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搜索文档
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32家存量未盈利企业即日进入“成长层”
新华财经· 2025-07-13 17:50
科创板改革配套规则发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3项业务指引和2项业务指南 包括《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 [1] - 科创成长层改革未对未盈利企业设置额外上市门槛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直接进入 新注册未盈利企业上市后自动纳入 [1] - 科创成长层调出机制实施"新老划断" 存量企业仍按首次盈利标准调出 新注册企业调出条件提高以促进行业加速研发 [1] 科创成长层股票标识与信息披露 - 科创成长层股票简称后增加"U"标识 新注册企业标注"成"标签 存量企业标注"成1"标签以区分 [2] - 强化风险信息披露要求 企业需在年报和临时公告中披露未盈利风险及技术研发风险 [2] - 持续督导机构被要求加强履职 确保信息披露合规性 [2]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 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交易门槛维持不变 需满足50万元资产和2年投资经验要求 [2] - 投资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前 投资者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2] IPO预先审阅机制创新 - 预先审阅机制参考境外市场经验 旨在提升发行审核效率 [3] - 上交所将从适用情形把握 文件质量提升 程序规范 信息披露四方面推进机制落地 [3]
重磅!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改革重要配套业务规则: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
梧桐树下V· 2025-07-13 16:30
科创板新规核心内容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3项业务指引及2项修订指南,自发布日起实施 [1] - 改革聚焦增强科创板对科技型企业包容性,解决发行上市痛点,适应科技创新需求,采用"新老划断"安排 [3] - 市场反馈40余条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如明确预先审阅适用情形及调出指标计算口径 [4] 科创成长层实施细则 -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动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未盈利企业上市即纳入 [5] - 调出机制实施差异化:存量企业以首次盈利为条件,新企业需满足更高标准(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1亿元) [5][12] - 调出程序需在2个交易日内完成,同步加强异常交易监管 [5] - 强制披露要求:未盈利企业需在年报首页显著位置提示风险,并分析对研发投入、现金流等影响 [12] 预先审阅机制设计 - 适用对象为因过早披露可能影响经营的科技企业,需提交必要性专项说明 [8][14] - 审阅程序参照正式审核流程,但不代表对上市条件的预先确认 [15] - 文件要求:申请文件需标注"预先审阅文件",保荐人需完成质控内核程序 [14][15] - 信息披露规则:审阅过程不公开,正式申报时需同步披露问询回复文件 [10][16] 投资者与监管安排 - 个人投资者门槛维持"50万元资产+2年经验",仅新增未盈利企业需签署风险揭示书 [6][13] - 特殊标识管理:科创成长层股票简称后加"U" [13] - 持续督导要求:保荐机构需在跟踪报告中专项评估未盈利风险 [13]
科创板重磅改革,最新解读来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6-19 11:24
科创板改革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提出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并推出6项重磅改革,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 [1] - 上交所同步制订2项配套业务规则征求意见,包括《科创成长层自律监管指引》和《预先审阅指引》,并研究修订其他相关规则 [1] 科创成长层设置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研发投入高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涵盖存量及新上市未盈利企业 [2] - 配套机制包括:明确纳入/调出标准及程序(新老划断)、股票特殊标识"U"管理、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定期报告披露未盈利情况) [3][4][5] - 六年来54家未盈利科创板企业累计营收1744 79亿元,其中26家营收超10亿元,22家已实现盈利,累计研发投入1639 25亿元 [6] 第五套标准扩容 -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原标准仅适用于生物医药行业(已上市20家) [7][8] - 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因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市场对融资需求强烈,预计2027年火箭行业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 [8] IPO预先审阅机制 - 试点预先审阅机制允许企业在正式申报前秘密提交文件审核,缩短信息曝光时间,审核过程不公开,正式申报时需披露问询回复 [9][10] - 境外市场如美国、香港已有类似"秘密递交"制度,境内企业多借此赴海外上市 [9] - 审核标准不降低,信息披露义务不减损,企业需在正式申报时完整披露预先审阅阶段的问询及回复 [10][11]
刚刚!证监会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18 15:59
科创板改革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旨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科创板对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1] - 改革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6项配套举措 [1] - 重点服务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3] - 借鉴境外市场经验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和IPO预先审阅机制 [15][16] 改革具体措施 科创成长层设置 - 专门服务未盈利但技术突破显著、商业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统一纳入特殊标识"U"进行风险管理 [12] - 现有及新注册未盈利科技上市公司均纳入该层,便于集中管理和风险识别 [12] - 保留原有摘"U"条件和投资者资金门槛,维持市场稳定性 [13] 六项配套改革 1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试点** - 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机构投资情况作为审核参考而非上市条件 [15] - 交易所将制定机构认定标准并加强行为监管,防范利益输送 [16] 2 **IPO预先审阅机制** - 允许优质科技型企业秘密递交文件进行预审阅,保护技术信息安全 [16] - 正式申报时需同步披露预审阅问询回复,保障信息透明度 [16] 3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 从生物医药扩展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3][17] 4 **支持未盈利企业融资** - 允许在审未盈利科技公司向老股东增资扩股 [4] 5 **健全上市公司发展机制** - 优化融资、并购等制度支持科创板企业成长 [5] 6 **协调投融资市场功能** - 促进投资端与融资端平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落实中央关于科技金融体制建设的部署,响应"科技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 [8] - 2024年已推出"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本次改革是延续性举措 [8][9] - 总体思路是通过分层管理和制度创新,解决科技型企业盈利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痛点 [11] - 坚持稳中求进原则,部分措施先在科创板试点再推广至其他板块 [11] 实施计划 - 证监会将组织上交所推进改革案例落地,加强政策解读和市场培训 [18] - 强化风险监测和违法打击,重点防范财务造假等行为 [18] - 通过示范案例形成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