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板
icon
搜索文档
[9月5日]指数估值数据(A股港股大幅上涨,回到4.3星;未来会有3星么;港股指数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9-05 22:42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大盘大幅上涨 收盘重回4 3星级水平[1] - 市场整体强势 经历约6%幅度回调后再次上攻[2] - 成长股结束前期大跌态势 出现显著上涨[3] - 领涨品种发生切换 创业板大幅上涨[4][5] - 创业板与科创板虽同属成长风格 但行业构成存在差异:科创板与芯片AI关联度高 创业板与新能源医药科技关联度高[6][7] - 成长风格走强同时 价值风格表现相对低迷[9] - 港股市场整体上涨 科技股成为领涨板块[10] 行业与指数估值数据 - 港股指数估值数据显示 H股指数市盈率13 83 市净率1 31 近五年市净率分位数达83 07%[45] - 恒生指数市盈率13 56 近十年市净率分位数85 71%[45] - 香港中小指数市盈率20 83 市净率1 56 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95 13%[45]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1 70 市净率2 73 股息率0 95% ROE 12 59%[48]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42 25[48] - 消费类指数估值较高:沪港深消费50市盈率33 00 市净率3 72[47] - 医疗保健板块估值分化:恒生医疗保健市盈率33 16 市净率3 25 而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市盈率达36 97 市净率4 35[47] 市场周期规律 - 股票市场呈现周期性波动 受基本面周期、资金面周期和情绪面周期共同影响[24][25] - 基本面周期方面 2020-2021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较快 2022-2024年增长微弱 2025年部分行业盈利增速恢复 出现"估值提升+盈利增速提升"双击行情[26][27][28] - 资金面周期方面 2024年9月美联储开启首次降息 推动A股港股大幅上涨 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降继续推动2025年A股上涨[30] - 2025年9月美联储继续降息概率提升 成为全球股票市场上行动力[31] - 情绪面周期表现为"越上涨越乐观 越下跌越悲观"的特征[33] - 历史数据显示 3星级及以上行情平均每3-5年出现一轮 例如2021年、2017年底2018年初、2015年等[18][19] - 未来30年投资周期中 预计出现5-6轮3星级及以上行情 对应同等数量熊市[20][21] 投资策略观点 - 长期投资不缺机会缺资金[22] - 聪明投资者应利用市场周期:跌出机会时买入 涨出机会时卖出 其余时间耐心等待[40][41] - 避免被短期情绪影响投资决策[37] - 投资智慧来自真金白银实践和市场洗礼 坚持定投和持有能积累市场认知[52]
敢闯敢试45载,金融强国建设中的“深圳样本”如何炼成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48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金融业通过45年改革与创新 从无到有发展成为支撑经济腾飞的核心引擎 形成涵盖金融机构 资本市场 金融科技和跨境金融的完整生态体系 [2][6][7][8][10][14][16] 金融改革里程碑 - 1982年设立全国第一家境外银行分支机构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 首次引入国际金融服务标准 [6] - 1987年成立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 首创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 同年成立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 [6] -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截至2025年7月末上市公司达2873家 总市值36.72万亿元 率先推出股票无纸化交易 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 [6] - 1991年推出全国首个贷款证制度 后发展为全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1995年建成全国首个同城实时全额支付系统 [7] 行业发展规模 - 2024年底金融行业总市值3.26万亿元 较特区初期实现指数级增长 [7] - 金融业增加值从2005年305.68亿元跃升至2024年4710.48亿元 占GDP比重15.2% 税收贡献超22% [7]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从2016年9月3.39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9.85万亿元 增幅近3倍 [8] - 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 [8] - 2025年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 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8] 市场主体建设 - 拥有招商银行 中国平安等8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 总市值超3万亿元 [8] - 招商银行从1亿元资本金起步 成长为总资产超12万亿元 全球一级资本排名第八的银行集团 [8] - 中国平安从区域性保险公司发展为综合金融集团 [8] - 截至2025年8月22日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582家 A股总市值超12万亿元 [9] 金融科技发展 - 2025年3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深圳金融科技专项排名全球第三 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10]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业科技贷款突破2万亿元 科技保险保费收入18.8亿元 风险保障近3.12万亿元 [10] - 出台《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 构建全产业链支持体系 [11] - 成立全国首个金融科技企业出海联盟 设立首个民营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 首发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 [11] - 汇聚平安科技 腾讯金融科技等领军企业 2024年13家企业入选福布斯中国金融科技TOP50 24家企业入选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双50 [12] - 微众银行 平安保险和腾讯控股分别在数字银行 保险科技和支付领域位居亚洲前列 [13] 跨境金融创新 - 截至2025年6月末超1700家企业参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业务规模超1700亿美元 [14] - 跨境电商外汇业务服务商户1.4万家 业务规模13.3亿美元 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1.3万亿元 [14] - 跨境理财通2.0版个人投资额从100万元提升至300万元 深圳新增投资者约3万名 跨境收付金额472亿元 占大湾区比重近50% [15] - 2025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27632.8亿元 同比增长24.3% 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5512.8亿元 同比增长12.5% [15] - 新增跨境人民币一般货物贸易首办户815户 相关收付金额44.3亿元 [15] 未来发展方向 - 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 创新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产品 [16] - 前海试点跨境金融监管沙盒 为外资机构提供试验窗口 [16] - 推动人工智能 元宇宙等新技术与支付 风控 投顾等金融场景深度融合 [16]
现在入场,血泪教训!90%投资者没做对的1个公式
天天基金网· 2025-08-20 19:27
核心观点 - 投资应注重回报风险比 通过降低可能风险和提高可能回报来优化投资决策 [1] - 市场波动受人性因素驱动 需避免情绪化操作并采用理性策略控制风险 [1] - 当前市场环境下需警惕追涨风险 建议采用分散投资和长期持有策略 [8][11][14] 风险控制策略 - 使用短期闲置资金进行投资 避免因资金急用导致非理性操作 [2] - 采用生命周期法配置权益资产 30岁投资者建议配置约60%股票型基金 [6][7] - 通过分散投资平滑波动 包括基金数量分散及行业风格分散 [8] - 预留应急资金 例如12万现金中预留2万应急 10万用于长期投资 [4][5] 回报提升策略 - 选择低买高卖时机 避免在市场狂热阶段追涨 [11][12][13] - 延长投资周期 超额收益需耐心持有标的5年以上 [14][15] - 根据市场阶段选择标的 牛市初期配置指增 中期配置被动指数 后期配置行业主题主动权益 [17] - 当前适合配置被动指数 包括沪深300/创业板/科创板/恒生科技/中证红利等 [18] 市场行为洞察 - 投资者常陷入近因效应误区 认为上涨行情会持续 [2] - 市场轮动特征明显 创成长/科创领涨 但沪深300受国家队青睐 高股息受险资偏好 电子板块受散户加仓 [8] - 真实市场表现常与直觉相反 需对抗情绪化投资倾向 [20][21]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越过山丘之后的重大分歧
新浪基金· 2025-08-20 10:10
大类资产表现 - 创业板上涨8.6% 科创50上涨5.5% 沪深300、香港恒指、上证50、恒生科技涨幅靠前 黄金、白银、螺纹钢、IPE布油、国债等跌幅居前 [2] - 月度走势中焦煤收益率19.4%居首 创业板指、科创50、沪深300、北证50、香港恒指表现领先 原油、美元指数跌幅较大 [2] - 风险资产特别是科技风格成为上证指数创新高的新增力量 周期类资产虽边际弱化但起到搭建舞台作用 [2] 行业与主题表现 - 月度收益率有色金属领先 周度走势通信、电子占优 周期减弱成长突起格局形成 [3] - AI算法、液冷概念受市场青睐 DeepSeek、具身机器人等主题行情卷土重来 [3] - 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低波收益为负 哑铃策略边际效用递减 [2] 市场资金与流动性 - 居民存款搬家进行中但未达极端状态 7月储蓄存款余额与沪深AB股市值比值为1.8 预计8月降至1.7左右 [9] - 融资融券余额与沪深成交金额比值显示杠杆使用程度不高 财富效应未大幅扩散 [10]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8%后力度衰减 债券基金指数调整幅度不大 机构投资者未大规模卖债买股 [11][12]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出口同比增长7.2% 但对美出口下降12.4%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58.3%且增长9.1% [13]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装备制造业增9.4% 高技术产业增8.3% 传统行业增速降低 [1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低于预期4.6%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创年内新低 [15] - CPI环比转涨0.4% 同比持平 核心CPI同比涨0.8% PPI环比降0.2% 同比降3.6% [16] 投资策略演变 - 投资三阶段演进:估值修复阶段(超跌反弹)→哑铃策略阶段(红利资产+主题投资)→主导产业投资阶段 [5][6][7] - 当前处于哑铃策略有效期 但红利资产弱化 主题投资比重增大 [6] - 投资需从主题投资转向主导产业布局 关注PPI分项、技术应用及全球产业链考验 [18][19]
赋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浙江温州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6-29 20:40
上市公司论坛概况 - 2025上市公司论坛于6月28日至29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主题为"资本赋能 中国创新 全球机遇" [1] - 论坛围绕上市公司价值重估、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赋能中小企业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 [1] -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四大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及近600家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代表参会 [1] 资本赋能创新 - 资本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 [2] - 上市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凭借融资平台优势、资源整合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2] -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指出资本是创新的"燃料",为创新活动提供资源支持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4] - 上市公司是推动两者融合的关键力量,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并发挥引领作用 [4] - 建议健全企业参与机制、协作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以实现高度融合 [4] 上市公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 - 《2025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上市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6] - 上市公司在创新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对全球机遇的把握将助力市场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6] 交易所支持措施 - 上交所将推进科创板"1+6"改革举措落实,增强制度吸引力和竞争力以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7] - 深交所将深化创业板改革,突出服务大局、问题导向和改革协同以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9] - 北交所致力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企业数量和质量持续优化,创新属性逐步凸显 [12] - 北交所通过高质量企业供给、严监严管、支持并购重组等举措服务中小企业 [13] 港股市场动态 -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逐渐活跃,"A+H"上市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15] -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徐经纬表示港股市场表现强劲,科技企业成为最重要板块之一 [15] - 港交所将继续提升上市制度适应性,加强与内地监管协同以降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门槛 [15]
深交所原理事长陈东征逝世,享年74岁,执掌深交所13载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10:09
陈东征生平履历 - 1987年至1997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工作十年 历任处长 副局长 [3] - 1997年5月进入证券监管领域 担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3] - 2001年10月出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 理事长 任职长达13年 成为深交所历史上任期最长的理事长 [3] - 2014年9月因年龄原因卸任深交所职务 [3] 深交所发展历程 - 2004年推出中小企业板 将其打造为"诚信之板""成长之板"和"回报之板" 扭转市场竞争不利局面 [3] - 2009年10月开启创业板 在规则设置上作出重要贡献 包括首批上市不少于8家企业 不设上限 不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 市盈率可高于30倍等 [4] - 任职期间深交所经历了中国经济转型期 股市波动和制度变革 包括创业板推出受阻 主板三年新股停发等挑战 [3] 陈东征管理风格 - 作风硬朗但讲话风趣 多次就市场热点发表观点 [4] - 将创业板比喻为"孩子" 认为成长需要过程 允许犯错但需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5] - 针对创业板问题提出"不要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掉"的辩证观点 [5]
陈东征病逝!“是带领深交所走出绝境的人”
证券时报· 2025-06-10 00:52
陈东征对深交所的历史性贡献 - 陈东征在2001年接任深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带领深交所走出创业板推出受阻、主板三年新股停发的困境 [3] - 2002年提出分步推进创业板建设战略,按照"两个不变""四个独立"原则设立中小企业板,服务于成长型科技中小企业 [4] - 2004年5月国务院批准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块,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5] 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的发展 - 中小企业板被打造为"诚信之板""成长之板"和"回报之板",为国民经济转型提供支撑 [5] - 连续9年举办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中小板和创业板推出 [6] - 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开市,首批28家企业上市,目前总市值突破13万亿元 [7]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理念 - 多层次资本市场旨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调动民间资本支持创新 [8] - 创业板推出是股权分置改革等系列探索的必然结果,促进科技与市场结合 [8] - 深交所从"从严监管"转向"增强透明度与市场约束力"的监管模式创新 [9] 陈东征的管理风格 - 将创业板比喻为需要成长环境的"孩子",允许发展过程中的挫折 [9] - 对创业板高管套现、业绩变脸等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但强调保护优质企业 [9] - 提出监管应避免行政手段依赖,通过透明度提升市场约束力 [9]
陈东征病逝!“是带领深交所走出绝境的人”
证券时报· 2025-06-10 00:45
陈东征对深交所的历史性贡献 - 陈东征在2001年接任深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任职14年间带领深交所走出困境,为中小板、创业板开板作出杰出贡献 [3][4] - 2002年深交所党委创造性提出分步推进创业板建设战略,按照"两个不变""四个独立"原则设立中小企业板,专注服务成长型科技中小企业 [4] - 2004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小企业板块,该举措既激活深交所市场活力,又解决当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起点 [5] 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的创新实践 - 中小企业板被打造为"诚信之板""成长之板"和"回报之板",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并推动国民经济转型 [5] - 连续9年举办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凝聚社会共识,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开市,首批28家企业上市,目前创业板汇聚超千家高新技术企业,总市值突破13万亿元 [7] - 陈东征强调多层次资本市场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调动民间资本与创新能力,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探索为科技与市场结合提供路径 [7][8] 监管理念与市场定位 - 提出从严监管转向"增强市场透明度,增加市场约束力"的监管模式创新,反思行政手段局限性 [11] - 将创业板比喻为需要包容成长的"孩子",但对高管套现、业绩变脸等不良现象要求严厉揭露 [10][11] - 明确深交所定位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特别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支持创新成长型企业 [7]
大类资产早报-20250521
永安期货· 2025-05-21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全球资产市场表现 主要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 - 2025年5月20日,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收益率分别为4.489、4.702、3.262等 [3] - 最新、一周、一月、一年变化各有不同,如美国最新变化0.039,一周变化0.022等 [3] 主要经济体2年期国债收益率 - 2025年5月20日,美国、英国、德国等国收益率分别为3.980、4.003、1.839等 [3] - 最新、一周、一月、一年变化各有不同,如美国一周变化0.100,一月变化0.330等 [3] 美元兑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 - 2025年5月20日,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汇率分别为5.652、108.000、18.086等 [3] - 最新、一周、一月、一年变化各有不同,如巴西一周变化0.78%,一月变化 -2.67%等 [3] 主要经济体股指 - 2025年5月20日,标普500、道琼斯、纳斯达克等指数分别为5940.460、42677.240、19142.710等 [3] - 最新、一周、一月、一年变化各有不同,如标普500最新变化 -0.39%,一周变化0.92%等 [3] 信用债指数 - 美国投资级、欧元区投资级、新兴经济体投资级等信用债指数最新变化均为0.00% [3] - 一周、一月、一年变化各有不同,如美国投资级一周变化0.33%,一月变化0.70%等 [3] 股指期货交易数据 指数表现 - A股、沪深300、上证50等收盘价分别为3380.48、3898.17、2716.63等,涨跌分别为0.38%、0.54%、0.43%等 [4] 估值 - 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等PE(TTM)分别为12.59、10.94、29.00等,环比变化分别为0.06、0.04、0.09等 [4] 风险溢价 - 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等1/PE - 10利率分别为3.70、5.77、 -0.38等,环比变化均为0.00 [4] 资金流向 - A股、主板、中小企业板等最新值分别为 -97.00、 -106.54、 -56.21等,近5日均值分别为 -330.73、 -215.12、 -56.21等 [4] 成交金额 - 沪深两市、沪深300、上证50等最新值分别为11696.81、2016.37、566.74等,环比变化分别为832.33、167.49、49.84等 [4] 主力升贴水 - IF、IH、IC基差分别为 -32.77、 -17.23、 -96.57等,幅度分别为 -0.84%、 -0.63%、 -1.68%等 [4] 国债期货交易数据 - 国债期货T00、TF00、T01、TF01收盘价分别为108.565、105.705、108.840、105.955,涨跌分别为0.12%、0.01%、0.17%、0.09% [5] - 资金利率R001、R007、SHIBOR - 3M分别为1.5556%、1.5986%、1.6420%,日度变化分别为 -8.00BP、 -4.00BP、 -1.00BP [5] 信用债指数数据 - 2025年5月20日,各信用债指数数值分别为3345.040、260.747、273.300等 [8]
中美关税战或进入拉锯战阶段,沿政策发力方向布局会
中航证券· 2025-05-12 15:15
市场表现 - 本周上证指数涨1.92%、深证成指涨2.29%、沪深300涨2.00%、创业板指涨3.27%、中证500涨1.60%、中证1000涨2.22%,科创50跌0.60%[7] - 本周金融风格涨2.79%,申万一级行业中国防军工、通信、电力设备分别涨6.33%、4.96%、4.02%[7] - 本周市场日均成交金额13534.26亿元,较上周增加2495.56亿元,A股整体市盈率18.92倍,较上周上涨2.17%[7] 汇率与资金流向 - 美国滥用关税政策后美元震荡走弱,上周后半周至本周初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港币升值,触发香港联系汇率机制强方兑换保证,截至5月6日,香港金管局卖出1166亿港元买入美元[2][8] - 复盘显示港币升值触发强方兑换保证期间,A股和港股均上涨,港币是否继续触发是观测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多空观点的指标[2][8] 政策与经济 - 4月出口数据超预期,或因美国对部分国家暂缓90天实施“对等关税”,转出口缓冲了对中国出口的影响[2][10] - 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后,货币政策宽松、两新政策扩围等或只是既定政策提速的开始,二季度扩内需政策提速或支撑A股业绩,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维护流动性与风险偏好[2][13] 市场趋势与投资建议 - 中美关税战最差阶段已过,但或进入“边打边谈”拉锯战阶段,二季度市场震荡整理[2][21] - 5月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科技板块催化事件多,前期回调利空缓解,有望迎来阶段性机会[20] - 建议沿政策发力方向布局,红利、内需消费和自主可控有望贡献超额收益[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