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芯片指数
icon
搜索文档
20cm速递|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涨超1.5%,行业景气度获市场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5:09
AI驱动存储市场周期与价格趋势 - AI浪潮驱动存储行业进入涨价新周期 NAND与DRAM价格持续上行 [1] - 在原厂控货和涨价的共同驱动下 现货Flash Wafer价格强势上涨 其中1Tb Flash Wafer累计涨幅接近15% 512Gb Flash Wafer涨幅超过20% [1] - Trendforce预估第四季度一般型DRAM价格季度增长8-13% 若计入HBM涨幅则扩大至13-18% NAND Flash合约价平均涨幅预计达5-10% [1] 存储行业结构性变化与需求驱动 - AI技术重塑存储周期逻辑 行业从传统“周期”转向“结构”性增长 [1] - AI带动数据中心大容量存储需求高速增长 同时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 共同推动存储器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容 [1] 科创芯片指数概况 - 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000685) 该指数涨跌幅限制为20% [1] - 科创芯片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涉及芯片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由50只代表性证券组成 [1] - 该指数旨在反映中国半导体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和发展趋势 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行业代表性 [1]
20cm速递丨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涨超1%,自主可控主线逆市上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1:34
行业趋势 - 海外消息倒逼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国产替代,国内先进存储和逻辑晶圆厂加速扩产,逐渐摆脱对海外设备的依赖 [1] - 国产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公司将持续受益于上述国产替代和扩产趋势 [1] 指数产品 - 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000685),涨跌幅限制为20% [1] - 科创芯片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涉及芯片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由50只代表性证券组成,以反映中国半导体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和发展趋势 [1] - 该指数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行业代表性 [1]
药捷安康股价坐过山车 ETF被动“抬轿”又“踩雷”
证券时报· 2025-09-18 02:13
事件概述 - 港股创新药企业药捷安康被纳入多只指数成份股后股价出现巨幅波动 引发市场对指数编制规则及ETF被动投资影响的广泛关注 [1][2] 药捷安康股价波动详情 - 药捷安康于2025年6月23日在港股上市 是一家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 [2] - 公司于9月8日被纳入港股通及恒生综合指数等9只恒生系列指数 随后南向资金持续加码 [2] - 公司股价在9月12日上涨77.09% 9月15日暴涨115.58% [2] - 9月16日股价上演高台跳水 早盘一度大涨63% 下午断崖下跌 收盘下跌53.73% 股价从679.5港元/股跌至192港元/股 [2] - 9月17日股价有所回升 收盘上涨8.96% 但距离最高点仍有近70%的回调 [3] 指数调整与ETF被动买入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于9月15日实施季度定期调整 药捷安康被纳入成份股 [3] - 跟踪该指数的最大ETF在9月15日买入药捷安康300万股 按前一日收盘价计算对应金额约5.78亿港元 占基金净值比约2.62% [3] - 全市场共有5只ETF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合计总规模约359.63亿元 以2.62%占比计算 ETF被动买入金额约9.4亿元 [3] 指数编制规则争议 - 国证指数公司未提前发布指数调整公告 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 [4] - 指数编制方案要求考察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 但药捷安康上市不足三个月 不完全满足要求 [5] - 指数选样方法相对简单 未考虑流通股占比等细节 药捷安康总股本3.97亿股 IPO发售1528万股 其中979万股被基石投资者锁定 实际可交易股份仅约549万股 流通盘小、流动性不足 [5] ETF规模扩张的市场影响 - ETF规模已突破5万亿元 持股市值超越主动基金 被动资金成为影响市场走向的强大力量 [6] - 9月多只指数集体进行季度调整 ETF机制驱动的被动买卖力量时常影响市场波动 [6] - 以寒武纪为例 其在科创50等指数中的权重普遍超过10%上限 跟踪科创50的ETF规模约1740亿元 需将其权重从15.42%降至10% 将导致被动减持约94亿元 叠加其他指数调整 总被动卖出规模近200亿元 占其日成交额的六七成 [6] - 研究观点认为 ETF规模扩张增强市场流动性 但纳入和剔除成份股所带来的短期股价波动受被动资金进出的影响或将加剧 ETF持有量更多的股票可能更具波动性 [7]
投顾配置ETF“开闸”机构提前卡位新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6-24 03:22
行业纵深 - 政策指引提出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推动"投顾+ETF"财富管理新模式加速到来 [1] - 美国等成熟市场实践表明,投顾与ETF深度融合能拓宽策略空间、提升投资效率并反哺ETF发展 [1] - 机构已在投研、科技、策略等多维度积极备战新模式 [1] ETF市场现状 - 境内上市ETF总数达1200只,资产规模约4.18万亿元,覆盖股票、债券、货币、商品等多资产类型 [2] - ETF行业面临转型,传统重规模轻服务的销售模式显疲态,缺乏专业买方投顾力量 [2] - 当前基金投顾尚不能配置场内ETF产品,但政策有望加速放开 [2] 政策影响 - 科创板ETF纳入投顾配置将终结通过ETF联接基金间接配置的历史,提升跟踪指数精度和交易效率 [3] - 基金投顾资金稳定性高、期限长,有助于引导资金投向国家科技创新领域 [3] - 未来投顾配置范围可能进一步拓展至其他ETF品类,丰富策略形态并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3] 投顾与ETF协同效应 - 美国90%投资顾问使用ETF,以ETF为底层的模型组合规模占比达51% [5] - 美国投顾组合中ETF资产比例从18%提升至45%,成为重要配置工具 [5] - ETF低费率、灵活交易等优势结合投顾专业能力,可降低投资成本并满足个性化需求 [5] 机构备战措施 - 易方达设置指数研究员跟踪科创板产品,部分投顾组合已预配置科创板 [7] - 广发基金构建基于ETF的资产配置策略体系,包括风险平价、全天候等战略策略 [8] - 券商通过ETF大赛、App专区提升影响力,部分采用智能投顾技术优化组合 [8] 模式挑战 - 交易系统需适配场内外账户差异,涉及资金流、清算规则等技术改造 [8] - ETF价格波动与场外基金资金周期不同步,需精细化跨账户管理 [9] - 产品同质化严重,投顾面临选品难度大、个性化服务不足等营销挑战 [9]