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工具
搜索文档
工程机械持续回暖,智元发布精灵G2机器人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27 09:53
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数据 - 9月挖掘机销量为19858台,同比增长25.4% [1][2] - 挖掘机内销9249台,同比增长21.5%,出口10609台,同比增长29.0% [1][2] - 9月装载机销量10530台,同比增长30.50%,内销5051台增长25.58%,出口5479台增长35.30% [1][2] - 9月汽车起重机销量1561台,同比增长21.90%,增速转正,行业呈现全面回暖态势 [1][2]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 - 智元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具备多模态语音交互功能,适应多元场景复杂需求 [2] - 智元机器人同日开启与均胜电子签订的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实现商业化落地 [2] 重点公司业绩与前景 - 日联科技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收入同比增长38.3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 [2] - 康斯特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24%、30.66%、36.2% [3][4] - 新锐股份上半年收入增长28.97%,剔除收购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81%,扣非净利润增长26.80% [5] - 康斯特MEMS传感器正逐步导入生产,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4]
工程机械持续回暖,智元发布精灵G2机器人
信达证券· 2025-10-26 20: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行业持续回暖 9月挖机销量19858台 同比增长25.4% 其中内销9249台增长21.5% 出口10609台增长29.0% 景气度向非挖机械扩散 装载机销量10530台增长30.50% 汽车起重机销量1561台增长21.90% [12] -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推进 智元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 并开启与均胜电子签订的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 [12] - 建议关注持续回暖的工程机械和人形机器人 PCB设备等成长主线 三季报披露期关注业绩向好的流程工业 刀具板块及绩优个股 [6]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综指上涨2.88% 深证成指上涨4.73% 创业板指上涨8.05% 机械指数(中信)上涨4.80% [16] - 本周涨跌幅靠前的行业为通信 电子 房地产 涨幅分别为11.56% 8.11% 5.82% [19] - 机械行业中涨跌幅靠前的子板块包括激光加工设备 3C设备 油气装备 涨幅分别为12.31% 8.75% 8.25% [22] 通用设备行业数据与观点 - 2025年9月制造业PMI为49.8% 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回升至51.9% 1-9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4.0% [25] - 2025年9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77万台 同比增长18.2% 1-9月累计产量64.2万台 增长15.1% 金属成形机床产量1.6万台 增长6.7% 1-9月累计产量13.2万台 增长7.3% [29] - 2024年以来机床产业支持政策持续加码 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工业母机+产需对接活动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等 [29][34][35][37] - 2025年9月叉车销量130380台 同比增长23.00% 其中出口49261台增长13.9% 内销81119台增长29.3% [38] - 2025年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6287台 同比增长28.3% 1-9月累计产量594816台 增长29.8% 机器换人趋势加速 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7亿美元 [48] 机器人行业动态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近 第三代Optimus设计已完成 计划2025年底推出原型 2026年开始规模化生产 目标5年内年产100万台 [54] - Figure AI发布专为家庭设计的Figure03 可完成多项家务 BotQ制造基地目标首期年产能1.2万台 未来四年累计生产10万台 [54] - 国内头部企业产业化和资本化加速 优必选获得2.5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智元机器人预计年底完成C轮融资 [55] - 上海发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目标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深圳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行动计划 目标关联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56]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 - 挖机销量呈现与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数据的背离 2025年1-9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1.1%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降13.9% 更新周期 水利基建 出口共同支撑销量增长 [62] - 国内化债政策为地方政府腾挪空间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拉动基建投资 未来国内基建项目和更新周期有望托底内销高增长 [62] - 出口在2025年主要地区大选影响消除 经济温和复苏背景下 需求回暖持续 [62] 重点公司业绩摘要 - 日联科技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 收入增长38.34% 归母净利润增长7.8% [3] - 康斯特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8亿元 增长22.24% 归母净利润4020万元 增长30.66% 扣非净利润3804万元 增长36.2% [14] - 新锐股份上半年收入增长28.97% 归母净利润增长2.88% 扣非净利润增长13.81% 剔除收购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增长13.81% 扣非净利润增长26.80% [15] - 大族数控第三季度营收15.21亿元 增长95.19% 归母净利润2.28亿元 增长281.94% [77] - 杭叉集团第三季度营收46.70亿元 增长11.22% 归母净利润6.33亿元 增长12.79% [77] - 大族激光第三季度营收51.00亿元 增长35.14% 归母净利润3.75亿元 增长86.51% [78] - 汇川技术第三季度营收111.53亿元 增长21.05% 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 增长4.04% [78]
新锐股份: 新锐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0: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40亿元,同比增长28.97%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88%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97.61万元,同比增长59.35% [4] - 研发投入5060.96万元,同比增长44.46%,占营业收入比例4.44% [4][23] **业务板块表现** - 凿岩工具及配套服务实现销售收入5.30亿元,同比增长29.60% [10] - 硬质合金制品实现销售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18.19% [11] - 切削工具实现销售收入1.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23% [12] - 油服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511.70万元,同比增长17.52% [1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矿用牙轮钻头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澳洲等市场占有率位列前三 [20] - 累计获得86项发明专利、48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9项软件著作权 [15][23] - 拥有研发人员295人,形成贯通硬质合金及工具开发的研发团队 [15] - 销售区域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获得广泛市场认可 [17] **技术研发进展** - 掌握超粗晶粒硬质合金、三相硬质合金等高端矿用工具合金制备技术 [19] - 在金属陶瓷领域掌握纳米碳管微量添加剂分散技术等核心制备技术 [22]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35件,获得授权22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 [23] - 开展QPQ合金组件、无磁合金、金刚石涂层刀具等多项技术研发项目 [24][25][26] **产能扩张与并购整合** - 2025年2月收购智利Drillco 100%股权,完善硬质合金凿岩工具产业布局 [10] - 5月启动建设株洲高性能数控刀片产业园项目,预计完全达产后年产5000万片数控刀片 [12] - 2025年6月将德锐宝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增强凿岩工具产品线 [2] - 通过"内生+外延"双轨并行模式推进主营业务强链补链 [10] **全球市场拓展** - 参与国际性展会、开展精准市场调研,挖掘全球市场机会 [13] - 借助数字化营销与在线平台打破地域壁垒,深化终端客户粘性 [13] - 产品凭借性价比优势逐步实现对高端进口刀具的进口替代 [8][12] - 2024年国内刀具出口额256.53亿元,同比增长9.8%,显示国产刀具竞争力提升 [8] **行业发展前景** - 全球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2023年达252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07亿美元 [8] - 国内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2030年分别达到293亿元、354亿元 [8] - 硬质合金在国内刀具材料中应用占比约53%,全球占比约63%,发达国家超过70% [8] - 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开采量增长直接拉动硬质合金凿岩工具市场需求 [7]
长鹰硬科转战北交所:业绩增收不增利,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募资合理性遭质疑
证券之星· 2025-08-05 13:53
公司IPO与募资计划 - 昆山长鹰硬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获受理 拟募集资金3.59亿元 用于年产1800吨高端硬质合金制品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 - 公司曾冲击主板IPO但因未达新上市规则财务指标要求撤回申请[1]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8.22亿元 8.81亿元 9.72亿元[2] - 同期净利润持续下滑 分别为8405.18万元 7418.04万元 6359.72万元[2] - 扣非净利润同步下降 分别为8150.58万元 6811.32万元 5872.35万元[2] - 毛利率连续下降 从22.96%降至22.07%再至19.55%[2] 原材料成本与供应链风险 - 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高达77.10% 76.77% 76.10%[3] - 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占比升至74.12% 存在向竞争对手采购情形[3] - 碳化钨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成本上升 但产品售价涨幅低于成本涨幅[3] 研发与销售投入对比 - 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2-2024年分别为4.07% 4.10% 4.20%[4][5] - 同期销售费用率持续增长且远超同行 分别为2.66% 3.19% 3.58%[6] - 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4.11% 4.46% 4.72% 销售费用率平均值为1.82% 2.55% 2.57%[5][6][7]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波动 分别为3419.45万元 4150.16万元 2304.71万元[8] - 销售商品收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 从90.42%降至82.05%再至85.52%[8] - 应收账款余额持续上升 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1.04%增至26.26%再至29.38%[9] - 已背书未到期承兑汇票形成其他流动负债 余额分别为5136.39万元 5951.80万元 5113.26万元[8] 产能扩张与项目质疑 - 主要募投项目"年产1800吨高端硬质合金制品"2022年完成环评但迟迟未动工[9] - 2024年末在建工程较2023年末激增3705.63万元 主要来自常熟长康硬质新材产业园建设项目[10] - 监管要求说明新增产能消化措施 投资回报测算依据及在建工程资金流向[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