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碰一下
icon
搜索文档
分众传媒(002027):收入及扣非净利增长态势良好,毛利率持续提升
招商证券· 2025-11-04 15:4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分众传媒的投资评级为“强烈推荐”(维持)[7] 核心观点 - 公司收入及扣非净利增长态势良好,毛利率持续提升 [1] - 核心经营利润增长强劲,体现优秀成本管控能力与经营效率 [7] - 创新“碰一下”模式有望带来新的收入增量,推动公司向品效合一的营销服务平台升级 [7] - 公司维持高分红政策,持续回报股东 [7] - 业绩有望受益于海外业务开展有序、新潮传媒整合 [7]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07亿元,同比增长3.73%;实现归母净利润42.40亿元,同比增长6.87% [1] - 2025年Q3单季度实现营收34.94亿元,同比增长6.08%;归母净利润15.76亿元,同比增长6.85% [1] - 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0.05亿元,同比增长13.11%,其中Q3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40亿元,同比增长14.64% [7] - 25Q3公司毛利率环比提升至74%,接近2017年高值的75% [7]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强劲,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53.11亿元,同比增长14.26% [7] 业务发展与创新 - 公司联合支付宝推出“碰一下”新玩法,用户通过手机触碰广告屏旁的设备即可领取红包或优惠券 [7] - 截至9月,公司共安装50万台碰一碰设备,预计年底安装量目标为100万台 [7] - 项目累计参与品牌66个,待上线品牌22个,覆盖食品饮料、美妆护肤、生活服务、二手平台等多个行业 [7] 股东回报 - 2025年半年度14.44亿元的现金分红(每10股派1.00元)已于10月实施完毕 [7] - 公司公布三季度现金红利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0.5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7.22亿元 [7] - 截至Q3,公司累计分红21亿元,占当前1100亿市值的2% [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6亿元、57.9亿元、60.3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39元、0.40元、0.42元 [2]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0.2倍、19.4倍、18.6倍 [2] - 公司总股本为14442百万股,当前股价7.78元,总市值约为112.4十亿元 [3] - 截至最近财报周期,公司ROE(TTM)为33.0%,资产负债率为29.3% [3]
行业首台“碰一下”鸿蒙智慧收银机:美宜佳、华为云、支付宝打造
搜狐财经· 2025-09-23 15:58
合作核心内容 - 美宜佳与华为云、支付宝在上海正式签署联创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智慧零售标杆解决方案 [1] - 三方将整合优势资源,重点推进全店智能运营体系建设,实现消费者体验与门店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 [1] - 未来将分阶段推动智能设备升级、账号体系互通与会员运营优化,并持续探索支付、广告等多场景的智能化创新 [1] 技术应用与产品 - 美宜佳推出首台搭载"碰一下"交互技术的鸿蒙智慧收银机,并计划陆续在全国超40000家门店投入使用 [1] - 顾客解锁手机后轻碰设备,即可快速完成支付,并享受优惠券自动抵扣、积分同步到账 [1] - "碰一下"是支付宝于2024年推出的交互方式,用户无需打开App即可快速完成支付或获取服务 [3] - 自2023年6月7日首笔"碰一下"支付诞生以来,该技术已累计服务超2亿用户 [3] 合作基础与规模 - 美宜佳依托全国超40000家门店网络进行合作 [1] - 合作借助华为鸿蒙系统及生态技术支持,以及支付宝在数字经营与支付领域的成熟能力 [1] - 目标是打造可规模化复制和推广的智慧门店样板,助推行业数字化提速 [1]
推进“双飞轮”战略,支付宝两个经营主体公司更名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16:09
公司主体更名 - 支付宝支付牌照主体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1] - 支付宝App经营主体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1] - 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推进下的公司治理升级 不影响客户服务和体验 [1] 战略布局 - 蚂蚁集团集中推进AI First 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 [1] - 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 支付宝双飞轮组织阵型确定 [1] - 支付科技公司专注支付科技创新 数字服务公司致力于AI时代产品技术研发和开放 [2] 业务进展 - 碰一下支付在不到一年半时间实现2亿用户突破 [2] - 支付宝推出国内AI付服务 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服务 [2] - 支付宝新增AI入口探一下和智能语音搜索入口 连接1万多种服务 [2] 健康业务发展 - 蚂蚁医疗健康业务推出独立AI健康应用AQ 累计服务用户超1.4亿 [3] - AQ近6成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地域 环比增速超60.1%位列全行业第一 [3] - 蚂蚁集团计划在未来5年内让人人都拥有AI健康管家 [3] 行业影响 - 支付宝双飞轮战略加速演进 支付科技和数字互联两个飞轮齐头并进 [3] - 更名使支付科技+数字互联战略更清晰 公司进入新的增长快车道 [1][3]
支付宝最新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9-19 17:03
公司主体更名 - 支付宝支付牌照主体公司"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1] - 支付宝App经营主体公司"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1] - 公司主体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推进下的公司治理升级 不影响客户服务和体验 [1] 双飞轮战略进展 - 支付宝双飞轮战略包括支付科技和数字互联两大业务方向 [1][3] - 蚂蚁集团集中推进"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 [3] - 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两大事业群 向蚂蚁集团CEO韩歆毅汇报 [3] 支付科技业务发展 - "碰一下"功能在不到一年半时间内实现2亿用户突破 [3] - 支付宝推出国内"AI付"服务 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服务 [3] - "AI支付"正在取得先机优势 [3] 数字互联业务创新 - 支付宝在"扫一扫"基础上新增AI入口"探一下" [3] - 支付宝首页下拉新增智能语音搜索入口 可连接10000多种服务 [3] - 出行、政务、就业等相关业务相继发布AI助手工具 [3] 战略意义 - 主体更名标志着支付科技+数字互联双飞轮战略更清晰 [1] - 支付宝双飞轮战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3] - 支付科技和数字互联两个飞轮齐头并进 公司进入新的增长快车道 [4]
支付宝,突传大消息!“双飞轮”战略加速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3:57
公司主体变更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同意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此公司为支付宝支付持牌主体公司[1] - 支付宝App经营主体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1] - 两家经营主体完成更名 支付宝品牌和App名称保持不变 不影响客户服务和体验[1] 战略定位与业务分工 - 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蚂蚁集团旗下支付业务唯一经营主体 将围绕"碰一下"和"AI支付"等支付科技创新开展业务[1] - 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作为App经营主体 致力于AI时代加大产品技术研发和开放 助力中国服务业数智化升级[1] - 更名体现"支付科技+数字互联"双飞轮战略推进下的公司治理升级[1] 组织架构调整历程 - 2023年3月蚂蚁集团宣布组织架构升级 韩歆毅出任集团总裁 全面负责数字支付、数字互联和数字金融业务[2] - 2023年12月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两大事业群 建立轮值总裁制(任期六个月) 确定"支付宝双飞轮"组织阵型[3] - 蚂蚁国际、OceanBase和蚂蚁数科分别成立董事会 独立面向市场[2] 战略推进与业务进展 - "支付宝双飞轮"战略包含支付科技和数字互联两个飞轮 与"AI First"和"加速全球化"并列为三大核心战略[2] - "碰一下"支付技术服务已达2亿用户[3] - 2024年9月11日支付宝推出国内"AI付"服务 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服务[3] 行业专家观点 - 中央财经大学专家认为此次更名体现双飞轮战略加速演进 支付科技和数字互联两个飞轮齐头并进[2] - 支付宝进入新的增长快车道[2]
支付宝,突传大消息!“双飞轮”战略加速推进
券商中国· 2025-09-19 11:41
公司主体变更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同意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该主体为支付宝支付持牌主体公司[1][3] - 支付宝App经营主体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2] - 公司同时变更技术负责人为朱林担任副总经理[3] 战略定位升级 - 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将聚焦支付科技创新 包括"碰一下"和"AI支付"等支付服务[5] - 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将致力于AI时代产品技术研发和开放 助力中国服务业数智化升级[5] - 此次更名是蚂蚁集团基于"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推进的公司治理升级 不影响客户服务和体验[5] 组织架构调整 - 蚂蚁集团去年3月进行组织架构升级 韩歆毅出任集团总裁负责数字支付、数字互联和数字金融业务[6] - 去年12月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两大事业群 建立轮值总裁制 任期六个月[6] - 组织调整旨在推进"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6] 业务进展 - "碰一下"支付服务已达2亿用户规模[7] - 9月11日支付宝推出国内"AI付"服务 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服务[7]
支付宝两个经营主体公司更名 APP名字不变
凤凰网财经· 2025-09-19 10:37
公司主体更名 - 支付宝支付牌照主体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1] - 支付宝App经营主体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1] - 公司主体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推进下的公司治理升级 [1] 战略发展进展 - 支付宝双飞轮战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 - 蚂蚁集团集中推进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 [1] - 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两大事业群 [1] 业务突破 - 碰一下服务在不到一年半时间实现2亿用户突破 [2] - 支付宝推出国内AI付服务 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服务 [2] - 支付科技和数字互联两个飞轮齐头并进 [2] 组织架构 - 支付宝双飞轮组织阵型确定 向蚂蚁集团新任CEO韩歆毅汇报 [1] - 此次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的加速演进 [2]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创新互联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6:18
核心观点 - 移动支付行业正迈入以AI技术驱动的新一轮创新周期 通过硬件升级和场景拓展降低支付门槛 激活增量市场并形成飞轮效应[1] - 公司通过"碰一下""看一下""AI支付"等创新方案布局NFC设备、智能眼镜和AI智能体等新兴入口 推动支付体验自然化与生态协同发展[2][3] - 跨境支付服务成为战略重点 已实现7大国际银行卡品牌和12个国家地区31个电子钱包的入境支付覆盖 并配套推出退税等增值服务[3] 支付创新周期演进 - 2004年PC普及期:网络支付通过担保支付和快捷支付降低交易信任门槛 推动电商产业繁荣[2] - 2011年智能机普及期:条码支付与刷脸支付简化移动支付流程 使中国移动支付覆盖率升至86%位居全球第一[2] - 2024年AI硬件爆发期:NFC手机/智能座舱/智能眼镜驱动"碰一下""看一下""AI支付"创新 适配老年人/视障人群等特殊需求[2][3] 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 - "碰一下"支付基于NFC技术 近4个月新增1亿用户达总量超2亿 实现手机触碰收款设备即完成支付[2] - "看一下"支付支持智能眼镜设备 通过语音确认金额解决双手不便场景的支付需求[3] - AI支付体系包含支付MCP服务、AI打赏服务和AI付方案 满足智能体服务等新场景支付需求[3] 生态建设与安全保障 - 形成硬件供应链-智能终端-服务商-商家的完整生态链 通过多维技术保障支付安全[3] - 采用7*24小时金融级智能风控、新设备可信认证和多模态核身技术 维持"敢付敢赔"责任兜底承诺[3] 跨境支付布局 - 入境服务推出"外卡内绑""外包内用"双方案 覆盖7大国际银行卡品牌及12个国家地区31个电子钱包[3] - 出境服务集成扫码支付、打车、购票、共享单车及闸机开通等全方位生活场景[4]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AI时代中国移动支付正迈入新一轮创新周期
新浪科技· 2025-09-16 15:2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移动支付正迈入以AI技术驱动的新一轮创新周期 特征包括硬件创新 用户场景拓展和支付体验简化 [1][2] - 科技发展 守正创新和监管赋能是支付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1] - 创新支付通过降低使用门槛和激活增量市场 形成自我强化的飞轮循环效应 [1] - 支付宝呈现三个明显创新周期:2004年PC互联网期 2011年移动互联网期和2024年AI硬件生态期 [1][2] 支付创新周期演进 - 2004年PC普及期:网络支付通过担保支付和快捷支付降低交易信任门槛 推动电商产业繁荣 [1] - 2011年移动互联网期:智能手机与3G网络普及促使条码支付和刷脸支付出现 使中国移动支付覆盖率达86%位居世界第一 [1] - 2024年AI硬件生态期:NFC手机 智能座舱 智能眼镜和AI智能体成熟 推动"碰一下""看一下""AI支付"等新形态出现 [2] 新一代支付技术特征 - "碰一下"支付基于NFC技术 手机触碰收款设备即可完成支付 最近4个月新增1亿用户 总用户超2亿 [2] - "看一下"支付针对智能眼镜设备 通过视觉识别和语音确认完成支付 解决双手不便场景的需求 [2] - "AI支付"包含支付MCP服务 AI打赏服务和AI付等方案 满足AI工具和智能体服务的新支付场景 [2] 行业生态影响 - 新支付方式显著降低老年人 视障人群和入境外国游客的使用门槛 [2] - 形成从硬件供应链 智能终端 服务商到商家的完整生态链 生态伙伴通过相互启发持续迭代改进 [2] - 支付体验趋向自然人机交互模式 呈现"手机可碰 眼镜与汽车可看 智能体可说"的融合特征 [2]
支付宝“AI付”来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20:36
用户增长与产品表现 - "碰一下"用户规模突破2亿 新增1亿用户耗时缩短至4个月 较此前321天破1亿的速度提升一倍[1][3] - 近1亿用户使用至少2项"碰一下"服务 覆盖超1000个细分场景包括点餐、取快递、外卖及电梯红包互动等[3] - 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设备加入生态 十大智能硬件厂商联合发起"碰一下应用生态联盟"[3] 技术创新与产品布局 - 推出国内首个"AI付"服务 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 率先在瑞幸咖啡AI点单助手"Lucky AI"上线[1][3] - 用户可通过语音交互完成下单支付 支持瑞幸支付宝小程序及App端操作[3] 行业趋势与市场展望 - 预计未来5年内自然交互支付占比超50% 智能设备支付将增长10倍[4] - AI支付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 受AI产业爆发及智能终端普及驱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