等领域可互通互鉴 [1][2][3] - 贵州依托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以数据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为海南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方向 [3] - 两地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应加强交流合作 [3] 贵州绿色发展成果 - 贵州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47%上升到2024年63.3% [3] - 贵州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一批绿色工业百亿级项目落地建设 [3] - 贵州推动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从大到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动全球 [4] 海南绿色发展举措 - 海南完成五指山大叶茶碳足迹核算研究、碳标识生态价值提升方案,试点建立热带滨海城市GEP评价考核体系 [2] - 风电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兴产业在海南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2] - 海南将系统实施'2+N'标志性工程建设、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 [4] 数字生态文明 - 贵州以大数据产业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可借鉴经验 [3] - 海南可借鉴贵州深化数字技术应用,以数字生态文明助推"两山"转化 [4]
植物医生以科研创新驱动增长,展现国货品牌的科技突围之路
金投网· 2025-07-04 15:28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1,719.18万元、215,108.84万元和215,571.71万元,呈现稳步增长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15,803.93万元、22,970.73万元和24,300.0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00% [1] - 2022年至2024年资产总额分别为151,836.02万元、177,288.65万元和182,495.88万元 [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61,410.32万元、84,858.92万元和100,011.45万元 [5]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1.92%、1.00%和0.31% [5]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7,377.39万元、7,587.63万元和6,633.4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8%、3.53%和3.08% [2]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 [2] - 采用"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研发架构,包括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和昆明植物护肤研发实验室等 [2] - 成功提取高活性石斛寡糖,可激活肌肤细胞自主合成胶原蛋白 [3] - 选用"昆植1号"铁皮石斛,其多糖含量相较药典标准高出约15% [3] 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链布局 - 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例如铁皮石斛研究成果应用于抗衰护肤 [3] - 构建"一个中心、五大研发基地"的科研网络,并通过全资自建顺德工厂实现全产业链品控 [4] - 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4] 品牌建设与行业地位 - 秉持"敬仰自然,崇尚科学,回馈社会"品牌理念,得到《大国品牌》栏目认可 [4] - 建立的科研标准为美妆产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5] - 将民族植物应用智慧转化为国际化护肤语言 [5] 行业挑战与展望 - 美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不断深化 [6] -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功效的要求越来越高 [6] - 未来有望凭借研发和品牌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7] - 国际化进程中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更好结合 [7]
6月22日,“优商”直播联动云南州市分会场与上海杨浦“滨江直播间”
搜狐财经· 2025-07-03 17:18
6月22日,第9届南博会驻华大使、领事直播暨澜湄视听"优商"直播活动还在继续。 上午,南博会主会场直播间与上海杨浦"滨江直播间"进行了互动,"滨江直播间"邀请到了上海闽龙实业 有限公司总经理做客直播间,讲述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的沪滇协作故事。 通过一段视频介绍,让观众了解了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的历程,以及公司对口帮扶云南 红河州的故事,在民生、教育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主播还向观众介绍了上海杨浦区与云南丽江、迪 庆等地结对帮扶的成果。每一组数据、每一段故事背后,都彰显着沪滇协作的深情厚谊。 随后跟随镜头,直播画面来到了文山州分会场,在一段民族歌舞表演中,开启了州市分会场的联动。本 次活动,文山州以"文品出山·山水共富"为主题,开展"文山好货"线上直播。 云报全媒体记者 官媛敏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跟随主播,观众了解了文山各参展企业带来的好物,有三七研发制成的各类药品、保健品,还有来自麻 栗坡的茶叶、文创纪念品以及广南的铁皮石斛系列产品,除了医药特产,广南八宝米、咖啡、魔芋食品 等让观众直呼迫不及待想购买。 最后,镜头回到南博会主会场,邀请到两位外籍嘉宾做客直播间。 终审 ...
寿仙谷(603896):业绩承压,新产品新渠道探索打开成长空间
中邮证券· 2025-07-02 12: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消费环境影响公司业绩承压,2024年营业收入6.92亿元(-11.81%),归母净利润1.75亿元(-31.34%)等;2025Q1营业收入1.71亿元(-22.68%),归母净利润0.58亿元(-24.32%)等 [3] - 公司探索新渠道,推行经销商改制,拥抱新零售,巩固完善“名医、名药、名店”模式,推进“百城千店”计划等 [4] - 新产品丰富产品矩阵,落实大健康产业战略,2024年寿仙谷牌铁皮石斛菊花胶囊取得注册证书,2025年6月2款产品完成备案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30、7.90、8.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2.13、2.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20、18倍,公司产品有临床价值,拓展省外市场成长空间大 [6]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1.38元,总股本/流通股本1.98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42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25.35 / 18.60元,资产负债率26.7%,市盈率24.30,第一大股东为浙江寿仙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7.30、7.90、8.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2.13、2.39亿元 [6]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81%、5.48%、8.21%、9.1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1.34%、9.49%、11.25%、12.38%等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 - 利润表: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2、730、790、862百万元等 [11]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3131、3249、3459、3691百万元等 [11]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13、297、288、318百万元等 [11]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8%、5.5%、8.2%、9.1%等 [11] - 获利能力: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80.7%、80.9%、81.0%、81.2%等 [11] - 偿债能力: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6.7%、25.3%、25.6%、25.7%等 [11] - 营运能力: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80、8.18、8.38、8.46等 [11]
林药共生打开绿色富矿 ——对广西河池市东兰县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5
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概况 - 2024年全国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850万亩,年产值突破1048亿元,成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范例 [1] - 广西东兰县森林面积289.78万亩,森林覆盖率75.78%,拥有768种中药材资源,是岩黄连、铁皮石斛等道地药材核心产区 [1][2] - 东兰县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成立80家中草药专业合作社,其中产值100万元以上的10家,50万元以上的30家 [3][4]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东兰县中草药种植面积超18万亩,拥有28个百亩以上种植基地、7个千亩基地,林下间种百部1700亩、板蓝根500亩、山乌龟600亩、铁皮石斛800亩 [3] - 岩黄连干货亩产100-150公斤,按每公斤250元计算,亩产值超2.5万元 [3] - 油茶林下套种草珊瑚与百部形成立体种植体系,草珊瑚亩产鲜品120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3元,每亩年产值突破4000元 [5] 产业链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东兰县中草药产业园计划总投资5.8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岩黄连注射剂生产线投产后可实现年产2000万支注射液、创收1.6亿元 [6] - 县级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以上支持林下经济,撬动社会资金2500万元以上 [9] - 建立育苗基地每亩补助1000元,脱贫户种植验收合格后按县产业奖补标准补助 [9] 技术挑战与市场瓶颈 - 传统种植模式占比70%以上,良种覆盖率65%,病虫害防治技术普及率不足50% [10] - 加工转化率不足40%,电商平台覆盖率不足10%,90%以上产品依赖线下批发市场 [10] - 特色药材售价仅为贵州同类产品的70%,因缺少统一认证和品牌标识 [10]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中草药产业园二期建设,重点引进中药饮片、提取物生产企业,建立县域中药材交易平台 [11] - 联合高校推广GAP种植技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研发与标准制定 [11] - 注册"东兰林药"区域品牌,依托"中国气候宜居县"生态IP开展网络营销,布局东盟市场 [11] 多元化经营与文旅融合 - 林下中药材与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结合形成复合式经营模式,红里村基地带动1000多户农户务工 [5] - 推出200多道药膳和7款养生茶,实现产值超1000万元 [7] - 2025年一季度东兰县接待游客86.71万人次,旅游总消费9.4亿元,中医药康养占比超45% [7]
仲恺科技特派员直播助农,汕尾陶河荔枝俏销云端
南方农村报· 2025-06-29 18:30
活动概况 - 汕尾市海丰县陶河镇举办荔枝丰收季暨农特产品推介活动,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展销"双轨模式推动荔枝销售 [2][3][4]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深圳龙岗驻镇帮扶工作队参与活动,通过直播带货形式推介陶河荔枝 [3][6] - 直播团队在荔枝林间搭建直播间,结合品种特性、种植故事和文化内涵进行沉浸式展示,强调产品新鲜度与冷链运输保障 [6][7][8][9] 产业规模与销售成果 - 陶河镇拥有6400亩荔枝果园,涵盖桂味、妃子笑等十余品种,预计年产值超6000万元 [13] - 活动促成汕尾市乐陶陶农旅公司与科来蔬果种养场签订购销协议,稳定农户销路 [14][15] - 线上直播带动线下销售同步增长,展销区展示丝苗米、莲藕、铁皮石斛等20余类农产品吸引采购商 [11][12] 乡村振兴创新模式 - 科技特派员团队构建"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人才反哺"三位一体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17][18] - 开发番薯叶系列文创产品(含吉祥物IP、明信片等)及预制菜品,实现农产品向文化商品升级 [19][20] - 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平台,组织学生参与产业调研和直播实践,形成产教融合生态 [21][22] 未来规划 - 团队计划持续探索助农新路径,为陶河镇特色农产品销售提供科技支持 [23][24]
意向签约超500万元!粤黔协作助力惠州荔枝“圈粉”黔西南
南方农村报· 2025-06-29 17:00
粤黔协作产销对接活动成果 - 2025年粤黔协作助农促消费产销对接活动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举办,全天人流量累计10.2万人次[13] - 活动现场产销意向签约金额超过500万元,其中博罗县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现场签约500万元意向订单[13][16] - 农产品销售总额近100万元,惠州荔枝品种如桂味、糯米糍零售价10-15元且很快售罄[27][39][41] 惠州荔枝产业优势 - 惠州荔枝品种包括桂味、糯米糍、仙进奉等数十种品类,不同品种口感差异明显[33][34] - 采用"基地直采+冷链快运+精准营销"模式,荔枝从枝头到舌尖全程冷链保鲜,果核温度控制在6-8℃[49][54][55] - 惠州荔枝甜度优势突出,48小时内可实现从树上采摘到消费者手中[58][59][62] 粤黔产业协作进展 - 累计引导78家企业入驻"832"采购平台,上架1518款产品,助力14家企业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19][20] - 册亨县引进惠州荔枝种植技术,示范种植16个优质品种,预计2025年产量达1万斤[87][89][90] - 册亨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提供长期就业岗位30余个,临时务工300人次,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102][103][104] 贵州册亨荔枝特色 - 贵州册亨荔枝打破传统认知,利用高海拔生态优势,比沿海产区晚熟15天且甜度更高[94][96][97] - 册亨县计划扩建500亩荔枝果园,打造"五化"智慧果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106][107][108] - 册亨荔枝具备高山冷泉般的清冽尾韵,被称为"呼吸着山风的红宝石"[9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