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机构应深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合作与服务创新
国际金融报· 2025-06-13 15:33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 人民币国际化是提升国际经济话语权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战略选择,金融机构需通过"贸易结算+资本输出+金融基建+科技赋能"组合拳提升全球网络效应 [1] - 金融机构国际化能力(风险管理、合规水平)将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 [1] - 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投融资机构及金融基础设施在推动人民币全球使用中扮演关键角色 [1] 金融机构具体举措 - 全球性银行通过CIPS和境外分支机构扩大人民币结算网络,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推动当地人民币结算 [1] - 中资银行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离岸市场发行存款证(CD)和点心债增强流动性,2024年点心债发行规模目标1.2万亿元(同比+35%) [2][5] - 金融机构推广人民币计价信用证、保理等业务,降低外贸企业汇率风险(如与俄罗斯、沙特能源贸易) [2] 政策性银行作用 - 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加大对"一带一路"项目人民币贷款(如非洲铁路项目),绑定人民币跨境使用 [3] - 推动货币互换协议转化为实际贷款,促进人民币在发展中国家流通 [3] 非银机构参与 - 主权财富基金引导国际资本配置人民币资产,要求海外投资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3] - 证券公司与基金公司搭建离岸市场开放桥梁,便利外资进入中国债市股市(债券通、沪深港通) [3] - 交易所开发人民币金融衍生品(汇率期货、期权)帮助国际投资者对冲风险 [3]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上海清算所、中央结算公司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债券托管结算服务 [3] - 通过数字人民币e-CNY进行跨境支付创新,提升结算效率 [3]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 - 推出"人民币跨境供应链金融"全链条服务(采购支付-物流融资-销售回款) [4] - 优化手机银行跨境汇款功能实现"实时到账+最优汇率",与Visa/Mastercard合作发行双标人民币信用卡 [4][5] - 推出"跨境人民币理财通"升级版,允许双向投资境内外人民币产品 [4] 证券与基金业务拓展 - 推动境内企业在香港、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政策性机构发行绿色人民币债券 [5] - 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推动"港股通人民币计价"试点 [5] 保险与资管创新 - 推出"一带一路"人民币意外险、跨境医疗保险等产品 [5] - 研究养老金跨境投资,允许投资境外人民币债券、REITs等产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